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

鎖定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木胎,圓形,口徑28.5釐米,底徑23.3釐米,高12釐米,重1790克,為乾隆年間雕漆工藝中的佳作 [1-2]  ,是藏於開封市博物館的館藏精品。 [3] 
中文名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 [1] 
館藏地點
開封市博物館
所屬年代
清朝
類    別
木器
別    名
乾隆款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 [2] 
剔彩壽春開光人物故事盒 [3]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文物歷史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 [1]  ,又名“乾隆款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 [2]  、“剔彩壽春開光人物故事盒” [3]  ,為清代宮廷御用漆器,1980年由故宮博物院撥交給開封市博物館 [5]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文物特徵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木胎,圓形,口徑28.5釐米,底徑23.3釐米,高12釐米,重1790克。 [1-2] 
該漆盒通體共分為三個漆層,最底層為黃色漆層,中層為綠色漆層,最上層為紅色漆層,整個器物以黃、綠兩色為地,雕飾雲錦紋。 [5]  紅漆面為主要雕層 [5]  ,紅漆蓋面開光,開光內雕聚寶盆 [2]  。盆內裝有盤腸(即盤長 [5]  )、珊瑚枝、銀錠、古錢、犀角、火珠等。 [1]  盆中升起黃、綠、紅三色雕漆錦紋組成的霞光萬道 [5]  ,似熊熊火焰,上託“春”字 [1-2]  。“春”字中心圓形開光,居中刻一壽星 [1-2]  ,其旁襯有松柏、蝙蝠、梅花鹿等 [5]  ,取“春壽”和“壽春寶盒”之意 [1-2]  [5]  。“春”字兩側以萬字紋打底雕有雲龍紋 [5] 
盒壁在黃綠雲錦地上雕八開光 [5]  ,上下各有開光四組,內分別雕洗桐圖、拜石圖、撫琴圖等內容。開光外斜格錦地壓雕雜寶紋,上下口緣雕纏枝靈芝紋,足外璧雕回紋。 [1-2] 
盒裏及底部髹黑漆,在底部中心有刀刻填金楷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直書款。 [1]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文物鑑賞

此盒造型獨特,端莊古拙 [1-2]  ;漆層肥厚,朱漆綠黃二漆相互襯托,雍容典雅 [5]  。再加上紋飾雕刻精細,流暢自然,人物故事紋栩栩如生,令人喜愛,是乾隆年間雕漆工藝中的佳作 [1-2]  ,反映了盛世時代的審美氣象 [5] 

清乾隆款紅雕漆壽春開光山水人物圓盒雕漆工藝

雕漆是漆器工藝中的重要品種之一 [2]  ,將髹漆、雕刻及繪畫三者融為一體 [4]  。雕漆是在器物胎骨上將漆層層漆到一個相當的厚度,少則二、三十道,多則上百層,再用刀雕刻出花紋。 [2]  雕漆多以硃色為主,故又名剔紅 [4] 
雕漆製作工藝主要有三個步驟:胎體制作、漆層製作、雕刻紋樣。 [4]  清代雕漆的胎體多為木胎,少數為銅胎、竹胎、布胎、陶胎等。清代圓形雕漆的胎體一般採用圈疊胎工藝製作,該制胎工藝是宋代匠人所創。 [4]  “圈疊法”的製作過程大致如下:1、將木材裁成木片條,彎條成圈。2、圈疊粘製成型,即將木圈疊粘做成一定的器物造型。3、填漆入縫,用漆灰填各個入圈疊凹陷處。4、用麻布加漆灰敷在器物面上。5、上漆灰填平空隙,粗中細各一遍。6、髹色漆,打磨退光。 [4]  其次是漆層製作,具體做法是將精練的生漆薄髹於胎體表面,反覆薄髹一至三百道後形成一定厚度,應注意的是不可厚髹漆層, 以免產生漆皺現象,影響漆面平整。最後將事先畫好的圖案拓印於漆面,使用刻刀雕琢出浮雕效果。 [4] 
雕漆工藝起源於宋朝,在元明時期工藝水平達到高峯。 [4]  清代雕漆在承繼明代工藝的基礎上演繹出有別於前朝的時代特質。其中乾隆年間的雕漆器成為最耀眼的雕漆品種。清代雕漆的繁榮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乾隆皇帝對雕漆的痴迷。 [4]  清代雕漆工藝沿襲於明朝,但在雕刻精細度和層次上明顯超過前代,其部分原因在於清代雕漆的漆層要遠厚於明代雕漆,這為其深峻細密的雕刻風格奠定了工藝基礎。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