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乾隆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鎖定
碗玉質瑩白。器壁,橫截面為圓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雙耳,花瓣式圈足。白玉錯金嵌寶石碗的紋飾,無疑是仿照了“痕都斯坦”玉器的風格,而形制與製作技法卻明顯地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特徵。顯示出清代琢玉工藝及錯金鑲嵌技術有相當高的水平,對我們研究清代琢玉工藝,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當為蘇州琢玉匠人的傑作。 [3] 
中文名
清乾隆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別    名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類    別
金鑲玉
年    代
清乾隆年間
文物原屬
清宮舊藏
文物現狀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
4.8cm
口    徑
14.4cm
足    徑
7cm
承    做
蘇州玉工

清乾隆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文物介紹

碗玉質瑩白。器壁薄,橫截面為圓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雙耳,花瓣式圈足。腹外壁飾花葉紋,獨具特色的是枝葉由金片嵌飾而成,花朵則以108顆精琢的紅寶石組成。腹內壁有陰文楷書乾隆帝御製詩一首 [1]  ,全文為:酪漿煮牛乳,玉碗擬羊脂。御殿威儀贊,賜茶恩惠施。子雍曾有譽,鴻漸未容知。論彼雖清矣,方斯不中之。巨材實艱致,良匠命精追。讀史浮大白,戒甘我弗為。並有“乾隆丙午新正月”、“御題”款識及“比德”印。碗內底正中有隸書“乾隆御用”四字。 [2]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1張)
藝術作品的風格與製作者的審美取向相關,在白如凝脂的玉上錯以黃金,鑲嵌紅色寶石,顯得格外豪華富麗。本器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通過器物外在的華美體現出西部民族特有的熱情奔放的性格特色。正因此碗具有獨特的藝術神韻且仿製功力精湛,所以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製成後始終為乾隆皇帝所珍愛,甚至在慶典活動時還被當作御殿賜茶的用具。
【相關資料】
關於奶茶的御製詩 關於奶茶的御製詩
酪漿煮牛乳:御製詩中“酪漿煮牛乳”句下注“即奶茶。國家典禮御殿則賜茶,所以示惠朕情也。按奶茶即酪……”由此可知,皇帝舉行大典,曾於御殿用此碗賜茶。 子雍曾有譽:制詩用典有誤:“子雍曾有譽”句下注“王肅酪奴事”。按歷史上曾有二王肅,一為三國魏人,字子雍,仕至中領軍、散騎常侍,並無酪奴事。另一為北朝人,字恭懿,初為齊官,後歸北魏。據載,初抵魏,不食羊肉和酪漿,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數年後,與魏孝文帝殿會,食羊肉酪漿甚多,文帝怪之,謂曰:“卿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魚羹,酪漿何如茗飲”肅對曰:“羊比齊魯之大邦,魚比邾莒之小國,唯茗飲不中與酪漿作奴。”由此可知御製詩中錯把王子雍當作了王恭懿。讀史浮大白:此句下原注:“用蘇東坡(蘇軾,北宋文豪)事,大白或亦玉碗耳……”。據載,讀史浮大白指蘇子美(蘇舜欽,北宋詩人)夜讀張良傳一文,文記張良刺殺秦始皇不中,子美遂拂袖而起,滿飲一大白,而非蘇東坡事,這裏又把兩人混淆了。
痕都斯坦風格:清代宮廷玉器中有一種特殊的類別,即充滿着異域文化情調的被稱為“西番作”的玉器,其代表作品是痕都斯坦玉器。痕都斯坦玉器最初指今西亞與中亞相接(包括喀什米爾及西巴基斯坦)地區的玉器,後稱西番作。這些玉器在型制上一般都極薄,上刻較深的異域風格的花紋,整體上顯得纖巧秀美,晶瑩剔透。

清乾隆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材質與工藝

清乾隆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材質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該碗為羊脂白玉琢成,玉質光潤滋藴,剛中見柔,猶如羊脂,富有彈性感,這是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特有的質感,與“痕都斯坦”白玉的性質,迥然不同。 [3] 

清乾隆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工藝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的紋飾,無疑是仿照了“痕都斯坦”玉器的風格,而形制與製作技法卻明顯地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的特徵。從器形看,該碗雖附桃實雙耳及花瓣式足,但外部整體輪廓協調適中,既不似“痕都斯坦”玉碗那種大敞口、小圈足的樣式,也不象高樁侈口一類造型。它完全與乾隆時期其它玉碗、瓷碗等屬同一類型。此碗寶石鑲嵌技法,與“痕都斯坦”作品亦有差異,“痕都斯坦”作品沿寶石邊緣突起的錯金輪廓線,一般均較粗,浮起於玉地表面也較高。而該碗寶石周圍的錯金輪廓線極細,並幾乎與玉地表面保持同一高度,顯然有別於“痕都斯坦”鑲嵌技法。根據以上幾點,可以毫無疑問地説,白玉錯金嵌寶石碗是乾隆時期的作品。它顯示出清代琢玉工藝及錯金鑲嵌技術有相當高的水平,對我們研究清代琢玉工藝,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3] 

清乾隆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承做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至於考定這件珍貴的玉碗,是由何地承做,從作品的風格特點推測,當為蘇州琢玉匠人的傑作。在當時,從事琢玉的主要地區是揚州、蘇州和北京。這三大琢玉中心各具特色。揚州以雕琢大型作品見長,著名的萬斤重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及“會昌九老圖玉山”,都是出自揚州匠人之手。蘇州地區琢玉則以玲瓏剔透為主要特色,兼有別樣。乾隆御製詩中説“專諸巷裏工匠紛,爭出新樣無窮盡”,可知當時蘇州的專諸巷,琢玉業是何等發達。清宮收藏的玉器,很多是蘇州地區的產物。北京琢玉工藝則主要集中於宮廷的造辦處,這裏的玉匠多是從全國各地徵調來的,技術水平都很高,各自的技藝也有機會交流,但琢玉工藝有時需要很好合作,單槍匹馬,往往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造辦處的玉匠,顯然在這方面受到限制,所以素來作品不多。這就使我們不難認為白玉錯金嵌寶石碗,是蘇州專諸巷的作品了。當然,碗上的題詩和款識,可能是“造辦處”的玉匠精心琢鐫的,這種後加款識及題字的做法,在清宮檔案中是屢見記載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