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深(拼音:shē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在篆文中寫作“㴱”。“深”的本義一般認為是水從水面到水底的距離很大。《説文解字》認為此字本義為水名。即今湘水支流的瀟水。其上源至江華瑤族自治縣一段仍稱深水。此字常用為從表面到底或從外面到裏面距離大,與“淺”相對。無論是從上到下的深,還是從裏到外的深,都表明了一種程度,程度大就是深。
中文名
拼    音
shēn
部    首
五    筆
IPWS [3] 
倉    頡
EBCD [3] 
鄭    碼
VWOF [3] 
筆    順
①點、②點、③提、④點、⑤橫鈎、⑥撇、⑦點、⑧橫、⑨豎、⑩撇、⑪捺
字    級
一級(編號:2432) [1] 
平水韻
下平十二侵、去聲二十七沁 [4] 
注音字母
ㄕㄣ
筆畫數
3+8(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6DF1 [3] 
異體字
㴱、𣵫(“㴱”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四角碼
3719₄
國標碼
C9EE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5]
古代的“深”字,是個左右結構的形聲字兼會意字。甲骨文(新附①)左部為“水”,作形符,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跟水有關。右邊的“𥥍(或作)”字是聲符,讀shēn。這兩個字形組合在一起,指“水從水面到水底的距離很大”。因表示水深的距離,所以“深”字用水作形符。聲符“𥥍(罙)”也有表意作用。古代的“𥥍(罙)”字是個會意字,像手執火把進入洞穴中以探索其深淺之意。後“𥥍(罙)”字作了偏旁,探尋之義另加提手旁寫成“探”,幽深之義另加三點水寫成“深”,“𥥍(罙)”既表示音讀,也表示探索水深的意思。由此可見“深”是由“𥥍(罙)”字衍生出來的,所以“深”字用“𥥍(罙)”字作聲符並會意。
春秋戰國以後,字形分兩路發展。一支像人手的筆畫與下部的兩點整合,像“木”字,漢隸“穴”上部一點逐漸消失,隸定作“深”。另一支原像人手的筆畫變成一個弧線,同時下部分叉,像“火”字。隸定後寫作“㴱”。現代漢字簡化時,規定“深”為正體,“㴱”作為異體淘汰。 [5-6] 
按照《説文解字》的解釋,“深”原是一條河的名字,但這一意義即便是在古代也很少使用,現代可以説是已經消亡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深最常用的是它的形容詞的用法,指從上到下或從外到裏的距離大,跟“淺”相對。例如唐代詩人李白在《贈汪倫》一詩中寫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潭水之深指從水面到水底的距離,是從上到下的距離。
“深”除了表示具體空間距離外,也可以表示抽象的距離。如:“這部書寫得深入淺出,可以雅俗共賞。”這裏的深表示對內容的理解很深刻,這種深是抽象的。又如:“他們兩個交情很深。”深指感情深厚,也是抽象的。其他像“深思熟慮”“深情厚意”等,深都是指抽象的距離。
由抽象的程度深再進一步虛化,就變成了程度副詞,是“很、非常”的意思。成語有“深信不疑”“深有同感”“深惡痛絕”等。 [19]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ēn
形容詞
從表面到底或從外面到裏面距離大(跟“”相對)。
deep
《詩經·邶風·穀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一:“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十四章:“但是雪很深,山徑完全被大雪掩蓋住了。”
深度;深水;深淵;深入;
深山;深不可測
(道理、含義等)精微,不易理解(跟“淺”相對)。
deep;
profound
晉·何劭《雜詩》:“道深難可期,精微非所慕。”
葉聖陶《倪煥之》四:“小學校裏的功課到底不是深文大義,沒有什麼難教。”
深奧;高深;博大精深
〈文言〉指人的性格內向。

燕丹子》捲上:“臣所知田光,其人深中有謀。”

深知;精通。
intimate
禮記·經解》:“其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情意厚。

《禮記·樂記》:“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
葉聖陶《倪煥之》十五:“從你的慧心,從你的深情,我斷定你一定會知道。”
深情厚意;一往情深
時間距離長;歷時久。
late
唐·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巴金《春》二:“這夜深,還往哪兒去?”
深夜;深秋;年深日久;深更半夜
(顏色)濃(跟“淺”相對)。
deep;thick;
dark
唐·韋莊《河傳》詞:“花深柳暗,時節正是清明。”
老舍《駱駝祥子》三:“跟着,東方的早霞變成一片深紅。”

透徹;深刻(跟“淺”相對)。
profound;
deep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防微》:“古之為國者,其慮敵深,其防患密。”
深究;深思;深謀遠慮;發人深省
〈文言〉重大,重要。
great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位益高者責益深。”

深重;嚴重。
serious
《韓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深仇大恨
〈文言〉嚴酷,苛刻。
harsh
漢·陸賈《新語·至德》:“豈恃堅甲利兵,深刑刻法,朝夕切切而後行哉?”
《漢書·刑法志》:“深者獲功名,平者多後患。”

〈文言〉險要。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道里遼遠,山川阻深。”

〈文言〉茂盛。
thick
《三國志·魏志·李典傳》:“南道狹窄,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文言〉充分;多。
ample
唐·韋莊《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詞:“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名詞
指從上到下或從外到內的距離。
depth
儀禮·覲禮》:“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

〈文言〉凹陷。

《周禮·考工記·鳧氏》:“為遂,六分其厚,以其一為之深而圜之。”

古水名。為今湘水支流之一的瀟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深水》:“深水出桂陽盧聚。”

(Shēn) 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隱藏。
hide
《周禮·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
南朝·謝幾卿《答湘東王書》:“鬼谷深棲,接輿高舉。”

〈文言〉深入。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
《孫子·九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

〈文言〉加深。

《左傳·莊公二十六年》:“夏,士蒍城絳,以深其宮。”

〈文言〉疏浚。

《國語·吳語》:“餘沿江溯淮,闕溝深水,止於商魯之間。”
《漢書·溝洫志》:“按經義治水,有決河深川,而無堤防雍塞之文。”

〈文言〉超過。

《史記·商君列傳》:“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

副詞
極力;非常。
very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漸江水》:“山水之趣,尤深人情。”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道士》:“聞居士揮霍,深願求飲焉。”
深知;深愛;深信不疑;深孚眾望
[7-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式針切(shēn)
深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從水罙聲。
〖註釋〗①深水: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瀟水。今瀟水上源至江華瑤族自治縣一段仍稱深水。②南平:《漢書·地理志》桂陽郡有南平縣,在今湖南藍山縣東。③營道:《漢書·地理志》營道縣屬零陵郡,即今湖南寧遠縣地。 [10] 

説文解字注

“深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注:桂陽郡南平,零陵郡營道,二志同。今湖南桂陽州藍山縣縣東五里有南平城。《水經》曰:深水出桂陽盧聚,西北過零陵營道縣、營浦縣、泉陵縣,至燕室,邪入於湘。酈雲:桂陽縣本隸桂陽郡,後割屬始興縣,有盧溪。盧聚山在南平縣之南,九疑山之東。玉裁謂盧聚山在南平之南。經舉其遠源,許舉其近源。洭出慮聚,南流入海。深出盧聚,西北流入湘,以入江。是分馳不同也。湘水篇經、注皆不言深水。蓋呂忱言深水導源盧溪,西入營水,亂流營波,同注湘津,故湘水篇言營不言深耳。今深營二水源委未聞。漢營道、營浦縣皆氏於水。以字林訂説文,則當作入營,不必有道字。泉陵縣即今湖南永州府零陵縣。今瀟水合諸水於此入湘,深水營水在其中也。
“從水,𥥍聲”注:式針切。七部。按此無深淺一訓者,許意深淺字當作𥥍,詳𥥍下。 [11] 

廣韻

式針切,平侵書 ‖罙聲侵3部(shēn)
深,遠也。又水名,出桂陽南平。式針切。二。
式禁切,去沁書 ‖罙聲侵3部(shèn)
深,不淺也。式禁切。又式今切。二。 [12]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深;部外筆畫:8
古文: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式針切,音𦸂。水名。《説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真定府。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13]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❶“氵”窄“罙”寬,頂部左右旁齊平,底部“罙”低。❷“氵”第二點偏左,在橫中線上側。❸“罙”,“㓁”居上寬扁,第三筆撇在豎中線;“木”居下寬大,橫筆在橫中線,豎筆緊貼豎中線右側,撇、捺收筆持平。 [1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ɕ
i̯əm
王力系統
ɕ
ǐəm
董同龢系統
ɕ
jəm
周法高系統
stʰ
jiəm
李方桂系統
sth
jəm
西漢



東漢





jəm


jə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m
北魏後期北齊

jəm
齊梁陳北周隋

jə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ɕ
i̯əm
擬音/王力系統

ɕ
ǐěm
擬音/董同龢系統

ɕ
jem
擬音/周法高系統

ɕ
iɪm
擬音/李方桂系統

ś
jəm

參考資料: [15-16]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二十一侵

開口呼
全清
式針切
ɕjem
去聲
五十二沁

開口呼
全清
式禁切
ɕjem
集韻
平聲
下平二十一侵

開口呼
次清
式針切
ɕiem
去聲
五十二沁

開口呼
次清
式禁切
ɕiem
禮部韻略


平聲





式針切



去聲





式禁切

增韻


平聲





式針切



去聲





醜禁切



去聲





式禁切

中原音韻

陰平
侵尋

齊齒呼

全清

ʂiəm
中州音韻


平聲
尋侵





賖針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十侵


全清
式針切
ʃiəm

去聲
二十沁
穿


次清
醜禁切
tʃ‘iəm

去聲
二十沁


全清
式禁切
ʃiəm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七金錦禁急







參考資料: [17]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ʂən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ʂẽ
213
陰平
文讀
tʂʰẽ
213
陰平
白讀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ʂẽ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sə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sə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ʂən
212
陰平
文讀
tʂʰən
212
陰平
白讀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sən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sə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sən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saŋ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sə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ɕiɛn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sən
24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sʰəm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ʃɐm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ʃɐm
33
陰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sʰim
55
陰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sʰim
33
陰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sʰiŋ
44
陰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sʰeiŋ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8]  、漢典 [1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1-29]
  • 2.    劉釗 編纂.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2:624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5-07-22]
  • 4.    平水韻 十二侵  .搜韻[引用日期2020-01-29]
  • 5.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66
  • 6.    顏煦之 編著.一字一世界QRS[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184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5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420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153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3[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781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507
  • 11.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1-29]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218;449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79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08
  • 15.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02]
  • 16.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02]
  • 17.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29]
  • 1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82
  • 19.    楊琳編.漢字形義與文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08:313-3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