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

鎖定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合作創辦,旨在藉助三方優勢,在深圳經濟特區這塊改革熱土上,打造一個高層次的、創新型的、融醫療、教學、科研、產業及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現代醫學中心。
中文名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
外文名
Shenzhen PKU-HKUST Medical Center
簡    稱
北大深圳醫學中心
創辦時間
2000年10月
辦學性質
公立研究機構(醫院)
知名校友
張傑明
知名校友
陳芸
所屬地區
中國深圳
主要院系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泌尿外科研究所
現任主任
柯楊
實驗室數量
省級1個,市級5個,公共平台4個
研究領域
轉化醫學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中心簡介

合作三方於2000年10月11日深圳第三屆高交會期間簽署協議,深圳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於2001年3月下文,批覆同意成立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為直屬市政府的事業單位。原“深圳市中心醫院”更名為“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和“北京大學深圳臨牀醫學院”,作為醫學中心發展的母體,納入北京大學醫院管理體系,直屬醫學中心管理。 [1] 
醫學中心主任享受正局級待遇,下設綜合部、醫療管理部、科研教育部。主要職責任務是實踐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辦好高水平的醫院,建立高層次的醫學教育培訓基地,培養高層次人才,設立醫學和生物科技研究開發機構,推進醫學、生物科技和醫藥等領域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經過十來年的扶持和努力,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已發展成為深圳市位列前三甲的綜合性醫院,門急診及住院病人量、人均工作量等指標居深圳市醫療機構前列,連續六年在深圳市醫療質量檢查評比中,名列前茅,成為了市民就醫首選及放心的醫院。
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資8000萬元興建科研教學基地已於2009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該樓地面共9層,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設計新穎、功能合理、設施一流,集教學、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等為一體,其中含有教學區1層,實驗室4層,動物實驗中心1層,是中心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的主要場所。
2004年,中心成立了深圳市衞生系統第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迄今為止,也是唯一一個。已培養了30名博士後。
2006年成立了生物醫學研究所,現由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講座教授張明傑任所長,北京大學醫學部王克威教授任副所長。該研究所發展目標是:以生物醫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研究方向,緊密結合臨牀,開展高水平的原創性研究;使研究所成為中國生物醫學研究的國家隊、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培訓中心、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基地。
同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撥款2000萬元,用於購置實驗室研究設備。已經到位的實驗設備包括共聚焦顯微鏡、正置、倒置熒光顯微鏡活細胞工作站超速離心機、落地式大型高速離心機、大容量高速低温離心機、高速常温離心機,動物實驗中心已通過廣東省動物實驗學會的驗收,有力地保障開展各項科學實驗。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組織架構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共同創辦,其組織架構如下圖(組織架構)所示: [2] 
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中心歷史

1、2000年10月11日 醫學中心簽約儀式
2、2001年9月26日 醫學中心掛牌
3、2004年7月 博士後流動站
4、2007年1月27日 科研教學樓建設
5、生物醫學研究所成立
6、2008年12月6日 泌尿外科研究所成立
7、動物中心成立
2022年9月28日,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研究所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舉行揭牌儀式。 [5]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歷任領導

2001年9月至2006年11月:
主 任:王徳炳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
常務副主任:周俊安 深圳市衞生局局長
魏麗惠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
副主任:孔憲鐸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
杜如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
史守旭 深港產學研基地副主任
沈翼謀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2006年11月至今:
主 任:柯 楊 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
常務副主任:姜保國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
江捍平 深圳市衞生與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副主任:史守旭 深港產學研基地主任
葉玉如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主任 2006年到任,在任。
張明傑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 2006年到任,在任。
陳 芸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黨委書記 2012年4月到任,在任。 [3]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科研機構

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男性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
3個市級實驗室(深圳市神經結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皮膚疾病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男性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
3個市級公共服務平台(深圳市重大疾病臨牀資料和生物資源標本庫、深圳市生物醫學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市皮膚疾病分子診斷公共服務平台)
1個標準化動物實驗中心。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科研成果

這些重點實驗室和公共服務平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包括: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特異性皮炎的遺傳學檢測指標研究,可用於該類疾病及其預後的診斷治療,已申請專利;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診斷試劑盒,已進入合作開發和中期試用階段;針對晚期惡性腫瘤、性傳播疾病進行的靶向性基因治療研究,可延長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性傳播疾病的治癒率。該項研究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針對阿爾茨默症(老年痴呆症)開展的遺傳基因檢測研究,可有效篩選高危病人,進行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治療;
在神經系統蛋白質結構方面,針對蛋白質結構變化,開發小分子化合物新藥,用於神經精神疾病(如孤獨症、抑鬱症、老年痴呆症)的治療,具有特異性高、副作用小的優勢;對男性不育泌尿系統腫瘤發生相關的基因突變及基因在發病中的作用,將成為早期診斷的標誌和藥物治療靶點。
此外,醫學中心現已擁有國家、省、市各級研究課題超過百餘項,獲得的經費資助達4千餘萬元,發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SCI收錄文章達130餘篇,多項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Nature》、《Cell Stem Cell》、《Nature Genetics》等上發表。不少科研項目已申請省、市及國家專利。 [4]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研究生培養

在開展高層次醫學科學研究同時,中心藉助北大、科大兩所名校師資力量,培養高層次醫學研究人才。已建立北京大學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2個基礎醫學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培養點,現已招收博士後29名,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11名。其中21名博士後已順利出站。這些高級人才是深圳醫療衞生事業發展的重要人才儲備力量,其中不少人已獲得深圳市地方級或後備級高層次人才的資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