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南節度使

鎖定
淮南節度使,是唐朝時期淮南道的行政長官。淮南節度使長期管轄揚州楚州滁州和州廬州壽州舒州。相當於江蘇省安徽省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區。
中文名
淮南節度使
性    質
官名
重要地區
置總管統兵
意    思
節制調度

淮南節度使歷史時期

淮南節度使,唐朝淮南道設立的節度使 [1]  至德元載(756年)設置,治所在揚州。管轄揚州、楚州、滁州、和州、廬州、壽州、舒州、光州蘄州安州黃州申州沔州。十二月,安州、申州歸淮西節度使。759年,沔州歸鄂沔節度使,壽州、蘄州、黃州歸淮西節度使。760年,設淮南東道節度使。781年,增泗州,783年,壽州設團練使,784年,壽廬濠設都團練使,788年,壽廬濠泗歸徐泗濠節度使。799年,安州歸安黃道。800年,泗濠道,滁州、和州、廬州、舒州設團練使。807年,罷壽州,818年增光州,申州歸鄂沔節度使,821年,增宿州,833年,宿州歸武寧節度使。862年,增加濠州,863年,濠州歸徐泗節度使。870年,增泗州。 [2]  淮南節度使長期管轄揚州楚州滁州和州廬州壽州舒州。相當於江蘇省安徽省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區。景福二年(892年)楊行密割據,天覆二年(902年)楊行密為吳王,即五代十國吳國。904年,滁州、廬州、和州、舒州設團練使,光州設防禦使。 [2] 
淮南節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唐節度使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調度。東漢安帝永初二年 (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為諸軍節度使。曹魏景元四年 (263年),魏軍伐蜀,由司馬昭指授節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語以明確指揮權限,如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任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蒲城河北諸道總管及東討諸府兵均受其節度,但尚未用作職銜。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是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腦,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制以至生殺之權。南北朝時,刺史大都加持節都督,轄區既狹,權任亦輕,北周及隋改稱總管。
隋荊、益、並、揚四大總管轄數十州,事權很重,但只管軍事。隋煬帝楊廣廢總管,唐初恢復,仍稱都督,而自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

淮南節度使防禦據點

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另行調發府兵、兵募,派遣大將統率出征或備禦。這些大將稱為行軍總管;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早在唐初,已在軍事要地留駐部分徵行軍隊,並每年派遣士兵輪番戍守。唐高宗、武后時期,突厥、吐蕃、契丹強盛,屢次入掠內地,戰事頻繁。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軍、鎮、守捉使是差遣的,還保留徵行的組織。與此同時,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原來有"行軍"含義的"道",如葱山道、交河道、崑山道,也演變為大軍區的道,如朔方道、隴右道等。
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高宗以後,由中央派出的行軍總管或經略大使,常受敕節度諸軍,因而漸獲諸軍節度大使的名稱,但還不是固定職銜。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始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節度使為差遣職名,例以所駐州都督、大都督長史或都護為其本官。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例兼管內調度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采采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於是外重內輕,到天寶末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亂起,唐廷為了平叛,內地也相繼設置節鎮,增至二十餘道,不置節度使處亦置防禦使,防禦使不賜旌節,多以採訪使兼領。其後,採訪使改名觀察使,例兼都團練使或都防禦使,兼理軍民,成為地位略低於節度使的地方軍政長官。
節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軍司馬、判官、推官等,將校有押衙、虞侯、兵馬使等。由於觀察使是採訪使的改名,故唐代後期節度使例兼所在道的觀察使。節度使的僚屬,都由節度使辟舉,然後上報朝廷批准。所統州縣長吏雖由中央任命,而實際則聽命於節鎮。遇刺史位闕,節鎮常遣上佐攝職,然後報請朝廷正授。地方財政收入分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佔最大份額,對朝廷保持獨立狀態之河北三鎮,甚至全無上供。內地節度使轄區雖是藩衞朝廷的軍鎮,但實際上往往對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離心狀態。

淮南節度使著名人物

高駢背景:中唐以後,南詔崛起於西陲,繼吐蕃之後成為唐朝又一邊患。南詔民風雖獷,但並不尚武,也無意向巍巍大唐挑釁,但藩鎮割據消耗了唐朝的力量,芥癬之患遂成巨禍。863年,南詔出軍襲陷交州,威逼蜀中,唐軍屢戰不利,唐懿宗力排眾議,任命驍衞將軍高駢代替消極避戰的右武衞大將軍康承訓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招討使。
英雄業跡:高駢是高崇文的後人,當年高崇文削平西川劉闢之亂,也算是元和中興的名將,高駢以將門之後,一直在禁軍供職,為人好談今古,被兩軍宦官視為奇才,因此被提升為右神策都虞候,率禁兵萬人守長武城,屢立戰功。864年,南詔入寇,他奉命率軍南援,大破蜂州蠻五萬之眾,屢敗南詔軍,收復交州,威名遠播;高駢還募工鑿石,疏通安南至廣州海路,使漕運無滯。873年,南詔又入寇,高駢再率軍南援,大破南詔軍,追擊至大渡河,斬獲甚眾,自此南詔不敢再犯。879年,高駢調任鎮海節度使後,參與鎮壓農民起義,被朝廷倚為干城。當時黃巢起事,橫行數省,未遇對手,遇到高駢後方始初嘗失利的滋味。880年,高駢調任淮南節度使,升任諸道行營兵馬都統,被授予節制諸道的大權,又招募士兵7萬人,成為唐末諸藩中的強鎮。
墮落軌跡:所謂盛極而衰,高駢為人自負,殘忍好殺,又信鬼神,好虛妄,並非是撥亂反正的英雄,早年與南詔作戰,曾經以詐術殘殺蜀中士卒立威;奉命鎮壓黃巢起義,又想大功獨攬,輕率遣散了諸道兵馬,結果黃巢之眾聲勢復振,從廣州北上,破斬淮南第一名將張璘,高駢智窮力竭,株守楊州,再不敢言戰,從此威名大挫。
在唐末藩鎮割據的戰亂中,地廣兵強的高駢逐漸滋生異心,兼併兩漸,割據自雄。然而,他暮年昏聵,重用奸邪呂用之,自剪羽翼,又佞信鬼神,不思進取,兵勢日漸衰弱,部下多叛,互相火併,民不聊生,887年,高駢為部將畢師鐸所殺。
耶律休哥曰:淮南一鎮地廣兵強,物阜民豐,進可圖天下,退亦可閉門稱王,乃用武之地,但高駢據此形勝之處,卻無所作為,先是玩寇自重,致使黃巢順利北上,釀成滔天巨禍,後又信用奸人呂用之,殘害忠良,最終斷送了大好局面,人心思亂,畢師驛、秦彥之流振臂一呼,居然形成土崩之勢,可謂身死為天下笑。淮南屢遭兵災,但仍然富甲天下,清口一戰,後來居上的楊行密打敗了正值強盛的朱全忠,成就了五代十國南北對峙的局面。可見,高駢當年如果稍有振作,發奮圖強,天下大勢,尚未可知。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方鎮表》
  • 2.    《周文忠公全集》卷139《奏議·論荊南、江陵府號差互》、《元豐九域志》卷5《淮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