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淡水石斑

鎖定
為原產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鯛科魚類。俗稱花老虎。1988年引入台灣,是台灣南部地區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1996年廣東、江西一些養殖單位從台灣引入。淡水石斑魚的養殖技術的研究已引起國內水產工作者的重視,淡水石斑魚的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可望成為一種淡水養殖新品種。
中文名
淡水石斑
外文名
Cichlasoma managuense
類    別
慈綢科魚類
原產地
中美洲尼加拉瓜
養殖類型
淡水養殖
生長環境
熱帶魚類

淡水石斑簡介

淡水石斑魚 Cichlasoma managuense為原產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鯛科魚類。1988年被引入我國台灣省試養,後成為台灣南部地區的淡水魚養殖主要品種之一。1996年被廣東、江西等一些養殖單位從台灣引進養殖,該品種在廣東、江西一帶養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場價格較高。淡水石斑魚的養殖技術,經國內各地水產工作者不斷研究,日臻成熟,淡水石斑魚的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淡水養殖新品種 [1] 

淡水石斑種羣分佈

淡水石斑
淡水石斑(5張)
淡水石斑魚體型為紡錘型,口上位。其軀幹兩側各有8條黑紋,垂直黑條紋中央有較黑的色素塊。胸鰭淡黃色,腹鰭、背鰭、臀鰭皆具有黑色條紋,尾鰭黑色條紋與身體垂直。除黑白條紋外,成魚體表略帶黃色,體色隨外界水環境及生殖期間起適應性變化。繁殖時,雄魚體色較黑,雌魚體色較淡,並帶有黃色,腹鰭胸位,尾鰭圓尾型,具生殖突。幼魚眼眶為紅色,成魚眼眶為銀黃色。鱗片為圓鱗,較大。側線鱗斷續。鱗式為:背鰭(D)XVIII-12,臀鰭(A)VII-10,腹鰭(V)I-5,胸鰭(P)4。

淡水石斑分類學

淡水石斑
淡水石斑(4張)
淡水石斑魚為熱帶魚類,淡水中生長,也可在鹽度為10‰以下海水中生長。其適温範圍在25-30℃間,當水温下降至20℃時,攝食明顯減少,水温下降至15℃時身體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間池水會降至15℃以下的地區不太適合養殖此種魚類。越冬期間水温保持在19℃以上為好。淡水石斑魚為底層魚類,耐低氧,抗病力強,在養殖過程中很少發生魚病,可與羅非魚、鯽魚混養,以清除羅非魚、鯽魚池塘中小魚苗,達到優質高效的目的。

淡水石斑食性

淡水石斑魚為偏肉食性,魚苗階段,肉食性的特性相當強烈,主要以浮游動物為主,個體相差懸殊的魚苗會互相殘殺,故養殖時要注意分級分塘管理。繁殖後的小苗要及時拉出,以免被親魚吞食。從魚苗開始馴食,會攝食人工配合飼料,可用浮水性鱧科魚類飼料投餵。

淡水石斑生長

淡水石斑魚剛孵化的仔魚全長為0.58-0.6釐米,羣集在池底不停地運動,在水温26-28℃間,孵化後第6天卵黃囊消失,仔魚遊至中上水層,不再羣集在池底,卵黃消失後的魚苗,可投餵輪蟲、枝角類等小型浮游動物,稍大後可投餵水蚯蚓,然後再以團狀的鰻飼料馴餌,經過1個月的培育,體長達10釐米左右即可下塘養成。在台灣地區,夏季期間放養體長約10釐米的魚苗下塘,經過6-8個月的養殖即可達到500克。其最大體重可達1200克。我院名優水產養殖實驗基地1999年6月24日引進體長約10釐米魚苗進行養殖試驗,1999年12月24日測定,最大個體為375克,平均體重216克;在生長速度上,雄魚的生長速度顯著大於雌魚,在混養方式上,混養量少(20尾/畝)的生長速度顯著大於混養量多(150尾/畝);經測定,混養量少的體重平均315克,混養量多的體重平均為175克,相差近1倍 [2] 

淡水石斑繁殖

淡水石斑魚一冬齡就可產卵。產卵習性與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產卵一般在下午,產卵後主要由雌魚守衞受精卵。雄魚也會協同守衞,但隨着胚胎髮育,守衞行為愈來愈弱。卵為橢圓形,卵色呈黃暗綠色,不透明,粘性卵,卵分散排列在池底上,很少有重疊現象。體重140克的雌魚每次產卵約為3000-4000粒,在水温26-29℃下受精卵經48小時可孵化出仔魚 [2] 
參考資料
  • 1.    付佩勝,軒子羣,劉芳等編著,淡水優良新品種健康養殖大全,海軍出版社,2009.1,第287頁
  • 2.    肖光明編著,淡水魚類健康養殖技術問答,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