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龍囤遺址

鎖定
海龍囤遺址,是貴州境內僅見的一處大型軍事建築與宮殿建築合二為一的遺址,也是當今中國乃至亞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海龍囤遺址居羣山之巔,山頂上建閣樓、兵營、倉庫、水牢、繡花樓;屯前設銅柱、鐵柱、飛龍、飛鳳、朝天、萬安等九關,各關之間有護牆相連,憑險設關,關關相聯,以石塊壘砌的高大城牆關隘,形成三層防禦體系,令整個城堡十分堅固。隨山勢綿延十餘里,別有一番氣象。
中文名
海龍屯遺址
外文名
Hailongtun Fortress [1] 
面    積
2 km²
性    質
古代軍事城堡
創建時間
唐朝
門    票
20元

海龍囤遺址歷史淵源

海龍囤遺址,位於貴州遵義老城北約30裏的龍巖山東麓、湘江上游,是研究土司制度的完整遺址 。據現有文獻,海龍屯始建於1257年,由南宋朝廷與播州的土司楊氏共同營建,後來毀於1600年對抗明朝廷的戰爭。據貴州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飛介紹,如今周長約6公里的環屯城牆尚存,屯內面積達1.59平方公里,“老王宮”和“新王宮”是屯內兩組最大的建築羣,面積均在2萬平方米左右,大體為“橫三縱三”的佈局,是集軍事屯堡、衙署與“行宮”為一體的“土司”遺存。 [2] 
太平鄉龍巖山的海龍屯,又名龍巖屯。 [3]  海龍囤遺址,始建於唐朝,擴建於南宋及明朝,之後焚燬於明朝。唐朝時,以當今遵義為中心的“播州”廣大地區被“南詔國”彝人佔領,公元876年,朝廷派楊端前來平亂。事平後命楊端“世襲”播州,建立了持續七百餘年、共29代的楊氏土司政權。

海龍囤遺址重修時期

政權初建,為“設險以守其國”、並作“保固之根本”,於州治西北15公里之“龍巖山”建“龍巖屯”,平時練兵,戰時作行政、軍事中心。南宋末年,為防“元兵”來犯,擴建加固,增修“養馬城”“養雞城”等形成體系,又與附近的“婁山關”、“鼎山城”形成縱深防禦系統。明朝時又重修。
明朝末年,楊氏29代“土司”、驃騎將軍、播州宣慰使楊應龍與川、渝地方發生矛盾,後激化為軍事衝突、演化為叛亂。1600年,國力衰竭的明朝廷最後傾全力調8省之24萬軍隊分8路發動“平播之役”。戰爭初期,北面川軍3000人在婁山關全部被殲、片甲不留,南面的烏江之戰,消滅聯軍3萬人馬。
相持兩月,播州各地關隘相繼失守,楊應龍只好帶領1.7萬人馬退守海龍屯,各路官軍圍而攻之。由於守軍有天險可憑,有積儲足恃,有悍勇苗兵可用,屯下河谷中官兵死傷頗眾。幾經努力,苦戰114天,官軍終於爬上“後關”,攻佔了這座“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斬級22687顆”,“招降播民一十二萬”。
“龍巖屯”被焚燬,後又被易名曰“海龍屯”。意為“龍困於海,不能再興雲復雨”。播州從此“改土歸流”、分為兩府,一曰平越府,劃與新建的貴州省;一曰遵義府,隸屬四川省。

海龍囤遺址地形佈局

海龍囤遺址部分景點
海龍囤遺址部分景點(4張)
海龍屯羣山環峙、孤峯挺立,形如細頸葫蘆,北、東、南三面臨湘江河之主源“白沙水”,全是絕壁;後為一蒂,僅羊腸小道通到“白雲台”、“金鼎山”一帶的深山大箐。
當初楊氏於屯東側山下設三關:鐵柱關、銅柱關、飛虎關,及“天梯”形成前沿防禦體系;屯上再設三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屯後又設三關:萬安關、西關、後關。關牆重重疊疊,先後建有月城、土城,屯上有三道城牆環繞,其沿山蜿蜒的雄姿,酷似萬里長城。

海龍囤遺址考古發現

2013年1月22日上午,貴州省海龍屯考古隊在遵義市政府進行了海龍屯考古工作彙報,該考古項目因“以考古探尋中國土司制度意義重大”而入選2012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入圍文物出版社的“2012年度全國重要考古發現”。過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龍屯一直被定義為古建築,而不是大遺址,隨着海龍屯考古工作的開展,大家對海龍屯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海龍屯作為大遺址的性質更為明顯。

海龍囤遺址主要遺蹟

在為期200多天的海龍屯考古發掘第一階段工作中,這支考古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了環繞新王宮的城牆、廚房、廁所以及採石場、窯址等遺蹟。其中新發現城牆一共長504米,有一部分城牆在地面有遺留。發掘中,出土各類文物達2000多件,已經修復了100多件器物,還發掘出動物骨頭做的秤桿、青銅做的象棋子、考究的硯台等。此次考古發掘初步理清新王宮建築羣的整體格局,對全屯遺存的分佈與功能有了新的認識,為海龍屯成功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奠定了堅實基礎。 [4] 
海龍屯第二階段考古工作2013年3月正式啓動。

海龍囤遺址研究價值

海龍屯遺址對於研究中世紀的軍事、政治、技術、工藝等,頗具價值。四百年來,文人學士、官紳百姓遊覽憑弔者,絡繹不絕。特別是“驃騎將軍示諭龍巖屯嚴禁碑”,簡直就是一部反映當時軍事要塞管理制度的稀有檔案。海龍屯現已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龍囤遺址研究成果

第一,基本廓清了海龍囤的整體格局。經過多年的調查與試掘,現已探明海龍囤有約6公里長的環囤城牆,其所圍合的面積達1.59平方公里。囤東有銅柱、鐵柱、飛虎(三十六步)、飛龍、朝天、飛鳳(五鳳樓)六關;囤西有後關、西關、萬安三關,彼此圍合的空間形成兩個甕城。關隘及城牆均大石築就,至今巍峨雄壯。囤頂平闊,“老王宮”和“新王宮”是其中最大的兩組建築羣,面積均在2萬平方米左右。另有軍營(俗稱“金銀庫”)、敵樓(如“四角亭”與“繡花樓”等)、校場壩、採石場和窯址等遺蹟。 [8] 
第二,發現環繞“新王宮”的城牆,框定了“新王宮”的範圍,基本釐清了其格局、性質和年代。環“宮”城牆長504米,其圍合的“新王宮”面積達1.8萬平方米,探明其內建築20餘組,並對其中的F1、F2、F7、F8、F9、F10、F11等數組進行了重點清理,出土青花、青瓷、勾頭、滴水、石構件、礌石、彈丸、鐵鎧甲片、石硯台、錢幣等遺物上萬件。發掘揭示,“新王宮”具有中軸線、大堂居中、前朝後寢等特點,與衙署的佈局一致;而明代文獻中亦明確稱其為“衙”“衙院”“衙宇”等。因此,“新王宮”實質上是一處土司衙署遺址。從出土遺物看,它是一組明代建築羣,嘉靖、萬曆時期是其鼎盛時期,最後譭棄於萬曆年間的大火。 [8] 
第三,基本確認了石、磚、瓦等建築材料的來源。為了解磚、瓦和石料的來源,對海龍囤及其周邊展開了針對窯址和採石場的調查和清理,發現民間傳説的“採石場”確係一處採石遺蹟,清理出採石所遺的各類楔眼上百個,與“新王宮”建築石材上所見楔眼完全一致。另在“老王宮”東北角發現窯址數座,對其中一座進行了清理(Y1),系一座明代磚窯。由此可知,建囤過程中石材、磚瓦等建築材料均就近取用。 [8] 
第四,通過調查與發掘,對海龍囤的性質有了更深的認識。海龍囤是一處融保衞國家利益與維護土司家族利益於一體,集關堡山城與土司衙署於一身的羈縻·土司城堡。特殊時期,堅不可摧的海龍囤是土司的重要軍事防禦據點;和平年代,風景秀麗、氣候怡人的海龍囤則可能成為土司的別館離宮。從南宋中期開始,穆家川(今遵義老城)一直便是楊氏統領播州的政治中樞,而不久之後修建的海龍囤與之並行不悖,前者為平原城,偏重於政治,後者為山城,偏重於軍事,它們一起構成了播州楊氏完備的城邑體系。 [8] 

海龍囤遺址交通信息

在茅草鋪乘坐到高坪方向的中巴車,3元;到了高坪後轉乘到海龍屯的專線車,車費5元,約20分鐘即可到達。2014年已開通遵義高橋到海龍屯的旅遊專線車,車費8元。
食宿:屯上有兩間當地人開的旅店,住宿10元/牀,也可以提供吃飯,價錢不貴。

海龍囤遺址文物保護

海龍囤遺址,1982年被評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3月,貴州省文物局正式啓動海龍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工作,4月23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銜的聯合考古隊在副所長李飛的帶領下進駐海龍屯,展開田野考古工作。海龍屯已經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5] 
2021年10月12日,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6] 
2022年4月22日,入選“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名單。 [7] 

海龍囤遺址重大意義

海龍囤遺址,是特殊歷史時期、特殊地區的建築遺存,是又一處研究土司制度的完整遺址。可以説海龍屯遺址完整地見證了我國曆史上少數民族地區政策由唐宋時期的羈縻之制到元明時期土司制度再到明清時期“改土歸流”的變遷,應按大遺址保護的原則進行下一步的考古與規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