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關大樓

鎖定
海關大樓位於上海黃浦區中山東一路13號,外灘海關建築,可分二個時期、三種形式。最早是由中國人造的一座宮銜式房屋。三進樓房正檐翹角,歇山頂,屋面上又有一座小閣。海關大樓於1893年竣工,磚木結構。中間有五層高的哥特式方形鐘樓,鐘樓兩面各有三層樓房相對,大門兩旁圍牆上加鐵欄杆,入門為廣場。
中文名
海關大樓
城    市
上海
城    區
黃浦區
開盤時間
1893年

海關大樓大樓歷史

1891年,此屋已十分陳舊,上海的道台請得上級撥款,翻造新署,這時海關已有赫德掌權,遂請了英國工程師設計,施工由浦東人楊斯盛的營造廠主持。當年替外國人造房子,必須有一定的技術力量,並由洋人監工。十分挑剔。楊斯盛建成海關後,莊嚴的外表在上海建築行業中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上海海關大樓 上海海關大樓
1925年,這座樓房又顯得陳舊且不敷應用,於是再一次重建新樓,規模又擴大了。新樓由公和洋行設計,英國建築公司承建。是年12月奠基,1927年12月19日落成,花去白銀430萬兩,較預算增加一倍多。

海關大樓建築結構

海關大樓
海關大樓(7張)
大樓佔地面積5722平方米。建築面積32680平方米。大樓分東西部分,東面面對黃浦江。高8層,上有三層高的四面行鐘樓,共11層,總共78.2米;西部直達四川中路,為5層。大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外觀為希臘式新古典主義風格。東部外牆砌花崗石,西部一二層亦以石砌就,形成基座,以上3層貼褐色面磚。大門前為4根希臘多立克式柱,柱上端為方形,雕刻花紋,內有六扇拉門,兩側以花崗石砌成石堡狀。一、二層上均挑出檐口,六層上挑出更深,三至六層貫以石砌立柱。進門為海關大廳,貼金花紋的天然大理石柱使人目眩,上面的平頂,也用五彩石膏拓花。近大門中央上有八角鬥行穹頂,凹進部分大八面則有八幅歷代帆船戰艦圖畫,均以彩色小粒馬賽克拼成,是工藝美術品。二、三層均較高,約五六米。一至六樓的樓面都有大小不同的門廳。門為銅框嵌花格玻璃製成。大廳、門廳的地坪、樓梯、走廊都以馬賽克鋪砌。二至六樓各室皆鋪柚木拼花地板,天花板則以石膏拓花塗金而成。
對於這座海關大樓來説,最著名的要恐怕算那高聳的鐘樓和大鐘了。鐘樓有10層樓高,可以俯瞰整個外灘及上海中心市區。四周四個鐘面。每面都有100多塊0.3—1平方米的玻璃拼成,直徑5.3米。裝有自動開關的電燈72盞,晚上通體明亮,斗大的數字在幾里之外也可清晰可見。鐘面上的紫銅長針長3.16米,重60千克;短針長2.5米,重36千克。鐘樓內有3個鐘捶,最大一個重2噸,另兩個也重一噸左右,鐘的發條用0.01米粗的鋼絲組絞,長156米。每週開鐘上發條3次,每次要四人操作一小時左右才能完成。機器房的樓上有1個大鐘、4個小鐘,每隔15分鐘,四口小鐘就響起叮咚叮咚之聲,每隔一小時,1個135千克重的大銅錘便敲擊十幾噸重的大鐘發出雄壯的當當聲,持續10秒左右,幾里內都可聽到。大鐘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鐘式樣製造,在英國製成後運到上海組裝,花白銀2000多兩。當時被稱為亞洲第一鍾。大鐘在1956年曾進行大修。

海關大樓銅像介紹

海關大樓前的赫德銅像(大清海關總税務司)
海關大樓 海關大樓
赫德(Rober Hart,1835~1911),字鷺賓,英國人,出生於北愛爾蘭馬郡波達當地一個酒廠家庭。1853年他畢業於女皇大學,旋由大學報送進英國外交部,經短期培訓後於1854年派往中國,任英國駐寧波領事館見習翻譯,第二年晉升二等助理,實際上全權負責駐寧波領事館工作。1858年他又調英國駐廣東領事館。赫德勤於學習,在中國生活了幾年就已精通漢語和多種方言,並善於用中國的禮節與中國人交往,他也成了頗受中國官員喜歡的“中國通”。

海關大樓歷史事件

1853年9月上海爆發小刀會起義,上海海關內存自尚未起運的200萬兩白銀而遭攻擊,白銀被劫,海關的正常工作被打亂了。而英、美、法等國的領事也趁火打劫,他們以“中國海關不能保護商人的利益,商人也無須向海關交税”為理由,告示他們的僑民,可以暫時不接受中國海關的查驗和徵税。當時,清政府正在組織“江南”、“江北”二營圍攻南京的太平天國,有相當多的軍費開支直接從上海的關税中支出,上海關税停徵就會影響清軍的行動。於是,上海道就開始與領事進行了艱難的談判。1854年6月28日,上海道吳建章與英、美、法三國領事正式會談後簽訂了《上海海關征税規則》共九款,其中第一款就説明:
海關監督前所感到的主要波瀾,一向是由於無法羅致誠實精明和熟悉外國語言的關員,以履行條約和執行海關章程,適當的補救辦法,似乎就是在海關機構中引用外國人材,由道台審慎選擇任用,以彌補道台閣下深以為苦的缺陷,並借為有效而可靠地工具,以利辦事。
《同志治上海縣誌》中也講:咸豐三年(應該是咸豐四年),巡道吳建章以澤税散漫難稽,於英法美三國人中擇一,責令在關,幫同糾察,名曰:“司税”。
請外國人幫辦海關是清廷的無奈之舉,使中國的海關大權旁落,但是也由於這種“客卿”制度,使中國的海關關制度以輕快地速度與世界靠近。
海關大樓 海關大樓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與列強簽訂了《天津條約》,規定上海的海關税務司制度在全國的開放口岸推廣。於是,赫德辭去了在廣東領事館的工作,被清廷選為“客卿”任廣州新關副税務司。1863年,原總税務司李泰國(Horatia Nelson lay)被清廷革職,於是赫德被任命為總税務司,這個職務相當於現在海關總署署長,這一年他僅28歲。赫德任總税務司長達45年,至1911年9月20日逝世才卸職。任期內議定有《長江各口岸通商暫行章程》《通商口岸通共章程》《輪船常年保結制度》等規章制度數十種之多,系統整頓海關,健全海關制度,使中國海關與國際海關接軌。由此,1864年清廷授予赫德按察使銜,1869年授予其正三品布政使銜;1881年授予其頭品頂戴;1885年授予他雙龍二等第一寶星,花翔;1889年授予其三代一品封典;1901年授予太子少保銜,赫德逝世後還被追封太子太保。可以講是清代“客卿”中授銜次數最多,榮譽最高的一位。
海關總税務司原來沒在上海,1864年根據恭親王的的指示,而遷到上海,上海江海關是中國最大的海關,所以在上海沒“總税務司署上海辦事處”(shanghai office of the Inspectorate-General Customs)又稱“江海關監督公署”,民間習稱‘總税務司’,這個‘辦事處’在上海沒有固定的辦公樓,1915年辦事處就購進了新閘路常德路一帶的多塊土地興建了辦事處辦公樓以及職工住宅,為紀念赫德,這裏新築的一條路就被命名為“赫德路”。
赫德是清政府聘任的外國籍官吏,習稱“客卿”,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客卿”或“客卿制度”的認識不夠充分,所以對赫德的評價不高,以為是列強侵華的走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