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蛇毒素

鎖定
海洋生物毒素的一種,海蛇科(Hydrophiidae)蛇類所分泌毒素,毒素的LD50小於0.10mg/kg。通常純海蛇毒素的LD50均小於0.10mg/kg,如常見的青環海蛇為0.05mg/kg,平頦海蛇為0.06mg/kg。人的中毒致死量為3.5mg,僅次於毒性最劇的銀環蛇(人致死量為1mg)。
海蛇毒與陸地蛇毒類似,也是多種蛋白質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神經毒素和各種酶蛋白,海蛇毒素中含有20種以上的活性成分,迄今已知的都是蛋白質或多肽,包括酸性磷酸酶、鹼性磷酸酶、亮氨酸肽酶、5′核苷酸酶、磷酯酶、乙酰膽鹼酯酶、長鏈和短鏈神經毒素等等,且大多數屬於低分子量蛋白質,其中佔海蛇毒總量80%的箭毒樣經毒素分析,其分子量範圍6.8~7.2 ku(1u≈1D),磷酯酶類和肌肉毒素為11~14ku,另有少量未鑑定成分分子量在20~30 ku範圍。 [1] 
中文名
海蛇毒素
外文名
sea snake venoms
所屬學科
海洋生物技術
LD50
小於0.10mg/kg
分子量
6.8~7.2 ku

海蛇毒素毒理

海蛇毒與陸地蛇毒類似,也是多種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經毒素(約佔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約佔粗毒
平頦海蛇毒素凝膠電泳圖譜 平頦海蛇毒素凝膠電泳圖譜 [1]
的32.2%)和各種類。它的毒性較穩定,經100℃,5 min處理後仍能保持毒性,在酸、鹼環境下也同樣穩定。
從海蛇毒液中分離出來的神經毒素主要是作用於突觸後的α神經毒素,結合在骨骼肌運動終板部位的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阻斷骨骼肌的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因此中毒的人和動物出現肌肉麻痹,多以呼吸肌麻痹導致窒息死亡。海蛇毒不含心臟毒素,對心臟沒有直接作用,但有明顯的橫紋肌毒性,引起的肌肉損傷以出現血紅蛋白尿為臨牀表現,通常認為引起肌肉損傷的不是神經毒素,而是磷脂酶A [2] 

海蛇毒素中毒及救治

大多數海蛇性情比較温順,一般不主動侵犯人,只有在受到捕捉、接觸等刺激時才會進行防禦性攻擊,海蛇咬
平頦海蛇毒素紫外光譜特徵峯 平頦海蛇毒素紫外光譜特徵峯 [1]
傷的病例低於陸地毒蛇;加上海蛇咬傷通常發生海上作業時或偏遠的漁村,在民間多自行救治,有關的文獻報道較少,對有關海蛇咬傷發病率的正式報道無論中國或其他國家均未見報道。北部灣是中國海蛇數量較多的地區,廣西每年都有被海蛇咬傷致死的病例記錄,這種咬傷病例的特點往往是海蛇排毒量大,患者中毒較明顯。 [3] 
多數被海蛇咬傷的患者局部症狀很輕,僅在被咬部位見到一對短淺如針頭大小的毒牙痕,無紅腫、出血,疼痛也不明顯,不仔細檢查容易被忽視,貽誤急救時機。全身症狀在咬傷後0.5~1h出現,感覺頭暈、眼花、渾身痠軟無力,由於神經毒素的作用,全身肌肉呈鬆弛性癱瘓,肌張力減退,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可有眼瞼下垂、視物模糊,流涎、張口、吞嚥及言語困難,呼吸表淺或輕度呼吸困難,嚴重者自主呼吸停止,呼吸肌麻痹導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是海蛇咬傷早期的主要致死原因。由於橫紋肌被破壞而釋放出大量肌紅蛋白和鉀離子,有些海蛇咬傷患者可在3~6 h後出現肌紅蛋白尿,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鉀離子入血導致高鉀血癥,引起心律失常,嚴重者心跳驟停。但需要注意,由於海蛇毒不含心臟毒素,對心臟沒有直接損傷作用,因循環功能衰竭致死的海蛇咬傷病例也極為少見。曾有學者用天然海蛇毒液和長吻海蛇毒素純品試驗,未見其對心電圖有明顯影響。 [4-5] 
煙鹼型乙酰膽鹼 煙鹼型乙酰膽鹼 [6]
被海蛇咬傷後應採取排出毒液、阻止毒液吸收及注射抗毒血清等急救措施。被海蛇咬傷後應立即用海水沖洗傷口,用口吸吮咬傷部位,邊用力吸出毒液邊吐出;在咬傷部位用布條、紗布、繃帶或繩子在傷口上方作環形結紮,保持壓緊狀態,結紮布條鬆緊穩定以不影響肢體深部動靜脈血流為宜。注射抗毒血清是最有效的急救治療方法,常見抗海蛇毒血清一般可對多種海蛇有效;局部注射強氧化劑,可破壞蛇毒蛋白質,通常應用0.5%高錳酸鉀注射液2~4 ml,在傷口周圍局部注射,可減輕中毒程度;對中毒較深者需及時進行對症治療。 [7] 
海蛇咬傷患者早期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肌麻痹所致的呼吸衰竭,因此及時有效的人工呼吸是關鍵的急救手段。一旦發現患者呼吸無力或停止,應立即作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行人工輔助呼吸,高濃度給氧。足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酌情使用利尿劑,加速毒素的排出。 [8] 
抗海蛇毒血清是已知對海蛇咬傷最有效的急救藥物,是蛇傷臨牀救治中的關鍵。使用抗毒血清必須早期、足量、準確。傳統方法在使用前必須作皮試,但對於蛇咬傷患者來説,即使皮試陽性,也應該考慮注射抗毒血清。臨牀觀察表明,可採用分段稀釋滴注法,即先取抗毒血清1ml稀釋於10%葡萄糖溶液或0.9%生理鹽水250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以15滴Pmin的速度緩慢靜滴,若過20min無反應,再加入抗蛇毒血清所需劑量作靜脈滴注。如有反應,可調節滴速進行脱敏療法。 [9] 

海蛇毒素醫學作用

海蛇排毒量大,毒性強,毒液經過純化加工後可以作為藥物用於臨牀治療許多疾病。海蛇毒液具有多種多樣的毒理和藥理效應,如止血、抗血栓、鎮痛、抗腫瘤等。海蛇毒素的開發利用相對滯後,原因之一是海蛇排毒量相對較低,難以採集足夠應用的毒液量。國內外對海蛇毒素的研究報告比陸地蛇毒素少得多。 [10]  研究多集中於毒液有效組分的分離、純化、鑑定以及生理、藥理研究,如平頦海蛇毒組分的分離純化及毒理研究,青環海蛇毒對神經、心血管的生理作用等。 [11] 
另一醫學應用是研製適用於海蛇咬傷的特效藥—精製抗海蛇毒血清,全世界僅有幾個國家生產抗海蛇毒血清,且尚無國際標準抗海蛇毒血清。1993年中國廣西醫科大學與日本蛇學研究所試製成功抗青環海蛇毒血清,由於同一海域遊弋的海蛇具有共同的蛇毒抗原性,抗青環海蛇毒血清在免疫學上有一定的蛇種覆蓋面;臨牀試用表明該血清對南中國海較常見的青環海蛇、平頦海蛇和黑頭海蛇咬傷患者的呼吸麻痹有顯著療效,對肌肉毒素引發的組織損傷和急性腎功能衰竭也有一定的作用。由於海蛇海域分佈和地區性遊弋特性,選擇某一海域優勢蛇種生產精製抗複合海蛇毒血清,是消除該海域多種海蛇威脅最關鍵的措施。 [12] 

海蛇毒素基因工程

由於微量成分難以鑑定和測定生物活性,而毒素的功能又是在其原始結構保守區進化而來,採用合適的核酸探針和PCR技術篩選編碼毒素的cDNA,再選擇合適的表達系統大量生產重組毒素,已大大促進了微量成分如樹突毒素等的研究。基因工程技術也開始用於生產具有多種醫學用途的海蛇毒素雜合體,例如具有強大佐劑特性的海蛇毒素雜合蛋白以及海蛇毒素與顯色酶組成的用於免疫診斷的融合蛋白。 [10] 
參考資料
  • 1.    吳世海 陳東 莫有羣.平頦海蛇毒7種毒素的分離及其性質研究[J].海洋學報,1992,5
  • 2.    傅餘強,顧謙羣,方玉春,等。海洋生物中蛋白質、肽類毒素的研究新進展[J]. 中國海洋藥物,2000,19
  • 3.    王光祿.57例海蛇咬傷治療分析[J].蛇志,1999,11(3):50~51.
  • 4.    覃公平.中國毒蛇學[M].第2版.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715.
  • 5.    Gopalakrishnakone P.Sea snake toxinology [M].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94
  • 6.    包水明,周亞平。我國主要毒蛇及其毒性、排毒量和蛇傷救治[J].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1997,18
  • 7.    湯聖希,黎肇炎,舒魚雁.青環海蛇毒及平頦海蛇毒的毒理以及 抗海蛇毒血清的研究[J].中國毒素研究,1995,1(3):1-4
  • 8.    Khow,Chanhome, Omore. Effectiveness of Thai cobra (Naja kaouthia) antivenomagainst sea snake (Lapemis hardwickii) venom: verification by affinity purified F(ABc)2 fragments[J]. J Nat Toxins,2001,10(3):249~ 253.
  • 9.    馬成堯,倪麗娟.臨牀應用抗蛇毒血清皮試的體會[J].蛇志, 2001,13(3):36~38.
  • 10.    梁京生。 平頦海蛇神經毒組分Ⅷ的分離純化及毒理的初步研究[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1989
  • 11.    湯聖希,黎肇炎,舒雨燕等。 青環海蛇毒、平頦海蛇毒的毒理及抗海蛇毒血清的研製 [J].中國蛇學雜誌,1995,4
  • 12.    Hatanaka H,Oka M,Kohda D,et al. Tertiary structure of Erabutoxin b in aqueous solution as elucidated by two-dimension nuclear megnetic resonance [J]. J Mol Biol,1994,24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