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海伊

(美國政治家、外交家、歷史學家)

鎖定
約翰·米爾頓·海伊(英文:John Milton Hay,1838年10月8日-1905年7月1日),簡稱約翰·海伊,在中國常被稱為“海約翰”。美國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歷史學家、新聞記者,第37任美國國務卿(1898年9月30日-1905年7月1日),被認為是美國曆史上最成熟,最有作為的國務卿之一。 [1] 
中文名
約翰·米爾頓·海伊
外文名
John Milton Hay
國    籍
美國
民    族
美利堅民族
出生日期
1838年10月8日
逝世日期
1905年7月1日
畢業院校
布朗大學
職    業
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歷史學家、新聞記者
主要成就
完成結束美西戰爭和談
解決薩摩亞羣島爭端
取得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
在對華事務方面提出有利於美國的“門户開放”政策
代表作品
《林肯傳》
《林肯全集》

約翰·海伊人物生平

1838年10月8日,約翰·米爾頓·海伊生於俄亥俄州塞勒姆 [1] 
1858年,海伊畢業於布朗大學法學系。 [3] 
年輕時的海伊 年輕時的海伊
伊利諾伊州的首府斯普林菲爾德學法律時,海伊結識林肯。1861年至1865年任林肯總統的私人秘書。 [3]  南北戰爭時授上校軍銜。
林肯遇刺後,他開始步入外交界。1865年至1867年任美國駐巴黎公使館秘書,1867年至1868年任駐維也納代辦,1869年至1870年任馬德里公使館秘書。 [3] 
1870年至1875年,回國後的海伊進入新聞界,任《紐約論壇報》記者。這一時期,他在寫作詩歌和小説上獲得成功。 [3] 
1878年,海伊被委任為第一助理國務卿之職,直至1881年5月屆滿離任。以後17年他一直在妻子家經營商業,一邊從事寫作(以他和約翰·尼古拉合作的《林肯傳》和《林肯全集》聞名於世),還頻繁地在歐洲各國旅行。 [3] 
1897年,威廉·麥金萊總統委任海伊為美國駐英國公使,致力於改善英美關係。 [3] 
1898年9月,海伊升任為美國國務卿,而後又在1901年麥金萊遇刺身亡、西奧多·羅斯福接任後繼續擔任這一職務,直至逝世。 [3] 
在國務卿任內,海伊完成了美西和談、解決了薩摩亞羣島爭端,取得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在對華事務方面,反對列強劃分勢力範圍,主張“門户開放,利益均沾”的政策。為美國打開了走向世界的大門。 [1] 
1905年7月1日晨,海伊在新罕布什爾州紐貝里的夏季別墅中突然去世,享年66歲。 [1]  [3]  [5] 

約翰·海伊主要影響

在國務卿任內,海伊主要的外交活動如下:
  • 參加結束美西戰爭的巴黎和平談判。他在談判中堅持吞併整個菲律賓羣島,使美國成為帝國主義大國。 [3] 
  • 海伊力主對中國實行“門户開放利益均沾”政策。1899年9月,他向英、俄、德、法、日,意等國政府發出照會,提出各國在中國享有平等貿易權利。八國聯軍侵華後,他在1900年7月再度照會各列強,建議各國合作維持中國在領土和行政上的完整,得到大多數列強的認可。 [3]  [6] 
  • 1901年與英國進行談判,使美國取得開鑿巴拿馬運河的專利權。1903年11月協助羅斯福總統採取外交行動,策動巴拿馬脱離哥倫比亞“獨立”。 [3]  11月18日,海伊和作為巴拿馬共和國全權代表的布諾·瓦里亞簽訂《美國與巴拿馬共和國關於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運河的專約》(簡稱“美巴條約”或“海約翰-布諾·瓦里亞條約”),美國從巴拿馬共和國“長期租借寬10英里的運河區”;在運河區享有“就象它是該地區的主權國”一佯的廣泛權利,其中包括使用、佔據和控制及司法權等。作為補償,美國將付給巴拿馬政府1000萬美元,並每年付給25萬美元年金;美國保證巴拿馬共和國的“獨立”與“安全”。這個條約使美國在此後長期控制巴拿馬運河。 [4] 
  • 1903年解決了英美關於阿拉斯加加拿大邊界問題,調整了英美關係。 [3] 

約翰·海伊歷史評價

安德魯·卡內基:“他以自己的真誠贏得了人們的充分信任,一直以來都是那麼的志向高遠。他痛恨戰爭,認為那是‘人類最殘忍和最愚蠢的行為’。” [2] 

約翰·海伊人際關係

孫子:約翰·海伊·惠特尼(John Hay Whitney [1]  [7] 

約翰·海伊主要作品

海伊曾與約翰·尼古拉合編《林肯傳》(1890年)和《林肯全集》(1894年)。 [3] 
參考資料
  • 1.    John Hay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3-05-02]
  • 2.    [美]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 著.安德魯·卡內基傳: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03:313
  • 3.    楊錚 主編.美國大詞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03:501
  • 4.    施興和 主編.近代國際關係史: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10:337
  • 5.    陳佩雄 主編.世界通史: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04:578
  • 6.    朱誠如 主編;餘同元 卷主編.清朝通史 11 光緒宣統朝分卷:紫禁城出版社,2003-01:303-305
  • 7.    (法)皮埃爾·辛加拉維魯,萬國天津 全球化歷史的另類視角,商務印書館,2021.08,第3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