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牙畫派

鎖定
海牙畫派是荷蘭海牙的畫家集團 。1860~1900 年間活躍於荷蘭海牙。其作品受到法國巴比松畫派現實主義畫家的強烈影響,多以寫實手法描繪當地的風俗和風景,被認為是17世紀荷蘭現實主義畫派的延續和發展。海牙畫派是介於寫實派和印象派之間的外光畫派,它們繼承了荷蘭畫派善於描繪風俗人情和自然景色的傳統,在形式上又有獨特的創新。 [1]  因為海牙畫派的畫家在創作中多使用憂傷的色調,因此有時又被稱為“灰色畫派(the Gray School)”。
中文名
海牙畫派
外文名
Hague School
屬    性
荷蘭海牙的畫家集團
活躍時間
1860年—1900 年

海牙畫派時代背景

海牙作為18世紀歐洲經濟中心——荷蘭王國的首都,在拿破崙將荷蘭王國首都遷至烏特勒支和阿姆斯特丹後,經歷了一段衰落時期。在19世紀下半葉,威廉二世將首都重新迂迴海牙,並在此興建皇宮,促進了文化事業的重新發展。在19世紀初,海牙深受法國學院派新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風格的影響。隨後在19世紀中期,本土藝術機構開始興起,其中包括由威廉三世的妻子索菲亞皇后主持創辦的“唯美畫室”(Pulchri Studio)藝術家協會,威廉明娜女王也是該協會的成員之一。在1870年左右,唯美畫室的部分畫家開創了海牙畫派。該畫派以來自荷蘭不同地區的風景畫家為主,其主旨為創新17世紀荷蘭的傳統繪畫。巴比松畫派對海牙畫派的藝術家們影響頗深,他們也因此常在户外寫生,並以温情而富有詩意的筆觸描繪了眾多鄉間生活圖景。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從文森特·凡·高的早期繪畫中明顯看到海牙畫派的影子。 [2] 

海牙畫派海牙畫派重要畫家

海牙畫派代表畫家有伊斯拉埃爾斯(Jozef Israels,1824—1911)、毛弗(Anton Mauve,1838--1888)、馬里斯三兄弟(Jacob Maris,1837--1899;Matthijs Maris,1839一1917;Willem Maris,1844--1910)、韋森布魯赫(Jan Hendrik Weissenbruch,1824—1903),博斯布姆(Johannes Bosboom,1817—1891)等。 [3] 

海牙畫派伊斯拉埃爾斯

荷蘭風俗畫家。海牙畫派主要成員。1824年1月27日生於格羅寧根一個猶太人家庭,1911年8月12日卒於海牙。他從小就熟悉倫勃朗繪畫中多次表現過的猶太人生活情景。21歲時赴巴黎學畫,4年後返荷蘭從事於宗教歷史畫創作。他曾因患病而在哈勒姆附近一個叫做贊德福特的漁村中休養,在那兒熟悉了荷蘭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對此深表同情,因而決心以寫實手法在作品中描繪蘭漁民、工人和農民的日常生活,包括他們的辛勤勞動、貧困、飢餓以及暮年的孤獨。約1856年起畫風突變。
《孤單單活在世上》 《孤單單活在世上》
伊斯拉埃爾斯成熟時期的創作主要受倫勃朗米勒的影響,有人稱他為“荷蘭的米勒”。其作品雖然有時並未提高到充分的社會概括,但其中內涵的人道主義精神往往相當感人。他偏愛畫室內場面,油畫在色調和氣氛方面較之米萊的油畫更沉着,更陰鬱。這種傾向被有些觀眾形容為令人心碎的吶喊,代表作有《孤單單活在世上》(1878)。這些油畫在藝術處理上更接近於倫勃朗的某些作品,構圖自然,含意深刻,並採用艨朧的銀灰色調子。1870年後,他遷居海牙,成為海牙畫派的主要代表。 [4] 

海牙畫派毛弗

《早晨騎馬》 《早晨騎馬》
荷蘭現實主義畫家,海牙畫派的代表人物。 他在畫家彼得·弗雷德裏克·凡奧斯(Pieter Frederik van Os)手下當學徒,之後又在沃特·弗胥爾(Wouter Verschuur)手下當學徒。在進一步的發展中,他與保羅·加布裏埃爾合作,從自然中作畫,他們經常在“荷蘭巴比松”奧斯特貝克(Oosterbeek)逗留並一起工作。他是伊斯拉埃爾和威廉·馬里斯的朋友,在他們的鼓勵下,他放棄了早期高度完成的方式,轉而採用更自由、更寬鬆的繪畫方法,並將他年輕時的輝煌調色板轉為温柔的抒情和諧,通常僅限於精緻的灰色、綠色和淺藍色。毛弗的大部分作品都描繪了户外環境中的人物和動物。例如,在他的《早晨騎馬》中,可以看到時尚的馬伕在海邊騎馬,遠離觀眾。1872年,毛弗在海牙定居,在那裏他成為了海牙畫派的主要成員,在當時海牙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團體唯美畫室(Pulchri Studio)的發展中起到了領導作用。是凡・高的姻表兄弟,對凡・高早期的藝術觀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海牙畫派博斯布姆

博斯布姆繪製的建築 博斯布姆繪製的建築
荷蘭畫家,荷蘭風景畫羣體海牙畫派的重要成員,以水彩畫見長荷蘭畫家.研究建築結構,在描繪建築內部、外部方面具有獨創之處。與凡·高過從甚密,在藝術上曾給予凡·高許多幫助。凡·高對他很崇拜。1877年凡·高來到阿姆斯特丹,為報考神學院做準備時,曾一度在自己房間的牆壁上持有5幅以上博斯布姆的蝕刻畫。 [5] 
參考資料
  • 1.    邵大箴.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 2.    加布裏埃·克列帕迪著;李思佳譯.圖解歐洲藝術史: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
  • 3.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 第19卷 美術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
  • 4.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 美術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
  • 5.    文森特·凡·高.凡·高家書:安徽文藝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