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鎖定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上闋通過“殘雪”“畫屏”“落梅”“橫笛”“月朧明”等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表達了“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下闋緊接着拋出“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感喟,卻是因笛起意,自傷身世的嘆息。全詞采用上闋寫景下闋抒情的傳統手法,但景清情切,讀來頗令人動容。 [5] 
作品名稱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作    者
納蘭性德
創作年代
清代
出    處
《飲水詞》
作品體裁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作品原文

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4]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註釋譯文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詞句註釋

浣溪沙:本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減字浣溪沙》《浣沙溪》《玩溪紗》《小庭花》《試香羅》《廣寒枝》《怨啼鵑》等。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有平仄兩體。 [6] 
②殘雪:尚未化盡的雪。 [7] 
③畫屏:繪有彩畫的屏風。 [4] 
④落梅:古代羌族樂曲名,又名《梅花落》,以橫笛吹奏。 [4] 
⑤月朧(lóng)明:指月色朦朧,不甚分明。 [4] 
⑥惆悵:傷感,愁悶,失意。 [1] 
⑦客:過客。 [1]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白話譯文

殘雪凝聚的餘暉照射在繪有山水畫的屏風上,透着陣陣寒意。已到三更時分,遠處卻傳來《梅花落》的笛聲。在那無人處,月色微明。
我是人間失意而感傷之人,知道你為何事而兩淚縱橫。怕是在斷腸的笛聲裏,你回憶起了平生的點點滴滴。 [2]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懷經濟之才,有“堂構之志”,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奮志騁才,有所建樹,但卻只作了侍衞扈從,因此有志不騁的苦悶時有流露。該詞就是他的這種身世之感的詞作之一,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4]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作品鑑賞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人生主題的詞。上片整體比較平實,主要下力在於營造氛圍上。第一句説雪後數日,殘雪未銷,月色照耀下,皎潔的白光呈現出帶着寒意的光輝,五彩的花屏也因這種氛圍而冷卻了。這點出了環境,包括地點是在房中,時間則是在稍有月色的殘雪之夜。接着視角轉換,由視覺轉移到聽覺上。前句的場景“殘雪凝輝冷畫屏”可以説是看見的,而“落梅橫笛已三更”則是聽覺感知到的。這句時間上在前一句的基礎上精確了,説“已三更”。這句營造了一種孤寂的氛圍。試想一位三更難眠的人,在殘雪未銷的寒冷中獨自徘徊,忽然聽見橫笛,不可謂不令人益發愁腸百結,不能自已。所以説,上片就整體上看,在營造氛圍上傳承了前人慣用的方法。
下片在寫法上顯然在上片的情感氛圍籠罩下,突然情感爆發開來。下片前兩句“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可謂突起得妙絕。納蘭性德將整個世界都客體化,並同自己分離開來,大有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情懷,有一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這兩句中有似乎相對的兩個主體,一個是“我是人間惆悵客”的“我”,另一個是“知君何事淚縱橫”中的“君”。前一個很顯然,就是詞人自己。後一個“君”則大有可説的地方。或許有讀者會以為這個“君”是納蘭性德所思念的那個人,或者他的妻子盧氏、戀人,甚至是他的朋友,等等,但總之,都是真正和“我”相區別的其他人。然而或許並非如此,這個“君”又何嘗不能是納蘭性德自己。正因為自己本來知道自己孤獨悽苦,飽嘗人間離愁別苦,是所謂的“人間客”,因此情不自禁,潸然淚下,又馬上回頭看見自己竟然在流淚,也更是無人知曉,來給予慰藉,便回頭自對自地冷嘲。這種情感又矛盾而又最為合情理。反觀後,竟發現自己是如此可憐,竟然連哭泣似乎也毫無價值。最後一句“斷腸聲裏憶平生”猶如妙絕的音樂一樣,雖然停止,而餘音繞樑,不絕如縷。這一句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聯繫了上片下片,將夜半笛聲同憶平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用一個結尾來營造了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憶平生”三個字,這三個字能引導讀者聯想到詞人生活,去思考更多的東西,可以説是個很好的留白。
全詞殘雪冷,花屏冷,月光冷,心更冷。 [3]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張秉戍:性德詞中言語不啻與之(《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相似,即其此刻的心際也是與之相仿的,其壯志難酬,又無知音,英雄寂寞,實在是令人痛苦難耐,故於詞中自稱“我是人間惆悵客”,不免傷感之至。此篇是為前景後情的常見之法。雖是直抒胸臆,但其情真意深,故能生動感人,頗有感發的力量。(《納蘭性德詞新釋輯評》) [4]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授乾清門三等侍衞,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為《納蘭詞》。 [8] 
參考資料
  • 1.    (清)納蘭性德著;聶小晴編著.納蘭詞全編箋註典評 經典典藏版.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5:第268頁
  • 2.    徐燕婷,朱惠國評註.國學經典 納蘭詞評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8.09:第47-48頁
  • 3.    (清)納蘭性德著.納蘭詞全編箋註.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26-227頁
  • 4.    張秉戍編著.納蘭性德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1.01:第446-447頁
  • 5.    (清)納蘭性德著.納蘭詞 精華本.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09:第37-39頁
  • 6.    (清)納蘭性德著.納蘭性德集.太原:三晉出版社,2008.10:第108-109頁
  • 7.    納蘭性德.納蘭詞.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8.04:第202頁
  • 8.    林峻.跨越時空的魅力 中英文名篇賞析 第2冊.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7.03:第46-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