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活勞動

鎖定
活勞動是指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消耗過程。活勞動是處於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只有投入活勞動,才能將生產資料改變成符合人們需要的另一形態的使用價值,成為新的產品。離開活勞動,生產資料不過是一堆死東西,活勞動是社會生產中的決定性因素。勞動過程就是活勞動藉助於勞動資料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使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使用的生產資料量越來越多,而單位產品中包含的活勞動量出現減少趨勢,勞動生產率隨之提高。在商品生產條件下,活勞動一方面把生產資料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另一方面,又將自身凝結在新產品中,從而創造新價值 [1] 
中文名
活勞動
外文名
living labour
含    義
處於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
出    處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定    義
物質資料生產過程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消耗過程
作    用
把生產資料價值轉移 將自身凝結在新產品中從而創造新價值

目錄

活勞動定義

活勞動與物化勞動( living labour and materialized labour )是物質資料生產中所用勞動的一對範疇。前者指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能動的勞動力,是勞動者加進生產過程的新的、流動狀態的勞動。後者亦稱死勞動,又稱過去勞動或對象化勞動,指保存在一個產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狀態的勞動,是勞動的靜止形式。

活勞動出處

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它作為新的勞動,不但物化成新的價值,還保存了原先存在於生產資料的價值並將其轉移到產品中去,馬克思把活勞動這一作用稱之為它的“自然恩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5頁)。物化勞動是價值的實體,價值無論是商品形式還是貨幣形式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勞動,區別僅在於,商品作為價值的物質載體,表明它物化了、積累了人類勞動,而在貨幣形式上,物化勞動直接表現為社會勞動。至於商品的價值量,它取決於生產該商品所必需的活勞動量,而不是勞動的物化形式。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