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津(拼音:jī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西周金文,另有學者認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 [2]  ,其本義一般認為是渡口,又指渡河。找到渡口,有了船,就可以順利渡向彼岸,所以“津”又指門路。又假借指人的體液,引申表示滋潤,作動詞用,再引申指補貼,對人有所資助。 [3] 
中文名
拼    音
jīn
部    首
五    筆
IVFH [4] 
倉    頡
ELQ [4] 
鄭    碼
VXBD [4] 
筆    順
點、點、提、橫折、橫、橫、橫、橫、豎
字    級
一級(編號1683) [1] 
平水韻
上平十一真 [5] 
注音字母
ㄐㄧㄣ
總筆畫
3+6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四角號碼
3510₇ [4] 
統一碼
6D25 [4] 
異體字
𣸁、𧗁、𦨱、𦩨、𦩦、𦪉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3]
周代金文的“津”字作圖1,上部是“”字,下部是“”。淮河是中國古代四大水系之一,支流甚多,駕船過河的景象比其他水道更為突出,故津字又改為從舟從淮會意。也有人將“水”和“隹”分開理解,會乘舟渡水如鳥之飛躍意。《説文解字》古文由此發展而來,只不過把“舟”字移到了“淮”左邊。篆文作圖5,《説文解字》解為:“從水,𦘔(jīn)聲。”《説文》篆文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𦘔”其實是戰國文字(圖3)“水”下部的“彡”移至“聿”下得到的。還有一支戰國文字省“𦘔”為“”,沿襲至今。有學者認為此字當從水,聿(yù)聲。
康殷《文字源流淺説》認為,圖A、B、C的甲骨文均為早期的“津”字,其字形像一個人手持長篙撐船渡河。張亞初則把這些字解釋為“𦨐()”字(見《古文字分類考釋論稿》,《古文字研究》第17輯)。這些字實際上可分為兩種形態。一是從人、從舟、從丨會意。丨是豎畫,表示撐船的篙或槳;另一類是省去了表示撐船的豎畫,單是從人、從大會意。古時人與大同意,故後世隸定為“𦨐”,是津的異體字。《玉篇·舟部》:“𦨐,音大。”不明其源,故無釋義。“音大”的原因是以“大”為聲符。《五音集韻·泰韻》:“𦨐,舟行。”釋義雖近似而並不精確。用解形釋義,雖知道從人與從大同意,但已不知道這是津字的異體。另《説文》把古文從舟從人的“𦨈”字,列於服字條下作為服字的重文,也是不瞭解這實是津字的異體,應移至津字條作為重文收錄。
津字的本義為駕船渡河,甲骨刻辭中就有津字本義的用例。《甲骨文合集》16467片:“辛酉卜,方其津東。”《甲骨文合集》11468:“……申卜,方其津於東”。例句都是説某方人在東部駕船渡河。傳世古籍中亦有津字本義的用例。如《國語·楚語上》:“如是而又使以象夢求四方之賢聖,得傅説以來,升以為公,而使朝夕規諫,曰:‘若金,用女作礪。若津水,用女作舟。’”如果要駕船渡河,就用其作渡船。潘岳《西征賦》:“津便門以右轉,究吾境之所暨。”津字由動詞轉為名詞,義是渡口。《尚書·禹貢》:“東至於孟津。”
渡口往往是設在水陸交通的交接的重要地方,因此津便用於喻指水陸交通要衝的地方。漢賈誼《過秦論》:“秦併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修津關,據險塞,繕甲兵而守之。”又引申為途徑、門徑或重要職位。《資治通鑑·魏明帝景初元年》:“好不經之舉,開拔奇之津。”也用以喻指重要的職位。水邊才要渡口,渡口與水密切相關,因而以津代指水。
渡口有水,比較潮濕,正因為這一特徵,故津又用以借指濕潤、滋潤。《周禮·地官·大司徒》:“民黑而津。”津可以代指水,有機體的體液也像水,故用津代指有機體的體液。而當人們興趣盎然地發表議論的時候,往往會“唾沫四濺”,而當人們面對喜愛的美食或是其他事物的時侯,則又會“垂涎三尺”,津字因而便引喻為形容興趣濃厚。這樣原本表示駕船渡河的津字,便用於“津津樂道”“津津有味”,以形容興趣濃厚。 [2-3]  [6]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文言〉渡口。
ferry
《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津渡;津樑;問津
〈文言〉途徑、門徑。
way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審邪正之津,明可否之分。”
《晉書·陶侃傳》:“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於無津耳。’”
〈文言〉水陸衝要之地。
hub
《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要津
〈文言〉比喻職位、地位。

葛洪《抱朴子·審舉》:“爭津者買之,猶市人也。”

〈文言〉涯,岸。
bank
陸龜蒙《木蘭堂》詩:“洞庭波浪渺無津,目目征帆送遠人。”

〈文言〉生物的體液。
saliva
《靈樞經·決氣》:“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克非《火星,閃閃到天明》:“他把那吸了只叫人生津吐痰的東西,消滅了一支又一支。”

〈文言〉水。

嵇康《雜體詩·言志》:“朝食琅玕實,夕飲玉池津。”
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一》:“山雨滂湃,洪津泛灑,掛溜騰虛,直瀉山下。”

〈文言〉指銀河。

《國語·周語下》:“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

(Jīn)古地名。春秋時楚地。在今湖北省枝江縣西。一説在今湖南省江陵南。

《左傳·莊公十九年》:“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敗於津。”

(Jīn)天津市的簡稱。


津門
(Jīn)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渡,乘船過河或湖、海。
ferry
潘岳《西征賦》:“津便門以右轉,究吾境之所暨。”
津渡;津人
〈文言〉傳達。

劉義恭《豔歌行》:“傾首佇春燕,為我津辭語。”
劉晝《新論·崇學》:“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學不傳。”

滋潤;濕潤。
moisten
西京雜記》卷五:“太平之世,則風不鳴條,開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塊,潤葉津莖而已。”
津潤
資助;補貼。
allowance;
subsidy
張端義《貴耳集》卷中:“﹝李珏﹞及試,劉津其行李。”
《清史稿·食貨志一》:“武昌諸衞清出典鬻屯田,請加津贍運。”
津貼
〈文言〉溢;滲。
ooze
《素問·生氣通天論》:“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羊》:“若舊瓶已曾卧酪者,每卧酪時,輒須灰火中燒瓶,令津出。”

形容詞
〈文言〉濕潤的。
moist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黑而津。”
郭璞《江賦》:“林無不溽,岸無不津。”

參考資料: [7-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將鄰切(jīn)
𣸁,水渡也。從水𦘔聲。
𦪉,古文𣸁從舟從淮。
〖註釋〗①𣸁:今作津。②水渡:王筠《説文解字句讀》:“渡本動字,此借為靜字,故加水以明之。” [10] 

説文解字注

水渡也。
段注:《商書微子》曰:若涉大水其無津。俗本妄增涯字。按經傳多假借津為𧗃潤字,《周禮》其民黑而津是。
從水,𦘔聲。
段注:將鄰切。十二部。隸省作津。
古文津,從舟淮。
段注:按當是從舟,從水,進省聲。 [11]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津
古文:𦪉、𦩏、𣸁、𦩦、𦩨、𨔥
《唐韻》將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辛切,並音蓁。《説文》:渡也。《書·泰誓》:大會於孟津。正義:孟是地名,津是渡處。
又潤也。《周禮·地官》: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
又星次名。《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
又星名。《甘氏星經》:天津九,星在虛北河中,主津瀆,津樑。
又河津。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魚不能上,上則為龍。
又楚地名。《左傳·莊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大敗於津。
又觀津,縣名。《輿地廣記》:本趙地,漢為縣,屬信都郡。
又濟渡後學之意。劉勰《新論·崇學篇》: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學不傳。
又津津,溢也。《莊子·庚桑楚》:其中津津乎猶有惡。
又《韻補》葉將先切,音牋。《黃庭經》: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諸六府九液源,外應兩耳百液津。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津”字書寫演示 “津”字書寫演示
【規範提示】“聿”,上部是“肀”,中橫兩端出頭。
【寫法】“氵”窄“聿”寬,頂部“氵”低。底部“聿”低。“氵”,第二筆點偏左,在橫中線上側。“聿”,各橫筆左端都在左半格;中間一筆為長橫末橫在中線;長豎從豎中線上端右側起筆,穿過各橫筆中點下行。 [1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i̯ĕn
王力系統
ts
ǐen
董同龢系統
ts
jen
周法高系統
ts
jien
李方桂系統
ts
jin
西漢



東漢





jiən


jiə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真諄臻

jien
北魏後期北齊
真諄臻

jien
齊梁陳北周隋
真諄臻欣

jie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
i̯ĕn
擬音/王力系統

ts
ǐěn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
jen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
iɪn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
jĕn
擬音/陳新雄系統

ts
ǐen

參考資料: [14-15]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十七真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將鄰切
tsjen
集韻
平聲
上平十七真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資辛切
tsien
禮部韻略


平聲




資辛切

增韻


平聲




資辛切

中原音韻

陰平
真文
齊齒呼

全清

tsiən
中州音韻


平聲
真文




賫辛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八真


全清
資辛切
tsiən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二十一津贐進卒






參考資料: [16]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存在差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in
55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iŋ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ɕyẽ
213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ɕiẽ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iẽ
21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iŋ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i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i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ɕin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iŋ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tɕi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tsin
44
陰平

吳語
蘇州
tsʰin
44
陰平
舊讀
吳語
温州
tsaŋ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ɕi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ɕiɛn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tɕin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sin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tʃøn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tʃɐn
33
陰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in
55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in
55
陰平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iŋ
33
陰平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iŋ
44
陰平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seiŋ
54
平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6]  、《漢語方音字彙》 [1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2]
  • 2.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492-493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92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09]
  • 5.    平水韻 十一真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02]
  • 6.    殷傑編著.漢字春秋 生活風貌[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95-97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5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189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673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3[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732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563
  • 11.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02]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68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67
  • 14.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3]
  • 15.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3]
  • 16.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2]
  • 17.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8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