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區,隸屬浙江省温州市。地處浙東南沿海、甌江出海口。南與瑞安市隔海相望;西與龍灣區相對;北望樂清市、玉環市,總面積272.95平方千米。
[1]
2022年,洞頭區户籍總人口15.36萬人。
[16]
截至2022年10月,洞頭區下轄6個街道、1個鎮、1個鄉。
[26]
洞頭區人民政府駐北岙街道縣前路12號。
[1]
1953年,置洞頭縣。1981年,改隸浙江省温州市。2015年,撤銷洞頭縣,設立洞頭區。
[1]
洞頭素有“百島之縣”“東海明珠”美稱。洞頭是全國唯一以區域冠名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海釣基地、中國十大攝影發燒風景地、中國最佳海岸攝影地,是浙江省重點風景名勝區、浙江省最值得去的50個景區之一。
[1]
- 中文名
- 洞頭區
- 外文名
- Dongtou District
- 別 名
- 中界
- 行政區劃代碼
- 330305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浙江省温州市
- 地理位置
- 浙江省東南部沿海
- 面 積
- 272.95 km²
- 下轄地區
- 6個街道、1個鎮、1個鄉
- 政府駐地
- 北岙街道縣前路12號
洞頭區歷史沿革
編輯春秋戰國,為甌越之地。
秦,屬閩中郡。
三國,屬吳國永寧縣地。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永寧縣屬之。
唐武德五年(622),分括州置東嘉州,分永嘉縣復置樂成縣,今洞頭區境又為樂成縣地,隸東嘉州,武德七年(624),又撤樂成縣併入永嘉縣,今洞頭區境地復為永嘉縣地。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永嘉縣隸括州。上元二年(675),分括州置温州,設州治於永嘉。載初元年(689),復置樂成縣,隸温州,今洞頭區境復為樂成縣地。
五代十國,樂成縣屬吳越國。後梁開平二年(908),改樂成為樂清,今洞頭區境為樂清縣地,仍屬温州。
南宋鹹淳元年(1265),屬瑞安府。
元,屬温州路。
明,屬温州府。
清雍正六年(1728),置玉環廳,隸温州府。今洞頭區境劃玉環廳第二十都。
1952年1月,洞頭全境解放,仍屬玉環縣。
1953年6月,置洞頭縣,隸浙江省温州專區。
1958年5月,撤銷洞頭縣,7月,劃歸玉環縣。
1959年1月,撤銷玉環縣。4月,洞頭劃歸温州市。
1964年10月,恢復洞頭縣,隸浙江省温州專區。
1981年9月,温州地區與温州市合併,洞頭改隸浙江省温州市。
洞頭區行政區劃
編輯洞頭區區劃沿革
1991年3月,北岙鎮下街居委會析為創新居委會和赴學居委會。
1992年4月,大門鄉尾岙村更名為大門鄉美岙村。5月,撤銷大門區公所;將大門鄉、浪潭鄉併入黃岙鎮,同時更名為大門鎮。
1994年1月,元覺鄉狀中、狀南、狀北3個村合併為狀元村。元覺鄉改設為7個建制村。7月,雙樸鄉增設雙興村,雙樸鄉改設為14個建制村。
1995年2月,鹿西鄉煙墩崗村撤銷,併入鹿西村;鹿西鄉改設為6個建制村。
1996年8月,洞頭鄉改為建制鎮,同時更名為東屏鎮。
2002年4月,北岙鎮的埭口村、苔岙村、雙興村撤銷,合併為北岙鎮城南社區。11月,霓嶼鄉官財岙村改名為同興村。
2003年4月,北岙鎮的嶺背、上街、新街、中街、后街、創新、赴學7個居委會撤銷,重新調整組建為嶺背、上新、城中、銀海4個社區。東屏鎮寮頂村更名為寮頂民族村。
2004年6月,大門鎮沙岩居委會撤銷。7月,北岙鎮新城社區居委會成立。12月,東屏鎮前坑寮村、惠頭寮村合併,並更名為惠民村。
2005年3月,北岙鎮桐橋村更名為海霞村。
2011年,撤銷北岙鎮,設立北岙街道。撤銷東屏鎮,設立東屏街道。撤銷元覺鄉,設立元覺街道。撤銷霓嶼鄉,設立霓嶼街道。
2015年7月,温州市龍灣區靈昆街道劃歸洞頭區管轄。
2018年10月,撤銷北岙街道打水鞍村,設立打水鞍社區。
2019年4月,撤銷北岙街道小樸村、風門村、九廳村,改設社區;撤銷西山頭村、大岙村、阜埠岙村、擂網岙村,下尾村,合併設立三盤社區。撤銷大門鎮甲山村、長沙村,改設社區;撤銷沙岙村、楓樹坑村,設立沙楓港村。撤銷東屏街道洞頭村、大瞿村、南策村,設立藍港社區;撤銷松柏園村、大北岙村、金岙村、外埕頭村,設立半屏社區。
洞頭區區劃詳情
洞頭區地理環境
編輯洞頭區位置境域
洞頭區,位於北緯27°40'00"—28°5'00",東經120°52'30"—121°30'00"之間,地處浙東南沿海、甌江出海口。南與瑞安市的北麂、北龍鄉(大北列島)隔海相望;西與龍灣區永強相對;北望樂清市、玉環市。總面積272.95平方千米。
[1]
洞頭區地形地貌
洞頭區,侵蝕丘陵地貌分佈廣泛,約佔全區陸地面積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佈於大門島以及鹿西、霓嶼、狀元岙等島的中部和洞頭島的西部,山坡較陡,一般坡度30°~40°,特別是邊緣地帶,常有大於40°的陡坡或陡崖出現;頂部較平緩,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峯煙墩山位於大門島,海拔391.8米。高丘陵以凸形坡及直線形坡為主,部分地段為複合形坡。低丘陵(海拔低於250米)主要分佈於洞頭島、半屏島、三盤島、小門島以及鹿西、霓嶼、狀元岙等島邊角部位,山頂部較平緩,坡度為10°~25°,山坡坡度25°~35°,局部坡麓地帶有超過35°陡坡及陡崖。低丘陵的山坡地形以凸形坡和直線形坡為主,局部為階梯狀複合形坡。
堆積地貌主要分佈於大門島、靈昆島和洞頭島,分佈零星。其中洪積平原零星分佈於大島嶼的溝谷及山麓地帶,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
海積平原主要分佈於洞頭島、靈昆島、大門島及小門島,在霓嶼島及半屏島亦有小塊分佈,地勢平坦。境內無大河發育,溪流多發源于山體中部,向四周呈輻射狀獨流入海,其特點是數量多、流域面積小,長度短,比降大,枯水期多斷流。
[1]
洞頭區氣候
洞頭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少酷暑,春季温暖,秋季乾爽,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雨水豐沛,温暖濕潤。年平均氣温18.2℃,年平均降水量1402.6毫米,年平均雨日190.6天。
洞頭區水文
洞頭區境內地表水系不發育,常年流水的山間溪流稀少。
洞頭區土壤
洞頭區自然災害
洞頭區自然資源
編輯洞頭區水資源
截至2021年,洞頭區建有小(2)型水庫6座及重點山塘18座,總庫容277萬立方米。建有大小河道(溝)66條57.5千米,排澇水閘15座,其中中型水閘1座,排澇泵站3座,基本滿足各片區排澇需求。建有20年一遇以上標準海塘8處15.52千米,城南片、楊文片和新城區等重要片區基本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
[1]
洞頭區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洞頭區耕地1282.88公頃(19243.20畝)。園地379.52公頃(5692.80畝),林地6076.28公頃(91144.20畝)。草地461.23公頃(6918.45畝),全部為其他草地。濕地10785.76公頃(161786.40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812.63公頃(57189.45畝),交通運輸用地1185.85公頃(17788.05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774.20公頃(41613.00畝),其他土地536.47公頃(8047.05畝)。
[2]
洞頭區生物資源
洞頭區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能捕撈的魚類300多種,其中常見40多種。主要魚類有小黃魚、黃姑魚、棘頭梅童魚、鱭魚、鰳魚、鮸魚、鯧魚、鱸魚、缸魚、黃鯽、龍頭魚、海鰻、帶魚、馬皎魚、白姑魚、石斑魚、竹莢魚、鯊魚、鰨魚、東方純、鯔魚、鰣魚、海鯽等。岩礁潮帶生物159種,佔總數的48.4%;泥質潮間帶生物142種,佔總數的44.1%;沙難潮間帶生物33種,佔總數的10.2%。常見品種有:泥蚶、縊蟶、泥螺、彩虹明櫻蛤、青蛤、疣荔枝螺、瘤荔枝螺、鋸緣青蟹、龜足、藤壺、彈塗魚、粗腿厚紋蟹、棒錐螺、棘刺牡蠣、艾氏活額寄居蟹、痕掌沙蟹、海蟑螂、厚殼貽貝、石花菜、海蘿、鼠尾藻、孔石蓴、紫海膽、瓦氏馬尾藻、紫菜、羊棲菜等。浮游植物81種,以近岸廣温廣鹽種為主;浮游動物78種(類)(不包括魚卵仔魚),以近海暖水類羣和近海暖温帶類羣為主;底棲生物45種,以沿岸廣温低鹽種和近岸廣温廣鹽種為主。
南北爿山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珍稀鳥類5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有黃嘴白鷺1種,國家二級保護有普通焉、紅隼、遊隼和鳳頭鷹4種;省重點保護動物有中白鷺、夜鷺、棕背伯勞、紅尾伯勞、褐翅燕雞、大鳳頭燕雞和黑枕黃鸝7種,歷年繁殖期間高峯期,約有350只黃嘴白鷺、4000只黑尾雞親鳥築巢、產卵。有維管植物67科、166屬、199種,海域有游泳生物23種,其中魚類14種,甲殼類9種。
[1]
洞頭區礦產資源
洞頭區人口民族
編輯2022年,洞頭區户籍總户數5.26萬户,户籍總人口15.3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12萬人,鄉村人口8.24萬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7.84萬人,女性人口7.52萬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1.0%和49.0%。出生人口688人,出生率4.48%:死亡人口906人,死亡率5.90%;人口自然減少218人,自然增長率為-1.42%。
[16]
洞頭區以漢族為主,人口占98%以上。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錫伯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黎族、畲族、土族、布朗族等,其中回族人口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7%以上。
[1]
洞頭區經濟
編輯洞頭區綜述
2022年,洞頭區地區生產總值137.16億元(不含海經區地區生產總值111.48億元,下同),比上年增長5.4%(5.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4億元,增長8.8%;第二產業增加值53.92億元,增長2.8%,其中工業增加值31.89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75.50億元,增長7.1%。按户籍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166元(8571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3257美元(12743美元),比上年增長5.7%(6.5%)。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5.7:39.3:55.0。
[16]
人民生活
2022年,洞頭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15元,增長6.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91元,增長8.6%。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58縮小為1.54。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8663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383元,比上年分別增長8%、10%。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9.2%,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3.0%,分別比上年降低1.1和0.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63.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68.8平方米。每百户城鎮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42輛,每百户農村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31輛。
[16]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洞頭區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5.8%,其中民間項目投資增長5.2%,交通投資增長62.8%,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1.4%,製造業投資增長88.3%,工業投資增長48.1%,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下降13.0%。年度計劃投資五千萬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6.16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16.8%。房地產開發投資11.22億元,比上年下降7.2%;房屋施工面積97.3萬平米,比上年增長3.5%:受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商品房現(期)房銷售面積7.08萬平米,比上年下降21.6%。
[16]
財政
洞頭區第一產業
2022年,洞頭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9836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農業產值3155萬元,增長22.5%;林業產值254萬元,下降18.3%;牧業產值1385萬元,下降26.4%;漁業產值155038萬元,增長13.5%。農作物播種面積1272公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81公頃,增長2.4%;糧食作物中谷物播種面積47公頃,下降1.8%,番薯播種面積386公頃,下降0.8%,馬鈴薯播種面積199公頃,增長4.4%。
漁業總產量20.4萬噸,比上年增長10.2%,其中捕撈產量14.4萬噸,下降4.7%,養殖產量6.0萬噸,增長76.1%。擁有“洞頭羊棲菜”、“洞頭紫菜”2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創成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場5家,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0家、市級標準化示範基地2家,“甌越鮮風”品牌授權示範基地3家。
[16]
畜牧生產
截至2021年,洞頭區有生豬養殖場1家,生豬年出欄數0.41萬頭,期末存欄數0.19萬頭,豬肉產量334噸;蛋雞養殖場(户)10個,年出欄數4萬羽,期末存欄數1.6萬羽,雞蛋產量198噸:肉雞養殖場(户)7個,肉雞年出欄數1.8萬羽,期末存欄數1萬羽,雞肉產量22噸:蛋鴨養殖場2個,年出欄1.5萬羽,期末存欄1.55萬羽,鴨蛋產量196噸。
[1]
2021年,洞頭區海水養殖總面積3673公頃(5.51萬畝),比上年增加1258.8畝,增長2.34%。海水養殖總產量34128.8噸,比上年增加63.7噸,增長0.19%。養殖產量3.41萬噸,產值8.44億元。其中:紫菜養殖面積2066.67公頃(3.1萬畝),產值3.75億元;羊棲菜養殖面積993.33公頃(1.49萬畝),產值1.45億元;大黃魚養殖面積95.8公頃(1437畝),產量1500.8噸,產值1.71億元。在養品種13個,主要是淺海、灘塗、圍塘養殖,其中紫菜、羊棲菜養殖面積約佔海水養殖總面積的83%。形成以羊棲菜、紫菜、黃魚養殖為主體,以淺海其他品種、灘塗貝類等為補充的生產格局。
[1]
2021年,洞頭區有水產品加工企業13家,主要從事藻類加工和魚類綜合加工,水產品加工能力13985噸/年,水產加工品總量4820噸。水產冷庫16座,凍結能力1520噸/日,冷藏能力5231噸/次,製冰能力555噸/日。有休閒漁業運行主體15個,從業人員155人,休閒漁船25艘,共接待遊客9.52萬人,經營收入1403.16萬元。
[1]
洞頭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洞頭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93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增加值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24.8%、38.8%,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44.9%、38.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3.49億元,比上年增長7.4%。工業用電量1.69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2.1%,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4.02億元,比上年下降7.0%。
[16]
建築業
洞頭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洞頭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6.2%。批零住餐銷售總額35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限上批零住餐銷售額299.83億元,增長24.6%。網絡零售額6.7億元,下降1.2%。
[16]
對外貿易
2022年,洞頭區外貿進出口總額23.6億元,比上年增長29.67%,其中出口額7.72億元,增長21.12%。按企業類型分,外貿流通企業出口額4.23億元,增長43.14%;生產企業出口額3.49億元,增長2.05%。
[16]
旅遊
2022年,洞頭區接待遊客291.2萬人次,比上年下降4.4%,旅遊總收入34.6億元,比上年下降3.1%。做好民宿迭代升級文章,東岙村列入全省首批金3A級景區村莊培育名單,建成星級“海宿”18家。擁有民宿牀位6146張,省級銀宿11家,金鼎級特色文化主題飯店1家、銀鼎特色文化主題飯店1家、四星級飯店1家、三星級飯店1家、市示範性民宿集聚村各7家省4A級景區城1個、4A級景區鎮2個、國家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各2個、3A級景區村17個。
[16]
電信
2022年,洞頭區固定電話用户11664户,比上年增加47户:移動電話用户143727户,比上年增加9736户:互聯網用户159581户,比上年減少24670户,其中寬帶用户76047户,比上年增加9940户,移動互聯網用户83534户,比上年減少34610户。
[16]
金融
2022年,洞頭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85.77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住户存款餘額94.48億元,增長21.0%;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219.87億元,增長30.0%,其中短期貸款71.82億元,增長19.1%:中長期貸款餘額142.94億元,增長36.1%。
[16]
洞頭區交通運輸
編輯2021年,洞頭區共有公路56條,總里程241.14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條,里程2.626千米;普通國道1條,里程41.935千米;農村公路54條,里程196.582千米。公路網密度為192.91千米/百平方千米。所有街道(鄉鎮)及行政村通準四級以上等級公路。330國道洞頭段年平均日交通量為1.1077萬輛,擁擠密度為0.37;330國道靈昆段年平均日交通量為2.3597萬輛,擁擠密度為0.79。
2021年,洞頭區擁有客運經營企業1家(温州交運集團洞頭有限公司),公交企業2家(温州交運集團洞頭有限公司、温州市洞頭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公交線路(含農村班線)共21條,擁有公交車輛94輛2945座;客運線路共4條,擁有客運車輛35輛1022座。跨區班線4條,即洞頭一温州(包含洞頭至汽車南站、附一新醫、龍灣機場、動車南站、温州茶山校區)、洞頭一樂清、大門一温州、大門一樂清,營運客車25輛700座;城區公交線路8條,營運公交車36輛,核載人數1747人;城鄉公交線路13條,營運客車58輛1298座;包車9輛,其中省際包車6輛231座、縣內包車3輛57座。擁有出租車經營企業3家。出租車112輛448座(其中本島100輛,大門7輛,鹿西5輛),出租車從業人員159人。擁有駕駛員培訓學校2家,教練車44輛。全區擁有汽車維修企業31家,其中二類機動車維修企業11家,三類專項維修企業8家,摩托車維修業户4家,汽車快修8家。公共交通客運量(不含出租車)、公共交通旅客週轉量(不含出租車)分別為412.58萬人和5968.57萬人千米;貨運量524.66萬噸,增長39.44%;貨物週轉量46514.18萬噸千米,增長34.05%。春運期間投入客運車輛116輛3558座,其中跨區客運班線客車30輛894座位,跨區公交12輛286座,本島城區、城鄉公交車55輛2018座位,外島片(大門、鹿西)短途班線客車19輛360座;巡遊出租車112輛448座。
[1]
2022年,洞頭區共有海運企業19家,總運力規模93.5萬載重噸,擁有萬噸級以上船舶22艘(其中5萬噸級以上1艘)。全社會貨運量4080萬噸,比上年增長20.0%:貨物週轉量366.53億噸·公里,增長17.7%;港口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增長12.6%:全社會客運量797萬·人次,下降7.9%,客運週轉量14399萬人·公里,下降12.9%。擁有外貿航線10條,集裝箱吞吐量58.3萬標箱。
[16]
2021年,洞頭區有海運企業20家,總運力84.62萬載重噸,較上年新增4.76萬載重噸,運力規模連續11年居全市第一位。在冊船舶135艘,其中普貨船117艘,油船15艘,拖輪3艘。船舶平均噸位6282載重噸,增長23.3%。
2021年,洞頭區擁有狀元岙港區、大小門島港區兩大核心港區,有港口經營企業9家,泊位總數14座,其中萬噸級泊位4座。新增温州至菲律賓外貿直航1條,累計開闢近洋航線7條。每週10班至12班外貿內支線,引進黃沙場內裝箱、“散改集”項目。擴建拆裝箱倉庫3000平方米,新增拆裝箱能力1萬標箱每年,新增一期8號泊位後方堆場面積1.8公頃。集裝箱吞吐49.66萬標箱,增長19.3%。
[1]
洞頭區政治
編輯區委書記:郭雲強
區長:何莉平
洞頭區社會事業
編輯洞頭區教育事業
2021年,洞頭區有3至18週歲持證殘疾兒童少年155人,其中視力殘疾1人、聽力殘疾18人、智力殘疾87人、肢體殘疾30人、言語殘疾2人、精神殘疾10人、多重殘疾7人;在校安置入學共152人,入學率98.06%,其中學前段人學9人、人學率100%,義務段人學96人、人學率100%,高中段人學50人、入學率94%,二個學段人學安置率均超省、市水平。特殊兒童在校註冊電子學籍110多人(含部分超齡、外來、疑似障礙),在21所中小學(幼兒園)實際安置隨班就讀或送教上門。中小學(幼兒園)建有資源教室22個(學前8個、義務8個、初中6個),配有專兼職資源教師22人,實現各街道(鄉鎮)和招收5名殘疾兒童的學校建有資源教室“兩個全覆蓋”。洞頭區實驗中學創成市示範性資源教室。
[1]
2022年,洞頭區共有小學9所,招生970人,在校生6333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招生831人,在校生2465人,初中入學率100%;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招生316人,在校生1178人。完全中學1所,招生339人,在校生1771人,畢業生694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含技工學校)2所,招生377人,在校生1064人,畢業生383人。義務教育中小學專任教師938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含技工學校)專任教師84人。共有幼兒園21所,其中省一級幼兒園4所,省二級幼兒園7所,省三級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7838人,幼兒園專任教師318人。
[16]
洞頭區科學技術
2021年,洞頭區申請專利294件,其中發明43件、實用新型126件、外觀設計125件;授權專利397件,其中發明21件、實用新型238件、外觀設計138件。培育“兩菜一魚”區域品牌,助力“洞頭紫菜”地理商標核准註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2.54億元。培訓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實務人才6人。
[1]
洞頭區文化事業
2021年,洞頭區螺鈿藝術博物館開工建設。
截至2021年,洞頭區擁有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區非遺展覽館、區文體中心、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以及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和金洲動物博物館2家民間博物館等一批區級大型文化場館。區、街道(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基本健全,建成投用7個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其中一級文化站2個、二級文化站3個、三級文化站2個)、農家書屋60家、城市書房6家、百姓書屋9家、文化驛站12家,實現村級文體活動場地全覆蓋。創成省級文化強鎮(街道)1個、省級文化示範村(社區)8個。
2022年,洞頭區共有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7個,圖書館1個,總藏書46.4萬冊;藝術表演280場,藝術表演觀眾47.1萬人次擁有文化設施建築面積6.61萬平方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8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擁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基層支中心1個,省文化強鎮1個,市級文化強鎮1個,省級文化示範村(社區)9個,市級文化示範村(社區)28個,區級文化示範村(社區)29個。建成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併入選省級非遺工坊創建單位,温州技師學院入選市級非遺工作站,海陶、水族貝殼入選市級甌越百家坊,6家文化驛站入選市級星級文化驛站,區漁文化藝術普及工程入選省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案例,海霞文化入選省文化標識創新培育項目。
[16]
洞頭區體育事業
2022年,洞頭區共有體育場館1個,體育場地設施面積49萬平方米現有籃球場63個,門球場14個,健身苑點150個,登山健步道6條。參加體育運動會人數10000人次,獲國家級以上比賽金牌2枚,獲國家級以上比賽銀牌1枚,獲國家級以上比賽銅牌3枚;獲省級體育比賽金牌5枚、獲省級體育比賽銀牌3枚、獲省級體育比賽銅牌4枚;獲市級體育比賽金牌7枚。承辦省農村文化禮堂運動會健身排舞比賽,市職工運動會飛鏢比賽、市全民健身跑比賽(洞頭站)、市第二屆全民籃球賽。
[16]
洞頭區醫療衞生
2022年,洞頭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95個,其中醫院3家,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7家,社區服務站15家,村衞生室28家,個體診所醫務室32家。衞生技術人員84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9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2.56人;註冊護士324人。醫療機構年診療121.45萬人次;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412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牀位2.65張。連續18年孕產婦零死亡,產婦住院分娩比例1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6%,嬰兒死亡率1.6%。
[16]
洞頭區社會保障
2022年,洞頭區城鎮新增就業1932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6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404人。舉辦大型專場招聘會8場,其中赴外招聘2場,共提供就業崗位1124個,達成就業意向253人,開發公益性崗位53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上崗35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42461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37898人,參加失業保險17765人,參加工傷保險37921人。
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9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5.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381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18.7萬元。低保補助標準每人每月1035元。城鄉醫療救助4515人次,醫療救助資金支出802.9萬元。共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67家民辦養老機構8家,養老機構牀位數595張。辦理結婚登記864對,離婚登記279對。
[16]
洞頭區歷史文化
編輯洞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洋動物故事
海洋動物故事,流傳在浙江省洞頭縣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媽祖祭典(洞頭媽祖祭典)
媽祖祭典(洞頭媽祖祭典),浙江省洞頭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漁民來洞頭打魚,帶來“媽祖”信俗。洞頭漁民每逢造新船,要在船中艙設龕供奉媽祖。漁汛開始和結束,要到媽祖廟祭拜。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與九月初九,各媽祖廟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主要有祭拜、“做供”、媽祖巡遊以及“迎火鼎”、做戲等民俗文化活動,為洞頭漁區信俗活動中的最大盛典。
[18]
洞頭區方言
洞頭區居民大多原是從閩浙沿海地區遷徙而來,故以操閩南話和温州話兩種方言為主。洞頭區居民方言使用的分佈特點,大致為南片島嶼居民以説閩南話方言為主;西、北兩片島嶼居民均説温州話方言;而中片島嶼居民兩種方言交錯夾雜。
按行政區域分,北岙、東屏居民大多數説閩南話方言,靈昆、大門、鹿西居民均説温州話方言,而霓嶼和元覺居民夾雜説閩南話方言、温州話方言。按常住人島分,洞頭島、半屏島、南策島、大瞿島、勝利岙島、花崗島、青山島7個島嶼居民以説閩南話方言為主,
洞頭區風景名勝
編輯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
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位於洞頭區北岙街道海霞村。1976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浙江省幹部黨性教育基地。2020年建連60週年,紀念館進行擴建,新館共3層,總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紀念館分為序廳、海霞之魂、海霞之路、海霞之星、海霞之光和尾廳6個展廳,館內存有大量實物及圖片,全方位、多層次反映了女子民兵連先鋒模範作用的實質內容,生動再現了女子民兵連創建過程及時代背景和走過的光輝歷程。
[28]
七七保衞戰
“七七保衞戰”紀念亭.JPG(4張)
東沙媽祖宮
白鷺門炮台遺址
白鷺門,位於洞頭縣半屏鄉(半屏島)南向岙口,地處古航道要衝。炮台建在距岙口約200米山坡上,牆壁是一字形,通長30、高3米,牆基寬2米,中通小溪。牆上方開設炮眼,高50、寬27釐米。清同治年間由温鎮左營遊擊水師巡防。島上羣眾曾自動組織自衞,建炮台,購火炮,一有情況,奮起抵抗。1991年列為洞頭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30]
望海樓景區
望海樓位於洞頭本島海拔227米的煙墩山,為東南沿海最高樓,是洞頭旅遊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公元434年,後因故塌毀,望海樓於2005年重建,2012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主樓內的海洋民俗文化展廳以現代多媒體手段,再現“民俗八大巧”、“百島十二鮮”、“媽祖祭典”、“七夕風情節”等洞頭特色文化;五樓設有觀景廊,2019年,望海樓夜遊項目正式開放,望海樓是洞頭歷史文化的窗口和百島旅遊第一景。
仙疊巖景區
景區內設有臨海懸崖棧道,沿途觀音訓獅、海天獨徑、祭海石豬、金鷹迎客、蛤蟆欲仙、仙童戴帽、十二生肖等景觀,沙灘呈半環抱形,沙質屬鐵板砂,景區內南炮台山是東海海防要塞,戚繼光雕像記錄了抵抗倭寇的崢嶸歲月。
半屏山景區
景區為一個島嶼,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景區設有臨海懸崖棧道,全長1.5千米,串聯起娘娘洞,觀景廊,百龍廣場,盼歸亭、同源同根碑等景點。
半屏山還有沙灘運動項目,韭菜岙沙灘岸線長663米,是浙南沿海最大的人工沙灘;有半屏山民宿一條街,共64條間,21家民宿有金岙101項目。
大門景區
大門景區以馬岙潭沙灘為核心,呈輻射狀向大門島東南延伸,包括大門山脊遊步道、小荊山森林公園、石和尚、龜巖峯、觀音礁、舢舨巖、寨樓東川採摘園、西浪大沙岙等十多個景點。享有“温州夏威夷”的美譽。
鹿西景區
鹿西島是洞頭區的離島建制鄉。其東北面的北爿山嶼、南爿山嶼,合稱南北鳥島,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海鳥在此安家築巢,繁衍生息。
竹嶼景區
竹嶼景區面臨東海,由大竹嶼、小竹嶼、虎頭嶼、北貓嶼、筆架嶼等數十座島礁組成,景區面積約3.8平方千米。大竹嶼有數千平方米的天然大草坪,被譽為東海第一大天然草坪。
大瞿景區
大瞿島與附近的雙峯山、南擺嶼、北擺嶼、鳥島等組成大瞿景區,有“七十二勝景”。被譽為“海上綠洲”,有“千佛山”、大衞巖,以及百魚圖、石佛觀海、仙童擊鼓、大象吸水等景觀。大瞿山頂有明末抗清名將鄭成功練兵的校場遺址。位於大瞿島東南方的雙峯山、北擺山、南擺山為鷗鳥、鷺鷥等候鳥的聚集地。
東岙景區
東岙村是國家3A級景區,東岙村保留了閩南傳統的節日習俗、地域民歌、方言俚語等地道的閩南符號。還有漁燈、貝殼畫、漁民畫、瓦石畫東岙特有的傳承工藝品。
洞頭區地方特產
編輯洞頭羊棲菜
洞頭羊棲菜,浙江省温州市洞頭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7]
洞頭紫菜
洞頭紫菜,浙江省温州市洞頭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洞頭區榮譽稱號
編輯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 中國詩歌之島 | 中國羊棲菜之鄉 |
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市、區、旗) | 中國紫菜之鄉 | 國家衞生縣城 |
全國海釣基地 | 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示範縣 | 中國十大攝影發燒風景區 |
全國雙擁模範縣“三連冠 | 中國最佳海岸攝影地 | 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區 |
國家級海洋公園 | 國家海洋生態文明設示範區 | 全國十大美麗國家海洋保護區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縣) | 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 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
中國“十大美麗海島” | 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市、區) | 國家AAAA旅遊風景區 |
中國(洞頭)漁民畫之鄉 | 中國七夕文化之鄉 | 全國文旅融合特色創新示範區 |
浙江省重點風景名勝區 | 浙江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區) | 浙江省森林城市 |
浙江省首批生態文明示範縣(區) | 浙江省園林城市 | 浙江省美麗鄉村示範縣 |
浙江省旅遊發展十佳縣(市、區) | 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 浙江省最值得去的五十個景區之一 |
浙江省食品安全區 | 浙江省美麗鄉村先進縣 | 浙江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
浙江省綜治工作先進縣(區) | 浙江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十佳縣區 | 浙江省文明縣城 |
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先行創建單位 | ||
2022年1月,洞頭區入選2021年浙江省4A級景區城。
- 參考資料
-
- 1. 温州市洞頭區委史志編纂委員會;温州市洞頭區地方誌研究室.洞頭年鑑(2022)[M].北京:方誌出版社,2022.12 .温州市洞頭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25]
- 2. 洞頭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温州市洞頭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11-23]
- 3. 關於命名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公告 .環境部[引用日期2018-12-14]
- 4. 農業農村部關於公佈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 示範縣(第五批)名單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1-29]
- 5. 洞頭縣誌編纂委員會.洞頭縣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2
- 6. 郭雲強調研霓嶼街道:統籌兼顧 注重細節 抓牢當前重點工作落實 .温州市洞頭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1-08]
- 7.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鬍劍謹調研指導洞頭校區遷建工程 .温州醫科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3-31]
- 8. 國家衞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評估結果的通知 .疾病預防控制局[引用日期2020-06-04]
- 9. 學院 .温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引用日期2023-02-02]
- 10. 學校簡介 .温州技師學院[引用日期2020-06-11]
- 11. 學校簡介 .温州護士學校[引用日期2021-02-27]
- 12.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18-08-28[引用日期2021-02-27]
- 13. 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二三級文化館名單的公示 .黃平縣人民政府.2021-11-23[引用日期2023-01-09]
- 14. 海洋動物故事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1-02-27]
- 15.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02]
- 16. 2022年洞頭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温州市洞頭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1-03]
- 17. 温州“洞頭紫菜”獲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温州市洞頭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2-30]
- 18. 媽祖祭典(洞頭媽祖祭典)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2-01-24]
- 19. 何莉平 .温州市洞頭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22]
- 20. 964.5萬人!2021年温州市人口主要數據公報發佈 .温州發佈[引用日期2022-03-01]
- 21. 2021年度浙江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名單公佈 杭州蕭山區等多地上榜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2-03-02]
- 22. 浙江首批22個食品安全示範縣(市、區)出爐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2-04-21]
- 23.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5-02]
- 24.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章程(修訂稿)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3-02-13]
- 25. 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通報表揚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的通知 .廣東省鄉村振興局[引用日期2023-04-19]
- 26. 2022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4-28]
- 27. 首批“洞頭羊棲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換標成功 .浙江省供銷社[引用日期2023-04-28]
- 28. 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 .温州市委黨史研究室.2021-06-07[引用日期2023-04-28]
- 29. 洞頭70年70事:洞頭“七七”保衞戰——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引用日期2023-04-28]
- 30. 白鷺門炮台遺址 .洞頭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4-2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