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洞林寺

鎖定
洞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賈峪鄉寺河村北。據碑碣記載,自達摩來中國後,在中原建“天中三林”,該寺即其一。唐、宋、元相繼重修。元、明盛極一時。明代周靖王葬於寺後,洞林寺成為周靖王的家佛堂。全部建築已毀,僅存古塔1座,碑刻8通、鐵鼎1個。現有大殿、拜殿及廂房15間,系近年重修。
中文名
洞林寺
地理位置
鄭州市西南18公里處
門票價格
免費
距    今
1800餘年
性    質
古寺
所屬城市
河南省鄭州滎陽市
所屬國家
中國

洞林寺歷史沿革

洞林寺 洞林寺
洞林寺位於鄭州市滎陽市賈峪鄉寺河村北。據碑碣記載,自達摩來中國後,在中原建“天中三林”,該寺即其一。唐、宋、元相繼重修。元、明盛極一時。明代周靖王葬於寺後,洞林寺成為周靖王的家佛堂。全部建築已毀,僅存古塔1座,碑刻8通、鐵鼎1個。現有大殿、拜殿及廂房15間。 [1] 
洞林寺位於鄭州市西南18公里處的滎陽市賈峪鎮洞林村內。因早期寺內僧人多在窯洞內做佛事,故名洞林寺。與印度早期佛教寺院極為相似。 [2]  據《滎陽土地誌》記載:“洞林寺始建於東漢末年(約200年),金大定三年重建。”傳説達摩老祖來中原後,建有三林(洞林寺、少林寺竹林寺),被稱為天中三林,是佛教在中原著名的三大寺院。其中洞林寺始洞林寺創建最早,始建於東漢末年,距今1800年的歷史,與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和登封少林寺合稱中原四大寺院。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洞林寺始建於漢,盛於唐、宋、元、明。寺有洞林三景,白玉佛、洞林晚鐘、楚金爐更是享譽四方。明周靖王卒葬於寺後,遂稱王家之佛堂。經多年戰亂,洞林寺在清末開始衰敗。

洞林寺寺內建築

洞林寺 洞林寺
建築面積在40畝以上,各種建築巍峨挺拔,規模壯觀。前面是氣勢雄偉的三道山門,往後依次是:天王殿、中祖殿、觀音堂、大雄寶殿、後殿、伽藍殿、大祖宇以及僧眾的齋房、禪堂、練武場、經樓塔林等建築物。寺內碑碣林立,單刻、連刻石碑不計其數。遺憾的是,有不少建築物在“文革”期間遭到破壞。僅存兩殿、一古塔、一玉佛、一鼎和碑刻、6通。
其中的明周旨諭碑,碑高2.4米、寬95釐米,刻旨諭並明周王序。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立石,現存放洞林寺內。元《大藏經記》碑,碑高2.4米、寬1米,正面刻“大藏經記”全文700字,陰面刻洞林寺歷史派系圖。另外在洞林寺後古洞內,有白玉佛一尊,名為“南無日光菩薩”。
寺院的西北方向有座瓶狀式塔,名“國舅塔”,屬印度式樣的明塔。建於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48年),塔高約10米,共九層。

洞林寺修建

洞林寺 洞林寺
新修建的洞林寺,最南側新修的山門宏偉壯觀,正中間為4位佛神肩頂着巨鼎,鼎正中寫着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題字“洞林大覺禪寺”。據洞林寺90歲的釋文果長老介紹,為重振該寺,洞林寺和當地政府在1997年前後,請來釋永信出任該寺名譽方丈,籌劃寺院發展。最終少林寺實業公司決定開發洞林寺,計劃投資3億元,在洞林寺舊址上,建造一個佔地1600畝、堪比嵩山少林寺的新洞林寺。

洞林寺歷史傳説

暖冷泉
從此以後,那條夾在石縫裏的牛雖然無法再走出來,但一暖一冷兩汪泉水卻世世代代留傳下來,也就成為遠近有名的滎陽十景之一。據《滎陽縣誌》記載,暖泉、冷泉,熱泉漱玉一不火而濕,經冬常暖,攜彼童蒙,解我衣裙,沐浴其中,可以除垢。
暖泉,在縣東南五十里;冰泉,其冷如冰,以烈日暴之,其冷自如。此二泉現不但是旅遊觀光的景點,而且泉水中所含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很多,深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

洞林寺推薦

洞林寺附近的京襄城是春秋時期鄭國都城所在,現存有不少城牆遺址,值得一遊;位於高山鄉的逍遙觀風景也十分怡人。 [3]  柿子、霜糖以及河陰石榴是滎陽的特產,小吃則以燒餅夾最有名。 [3] 

洞林寺交通住宿

乘飛機至鄭州,打車到鄭州大學醫學院,再乘坐301路西線公交車可直達洞林寺。 [3] 
洞林寺附近有沁苑大酒店、田園大酒店可提供住宿,亦可選擇回鄭州市區住宿。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