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葱形圓頂

鎖定
洋葱形圓頂(俄語:луковичная глава, lúkovichnaya glava)是一種圓頂建築,遍佈於東歐(尤其常見於俄羅斯東正教教堂)、蒙兀兒印度、中東中亞等地。
中文名
洋葱形圓頂
外文名
луковичная глава,

洋葱形圓頂簡介

洋葱形圓頂(俄語:луковичная глава,lúkovichnaya glava)是一種圓頂建築,遍佈於東歐(尤其常見於俄羅斯東正教教堂)、蒙兀兒印度、中東中亞等地。 [1] 

洋葱形圓頂建築特色與盛行地區

洋葱形圓頂的外觀為獨特的尖形球根或洋葱形狀,其直徑大於下方之鼓座,高度通常亦大於寬度。 最初盛行於西元八世紀左右的伊斯蘭建築,在中東印度地區,經常位於清真寺的尖塔上,或置於回教寺院及居家建築的中央或角落上方。 至十八世紀前,俄羅斯西班牙奧地利德國巴伐利亞及東歐等地亦紛紛使用。在十九世紀則影響了其他西式建築風格與地區。 至於設置於塔樓上,類似翻轉的杯子或尖頂的小圓穹,則稱之為“小圓頂”。 [1] 

洋葱形圓頂圓頂

圓頂,是一種常見建築結構,外型類似一個空心球體的上半部。圓頂的橫切面並不一定是完整圓球型,亦可以呈橢圓形。用各種材質製造的圓頂在建築學中有悠久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史前時期。
古代近東的建築物和墳墓中,已經可以找到疊澀拱的身影。這是一種在兩根支撐柱上以磚石層層收進,直到中線合攏的半圓頂的拱,和圓頂已經相似。而大規模的製造真正圓頂的技術則出現在羅馬建築革命中。羅馬人利用圓頂來增加神廟和其他建築物,如萬神廟的內部空間。這個傳統在羅馬成為天主教中心後仍然有增無減,從拜占庭的宗教或世俗建築中可以看得出來。公元六世紀,隨着採用了革命性新技術三角穹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伊斯坦布爾)的出現,可以説圓頂建築達到了一個高潮。而隨着穆斯林對薩珊王朝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勝利,圓頂建築也開始成為穆斯林建築的特色之一。
俄羅斯的教堂建築中,東正教從拜占庭式建築中汲取了圓頂技術後,則出現了使用多個圓頂的獨特傳統。俄羅斯建築的圓頂常常鍍金或採用明亮的色彩,並呈葱頭形狀,稱為葱頭圓頂,和方形攢尖頂一樣是俄羅斯宗教建築的特色。
文藝復興時期,西歐再次發現了圓頂建築,圓頂建築在18世紀早期的巴洛克時期到達了第二個高峯。不少19世紀的大型公共建築都採用了圓頂設計,以示對羅馬元老院的追思。民居則少用圓頂,圓頂只見於巴洛克世紀最豪華的宮殿和房屋。
許多穹頂(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及巴洛克時期的建築穹頂)上,會再加一個小穹頂。這是中世紀時期的創造,不僅有利採光和通風,也為穹頂的裝飾增添了變化。 [1] 
參考資料
  • 1.    Shvidkovsky, D. S. (2007). Russian architecture and the West.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1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