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後鎮

鎖定
洋後鎮,隸屬於福建南平延平區,地處延平區東部偏北,武步溪上游。東與寧德古田縣鳳都鎮接壤,西與南山鎮毗鄰,南與巨口鄉赤門鄉相連,北與建甌迪口鎮交界, [2]  行政區域面積114.46平方千米。 [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洋後鎮常住人口為6440人。 [5] 
宋代時期,屬積善鄉遵教裏。1992年12月,改為洋後鎮。1995年1月,撤市設區,屬南平市延平區。 [2]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洋後鎮轄10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洋后街19號。 [2] 
2019年,有工業企業2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4] 
中文名
洋後鎮
行政區劃代碼
35070211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地理位置
延平區東部偏北
面    積
114.46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洋后街19號
電話區號
0599
郵政編碼
353022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440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車牌代碼
閩H

洋後鎮歷史沿革

宋代時期,屬積善鄉遵教裏。
明代時期,屬南架遵教裏。
清襲明制。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四區(大鳳區),為遵教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三區(樟湖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為遵福鄉,屬南平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屬第二區(大琪區)。
1950年10月,設洋後鄉、大演鄉、大祿鄉、後坪鄉,屬第二區(鳳池)。
1956年8月,改為洋後鄉、大演鄉、大祿鄉,屬大鳳區。
1958年11月,屬大鳳飛躍公社;次年,屬大鳳公社。
1961年9月,成立洋後公社,屬大鳳工委。
1963年3月,屬南平市。
1984年9月,改為洋後鄉,駐洋後村。
1992年12月,改為洋後鎮。
1995年1月,撤市設區,屬南平市延平區。 [2] 

洋後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洋後鎮轄10個行政村:洋後、南新、王乾、後坪、中洋、坑門、大演、良坑、大祿、浮山,下設75個村民小組。有70個自然村。 [2]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洋後鎮轄10個行政村:洋後村、南新村、大演村、中洋村、坑門村、王乾村、後坪村、大祿村、良坑村、浮山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洋后街19號。 [2] 

洋後鎮地理環境

洋後鎮位置境域

洋後鎮地處延平區東部偏北,武步溪上游。東與寧德古田縣鳳都鎮接壤,西與南山鎮毗鄰,南與巨口鄉赤門鄉相連,北與建甌迪口鎮交界, [2]  行政區域面積114.46平方千米。 [4] 

洋後鎮地形地貌

洋後鎮地形以高山、半高山為主,少部分為丘陵地。主要山脈有太寶山山脈、銀山頭山脈。地勢為四面高,中間低,呈盆地形。境內最高峯銀山頭位於東部,海拔1237.7米;最低點大演村位於東南部,海拔230.7米。 [2] 

洋後鎮氣候

洋後鎮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6.3℃,1月平均氣温6.1℃,極端最低氣温-6.3℃;7月平均氣温28.5℃,極端最高氣温39℃(1953年8月10日)。年平均日照時數1709.9小時,年日照百分率39%,日照最多年份出現在1963年,為2236.7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1%;日照最少年份出現在1952年,為1317.3小時,日照百分率為30%。年總輻射98.82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62天。極端年最大雨量2066.4毫米(195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921毫米(197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5月,5月最多。 [2] 

洋後鎮水文

洋後鎮境內屬閩江水系。武步溪自寧德市古田縣樟仔林入境後匯入閩江,境內流域面積約達379平方千米,境內河長55千米。 [2] 

洋後鎮自然災害

洋後鎮主要有洪澇災害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1—2次,主要發生在5—6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6月18日,由於連續強降雨,山洪暴發造成山體滑坡,房屋、農田、道路被沖毀嚴重,致使全鎮總經濟損失達4787萬元。 [2] 

洋後鎮自然資源

洋後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高嶺土礦、鐵、輝綠岩礦、鉛鋅礦、硫鐵礦等。毛竹資源豐富,有毛竹林面積1666.7公頃。 [2] 
2011年,洋後鎮有耕地面積9156畝。 [2] 

洋後鎮人口

2011年末,洋後鎮總人口1283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844人,城鎮化率45.5%。另有流動人口959人。總人口中,男性7064人,佔55.04%;女性5772人,佔44.96%;18歲以下2643人,佔20.6%;18—60歲8521人,佔66.4%;60歲以上1672人,佔13%。人口以漢族為主,達12340人,佔96.1%;有畲族1個少數民族,共496人,佔3.9%。2011年,人口出生率5.6‰,人口死亡率1.1‰,人口自然增長率4.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7人。 [2] 
2017年末,洋後鎮常住人口為5769人。 [1] 
截至2019年末,洋後鎮户籍人口為13127人。 [4] 
根據延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主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洋後鎮常住人口為6440人,其中男性3501人,女性2939人;常住人口中0-14歲1178人,15-59歲3447人,60歲及以上1815人(其中65歲及以上1324人。 [5] 

洋後鎮經濟

洋後鎮綜述

2011年,洋後鎮完成財政總收入528萬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76.6萬元,比上年增加20%。完成營業税92.5萬元,增值税270萬元,企業所得税36.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04元。 [2] 
2019年,有工業企業2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4] 

洋後鎮農業

2011年,洋後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3億元,比上年增長4.7%。糧食作物水稻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2593噸,人均202千克,其中水稻1505噸。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7.3公頃,產量88噸;蔬菜種植面積30公頃,產量5064噸,主要品種有包菜、大白菜、芋子、山藥,其中包菜745噸,大白菜1062噸,芋頭18噸,山藥26噸。 [2] 
洋後鎮畜牧業以飼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5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羊飼養量850只,年末存欄430只;牛飼養量105頭,年末存欄48頭;家禽飼養量8.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19噸,其中豬肉203噸,牛肉5噸,羊肉10噸;禽蛋388噸。畜牧業總產值0.1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9.5%。 [2] 
2011年末,洋後鎮累計造林3866.7公頃,其中防護林1933公頃,經濟林866.7公頃,竹林1733.4公頃,四旁樹木1.2萬株,林木覆蓋率76.7%,活立木蓄積量58.3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866.7公頃,產量3985噸,主要品種有柑橘、油奈,其中柑橘2808噸,油奈160噸。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200噸,漁業總產值20.8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6%。 [2] 

洋後鎮工業

2011年,洋後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5億元,比上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實現產值6961萬元,比上年增長13.1%。 [2] 

洋後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洋後鎮有商業網點78個,職工121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500萬元,比上年增長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50萬元,比上年增長8%。 [2] 

洋後鎮金融業

2011年末,洋後鎮存款餘額0.2億元,比上年增長33%;各項貸款餘額0.4億元,比上年增長1%。 [2] 
福建南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洋後支行 福建南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洋後支行

洋後鎮社會事業

洋後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洋後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04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6所,在校生492人,專任教師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15人,專任教師2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38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75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萬元。 [2] 
南平市洋後學校

洋後鎮文體事業

2011年,洋後鎮有劇院1座,座位600個,每萬人擁有1個,年演出5場次,觀眾達5000人次;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12場次,觀眾達6000人次;俱樂部12所;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室)1個,建築面積50平方米,藏書1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26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7%。 [2] 
2011年末,洋後鎮有體育場地3處。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2] 

洋後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洋後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1個;病牀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16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8萬人次,住院手術3台次,出院病人420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5.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91人,參合率95%。 [2] 
延平區洋後衞生院 延平區洋後衞生院

洋後鎮社會保障

2011年,洋後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户,人數7人,支出9468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112.7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4户,人數370人,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9.2%,月人均56.3元,比上年增長0.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0人,支出10.1萬元,比上年增長44.5%;農村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0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臨時救濟28人次,支出0.5萬元,比上年增長6%。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2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604人,參保率92.7%。 [2] 

洋後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洋後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82千米,投遞點8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1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5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600件,徵訂報紙13.7萬份、期刊2412冊。電信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户12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34.5%;移動電話用户1438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20%;光纜線路總長達30千米,主幹電纜達1000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2000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300個,寬帶接入用户300户,比上年增加60户。 [2] 
中國郵政南平市延平區洋後支局 中國郵政南平市延平區洋後支局

洋後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洋後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5千米,生產能力1000噸/日。 [2] 
  • 供電
2011年末,洋後鎮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8.8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7條,總長度78.5千米,用電負荷5390千瓦。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洋後鎮有花壇10個,四旁樹木0.5萬株,綠化面積0.8萬平方米。 [2] 

洋後鎮交通運輸

2011年,洋後鎮有801縣道(洋萊線)過境,境內長度10.8千米。2011年末,全鎮10個行政村的公路進行硬化改造33.5千米,實現村村通水泥路。2011年,客運總量7.9萬人次,貨運總量3000噸。 [2] 

洋後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洋後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洋後村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31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序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福建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1306-1307.
  • 3.    洋後鎮2021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2-12]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236.
  • 5.    延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主要數據  .延平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