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曼魚龍

鎖定
泰曼魚龍(屬名:Temnodontosaurus)又名離片齒龍、切齒魚龍,是種已滅絕魚龍類,化石在歐洲被發現,生存年代為早侏羅紀的赫塘階到託阿爾階。泰曼魚龍是種大型魚龍類,最大身長超過9米。泰曼魚龍是魚龍下綱-魚龍目-許氏龍類-長鰭類-梅氏龍類-真魚龍類-小腰帶類-新魚龍類的泰曼魚龍科的唯一有效屬。
中文名
泰曼魚龍
別    名
切齒魚龍
離片齒龍
拉丁學名
Temnodonto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魚龍目
泰曼魚龍科
泰曼魚龍屬
板齒泰曼魚龍,三角齒泰曼魚龍,寬頭泰曼魚龍,諾特林根泰曼魚龍,阿澤爾格泰曼魚龍,厚掌泰曼魚龍,尖吻泰曼魚龍
建屬者及年代
理查德·萊德克 1889

泰曼魚龍簡介

約翰·錫比克繪製的泰曼魚龍復原
約翰·錫比克繪製的泰曼魚龍復原(2張)
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又名切齒魚龍或離片齒龍。外形和現代海豚極為相似,身體很瘦,適合游泳,而且速度非常快。巨大的尾巴推動它穿行於水中,遊動方向是由又長又窄的鰭來掌握的。它的體長一般在6米以上,最大個體長度超過9米,體重接近5噸。頭部兩側有一對圓圓的大眼睛,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0釐米(是地球歷史上眼睛最大的動物);而現代脊椎動物中眼睛最大的是藍鯨,它的眼睛直徑才15釐米。泰曼魚龍的嘴巴細長而尖,上下頜上各長着一長排錐狀的牙齒,牙齒小而多,吻端到鼻孔大概是頭長的三分之二。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在夜間或漆黑的深海里追捕烏賊魚類等獵物。泰曼魚龍的潛水本領也很出眾,可以在600米以下的深海里待上20分鐘左右。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歐洲
相比幼年泰曼魚龍,成年泰曼魚龍下頜後部比例較窄,顯得不如幼年個體強健,吻部會加粗,眼睛比例會略微變小。

泰曼魚龍詞源學

切齒魚龍屬的屬名來自希臘語,Temno,意為“切割”, odont意為“牙齒”和後綴sauros意為“蜥蜴”,即“具備切割功能牙齒的蜥蜴(魚龍)”。

泰曼魚龍科學分類

亞綱:
雙孔亞綱 Diapsida
超目:
魚龍超目 Ichthyopterygia
目: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科:
泰曼魚龍科 Temnodontosauridae
屬:
泰曼魚龍屬 Temnodontosaurus

泰曼魚龍物種

泰曼魚龍板齒泰曼魚龍

板齒泰曼魚龍
板齒泰曼魚龍(7張)
板齒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 platyodon)是泰曼魚龍屬的模式種,命名於1922年。板齒泰曼魚龍是一種較大的泰曼魚龍,一般個體體長6-7米,但也有很多個體可達8-9米,最大個體BMNH R1155頭骨長達1.92米,下頜長2.21米,最完整的板齒泰曼魚龍化石BMNH 2003上頜長1.39米,下頜長1.48米,全長6.29米,以上頜為準,BMNH R1155長約8.7米;以下頜為準,BMNH R1155長約9.4米(一説BMNH 2003全長6.38米,則最大個體BMNH R1155以上頜為準長8.8米,以下頜為準長9.5米)。板齒泰曼魚龍擁有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眼睛。生活於1.999-1.936億年前的英國的藍裏阿斯組(下里阿斯組)、查茅斯泥岩組(中裏阿斯組),比利時的阿爾隆組和德國的白羊石石灰組、安古拉滕組。後端咬合力可達三噸,後端咬合力峯值可達5噸。正模標本編號BMNH R1158。種名platyodon意為“板狀的牙齒”。一些小個體板齒泰曼魚龍曾被歸入Temnodontosaurus risor,後來板齒泰曼魚龍吞併了這個物種

泰曼魚龍三角齒泰曼魚龍

三角齒泰曼魚龍
三角齒泰曼魚龍(5張)
三角齒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 trigonodon)體型與板齒泰曼魚龍相近,最大個體即正模編號為PB1,發現於德國班茲,下頜長1910.61毫米,上頜約1.8米,編號為SMNS 15950的個體完整度高達94%,該個體長7.86米,上頜1.58米,下頜1.6米或1625.70毫米,以上頜為準,PB1長約8.95米;以下頜為準,長9.4米或9.24米。命名於1843年,三角齒泰曼魚龍一開始只有正模標本,1843年,theodori描述了標本PB1,定名為三角齒魚龍(Ichthyosaurus trigonodon),1922年huene將PB1歸類為尖吻纖鰭魚龍(Leptopterygius acutirostris),後來mcgowan建立了切齒魚龍科,PB1作為了三角齒切齒魚龍的正模。三角齒泰曼魚龍其他標本原本為纖鰭魚龍屬物種Leptopterygius burgundiae,後這個物種被泰曼魚龍屬吞併,成為泰曼魚龍屬獨立物種Temnodontosaurus burgundiae,後來三角齒泰曼魚龍吞併了這個物種。生活在1.827-1.765億年前的德國的波西多尼亞頁岩組、Jurensismergel組,英國的不明地層和法國的約訥省未命名地層。椎骨數量多。編號為SMNS 50000的三角齒泰曼的胃容物有三條小狹翼魚龍的化石。三角齒泰曼魚龍鰭肢細而長,最長的手指有超過21個指骨,並且有分佈廣泛的凹刻。然而,它並沒有顯著的脛骨和腓骨的大小差別,同樣前後肢的epipodials(指撓尺或脛腓)之間也沒有圍出小孔。

泰曼魚龍寬頭泰曼魚龍

寬頭泰曼魚龍
寬頭泰曼魚龍(4張)
寬頭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 eurycephalus)命名於1974年,生活在1.993-1.982億年前的英國的藍裏阿斯組(下里阿斯組),正模編號BMNH R1157,體長4.5米,頭骨長1.02米,下頜長1.11米,長着厚實而強悍的頭骨,口鼻部短,與下頜長度之比為0.58,牙齒間保留着其它魚龍的碎骨。

泰曼魚龍阿澤爾泰曼魚龍

阿澤爾格泰曼魚龍 阿澤爾格泰曼魚龍
阿澤爾格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 azerguendis)命名於2012年,生活在1.795億年前的法國的阿澤爾格河未命名地層,長達9.5米,吻部細長,佔頭骨的69%,沒有牙齒,以柔軟的食物為食。

泰曼魚龍諾特林泰曼魚龍

諾特林根泰曼魚龍 諾特林根泰曼魚龍
諾特林根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 nuertingensis)命名於1931年,生活在1.908-1.862億年前的德國的幣狀泥灰岩組,正模編號SMNS 13488,體長6米,下頜長度小於1.3米,牙齒呈錐形,沒有切割刃,骨骼沒有因高壓導致的血管壞死,表明它不會深潛捕食。諾特林根泰曼魚龍保留了很多幼體的特徵,説明該標本是一個青年個體。

泰曼魚龍厚掌泰曼魚龍

厚掌泰曼魚龍
厚掌泰曼魚龍(3張)
厚掌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 crassimanus)命名於1876年,體長超過9米。生活在1.818-1.787億年前的英國的惠特比泥岩組(上裏阿斯組)-明礬頁岩段。正模編號YORYM 497,保存部分上頜137cm,下頜154cm,修復後完整上頜長約170cm。雖然化石完整,但沒有被充分描述,標本保存不完善,沒有保留太多細節。肩胛骨比例較三角齒泰曼魚龍更小,椎骨數量較三角齒泰曼魚龍更少。

泰曼魚龍尖吻泰曼魚龍

尖吻泰曼魚龍 尖吻泰曼魚龍
尖吻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 acutirostris)命名於1840年,生活在1.818-1.787億年前的英國惠特比泥岩組(上裏阿斯組)-明礬頁岩段,體長5.3米。吻部向下彎曲。與厚掌泰曼魚龍是最近親。曾被歸入狹翼魚龍屬。

泰曼魚龍生活習性

泰曼魚龍食性

大多數泰曼魚龍的吻部細長,長着細小的牙齒,泰曼魚龍一般琺琅冠不超過3cm,齒冠的相對大小不足0.10,適合捕魚,以中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為食。雖然泰曼魚龍牙齒較小,但泰曼魚龍的牙齒很類似掠食性滄龍的牙齒。泰曼魚龍的牙齒輕微側扁、粗壯,有兩條鋒利的脊作為切割刃,刃的邊緣與頜骨長度方向對齊,不像大多數魚龍牙齒表面相當光滑,冠型指數約為1.5~2.5。這些牙齒經常有破損,尖端的破損往往是圓而光滑的,且泰曼魚龍的體型遠遠大於共存的其他掠食者,諸如菱龍、海鱷,説明泰曼魚龍也會捕食較大的獵物,且是頂級掠食者。三角齒泰曼魚龍SMNS 50000的腹中發現過被吃掉的狹翼魚龍,人們還發現被泰曼魚龍腰斬的長約3-4米的魚龍屬。
正在捕食的泰曼魚龍 正在捕食的泰曼魚龍
寬頭泰曼魚龍頭骨粗壯,擁有海洋動物中最強大的頭骨之一,相比於其他泰曼魚龍更擅長攻擊大型獵物,寬頭泰曼魚龍牙齒間保留着其它魚龍的碎骨。阿澤爾格泰曼魚龍沒有牙齒,則只能食用較小的頭足類。

泰曼魚龍打鬥

2018年,科學家對41件泰曼魚龍骨骼的病理學研究發現這種魚龍不僅兇猛,而且非常好鬥,很多泰曼魚龍的頭骨留下了受損後變形的痕跡,很多肋骨斷裂以後又重新癒合,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泰曼魚龍之間互相打鬥的結果,類似的行為也出現在滄龍類以及一些現代海洋哺乳動物身上,泰曼魚龍骨骼損傷的分佈於後兩者非常相似。 [1] 

泰曼魚龍交配

帶有齒痕的泰曼魚龍指骨 帶有齒痕的泰曼魚龍指骨
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些擁有其他同類咬痕的泰曼魚龍的鰭狀肢,證明它們會像今天的鯊魚一樣交配。
一個泰曼魚龍鰭狀肢指骨化石(化石來自英國多塞特郡萊姆雷吉斯教堂懸崖灣侏羅紀時期的下里阿斯統)。最初被經銷商誤認為是珊瑚蟲,後被魚龍專家瓦倫蒂菲希(Valentin Fisch)正確識別其為前鰭骨。根據形態學,科學家認為它來自該動物的右前鰭。這個標本的不尋常之處(Valentin估計它有6-7米,大約20-23英尺,相當於一條非常大的白鯊)是它背表面的齒痕(seephoto)。上面至少有三個凹槽,緊密排在一起,厚度不同。起初,我認為這是進食造成的,也就是説,有東西吃了它,然後留下了牙痕。但古生物學家保羅·戴·阿薩萊(Paul DeI.asall)指出泰曼魚龍是一種食肉型魚龍,而當時的上龍還沒有長到令人敬畏的體型的時候。換句話説,泰曼魚龍是當時的頂級捕食者,最大長度約為40英尺。所以,如果不是上龍,這些痕跡還會是誰造成的呢?基於這些緊密結合的鑿痕,答案變得顯而易見了:另一隻泰曼魚龍。
然而,這是捕食嗎?基於咬傷位置和可見的刻痕,科學家這麼認為。似乎另一頭魚龍(可能是同一物種),可能是較大的個體,從右後方接近這隻動物,並對它的右胸鰭進行了一次令人討厭的咬傷。可是,這些痕跡並不意味着是單純的刺穿,而是由於咬傷的接受者拉扯而造成的不同深度的鑿痕。這導致襲擊者的牙齒(魚龍的牙齒專門設計用來刺穿,而不是像鯊魚或上龍那樣肢解,因此不太可能會吃這麼大的東西)向後拖,撕裂覆蓋在受害者魚翅上的軟骨,同時也損壞了下面的骨頭。根據這塊化石,科學家試着用另一種魚龍——大眼魚龍(Opthalmosaurus)的胸鰭做對比模擬,不僅顯示了指骨的位置,還顯示了鰭狀肢是如何被攻擊者抓住的。
那這是什麼樣的襲擊?是不是像海豚,在粗暴的玩耍或攻擊中經常用牙齒互相耙對方的皮膚,留下白色的疤痕?咬的深度和骨頭的損傷表明並不是這樣的。或者是物種間的競爭?這可能是一場關於配偶的對抗,或者是一場領土爭端,就跟“這是我的一片海域,滾開!”的意思差不多。魚龍之間的種間攻擊並非聞所未聞。來自澳大利亞的一隻6米長的魚龍頭骨上有許多傷疤,可能是一次或多次與同類魚龍對峙後留下的咬痕。
兩隻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交配 兩隻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交配
現在只剩下最後一種可能了,根據咬傷的位置,這可能是一隻特別多情的雄性泰曼魚龍試圖與之交配。對於繁殖來説,傷口的深度和骨骼的損傷似乎非常嚴重,但讓我們看下現存的大白鯊。大多數種類的雄性鯊魚在交配時傾向於咬雌性的側腹、鰓和胸鰭。
在大白鯊中,情況比這更糟。雄性大白鯊經常對同類的雌性大白鯊進行可怕的撕咬,可能是為了在交配期間控制雌性大白鯊,或者是為了讓雌性大白鯊相信它們的力量和價值,並鼓勵雌性大白鯊交配。其中一些傷口會移除大塊的組織,偶爾會暴露鰓部——人們認為應該是致命的傷口,但不知何故,雌性存活並恢復。這就是説,很明顯,像泰曼魚龍這樣的大型魚龍有可能進行類似的、粗暴的和翻滾的交配,這很可能解釋化石上存在的傷痕。科學家很有興趣想看看是否有其他證據支持魚龍侵略性交配的理論,還有多少其他化石在傷口上有類似的癒合。

泰曼魚龍其它化石

除已知的7種泰曼魚龍外,人們還發現了數量眾多泰曼魚龍未定種化石以及疑似泰曼魚龍化石,比如德國的波西多尼亞頁岩組的泰曼魚龍屬未定種UMH 454 [1]  等。

泰曼魚龍有爭議化石

早侏羅紀有一些零碎的化石記錄顯示當時的魚龍可以長到非常大的水平,包括巨大方骨、一些大椎體、肩胛骨和大牙齒,這些化石有可能屬於泰曼魚龍。泰曼魚龍被認為長度不超過10米,但這些大碎片的主人或超過10米。但因為化石過於破碎,且泰曼魚龍形態多樣,並不能很準確的推算出他們的體型。且這些化石並不一定屬於泰曼魚龍。
BMNH 2149/2150的保存部位為顱基和圜椎樞椎,可能是一個超過12米的泰曼魚龍。英國發現過一個巨大的方骨ANSP 10112,有272mm,是未定種,最有可能是板齒泰曼魚龍。而板齒泰曼BMNH R215方骨為200mm(頭骨大約1840mm),根據比例估算,有BMNH R215的1.36倍大,通過簡單的放大,可以得到一個2.5米的巨大尺寸,根據BMNH 2003的比例,估計體長11米以上,這個估計是一個很保守的估計,因為泰曼頭骨的增長比體型的增長慢。
麥高文(McGown)認為泰曼魚龍的牙齒最大也不超過6cm,但是記錄中最大的牙齒BMNH 28283足有116mm,這個巨大的牙齒有一個很矮的齒冠(33mm),牙根佔了牙齒總長的三分之二,有鋒利的切割邊緣。還有其他一些巨大的牙齒,比如有一個頜骨節片上最大的牙齒ROM 38129,牙高111mm,齒冠38mm。這些牙齒不太可能屬於板齒泰曼和三角齒泰曼,因為這二者齒冠的高度往往與齒根長度相差不大(雖然有一些個別的記錄)。這些牙齒的外形更接近寬頭泰曼,但是大小上卻是寬頭的2倍多。
此外還有巨大的肩胛骨和椎體,例如肩胛骨BMNH 481和孤立椎體BMNH R226,發現於萊姆裏吉斯的早侏羅紀早期下里阿斯統,有學者認為這兩具標本來自同一樣本,此外同時還發現了這個巨大魚龍的一些肋骨和椎骨Lydekker (1889)。。肩胛骨BMNH 481,有444mm長,而9.1米的三角齒泰曼SMNS 50000肩胛骨不過290mm,僅有前者的65%,按比例放大可以得到一個14米的巨大動物,巨大的孤立椎體BMNH R226,高達205mm,而SMNS 50000僅有124mm,按此比例,這條魚龍足有15米。而在休尼(Huene)1922年的討論中,有一個個更大的化石樣本,包括椎骨,肋骨,和部分後鰭,發現於早侏羅紀晚期的上裏阿斯統德國的班茲(Banz),最大的椎體達22cm,甚至略大於BMNH R226,所以可能會有15~16米。但,學者僅僅在論文中將肩胛骨BMNH 481和椎體BMNH R226、班茲標本與三角齒泰曼魚龍SMNS 50000的大小進行比對,並沒有説這些標本是泰曼魚龍,這些標本很有可能並不屬於泰曼魚龍,可能是新物種,也可能是薩斯特魚龍科末裔。BMNH 481和椎體BMNH R226僅有測量數據,沒有圖片,可靠性不足,Huene1922標本僅在1922年被提到,後續有關該標本的描述也只是複述休尼(Huene)1922年的描述,沒有任何新進展、新資料、圖片,可靠性同樣不足。
2015年,科學家們對三角齒泰曼標本SMNS 50000進行了重新的測量,發現尾前長為6.65米,也就是説三角齒泰曼標本SMNS 50000全長只有7.5米左右,因此BMNH 481和BMNH R226的體長只有約11-12米,班茲標本體長約12-13米出頭。

泰曼魚龍智利標本

智利出土的泰曼魚龍
智利出土的泰曼魚龍(4張)
200以年來泰曼魚龍化石只出土於歐洲,2019年,智利發現了一具泰曼魚龍化石,這是第一具來自歐洲以外的泰曼魚龍化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