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魚龍目

鎖定
魚龍目是一類中生代的海生魚形爬行動物,為爬行綱的一目。為適應於海中游泳生活,身體高度特化成紡綞形,與魚相似。眼大,吻部特長,牙齒尖鋭,多而大。四肢巳變成適於游泳的槳狀。尾鰭大,以魚類及其他動物為食。始見於三疊紀侏羅紀最盛,白堊紀末滅絕 [1] 
拉丁學名
Ichthyosauri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魚龍亞綱
魚龍目
中文名
魚龍目
所處時期
三疊紀初期到白堊紀後期

魚龍目簡介

魚龍化石 魚龍化石
魚龍,也可稱為“魚一樣的蜥蜴”,是第種完全適應海洋生活的爬行動物。這些爬行動物具有流線型的身體、4個鰭狀肢和新月形的尾巴。人們已經發現了數以百計的魚龍目化石,其中很多都保存得極其完好 [2] 

魚龍目動物學史

魚龍目自早三疊紀出現,即已特化成魚形,適於海洋生活,侏羅紀最繁盛,少數殘存到白堊紀。祖先可能是某種杯龍類,或可與水生盤龍類的蛇齒類(Ophiacodon)等的某種類有關。另外魚龍超目是由理查·歐文爵士在1840年建立,這個名詞現在經常用在提及魚龍類的原始成員時 [3] 

魚龍目發現史

已知魚龍類最早的描述,是1699年在威爾土發現的化石殘片 [3] 
1708年,發表過兩次最早的魚龍類脊椎化石,當時被懷疑為大洪水的遺蹟 [3] 
1811年,瑪麗·安寧( Mary Anning)在今天被稱為侏羅紀海岸的萊姆裏吉斯,發現了第一具完整的魚龍類化石。此後她相繼發現了3個不同的種 [3] 
1905年,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爬行動物挖掘團隊在內華達州發現了25具化石,內華達州在三疊紀是淺海。這些化石今天陳列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考古博物館中。其他化石今天依然埋在石牀中,可以在奈伊縣的州立柏林魚龍公園裏參觀這些化石 [3] 
1977年,內華達州將三疊紀的魚龍類秀尼魚龍(Shonisaurus)定為州化石。內華達州是唯一發現完整的、17米長的沙尼魚龍化石的州 [3] 
1992年,任職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加拿大魚龍類學家伊麗莎白·尼科爾斯( Elizabeth nicholls)發現了至今為止最大的魚龍類化石,長23米 [3] 

魚龍目演化史

最早期魚龍類的外表看似有鰭的蜥蜴,而不像魚類或者海豚。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中國、日本和挪威斯匹茲卑爾根的三疊紀中早期地層。這些早期的物種包括巢湖龍短尾魚龍歌津魚龍 [3] 
根據藻谷亮介等人的研究,這些早期魚龍類屬於魚龍超目,但不屬於魚龍目,它們在三疊紀早期的最後一期,或三疊紀中期的最早一期,演化為真正的魚龍目這些魚龍很快就分化為許多種,其中包括像海蛇、10米長的杯椎魚龍,以及體型稍小、更典型的物種,例如混魚龍。三疊紀晚期的魚龍類包括:比較原始的薩斯特魚龍類以及更像海豚的真魚龍類(例如加利福尼亞魚龍與 Teretocnemus)與Parvipelvia(意為“小型骨盆”,包含 Hudsonelpidia、 Macgowania)。專家們現在對於這些魚龍是否代表進化的各種階段,意見還不一致,其中一個理論是:較為原始的薩斯特魚龍類是並系羣,部分物種逐漸進化為更高級的種類;另一個理論則是:這些魚龍類是從同一祖先發展出來的兩個演化支 [3] 
在卡尼克階和諾利克階,薩斯特魚龍類的體型達到了很大的長度。在內華達州的卡尼克階地層,發現了多具化石的通俗秀尼魚龍,身長達到15米。在太平洋兩岸的諾利克階地層,均發現秀尼魚龍的化石。在西藏發現的西藏喜馬拉雅魚龍與西藏龍,身長達10~15米,可能與秀尼魚龍屬於同一屬,而喜馬拉雅魚龍與西藏龍也可能是相同物種。在英屬哥倫比亞被發現的西卡尼秀尼魚龍,身長達到了21米的長度,是至今最大的海棲爬行動物 [3] 
在諾利克階末期,這些巨大的魚龍類(以及其小型的近親)似乎消失了。在英國的三疊紀末期瑞提階地層,發現了魚龍類化石,它們與侏羅紀早期的魚龍類非常類似。如同恐龍,魚龍類及其同期的蛇頸龍類在三疊紀末滅絕事件後繼續存活,並在侏羅紀早期迅速多樣化,填補空缺的生態位 [3] 
如同三疊紀晚期,侏羅紀早期是魚龍類的頂峯時期,當時的魚龍類包括四個科和許多種,其長度從Ⅰ~10米不等。其屬包括真鼻龍、魚龍屬蛇嘴魚龍狹翼魚龍、大型的掠食性動物泰曼魚龍以及比較原始的 Suevoleviathan;相比於其諾利克階的祖先,Suevoleviathan等物種的變化比較小。所有這些動物均有類似海豚的、流線型的軀體。但是,比較原始的物種可能比衍化的種類(如狹翼龍或魚龍屬)更細長些 [3] 
在侏羅紀中期,魚龍類依然繁盛,但其多樣性減少了。這個時候的代表性魚龍類包括:4米長的大眼魚龍及其近親,它們的外表與魚龍屬類似,擁有完美的水滴型”流線型身軀。大眼魚龍的眼睛非常大,這些動物可能在光線比較暗的深海中捕獵 [3] 
在白堊紀,魚龍類的多樣性似乎繼續下降。至今為止的已知白堊紀魚龍類只有三屬:Caypullisaurus、 Maiaspondylus、扁鰭魚龍,雖然它們分佈於全世界,但是其種類很少。在白堊紀中期的森諾曼階、土侖階滅絕事件中,這些魚龍類與上龍類消失。而流體力學性能比較差的動物,例如滄龍類和蛇頸龍類繼續存活,而且非常繁茂。魚龍類的高度特化特徵,可能是它們的滅絕原因。它們無法獵食新出現、速度高、繁盛的真骨附類魚類;而滄龍類的突擊的獵食方式,較適合獵食真骨類魚類 [3] 

魚龍目外形特徵

身體呈紡錘形,很像魚類。大小及習性與現在的海豚大致相似。眼大,吻長,有利齒,肉食性,行動依賴於視覺。背部具肉質鰭。脊椎末端向下後方伸延,其上有肉質葉,形成倒歪尾型肉質尾。前、後肢均呈鰭狀,頗像魚類的胸鰭和腹鰭,其內為多排六角形的小骨所支持。與迷齒類和杯龍類同樣,齒具有迷路狀構造。在德國不僅骨骼,而且身體的外形也在黑色頁岩中保存下來,已判明是流線型的體型。四肢具有鰭腳,各有一放尾鰭和肉質的背鰭。椎骨具神經棘,呈扁平盤狀。脊椎骨的後部向下側彎成為肉質尾鰭下葉的軸。四肢骨縮短,由扁平六角形的骨骼集合而成。

魚龍目生活習性

魚龍類的身長多在2~4米,一些種的體型較小,而某些種的體長可超過4米。它們的頭部像海豚,擁有長口鼻部,口鼻部佈滿牙齒。如同今日的鮪魚,魚龍類的體型適於快速游泳;而某些魚龍類則適合潛至深海,類似現代鯨魚。科學家估計魚龍的遊速可以達到每小時40千米 [3] 
魚龍類有鰭狀的四肢,它們可能被用來起穩定以及控制轉向的作用,而不是用來加速;加速可能主要來自於鯊魚似的尾鰭。其尾鰭分兩葉,其中下葉有尾椎的支持 [3] 
許多類似魚類的魚龍類,其主要食物是頭足綱魷魚的近親箭石亞綱。有些早期的魚龍類具有能夠咬碎貝類的牙齒,它們的主食可能是魚類。一些大型的種擁有強壯的齶和牙齒,顯示它們也吃小型的爬行動物。由於魚龍的體型差異很大,而且生存了這麼長的時間,因此它們很可能有非常不同的食物來源。典型的魚龍類有很大的、受角膜環保護的眼睛,似乎説明它們主要在夜間獵食 [3] 

魚龍目生長繁殖

如同今日的鯨魚與海豚,魚龍類呼吸空氣,是卵胎生動物(有些成年魚龍類的化石包含胎兒)。雖然魚龍類是爬行動物,其祖先是卵生動物,但所有呼吸空氣的海生動物,不是要到海岸上生蛋(如海龜和一些海蛇),就是得直接在水中產下幼年個體(如海豚和鯨魚)。由於魚龍類的流線型體型,它們不可能爬到岸上生蛋 [3] 
在德國霍爾茨明登(Holzminden)出土的魚龍化石,發現其腹中及泄殖孔部位還保存着魚龍幼仔的骨骼化石,表明魚龍為卵胎生動物。

魚龍目分佈範圍

除南極洲和非洲外,各大陸均有分佈。中國的喜馬拉雅龍(Himalayasaurus)、混魚龍(Mixosaurus)和巢湖龍(Chaohusaurus)等,均為三疊紀的種類。

魚龍目下屬分類

魚龍目 魚龍目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混魚龍科 Mixosauridae
Merriamosauriformes亞目
關嶺魚龍 Guanlingsaurus
Merriamosauria
薩斯特魚龍科 Shastasauridae
真魚龍下目 Euichthyosauria
塊鰭魚龍科 Teretocnemidae
加利福尼亞魚龍 Californosaurus
Parvipelvia
Macgovania
Hudsonelpidia
Suevoleviathan
泰曼魚龍 Temnodontosaurus
蛇嘴魚龍科 Leptonectidae
鮪魚龍類 Thunnosauria
狹翼魚龍科 Stenopterygiidae
魚龍科 Ichthyosauridae
大眼魚龍科 Ophthalmosauridae
參考資料
  • 1.    唐濤,周明成主編. 動物辭典 下[M]. 2005:155頁
  • 2.    馬蘭主編. 恐龍世界 科學探索恐龍世界的無窮奧秘 耀世典藏版[M]. 2015:207頁
  • 3.    金帛編著. 遠古的霸主 恐龍[M]. 2013:179-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