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和縣灌溪鎮

鎖定
灌溪鎮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下轄鎮,位於泰和縣東南部,東鄰中龍鄉,西連冠朝鎮塘洲鎮,南接沙村鎮,北靠苑前鎮萬合鎮,距縣城46公里。境內丘陵起伏,泉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仙槎河流經全鎮匯入贛江。全鎮總面積163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94個村民小組,28211人,擁有耕地46020畝。
灌溪鎮交通便利,石吉高速泰和東互通立交距鎮政府及圩鎮僅1公里,18個行政村都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境內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素有泰和“東部糧倉”之稱,是中科院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基地所在地,也是全縣唯一一個江西省“山江湖”試驗區開發鄉鎮。
中文名
泰和縣灌溪鎮
外文名
Guanxi Town
總人口
28211人
所轄面積
163平方公里
人均耕地面積
2.0畝
電話區號
0796
郵政區碼
343725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中部

泰和縣灌溪鎮魅力鄉鎮

在那層林疊翠、綿延起伏的羣山中,有一個古老美麗而又有着神秘色彩的小鎮,它坐落在巍巍的紫瑤山腳下。這裏環境優美、鳥語花香、民風淳樸,近3萬多勤勞質樸的農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播撒汗水,耕耘收穫,呈現給人們的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圖畫。——這就是灌溪鎮。
聽村子裏老人説,在很久很久以前,灌溪不叫灌溪,叫華都。可是每年到了七八月份,都是不下一滴雨,田裏的莊稼都差不多快枯死了,連水都沒喝,於是老人們上山求菩薩,於是華都就改了個名字,叫灌溪。以後也不幹旱了,年年風調雨順,灌溪這個名字給這裏的人們帶來了好運!
灌溪鎮位於吉安市泰和縣東南部,素有泰和的“東大門”、“東部糧倉”之稱。域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石吉高速穿境而過,319國道支線陽沙公路南北貫通,仙槎河流經全鎮匯入贛江。森林覆蓋率為58.6%,是《京都議定書》空氣標準制定取樣地之一。灌溪鎮歷史悠久,農耕文化、手工業文化、商賈文化、廬陵文化盛興。境內出土有石器、古瓷窯、漢墓羣。古坪村朱家祠、石馬、赤下門牌、門坊,金蓮山寺,萬寶山道觀獨特歷史文化底藴。境內無樟不成村,無祠不成莊。一棵棵千年古樹,守望着户户村落的傳承與演進;一座座宗族祠堂,宣示着世世代代對功德名節的崇尚與弘揚,滋潤着灌溪人民。千多年來,古坪子孫或宦或商,或軍或學,或外出務工聯姻……徙湖廣、徙川滇,徙冀陝魯學、徙台海他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中共泰和縣委、蘇維埃政府曾在古坪村駐紮,村中古祠、書院,石碑牌坊,古石橋,石獅,旗石柱等眾多,民宅成排,屋檐四翹。深厚的人文歷史環境造就了灌溪人高雅的素質,淳樸的品德,這是灌溪人民的精神財富,繼往開來力量的源泉。
泰和縣灌溪鎮人民政府
近年來,灌溪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幹部羣眾,堅持以富民強鎮為目
標,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美麗鄉村建設,招商引資培税源,努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打造人文灌溪、美麗灌溪、品牌灌溪、活力灌溪、幸福灌溪。 [1] 

泰和縣灌溪鎮人文灌溪

灌溪鎮歷史悠久,農耕文化、手工業文化、商賈文化、廬陵文化盛興。境內出土有石器、古瓷窯、漢墓羣。古坪村朱家祠、石馬、赤下門牌、門坊,金蓮山寺,萬寶山道觀獨特歷史文化底藴。境內無樟不成村,無祠不成莊。一棵棵千年古樹,守望着户户村落的傳承與演進;一座座宗族祠堂,宣示着世世代代對功德名節的崇尚與弘揚,滋潤着灌溪人民。千多年來,古坪子孫或宦或商,或軍或學,或外出務工聯姻……徙湖廣、徙川滇,徙冀陝魯學、徙台海他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中共泰和縣委、蘇維埃政府曾在古坪村駐紮,村中古祠、書院,石碑牌坊,古石橋,石獅,旗石柱等眾多,民宅成排,屋檐四翹。深厚的人文歷史環境造就了灌溪人高雅的素質,淳樸的品德,這是灌溪人民的精神財富,繼往開來力量的源泉。
近年來,灌溪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幹部羣眾,堅持以富民強鎮為目標,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美麗鄉村建設,招商引資培税源,努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打造人文灌溪、美麗灌溪、品牌灌溪、活力灌溪、幸福灌溪。

泰和縣灌溪鎮美麗灌溪

灌溪鎮新貌
灌溪鎮新貌(3張)
走進灌溪,圩鎮建設猶如縣城一樣靚麗,既有廬陵古鎮的風情,又有現代化城鎮的韻味。一排排舊房粉刷一新,一條條水泥路平坦寬敞,一幢幢新房規劃整齊有序,一項項新興產業紅紅火火商貿活動歷來活躍。各類基礎設施齊備,電信、郵政、金融、工商一應俱全,功能日益齊全,市場經濟繁榮紅火,是泰和河東片重要的商貿集散地。
2013年,灌溪鎮黨委、政府以廬陵改造為契機,投入500多萬,按照廬陵文化風格對圩鎮進行立面改造。拆除違章建築、拆改圩棚、修復損壞設施、完善下水道,對主幹道路“白改黑”瀝青改造,商店統一廣告牌。大力實施圩鎮綠化、亮化、美化、潔化工程,打造宜居宜業秀美圩鎮。先後投入綠化資金達5萬元,共植樹150餘株,栽種草皮300多平方米,栽種名貴花卉1000多株,新增綠地面積300平方米。先後投入資金10多萬元,沿圩鎮大道兩側及香樟生態公園四周建設路燈,共安裝了路燈12餘盞,一進圩鎮,就讓人感受到清新別緻、與眾不同的灌溪正能量。
投資167萬元全程5.1公里長的黎富至錄竹公路已硬化貫通,結束了從灌溪圩鎮去錄竹、段坑兩村往苑前或冠朝繞行的歷史。
爭取發改委50萬元節水改造工程及時修復了田心村被沖毀的水溝陂渠及後續工程,確保了田心、灌溪、井邊等3村4000多畝農田的灌溉。
投資230萬元的睹碑村真陂渠系列改造工程和投資270萬元的老營盤水庫末級渠道架竹段改造。
投資800萬元的灌苑線公路改造工程全長6.009公里,於2014年底全面竣工並實現通車,打開通往全面小康之路。
“以往村民蓋房隨意建,村莊建設處於無序狀態,妨礙了村莊的發展,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灌溪鎮田心村村支書甘太平介紹,因為缺少規劃引導,大家建房都往村莊外圍交通條件較好的地方建,村莊建設佈局雜亂無章,時間一長,老村就逐漸變“空”,形成了“空心村”。舊房的留存,不僅嚴重影響了村莊的整體形象,而且造成浪費土地。灌溪鎮19個村,存在“空心村”佔半數,田心村尤為典型。
灌溪鎮黨委、政府藉助建設新農村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契機,以田心村“空心村”綜合整治為切入點,按照“三清三改六建五普及”和“三綠化一處理”新農村建設標準,抓好村莊環境整治。
第一期投入各類資金175萬元,完成拆除面積33200平方米,粉刷牆體3500平方米,平整村內空地3500平方米,硬化主道巷道2650米,維修水溝1680米,整修水塘3座,整修休閒廣場3處,建圍欄1300米,鋪大理石地磚850平方米,建垃圾池8座,種植井岡蜜柚350棵,建樹池6個,較好地整治了村莊環境。第二期總投入資金350萬,拆除舊宅154棟,整理出土地42畝,新建休閒廣場900多平方米,排污水溝1500多米,新修道路2公里。
灌溪鎮田心村採取村裏統一規劃,解決道路等公共設施問題,大力啓動“空心村”治理工程,既改善村容村貌,又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個亮點。“空心村”整治後舊貌換新顏,為該鎮全面實施“空心村”整治工作樹立了典型,為其他村的空心村改造提供經驗,帶動了全鎮“空心村”工作的開展。

泰和縣灌溪鎮品牌灌溪

每年七月中旬以來,灌溪鎮“一村一品”陽丘村就開始了每年一度的葡萄收穫季節,從田間地頭到街頭巷尾,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喜悦的表示:“這幾年來村裏收購葡萄的客商越來越多,咱們的葡萄不出門就能賣個好價錢,收入比種糧食高多了,家裏日子越過越好啦!”這正是灌溪鎮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灌溪鎮緊扣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展目標,狠抓“一村一品”特色佈局,依據各村不同的特色產業、資源特點,形成了“村有特色產業,户有致富項目”的塊狀經濟發展格局。
灌溪鎮是泰和縣唯一的省“山江湖”試驗區開發鄉鎮,是泰和縣優質稻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全國優質水稻實驗區,建立一個3000畝連片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在沙坪、架竹推廣煙草種植150多畝,成效良好,建立了佔地600餘畝的“富康黃姜生產基地”。
全鎮養殖業以養商品牛為主,是全省肉牛生產、母年繁育基地示範鎮,是全省著名的肉牛之鄉,年出欄商品牛30000餘頭,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5個, 100頭以上養牛大户10多户,重點培育3頭以上母牛養殖户26户,20頭以上肉牛飼養大户23户,有一個大型肉牛交易市場。
灌溪鎮千煙洲
灌溪鎮千煙洲(2張)
中科院千煙州示範基地就座落灌溪鎮,它是中國科學院與江西省政府共同創辦,土地總面積為3062.5畝,涉及桃源、陽丘、架竹等村,盛產柑桔、井岡蜜柚,有“柑桔之鄉”的美稱。千煙洲試驗站綜合開發利用紅壤丘陵農業的科研成果,多種經營發展快,經濟作物、畜牧、水產、農副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柑桔、蔬菜、油茶、葡萄為主導的特色種植業。現在的千煙洲,不僅是一個旅遊景點,也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科研基地,更成為了灌溪鎮紅壤上的一顆明珠。
2011年,灌溪鎮引進了福建養寶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以此為契機,建立了佔地5500畝農業科技示範園,有年出欄100萬頭生豬生態養豬標準化基地;1000畝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100萬頭生豬屠宰、冷鮮儲運及豬肉製品深加工基地,年產50噸飼料生產線;年產10萬噸生物有機肥廠;5000畝名貴綠化苗木井岡蜜柚基地,300畝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主要品種有紅葉石楠、羅漢松、香樟、紫薇、重陽木、紫玉蘭等。
在發展特色產業的過程中,面對灌溪鎮山地多,平地少,外出人員多,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實際情況,灌溪鎮黨委積極探索與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着力點,把黨支部推到經濟發展第一線。本着“穩妥逐步推進”的原則,建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上選定苗木合作社建立黨支部為試點,下轄和生花卉苗木、福源花卉種植兩個專業合作社,按照“強組織、興產業、帶民富”的總體思路,緊緊依託花卉苗木特色產業優勢,選優配強支部班子,以黨建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創收致富。採取“統一供種、統一培訓、統一投入、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的“五個一”的管理辦法,有效解決了羣眾管理難、投入難、收購拉運難的問題,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產業經營模式。和生花卉苗木合作社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黨員帶頭試用新技術、試種新品種。通過結對幫扶,帶領困難黨員、羣眾走上創業之路,實現了“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户”的“四贏”目標。現全鎮已形成水稻種植、肉牛養殖、煙草種植、苗木種植四大支柱產業上建起了黨小組。 [2] 
架竹村煙草、陽丘村葡萄、桃源村肉牛、錄竹村生豬、千煙洲柑桔、坎下村花卉苗木等一批“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品已在縣內外產生品牌效應,都成叫得響的“灌溪”品牌。

泰和縣灌溪鎮招商引資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產業互動、促進鎮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灌溪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項目建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優化建設環境、放大地域優勢進行廣泛招商,有力地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親緣招商、以商招商的方式,2011年引進了福建養保公司,2014年引進進園區項目2個。即由灌溪籍在外創業人士匡平光先生投資1.2億元興辦的泰和縣藝晶玻璃有限公司和由港商袁智傑先生投資2億元擴建的易路泰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二期項目。新註冊了泰和縣金建運輸有限公司、泰和縣路傑礦業有限公司、泰和縣裕峯木業有限公司3個協税護税企業,這些企業都是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強,市場前景好,税收預期高的好項目、大項目。為全鎮的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和後勁。

泰和縣灌溪鎮生態公園

走進美麗幽雅香樟生態文化公園,只見:亭台錯落,曲徑通幽,松柏疊翠,鮮花照眼,彩蝶翩舞,綠柳扶疏。這景觀,這愜意,似乎無聲地述説着這方水土,這方人的富足、文明和幸福……。
香樟生態文化公園北臨灌苑路,南依仙槎河,佔地面積達50畝,工程總投資200多萬,社會捐款30多萬,她凝聚着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對灌溪美麗鄉村建設孜孜關心和深深厚愛。因得天獨厚的歷史悠久香樟林地為背景,故名為香樟公園。
香樟生態文化公園是集黨建、文化、教育、娛樂、休閒、健身於一體的人口文化廣場。公園內設跑道、體育器材、桌椅、宣傳長廊、休息涼亭等等。公園以綠色、環保、自然、和諧為基調,綠化景觀豐富,以古香樟樹為植物景觀,輔以大面積的草坪、小型花壇、花帶,加之仙槎河的映襯,她以其特殊優美的環境,為廣大居民營造了一個優雅、休閒、文化、鍛鍊、娛樂場所。 [1] 

泰和縣灌溪鎮保衞母親河

灌溪鎮仙槎河 灌溪鎮仙槎河
在2014年12月16日9點時,灌溪鎮在灌溪村舉行動員大會正式啓動仙槎河治理工程。仙槎河是灌溪人民的“母親河”,全長12520m,她塑造了灌溪人民堅忍不拔的性格。一面,千百年來,仙槎河滋養了千千萬萬的灌溪人民,在防洪、排澇、灌溉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河道,造福灌溪人民,成就灌溪文化;一面是禍患人類,威脅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一直以來,灌溪鎮對流域的治理與開發都沒有停止過。
近幾年,由於大量的人為阻斷、侵佔、填埋,導致河道斷面變小,過水流量減少,河道行洪、自淨能力越來越低,淤積嚴重。2013年8月的“潭美”颱風和2014年7月份的“天兔”颱風,該鎮發生了嚴重洪澇災害,田心、灌溪、睹碑、灣溪等幾個沿河道村莊及圩鎮都發生了嚴重內澇。仙槎河岸不滿足10年一遇防洪要求,每年汛期漲水洪澇成災,圩鎮被淹,居民生活受洪水困擾頻繁,河牀牀面起伏比較大,彎灘相間,沖刷與淤積交替,岸線受衝嚴重,崩岸現象屢屢發生。居住在仙槎河兩岸的居民,長期飽受洪澇之苦,對全鎮羣眾來説,仙槎河整治已經成為最受關注、最為迫切的民生問題。
灌溪鎮黨委、政府一直把治理仙槎河、保護仙槎河作為歷史責任,把仙槎河綜合後治理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頭號工程來抓。灌溪鎮通過多方爭取,仙槎河綜合治理已列為2014年中小河治理重點工程項目。該工程為灌溪鎮治河史上規模最大、週期最長、標準最高、投入近2千萬的綜合性基礎建設項目,將極大促進灌溪水利事業發展。號角已經吹響,灌溪鎮全鎮幹部羣眾上下同心,迎難而上,一定保質保量完成仙槎河綜治的各項任務,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實現仙槎河長治久安和治理開發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泰和縣灌溪鎮黨建紛呈

自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為充分利用農民晚上閒暇時間,灌溪鎮黨委、各黨支部,通過幹部論壇與夜談夜議相結合的方法,組織鎮村幹部通過深入各村(居)活動場所、娛樂廣場、學校、祠堂,邀請黨員、羣眾、人大代表等人員參會。採取講座、演講、一問一答、有話大家談、討論等形式與大家一起夜學知識、夜訪民情、夜談心聲、夜議難題。做到一村一講堂、一月一主題,構建鎮村幹部學習、幹羣互動的平台。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服務型黨組織,做學習型黨員幹部,搭建了一個新平台。
我們看到灌溪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幹部、羣眾鋭意進取、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頑強拼搏、負重趕超的真實寫照。今天的灌溪鎮處在歷史發展的最佳時機。機遇前所未有,置身於灌溪鎮社會經濟發展的熱潮中,挺立在未來發展的漫長道路上,不論是荊棘叢生還是沼澤滿布,灌溪鎮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履好本職、服務三農,與3萬灌溪兒女一道,為中夢的實現積聚正能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