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波爾克

(美國第11任總統)

鎖定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英語:James Knox Polk,1795年11月2日-1849年6月15日),蘇格蘭-愛爾蘭裔美國政治家,律師,第11任美國總統(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2]  [4] 
波爾克早年攻讀法律,在田納西州曾任參議院首席書記官、眾議員。1825年當選聯邦眾議員,為民主黨安德魯·傑克遜到處奔走遊説,幫助其競選總統。後兩度當選眾議院議長,並擔任田納西州州長。1844年被推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大選陷入僵局時異軍突起,因主張擴張政策,成功當選總統。在4年任期內,他完成了對選民的四大承諾:降低關税;恢復獨立國庫制;解決俄勒岡邊界問題;取得加利福尼亞地區。把美國領土向北擴張到北緯49°線,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向南幾乎兼併了墨西哥一半領土,為當代美國取得了四分之一的領土。他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而且沒有休閒活動,以至於未老先衰。1849年,波爾克在卸任三個月後病逝,年僅53歲。 [5-6] 
波爾克是安德魯·傑克遜的政治信徒,有“小山胡桃木”之稱 [8]  。他是當時美國擴張主義的象徵,被歷史學家評為美國最勤奮、最有效率的總統。在1962年曆史學家的投票排名中,波爾克名列31位總統中第8名,也是6位“接近偉大”總統中的第3名 [3] 
概述內圖片來源 [2] 
本    名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James Knox Polk)
別    名
小山胡桃木
講壇上的拿破崙 [4] 
黑馬波爾克 [9] 
所處時代
19世紀
民族族羣
美利堅民族(蘇格蘭-愛爾蘭血統) [4] 
出生地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
出生日期
1795年11月2日
逝世日期
1849年6月5日
主要作品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剋日記》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通信集》
主要成就
降低關税,恢復獨立國庫制
發動墨西哥戰爭,為美國取得加利福尼亞地區
解決俄勒岡邊界問題
畢業院校
北卡羅萊納大學
信    仰
長老教會衞理公會 [4]  [8]  [12] 
所屬政黨
美國民主黨
總統任期
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波爾克人物生平

波爾克內向少年

波爾克在田納西州的宅第 波爾克在田納西州的宅第 [2]
1795年11月2日,波爾克出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梅克倫堡縣的家庭農莊。他的祖先是蘇格蘭-愛爾蘭人,到他曾祖父那一代才從愛爾蘭遷居到馬里蘭州東海岸。隨後的幾代人先是在現代賓夕法尼亞州坎伯蘭縣一帶定居,後來又移到北卡羅來納州梅克倫堡地區。波爾克的祖父和外祖父都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父親塞繆爾·波爾克1806年從北卡羅來納州梅克倫堡地區遷到田納西州中部,成了毛裏縣及縣府所在地哥倫比亞的奠基者之一。在這裏他成為一個事業成功的種植園主、測量員和土地投機者,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數千英畝土地和50多名奴隸。塞繆爾·波爾克在政治上也有些聲望,他是一位共和黨人,也是他的田納西同鄉安德魯·傑克遜的支持者。 [4]  [11] 
波爾克共有兄弟姊妹10人,他居長。 [11]  其命名用的是他的外祖父、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民兵上尉詹姆斯·諾克斯的姓名。父母很注意讓他受到教育,空閒時親自教他讀、寫、算。他很愛讀書,並把解答算術難題作為最大樂趣。
1806年,11歲波爾克隨全家向西遷移500英里 [2]  ,在納什維爾東南的達克河谷定居。他們在此處開墾荒地,建立家園。但小波爾克的身體並不強壯,這種嚴酷的生活對他來説似乎有點兒艱難,對當地青年習以為常的這種勞動,他並不習慣,也不善於做這種活。與父親一起外出測量土地時,他一般都留在營地附近照料馬匹、燒水煮飯。少年波爾克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後來還患了膽石症,這種病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很難治療。由於病痛難於忍受,在他17歲時家人把他送到肯塔基州的丹維爾去接受伊弗雷姆·麥克道爾醫生的手術治療。在當時,消毒器械的價值尚未被人們認識到,並且手術的止痛問題只能靠湯藥來解決。儘管如此,波爾克的手術仍然成功了。手術後的波爾克回到了田納西州,健康狀況比以前好多了。 [12] 

波爾克學院辯才

波爾克早年沒有受到正規的教育。波爾克17歲時,父親認為數學較好的他適合成為一位商人,便把他送到哥倫比亞一家商店當店員,讓他學習做生意。但波爾克對這一行不感興趣,很快就離開了商店。 [12] 
1813年,18歲時的波爾克第一次接受正規教育,進入哥倫比亞郊外一所由牧師羅伯特·亨德森管理的長老會學校,進行正規的古典文學基礎教育。在這裏,波爾克的同學多數比他年齡小,但他學習十分用功,進步非常快,一年後便轉學到穆弗里斯博羅一所要求更高的私立學校。在這所學校,他的希臘語和拉丁語水平得到提高,他還學習了數學、自然科學和哲學。到1816年波爾克20歲時,父親同意供他到北卡羅萊納大學就讀。波爾克的表兄是該校理事。由於考試成績優良,波爾克直接作為二年級學生進入北卡羅萊納大學學習。他在大學接受的傳統教育,強調希臘語、拉丁語和哲學。這時,波爾克的基礎知識並不薄弱,並且仍然努力學習,因此取得了好的學習成績,尤其是數學成績在他所在班級是很突出的。 [12] 
三年的大學生活使波爾克在許多方面得到了鍛鍊。他喜歡公開演講和辯論,是校中文學團體雄辯社的成員。後來,在學校漸漸小有名氣的他被選為學校辯證法學會的主席,經常參加學會的辯論,其中有一次波爾克為反對允許外國人擔任公職而進行辯論。按當時的學校規定,優秀的辯論文章可以留在檔案館內永久保存。到畢業時,波爾克已經有8篇優秀文章被保留在檔案館內,他是少數獲此榮譽的學生之一。通過這樣一些活動,波爾克鍛鍊了自己的口才和思維,拓寬了自己的視野,也培養了自己對一些政治問題的興趣。在大學學習期間的這些成長經歷對他以後的政治生活起了很大作用。 [12] 
1818年,波爾克以優等成績從北卡羅萊納大學畢業,取得文學學士學位。作為一個出色的學生,他被選中在畢業典禮上用拉丁語發表告別演説。大學生活時的刻苦努力耗費了他不少精力,畢業時他感到有些疲憊不堪,甚至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感到無力回家。自大學畢業時起,波爾克已決定把政治作為自己的事業,並要在以後的日子裏一心一意從事政治。為了這一目的,1819年他到納什維爾的著名律師費利克斯·格倫迪手下學習法律,並得到了格倫迪的賞識。在格倫迪的幫助下,他成了一名州參議院的辦事員,負責管理立法文書檔案的流通工作。他對法律的學習也進步很快,第二年便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被律師公會接納為會員。這為他以後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礎。 [1]  [4]  [12] 

波爾克小胡桃木

早年的波爾克 早年的波爾克 [2]
1819年,他從家鄉前往納什維爾,跟當時西部名律師費利克斯·格蘭比學法律一年。1820年通過律師考試,在田納西中部的哥倫比亞掛牌開業。波爾克學習法律時,結識了父親的朋友安德魯·傑克遜,對他十分崇拜。兩人個性截然相反,波爾克為人嚴謹,有學者風度,傑克遜脾氣急躁,但由於政治觀點一致,兩人結成終生政治盟友。 [4]  波爾克成了傑克遜的忠實信徒。
1819年至1822年間,波爾克曾任田納西州參議院首席書記官。由於在律師業享有的名聲,於1823年當選為州眾議員。1825年,波爾克當選為聯邦眾議員,1827年為眾議院外委會成員。波爾克是眾議院中激進的親傑克遜的力量。國會於1825年起分裂成兩大派,一派支持當時新任總統的約翰·昆西·亞當斯,一派支持落選的傑克遜。傑克遜在第二次對英作戰中頑強戰鬥,被人稱為“老胡桃木”。因而波爾克也得了“小胡桃木”的綽號。波爾克在傑克遜長達4年的總統競選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終,傑克遜於1829年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 [4] 
傑克遜當選後,波爾克與他都為實現托馬斯·傑斐遜的理想而奮鬥,反對“內部改進”,主張降低關税,強調州權和有限制的政府。 [6] 
波爾克的親筆簽名 波爾克的親筆簽名
1833年,波爾克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1835年和1837年,波爾克在傑克遜第二個任期內兩度當選為眾議院議長。 [4]  1839年,第二任議長任期未滿,波爾克即宣佈競選田納西州州長。因為當時田納西州的政治形勢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任州長,才能保住傑克遜派對該州的控制。競選結果,波爾克獲勝。1840年大選時,田納西州議會提名波爾克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他在民主黨最後提出的三名副總統候選人中得票最少,未獲正式提名。大選結果,輝格黨獲全勝,哈里森當選總統,民主黨的範布倫下台。在輝格黨得勢的政治氣候下,波爾克於1841年和1843年兩次競選田納西州州長,均告失敗。 [1] 

波爾克黑馬總統

1844年大選時,民主黨內最初提名馬丁·範布倫的呼聲最大。但當時以羅伯特·沃爾克為首的一批南方代表和民主黨人,要範布倫事先明確表示當選後同意得克薩斯與美國合併。範布倫公開宣佈反對合並,於是失去了南部和西部代表的支持。 [13] 
藍色為1844年支持波爾克的州 藍色為1844年支持波爾克的州
在範布倫失去南部和西部代表支持的情況下,1844年5月在巴爾的摩召開的民主黨大會上,密歇根的劉易斯·卡斯顯露頭角。但第一次投票時,範布倫仍得票最多,不過距規定票數尚差30票。經過七次投票,仍是範布倫以及另一個候選人卡斯領先,可是每次又無一人達到規定票數,大會遂陷入僵局。 [13] 
大會為了打破僵局,進行了幕後協商。由於波爾克積極主張美國合併得克薩斯並全部佔有俄勒岡,他既得到了南方代表與兩北部領導人的支持。又得到了傑克遜的大力贊助(因為安德魯·傑克遜的另一個朋友山姆·休斯頓就是德克薩斯共和國的總統)。於是在第八次投票前,他被提出作為妥協候選人。 [8]  第八次投票結果,波爾克獲44票,範布倫104票,卡斯114票,仍無人獲得規定的票數,大會陷入了混亂狀態。後經各方協商,又舉行第九次投票,結果波爾克竟以全票獲得提名。 [13] 
那時電報發明不久,波爾克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消息,是用電報自巴爾的摩傳到華盛頓的。這是美國第一次以電報傳遞政治新聞。消息傳來,人們極為意外,不敢相信,還以為是電報傳錯了。“誰是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當時輝格黨的一個大選口號就是這樣寫的。 [4] 
波爾克與競選夥伴、後來的副總統喬治·米芬·達拉斯 波爾克與競選夥伴、後來的副總統喬治·米芬·達拉斯 [2]
輝格黨的代表大會提名亨利·克萊為總統候選人,輝格黨認為他可以輕易擊敗當時名聲不大的波爾克。主張廢除奴隸制的自由黨在當時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大會上提名詹姆斯·吉萊斯皮·伯尼為總統候選人,他在大選中得票很少。 [13] 
民主黨在競選中抓住了當時全國最關注的問題——同英國的俄勒岡邊界爭端,提出的口號是:“以北緯54度40 分線為邊界線,否則就開戰。”這個口號轟動了全國,波爾克終於以170票對105票的多數擊敗克萊,當選為美國第十一任總統。波爾克自己本來無意競選總統,但當時為打開僵局而使他成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最後又意外地獲得選舉勝利,這就使他成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所謂“黑馬”總統。 [1]  [4] 

波爾克四大目標

1845年3月4日,波爾克就任總統,時年49歲,為美國此前歷屆總統中年紀最輕的一個。
波爾克總統夫婦 波爾克總統夫婦
波爾克曾在大選中提出,一旦當選,決不謀求連任,並提出當政後的四大工作目標:(一)降低關税;(二)恢復獨立國庫制;(三)解決俄勒岡邊界問題;(四)取得加利福尼亞地區(當時為墨西哥屬地,僅有幾千西班牙—墨西哥人,但美國移民在不斷增加)。為了在任期屆滿前實現這些目標,他不遺餘力地緊張工作。他的副總統是著名的關税保護主義者喬治·米芬·達拉斯,兩人雖在關税問題上主張不一,但仍能很好合作。詹姆斯·布坎南任國務卿,羅伯特·約翰·沃克任財政部長,喬治·班克羅夫特也是閣員,他們組成了一個精幹有力的內閣。波爾克在國會遇到強大的反對力量,其激烈程度為歷屆總統任內所少見。參議院中,亨利·克萊是最激烈的反對者,範布倫及其一夥則持超然冷漠態度,在關鍵時刻不肯給予支持。但是,在內閣的支持下,波爾克的四項目標在任內次第實現(詳見“為政舉措”目錄)。 [4] 

波爾克功成身退

對墨戰爭結束後,輝格黨的兩位將軍扎卡里·泰勒温菲爾德·斯科特由於戰功而成了1848年大選中最有希望的總統入選。而民主黨內部卻分裂為主張蓄奴和反對蓄奴的兩派,力量大為削弱。波爾克恪守諾言,成了第一位在一任後不謀求連任的總統。大選結果,輝格黨的泰勒當選總統。
波爾克總統夫妻之墓 波爾克總統夫妻之墓
1849年3月,波爾克卸任。繁重的工作累垮了波爾克的身體,他的頭髮全白了。在白宮這段時間,他一直患有慢性腹瀉。波爾克離開白宮後,與莎拉一起返回田納西州。莎拉重新為現在住的房子取名,稱它為波爾克宮。莎拉對新居所做的改進工作使波爾克十分滿意。波爾克振作精神,全力為他新的圖書館整理圖書。但這個工作量對他來説實在太大,他病倒了。病情發展得很快,不久就進入病危狀態。1849年6月15日,距離開白宮僅有三個月時,波爾克便在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逝世。 [1]  他的遺言是對妻子的告白:“我愛你,莎拉。我永遠愛你。” [8] 

波爾克為政舉措

波爾克經濟

降低關税
波爾克
波爾克(2張)
波爾克就任後,為了解決南方與北方長期以來的關税糾紛,決定徹底改變關税政策,着手起草新關税法,並於1846年經國會正式通過。這項關税法經常被人稱之為自由貿易關税,為當時美國曆史上最低的關税之一。
恢復獨立國庫制
波爾克就任後,國會於1846年8月通過立法,恢復範布倫時期為應對國內經濟危機而制定的獨立國庫制,在華盛頓設立了國庫,並在幾個大城市設立了分庫。

波爾克外交

  • 解決俄勒岡邊界爭端
解決俄勒岡邊界爭端 解決俄勒岡邊界爭端
俄勒岡邊界問題是19世紀前期的一個外交問題,涉及俄勒岡境內從太平洋到落基山脈之間介於北緯42度到54度40分的那部分土地。這裏有通向太平洋的重要河道哥倫比亞河,有豐富的皮毛資源,早在1792年,美國的羅伯特·格雷上尉在太平洋沿岸同印第安人進行貿易期間,發現了哥倫比亞河。1805年至1806年間,傑斐遜總統又派人越過落基山脈到達哥倫比亞河口,進行了第一次陸路考察。1811 年,美國太平洋皮毛公司在哥倫比亞河口設立貿易站。兩年後,這個貿易站又售給了加拿大西北公司。1821年,該公司又與英國赫德森灣公司合併。於是,俄勒岡成了英國的一個商業前哨據點,逐漸同美國發生了主權問題的衝突。兩國為此不斷進行談判,最後達成了十年內兩國共同佔有俄勒岡地區的協議,到1827年,雙方又同意無限期地延長這一協議。
1840年,美國拓荒者大量進來,國內許多人都希望重新佔有俄勒岡。波爾克在大選中原主張“重新佔有”全部俄勒岡地區,上台後即積極着手解決這個問題。1846年4月,國會通過兩院聯合決議,授權總統廢止1827年與英國簽訂的俄勒岡協議,終止兩國共同佔有俄勒岡地區的局面。當時美國正陷入同墨西哥的戰爭,英國也不願在俄勒岡問題上訴諸武力,兩國旋即進行了談判。波爾克考慮到英國在俄勒岡北部有大量投資利益,乃同意把俄勒岡北半部讓給英國,把北緯49度線(温哥華島南端除外)定為美國北部邊界線。 [8]  兩國於6月15日在華盛頓重訂俄勒岡邊界條約,美國西部邊界推向太平洋的過程遂告完成。
  • 兼併墨西哥一半領土
美墨戰爭表面上是由得克薩斯邊界爭端直接引起的,實質上是由於美國企圖侵吞墨西哥的土地。當時的情況是:自從得克薩斯脱離墨西哥宣告獨立後,先後得到美國、英國和法國等的承認,但墨西哥始終拒絕承認其獨立。
得克薩斯共和國還宣稱格朗德河為其西部邊界線,這就加深了與墨西哥的矛盾。1843年8月,墨西哥總統針對美國醖釀合併得克薩斯的事實提出警告,聲稱美國如通過合併法案,將被視為對墨西哥的宣戰,1844年4月12 日,美國與得克薩斯簽訂了合併條約,次年3月1日,國會兩院通過了合併條約。對此,墨西哥公使於1845年3月6 日,也就是波爾克正式就職的第三天,向美國提出嚴重抗議。3月28日,墨西哥宣佈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波爾克支持得克薩斯所提出的邊界線要求,曾派出密使去墨西哥希望通過談判解決邊界線爭端,還授權在解決邊界線基礎上,向墨西哥提出購買墨西哥屬地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問題。這個密使未獲墨西哥當局的接見,只得返回。同年12月,美國正式使得克薩斯成為第二十八州,並規定邊界爭端由美國出面解決。1846年1月,波爾克政府下令扎卡里·泰勒將軍率部開往得克薩斯西部雙方有爭議的邊界地區,企圖強行以這一地區為美國西部邊界。
1846年波爾克發表的聲明,象徵着美墨進入戰爭狀態 1846年波爾克發表的聲明,象徵着美墨進入戰爭狀態 [2]
美墨遂於4月25日發生軍事衝突。5月11日,波爾克向國會提出戰爭諮文,經過國會激烈的辯論後,美國於5月13日對墨西哥正式宣戰。當時美國國內擴張主義情緒高漲,許多人,特別是西部人,認為太平洋是美國天然的西部邊界,並把它視為打開對東方貿易的“金門”。波爾克的看法也是如此。他不僅想獲得得克薩斯,還想購買墨西哥屬地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地區。戰爭爆發後,輝格黨與民主黨更加尖鋭對立。民主黨支持政府,認為戰爭是正當的,輝格黨反對,認為戰爭不正當,並稱這場戰爭為“波爾克的戰爭”。
戰爭歷時兩年,共有四個主要戰場,即得克薩斯西部地區、加利福尼亞地區、新墨西哥地區、墨西哥境內維拉克魯斯至墨西哥城地區。美軍自1846年5月進擊墨軍後,到這年年底先後佔領了墨西哥的蒙特雷城、加利福尼亞全境以及新墨西哥。但是墨西哥並未屈服。1847年2月23日,在著名的布埃納維斯塔戰役中,美軍大獲全勝。9月14日,美軍深入墨西哥,佔領了其首都墨西哥城。剎時間,美國國會及政府內外想要併吞整個墨西哥的叫喊甚囂塵上,由於國會內韋伯斯特等多數輝格黨人的一致反對,波爾克最後才不得不決定進行和談。1848年2月2日美國與墨兩哥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戰爭遂正式結束。
從墨西哥兼併230萬平方公里土地 從墨西哥兼併230萬平方公里土地
根據條約,墨西哥承認以得克薩斯西部的格朗德河為美墨兩國邊界,並以1500萬美元為代價,將加利福尼亞一帶割讓給美國。這一地區包括美國今日西南部的絕大部分,即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猶他州及科羅拉多和懷俄明兩州的一部分。美國得地達230多萬平方公里,約為今日美國大陸的1/4。就擴張美國領土而言,波爾克的“功績”僅次於傑斐遜。
波爾克任內,除得克薩斯併入美國外,艾奧瓦於1846年12月28日加入美國,成為第二十九州。威斯康星於1848年5月29日成為美國第三十州。波爾克任內另一件事是1848年1月24日,詹姆斯·馬歇爾在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年底,波爾克在最後一次國情諮文中證實了此事。一時舉國若狂,紛紛奔向金礦區,形成美國曆史上的“淘金熱”,這一狂熱至1849年達到最高潮。 [1] 
  • 企圖收購古巴
1848年,波爾克為獲得古巴,而向西班牙提供了驚人的一億美元作為購買的費用,但遭西班牙政府回絕。 [8] 

波爾克歷史評價

1844年民主黨人在巴爾的摩提名波爾克為總統候選人時,輝格黨人就提出了這樣的説法,波爾克是誰?一個多世紀後的現在,人們還在想方設法回答,但答案無一不反映着當時的意識形態,連學者們也不例外。因為波爾克是美國擴張主義的象徵,他的勃勃雄心迎合當時在美國風靡一時的思潮。大多數人認為在北美洲控制儘量多的領土是“天意”。在白宮任職期間,波爾克盡力使這種“天意”變成現實。在美國人看來,他是位卓有成績的比較成功的總統。他不像其他總統那樣誇誇其談,他對美國人民幾乎兑現了自己的全部諾言。 波爾克認為,對公職的熱望以及尋求依靠公眾過活的卑劣小人的數量正在日益超出先例,無論哪個政黨的總統都將不可能再次當選。原因在於政府的官職任命權將破壞任何總統的名望,不論他將多麼出色地管理政府。
北卡萊羅納州的波爾克紀念雕像 北卡萊羅納州的波爾克紀念雕像
在波爾克成為總統後,有來自各方面的對他的批評。如安德魯·傑克遜的前任約翰·昆西·亞當斯批評道:“波爾克沒有才智,沒有文采,説話辯論説不到點子上,外表上沒有氣質,在説話上也沒有口才,沒有自己的風格,沒有哲學,沒有痛苦,沒有巧妙的即興演講。” [4]  有人還認為,波爾克是一個狡猾、詭詐和搞陰謀的人。波爾克的任命完全是自政府組成以來任何一位總統都未曾作出的最該死的決定。他的周圍有一班喜歡吹牛拍馬的傢伙,他們將他奉承得昏昏然而不知所以
讚揚波爾克的人則稱他是最傑出的人,認為波爾克是人民權利的能幹、正直和無法收買的鬥士。他是民主黨人原則的傑出化身,是一個偉大的總統。波爾克同時代的幾位遺老對他極為崇敬。他們稱他是“我們政府官員中的佼佼者,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優秀、最誠實和最富有成效的總統之一”。安德魯·傑克遜也説:“對於不凡的工作能力——無論是腦力還是體力的,波爾克將自由人民的最高長官所必備的老練和判斷結合起來。” [4] 
後世稱頌波爾克任職期間是“傑克遜和林肯任期內的一抹亮點” [8]  。在1962年曆史學家的投票排名中,波爾克名列美國31位總統(其中2人因任期短暫而不計入排名)中的第8名(僅次於亞伯拉罕·林肯、喬治·華盛頓、富蘭克林·羅斯福、伍德羅·威爾遜、托馬斯·傑斐遜、安德魯·傑克遜及西奧多·羅斯福),在6位“接近偉大”的總統中排名第3。 [3] 

波爾克軼事典故

波爾克個人名言

  • 我寧可自己親自監督政府的運作,也不願意將公共事務交付給我的下屬,這使得我的責任非常重大。 [4] 
  • 但願公眾輿論能夠始終執行與之適宜的其中一種職能,即教導美國各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公務員們,任何一方都不得跨越自己的權限,行使憲法賦予另一方的權利。 [4] 

波爾克信仰問題

波爾克是長老會教友和衞理公會教徒。説起他的宗教信仰,還有一個小插曲兒。由於波爾克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長老會信徒,當他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便由父母帶着去受洗禮,以成為一個長老會教友。但長老會的規矩是父母必須按教會的習慣表明自己的信仰才可以給嬰兒施洗。但是波爾克的父親不是長老會教徒,所以,當牧師詹姆斯·威利斯提出這項要求時遭到了波爾克先生的拒絕。兩人爭執了一會兒,波爾克先生帶着妻兒離開了教堂,結果也沒有給小波爾克施洗。不過,波爾克是作為長老會教友被撫養成人的,後來他還在哥倫比亞的長老會教堂購買了一個座位,在城裏時常常去教堂。在1833年的一次宗教野營集會上,牧師約翰·麥克費林的一番話打動了波爾克,使他在成了一個衞理公會教徒。然而,出於對母親和妻子的尊重,波爾克仍然出席長老會的禮拜儀式。但當他一個人在城裏時也去衞理公教教堂。波爾克臨終時召見了麥克費林牧師,牧師給他施了洗禮,使他成了一名衞理公會的教徒。 [12] 

波爾克婚姻生活

1846年的莎拉·奇爾德雷斯 1846年的莎拉·奇爾德雷斯 [5]
波爾克於1824年結婚。妻子名叫莎拉·奇爾德雷斯,是田納西州的默弗里斯伯勒人。她的父親喬爾·奇爾德雷斯是一個種植園主、商人和土地投機者。莎拉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她上過北卡羅來納州一所為上層階級子女開設的女子學校。當她和波爾克同在默弗里斯伯勒接受塞繆爾·布萊克的指導時,二人相識。他們在1823年訂婚。1824年1月1日,莎拉和波爾克在她的孃家舉行了婚禮。 [4] 
作為第一夫人,薩拉·奇爾德雷斯總是悄無聲息地為丈夫的政治事務做參謀,為他出謀劃策,並且幫助他準備講演。同時,第一夫人的角色也為她贏來了機智而得體的女主人的聲望。這對夫妻終生都沒有生育過孩子,薩拉·奇爾德雷斯也因此全力投身於推動丈夫政治生涯的工作中。 [4] 
在宗教信仰方面,薩拉·奇爾德雷斯極為正統。居住在總統官邸的日子裏,她禁止在白宮內舉辦舞會,也禁止喝酒、玩牌。儘管她和丈夫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曾參加過就職舞會,但是當他們進入舞會大廳的時候,舞會戛然而止,並且直到他們離開兩小時後舞會才又重新開始。 [4] 
波爾克是一名典型的傑克遜式民主黨員,他反對銀行制度和紙幣政策,堅決主張以金、銀為通貨主體。他一直堅持用硬幣付賬。1834年夏天,波爾克與夫人到了華盛頓,一天清晨,他需要用錢,説:“莎拉,從箱子裏拿出些錢來,我口袋裏的不夠用了。”莎拉不耐煩地打開籍子,摸出各種不同的硬幣,各自放成一堆。她説:“你沒看到嗎?帶着這些金銀四處跑有多麻煩!這正好説明銀行的妙用。”波爾克叫道:“莎拉,你已改變政治立場了,但我現在要的是錢。”莎拉最後把整個箱子翻過來,倒出所有硬幣,並堅持她的看法:“哼!如果我們一定要使用金幣銀幣,那麼,女人出門根本沒法帶足金錢!” [10] 

波爾克形象與性格

波爾克中等身材偏低、體格健壯、姿態挺拔、眼睛灰色、目光深邃、前額凸起、高顴骨、薄嘴唇、鼻子較大是波爾克的外部形象,他當總統時,黑頭髮已變成灰白。他的健康情況總的説來不大好,常鬧一些毛病。 [11] 
波爾克的性格內向,但出於政治需要,他迫使自己與人交往。他的真正親密的朋友很少,但他仍廣受歡迎。他雄心勃勃。人們評價他説,他無情地鞭策自己,將他具有的能力和精力利用到了很少有人能達到的程度。他是個令人肅然起敬的人,然而卻並不討人喜歡,也不使人畏懼。他常常板着一副優鬱的面孔,偶爾也露出會心的微笑,他感情深沉,工作勤懇,缺乏幽默,喜歡步行。他時刻牢記肩上的重擔,卻又不願讓與他打交道的人覺察出這點。從剛成年時起,他就一心一意從事政治,因此,波爾克的愛好幾乎無從表述,實際上他排除了除政治以外的一切愛好。政治成了他的全部生命,除了政治,他沒有其他願望,沒有智力上的愛好,沒有娛樂。 [1]  [11]  因此,美國人民從情感上難以接受顯得冷酷,死板、多疑、缺乏幽默感的波爾克。 [10] 

波爾克維持蓄奴

波爾克生前是一個農奴主,擁有一片棉花種植園 [8] 

波爾克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及生卒年
簡介
父親
塞繆爾·波爾克(1772.7.5-1827)
一名種植園主。
母親
簡·諾克斯(1776.11.15-1852.1.11)
1774年與塞繆爾·波爾克結婚。
妻子
莎拉·奇爾德雷斯·波爾克(1803.9.4-1891.8.14)
——
表格參考資料 [1]  [4]  [8]  [11] 

波爾克主要作品

波爾克的著作有《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剋日記》《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通信集》等。 [4] 

波爾克後世紀念

詹姆斯·波爾克紀念金幣 詹姆斯·波爾克紀念金幣 [7]
波爾克墓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州府廣場。 [4]  北卡萊羅納州有波爾克的紀念雕像。
美國曾發行波爾克的紀念幣與紀念章。 [7] 
參考資料
  • 1.    梅人,美國曆任總統,時事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第110-119頁
  • 2.    James K. Polk Facts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1-12-26]
  • 3.    [美]威謙·A·德格雷戈裏(DeGregorio,William A) 主編;夏伯銘 譯.美國總統大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702-703
  • 4.    [美]卡特·史密斯 著.白宮舊主: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7-09:56-60
  • 5.    Sarah Polk Facts  .Britannica[引用日期2022-05-14]
  • 6.    吳錫山 主編.世界首腦大典: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01:836
  • 7.    王宗舜 著.錢幣上的軍事文化 上: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08:106
  • 8.    [美]南希·J·海捷斯基 著;三言 譯.美國總統圖傳:電腦報電子音像出版社,2013-03:40-41
  • 9.    郭俊蘭,陳勇.美國總統“政治綽號”命名式隱喻的特點分析[J].懷化學院學報,2020(8):126
  • 10.    [美]保羅·伯勒 著;曉鋼等 編譯.總統們的趣聞軼事:羣眾出版社,1990-12:81
  • 11.    張錦鐵 主編.美國總統檔案:九州圖書出版社,2005:83-84
  • 12.    李富明,馬建臣,趙朝 主編.美國總統全傳 上: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09:273-275
  • 13.    張錦鐵 主編.美國總統檔案:九州圖書出版社,1999-01:420-4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