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泗涇鎮

鎖定
泗涇鎮,隸屬上海市松江區,地處松江區東北部,東與九亭鎮毗連,南與新橋鎮洞涇鎮接壤,西與佘山鎮為鄰,西北與青浦區趙巷鎮相鄰,北與青浦區徐涇鎮交界。 [2]  系1953年國務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建制鎮 [5]  ,區域總面積24.54平方千米。 [3]  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藴的千年古鎮。 [6]  2014年末,泗涇鎮户籍總户數11117户,總人口28506人。 [3]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建泗涇區人民政府,轄八鄉一鎮;1957年7月,撤區並鄉,泗涇鎮為縣屬鎮,八鄉合併,建泗聯鄉;1991年1月,撤銷泗涇鎮、泗聯鄉建制,建立新的泗涇鎮。 [2]  截至2021年10月,泗涇鎮轄39個社區。 [4]  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號。 [2] 
2011年,泗涇鎮有民營企業2350户,財政總收入3.9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27.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125.05億元,工業增加值29.43億元,工業利潤總額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49元。 [2] 
中文名
泗涇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上海市松江區
地理位置
松江區東北部
面    積
24.54 km²
下轄地區
39個社區
政府駐地
人民路1號
電話區號
021
郵政編碼
2016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泗涇下塘歷史風貌區
車牌代碼
滬A~N
人    口
28506人(截至2014年末户籍人口)

泗涇鎮歷史沿革

天寶十年(751年),屬華亭縣。
北宋時期(960~1127年),泗涇先民在通波塘兩岸築屋定居,形成“會波村”。
南宋時期(1127~1279年),會波村東移,形成新的村落“七間村”
元朝,在七間村的基礎上發展為市鎮。
順治十三年(1656年),屬婁縣集賢鄉三十八保。
民國元年(1912年),華亭縣、婁縣合併為華亭縣,屬華亭縣。
民國三年(1914年),改松江縣,屬松江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泗涇鎮為縣屬鎮。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建泗涇區人民政府,轄八鄉一鎮。
1957年7月,撤區並鄉,泗涇鎮為縣屬鎮,八鄉合併,建泗聯鄉。
1958年9月26日,泗聯鄉改建為東方(後更名為泗聯)人民公社。
1978年3月,析泗聯公社建九亭、泗聯、洞涇3個公社。
1984年4月,政社分設,建立泗聯鄉。
1991年1月,撤銷泗涇鎮、泗聯鄉建制,建立新的泗涇鎮。 [2] 

泗涇鎮行政區劃

泗涇鎮區劃沿革

2011年末,泗涇鎮轄張涇、新南、中西、江川路、潤和苑、新凱一村、新凱二村、潤江、麗水、景園、景港、西南、張施13個居民委員會,葉家、橫塘橋、趙非涇、打鐵橋、橫港、祥澤、青松、古樓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21個居民小組,67個村民小組。 [2] 
2014年末,泗涇鎮有居民委員會21個。 [3] 

泗涇鎮區劃詳情

  • 總體情況
截至2023年6月,泗涇鎮轄區共設有42個居民區 [2]  [4] 
  • 下塘社區
下塘社區轄新南居民區、葉星居民區、打鐵橋居民區、張施居民區、張涇居民區、趙非涇居民區、中西居民區、江川居民區、潤和苑居民區、西南居民區、麗水居民區、景港居民區、景園居民區、七間邨居民區。
  • 會波社區
會波社區轄橫港居民區、祥澤居民區、古樓居民區、潤江居民區、青松居民區、同潤居民區、向陽橋居民區、金地一村居民區、金地二村居民區、金地三村居民區、恆澤居民區、晶湖居民區。 [2]  [4] 
  • 新凱社區
新凱社區轄新凱一村居民區、新凱三村居民區、新凱二村居民區、新凱四村居民區、新凱五村居民區、新凱六村居民區、新凱七村居民區、新凱八村居民區、韻意一村居民區、韻意二村居民區、韻意三村居民區、韻意四村居民區、韻意五村居民區、韻意六村居民區、韻意七村居民區、韻意八村居民區。 [2]  [4]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泗涇鎮地理環境

泗涇鎮位置境域

泗涇鎮地處松江區東北部,東與九亭鎮毗連,南與新橋鎮洞涇鎮接壤,西與佘山鎮為鄰,西北與青浦區趙巷鎮相鄰,北與青浦區徐涇鎮交界。 [2]  區域總面積24.54平方千米。 [3]  泗涇鎮地處太湖流域蝶形窪地底部,地勢低平。泗涇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整體為平原感潮河網地區,水資源豐富,澱浦河、泗涇塘、北泖涇、洞涇港、通波塘、三涇河為鎮區內主要河道,均可通航;有區、鎮級河道19條。 [3] 

泗涇鎮地形地貌

泗涇鎮地處太湖流域蝶形窪地底部,地勢低平。 [2] 

泗涇鎮氣候

泗涇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 [2] 

泗涇鎮水文

泗涇鎮為平原感潮河網地區,水資源豐富,澱浦河、泗涇塘、北泖涇、洞涇港、通波塘、三涇河為鎮區內主要河道,均可通航;有鎮、村河道76條。 [2] 

泗涇鎮人口

2010年,泗涇鎮轄區總人口9.43萬人,城鎮化率100%。外來常住人口6.8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5.20萬人,佔55.11%;女性42322人,佔44.89%;14歲及以下8969人,佔9.51%;15~64歲8.10萬人,佔85.89%;65歲及以上4334人,佔4.6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31萬人,佔98.77%;有蒙古、回、苗、壯、滿、白、黎、傈僳、鄂温克、土家等33個少數民族,共1161人,佔1.23%。 [2] 
2011年末,泗涇鎮人口出生率13.6‰,人口死亡率1.46‰,人口自然增長率12.14‰。 [2] 
2014年末,泗涇鎮户籍總户數11117户,總人口28506人,其中男性14439人,女性14067人,均為非農業人口;18歲以下3817人,18~35歲5804人,36~60歲11027人,60歲以上7858人。 [3] 

泗涇鎮經濟

泗涇鎮綜述

2011年,泗涇鎮有民營企業2350户,財政總收入3.9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27.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125.05億元,工業增加值29.43億元,工業利潤總額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49元。 [2] 

泗涇鎮農業

泗涇鎮農作物以水稻、大麥、小麥、油菜籽為主,盛產水產品。 [2] 
明代,泗涇鎮是松江府重要糧食集散地。 [2] 
1990年,泗涇鎮建有泗涇都市農藝園、1個鎮農場、2個村農場,交售商品糧近2萬噸。 [2] 
2011年,泗涇鎮耕地面積3401畝。 [2] 

泗涇鎮工業

清末民初,泗涇鎮以糧食加工為主,米行、米廠、釀造、竹木四大行業發展成為維繫全鎮經濟的四大支柱。 [2] 
20世紀80年代起,泗涇鎮發展鎮、村工業。 [2] 
2011年,泗涇鎮有規模以上企業150家,初步形成以新型建材、汽配、食品、油墨、機電為主要行業的東部工業園區;以生產專用鑽頭、電子產品為主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兩個園區經濟總量佔泗涇鎮三業總產值(240.83億元)的53.02%。 [2] 
鎮區情況 鎮區情況

泗涇鎮社會事業

泗涇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泗涇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366人,專任教師94人;小學2所,在校生2452人,專任教師15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完全中學1所,在校生1753人,專任教師13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1所,全年辦班265班,學員22832人次。 [2] 

泗涇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泗涇鎮有古鎮戲台、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鑼鼓藝術《十錦細鑼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皮影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泗涇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泗涇鎮有松江區泗涇醫院(屬二級乙等醫院),執業(助理)醫師204人,護士173人,病牀240張;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5.43萬人次,住院9364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泗涇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泗涇鎮有百姓健身房1處,健身苑1處,健身點28個,標準籃球場3個。 [2] 

泗涇鎮社會保障

2011年,泗涇鎮有11534名失地農民由農業户口全部轉為非農業户口,實行小城鎮社會保險,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100%;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57户,人數468人,支出219.71萬元,比上年增長32%,月人均404.56元,比上年增長15.2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0人;社區服務設施9個,其中受理中心1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8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24張;公辦養老院有1家,其中公辦助餐點1個;新增就業人員242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9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 [2] 

泗涇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泗涇鎮通郵率100%,形成高速率、大容量的寬帶信息網絡平台,實現寬帶接入覆蓋全鎮。 [2] 
  • 給排水
2011年末,泗涇鎮鎮區自來水全覆蓋。 [2] 
  • 燃氣
2011年末,泗涇鎮鎮區液化氣使用覆蓋全鎮,50%以上居民使用天然氣。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泗涇鎮鎮區綠化覆蓋率18.51%。 [2] 

泗涇鎮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上海地鐵9號線嘉松公路、嘉金公路和滬松公路等過境;水路運輸航線通達松江、上海及浙江等地;鎮區過境公交線有6條,有環鎮公交線3條。 [2] 
嘉松公路 嘉松公路

泗涇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泗涇鎮”一名因通波涇、外波涇、洞涇、張涇四水彙集於此而得名。 [2] 

泗涇鎮風景名勝

  • 泗涇下塘歷史風貌區
泗涇鎮境內的泗涇下塘歷史風貌區佔地面積13公頃,有名勝古蹟10處,古代石橋8座,名人遺址2處,松江區文物保護單位3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處;有宋真宗賜額東田禪寺,宋代夏氏清越堂,明代福連橋,安方塔等古蹟。 [2] 
泗涇下塘歷史風貌區

泗涇鎮榮譽稱號

2020年5月13日,泗涇鎮獲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榮譽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