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雄

鎖定
法雄(?-117年), [2]  字文強。扶風郿縣(今陝西眉縣東北)人,戰國齊襄王田法章的後代。東漢時期大臣。 [3] 
法雄初為郡功曹,太傅張禹召入府中做從僚,後推舉他擔任平氏縣長。他在任善於治理,辦案除奸,頗具章法。上任不久,境內安定,深得百姓愛藏,南陽太守鮑得上書奏明他的政績,法雄轉任宛陵縣令。永初三年(109年),侍御史寵法雄督領州郡兵馬將張伯路擊敗。第二年,張伯路又與劉文河等三百餘人,攻下厭次城,殺死縣令等官吏,轉入高塘。所過州縣,燒燬官府,釋放囚犯,勢力不斷擴大。朝廷見狀,急忙徵召法雄為青州刺史,又派遣御史中丞王宗持節杖,調集幽、冀兩州各郡兵馬數萬人征剿,幾次擊敗張伯路等,張伯路等人退走。4月,漢安帝大赦天下,但張伯路因朝廷尚未罷兵,不願歸降。王宗召集眾刺史、太守討論對策,法雄認為,現朝廷有赦命,可暫且退兵,以誘惑他們,促其分裂,可以不戰而勝。王宗採納了法雄的建議,立即退兵。張伯路得知後,也放還抓去的人,因東萊的軍隊未退,他們又退走遼東,然後回到海上。永初五年(111年),張伯路等因缺糧,返回東萊,法雄率郡兵將其擊敗。 [3] 
法雄在任四年,親自斷案,懲治不法,使大小官吏不敢有非法的行為,一些不守法的官吏也都自解印綬,離職而去。以後他轉任南郡太守,因治理有方,糧食連年豐收,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人口日增。法雄於元初四年(117年)終。 [3] 
文強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右扶風郿縣(今陝西省眉縣)
逝世日期
117年
本    名
法雄

法雄人物生平

法雄是齊襄王田法章的後裔。秦國齊國之時,田氏子孫均不敢自稱田姓,因此改為法姓。漢宣帝時(前113一前49),法氏子孫遷徙至三輔地區,世代均擔任品秩二千石的官員。
法雄起初以郡功曹身份出仕,受太傅張禹府所闢,再以高第官除南陽郡平氏縣(今河南桐柏縣西)縣令。法雄善於處理政務,擅長查察奸人壞事,因此在任期間,盜賊甚少為患,縣內吏民都對法雄既敬又畏。南陽太守鮑得向朝廷彙報法雄的表現,法雄於是調任宛陵(今安徽宣城)縣令。
永初三年(109年),海賊張伯路與平原劉文河等三百餘人自稱為“使者”,攻打厭次城,殺害縣長及官吏,賊軍更向高唐轉進,焚燒官寺,大肆釋放囚犯,四方盜匪、渠帥皆稱張伯路為“將軍”,爭相投靠他。朝廷下令派遣御史中丞王宗持節,帶領幽州冀州諸郡為數萬人的士兵,又徵法雄為青州(今山東臨淄)刺史,與王宗一起合力討伐張伯路。王宗、法雄二人連番征戰,大破賊兵,賊軍被斬首溺死者達數百人之多,餘賊亦四出奔逃,官軍獲得大量器械財物。即使後來漢帝發詔大赦天下,賊軍仍因王宗、法雄的軍隊尚未解甲,而不敢歸降。王宗為了迅速消滅賊眾,便召集刺史太守共同商議,大家都認為應該直接進行攻擊。法雄卻主張:“不是這樣的。兵者,是兇器;戰爭,是危險的事。蠻勇並不可恃,勝利亦不是必然的。這批賊眾如果乘船出海,深入遠島,那就不易攻討了。既然國有赦令,現在可以暫且罷兵,撫慰這羣盜賊,如此一來他們勢必解散,然後我們再對付他們,可以不戰而定了。”王宗亦認同其言,決定罷兵。賊眾聞訊果然大喜,將侵略所得的財物戰俘通通交還。不過由於東萊郡的軍隊未肯解甲,賊眾再次感到驚恐,遁走遼東,直至海島。
永初五年(111年)春天,漂泊海島的賊眾缺乏糧食,於是再次入寇東萊郡。法雄率領郡兵大破賊眾,賊軍向遼東逃竄,遼東人李久等協助法雄施行夾擊,成功平定賊眾,州界自此才得和平。
法雄為官嚴謹,每至軍中,都會複審案件,觀察囚犯的神色,經常能準確地判斷案情的真偽,因此亦能查察不守法的官吏,並下令要他們解印除任。在青州刺史四年,法雄便升遷為南郡(治今湖北江陵東南)太守,精於斷案,治安靖平,户口益增。其時沔水雲夢澤一帶野獸肆虐,前任太守懸賞招募人民捕獵虎狼,前往捕獸者反而屢遭其害。法雄於是向所屬縣令致信,説道:“虎狼居於山林之間,就好像人類居於城市之中。古代的治世中,猛獸不會侵擾人類,那是因為國家恩信寬澤,仁德連禽獸都有所被及。我這太守雖然不是什麼有德行的人,但也不敢忘記這種道理。當你們收到這信件後,便將捕獸的工具及機關都摧毀掉,從此不得再於山林中胡亂捕殺野獸了。”自此之後,當地虎患稍為平息,人們的生活亦得到安定。法雄擔任太守數年,農務經常都有豐收。
元初年間,法雄卒於任上。

法雄人物成就

永初年間,法雄在平定張伯路、劉文和之亂中頗有戰績。

法雄家庭成員

兒子:法真
孫子:法衍
曾孫:法正,蜀漢劉備謀臣

法雄歷史評價

范曄後漢書》:“雄、尚、緄、撫。璇能用譎,亦云振旅。” [1] 

法雄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 [1]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21]
  • 2.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1945頁
  • 3.    陝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第79卷.上.人物誌[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03.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