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書

(水族的文字)

鎖定
水書是水族的文字, 水族語言稱其為“泐睢”。 主要用來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水書在水族羣眾的社會生活中,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婚喪嫁娶仍然照水書記載的“水歷”推算決定。
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亞太地區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上,由國家檔案局推薦申報的《中國貴州省水書文獻》文獻遺產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2] 
中文名
水書
別    名
泐睢
包    括
天文地理宗教民俗

水書歷史沿革

水書 水書
傳説中“水文字”是在貴州省獨山縣水巖鄉水東村,由一個叫陸鐸公的人創造的,當地的水族和布依族人都用布依語水語吟唱一首古老的民謠,翻譯成漢語為:"有個老人叫陸鐸,四季居住山洞中。青石板上造文字,造得文字測吉凶。所有良辰全送人,等到自己造房時。書上已無好日子,無奈只好住洞中。若問深洞在哪裏,就在水巖和水東。"
水書的神秘還在於它的"古"和"反"。水語稱水書為"泐睢"。唐代設置撫水州,安撫自稱"睢"為主體對象的人類羣體,從此以"水"代"睢"。這是中央王朝確認水族之始。
2002年3月,“水書”被納入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水書文字數量

1986年出版的《水族簡史》稱有400多個,《中國水族文化研究》稱有500多個字。而專家在查閲的2000餘卷水書中,發現異體字主要集中在12地支、春夏秋冬、天干九星等單字上,例如,發現"寅、卯"等字的異體字已各有30多個。對於水族古文字的異體字,保守地推測,如果每個水文字單字至少有1個異體字計算,那麼水文字總量約有1600個。

水書記載內容

水書 水書
水書所記大多是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的日期、方位、吉凶兆象及驅鬼避邪為巫師施行法事的工具。只是因為水族篤信鬼神,故水書用途很廣。水書這種特有的功能,促進了水族鬼神崇拜的世代沿襲。
在水族聚居地區,能看懂讀通和會使用水書的水族人(全部為男性)被人們稱作“鬼師”,他們在水族民間的地位很高,被人們所崇拜。“水書”就是“鬼師”祖傳的極為珍貴的寶物,只傳男不傳女,一般不會輕易傳給外人。水書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鬼師通過口傳、手抄的形式流傳幾千年。水族鬼神崇拜的一切活動,不論是判定事情的吉凶,認定鬼魅作祟,還是驅鬼送鬼、禳災乞福的巫術儀式,均由鬼師從水書中查找依據。因此,在水族鬼神崇拜的一切活動中,必須通過鬼師(使用水書)作為媒介才能發揮。因此,在水族鬼神崇拜現象中,水書是一部教科書,鬼師則是教師。鬼師與水書的結合,是維繫水族原始宗教信仰——鬼神世界的紐帶,是巫文化傳承的物質因素,並維繫着這個神秘世界經久不衰。

水書曆法資料

水書除了包涵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內容以外,它還保存了亟待挖掘和破譯的天象、曆法資料和水族古文字資料。水書所反映的天象、曆法資料,是一份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鬼師”從用途、使用功能方面把水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白書”,主要用於喪葬、祭祀、生產、出行、房屋營造、經商、嫁娶和占卜等方面;另一類是“黑書”,又稱“水書秘笈”,能掌握此書的鬼師極少。黑書就要用於“放鬼”和“退鬼”。
相傳過去,外人只要一走進水族村寨,都要遵紀守法,擔心做了壞事會被鬼師“放鬼”附身。鬼師只要知道某人的生辰八字,或取得其一根毛髮,或取得其身上的一片衣物等物品就可實施“放鬼”。當某人被“放鬼”附身,他就必須去求另一鬼師將鬼解除,稱為“退鬼”,而且所請的鬼師法術必須高於“放鬼”的鬼師,這樣鬼才能退回給“放鬼”的鬼師,放鬼的鬼師就會因為所放之鬼加害於己而亡。如果被放鬼者所請的鬼師法術低於放鬼之鬼師,那麼被放鬼者就無法“退鬼”,就會被所放之鬼加害而亡。

水書文字結構

水書其一是指其結構,有的字雖是仿漢字,但基本上是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字型的寫法。“水書”文字為何與漢字不一樣,其寫法與漢字相反,這些問題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二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漢人王朝的統治階級所迫害,相傳其祖先“陸鐸公”創制“鬼書”以反對和報復統治者。水書和漢字是非拼音文字。
水族古文字的結構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類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漢字,即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形體的寫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種密碼符號。書寫形式從右到左直行豎寫,無標點符號。見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載體主要有:口傳、紙張手抄、刺繡、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書主要靠手抄、口傳流傳。由於其結構多為象形,主要以花、鳥、蟲、魚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圖騰物所撰寫和描繪,仍保留着遠古文明的信息,在水族地區仍被廣泛使用,因而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水書水書示例

水書示例 水書示例
水族古文字的結構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類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漢字,即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形體的寫法,三是宗教文字。

水書保護措施

水書搶救

《水書搶救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課題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正式立項。有關部門已將其列入“國家重點歷史文獻遺產工程”進行搶救和保護,並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水書研究的重大突破令人欣喜,但水書的保護難以讓人樂觀。貴州省水家學會副會長、水書專家蒙熙林告訴記者,貴州省境內估計有水書2萬多冊,荔波檔案局有6400多冊,三都縣收集有5000多冊,還有1萬多冊散落在民間,由於經費嚴重不足,徵集難度特別大。雖然荔波已投入100多萬元,但也只是杯水車薪。而且水書研究逐漸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來自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的某些專家不斷從民間收購水書,一批珍貴水書正在流失。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水書先生的傳承已經出現斷層,水書先生的數量在急劇減少。據統計,全國有1000多名水書先生,但絕大部分已在60歲以上。
對現有水書進行注錄和鑑定有利於水族文化的研究和繼承,但荔波6400多冊水書中僅有1500多冊得到破譯和整理,而破譯出的一些水書孤本因無經費也不能修訂、審稿、出書。姚炳烈憂心地説:“有形的水書研究和保護都這樣難,更別説水族中那些沒有文字記載的大量古歌了,根本就沒有能力去留存。”姚炳烈心中一直有一個願望,希望能建一個水書博物館,盡最大能力保護水書這一優秀的民間文化遺產。

水書傳承

絕大多數水族人不懂水書,懂水書的人被尊稱為水書先生,水書自古就有傳男不傳女的戒律。2007年前,三都縣尚有500多位水書先生,幾年時間離世的有近200位,僅剩下300餘位,且多已年逾古稀。 [1] 
由於水族村寨的年輕人多外出打工、運用水書擇良辰吉日等活動都是無償的、水書用於民間擇吉驅邪的功能逐步退化等原因,近年來鮮有人願意學習,導致水書傳承出現斷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