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西學院文學院

鎖定
文學院是河西學院下設的二級學院,2010年12月由原河西學院中文系更名而來。 該院創辦於1978年,是我校自建校以來辦學時間最長、規模較大的院之一。
中文名
河西學院文學院
創辦時間
1978年
專業方向
漢語言文學教育
修業年限
四年

河西學院文學院學院介紹

河西學院是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普通本科院校。 [1]  其前身是1941年創立的甘肅省立張掖師範學校,歷經張掖師範學院、張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發展階段,2000年張掖農業學校、張掖職業中專併入,2014年張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張掖市人民醫院併入。現有54個本科專業,涉及11個學科門類,在校學生19638人,累計培養各類畢業生10萬餘人。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3年教育部批准復旦大學對口支援。2015年列為甘肅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

河西學院文學院現任領導

[2] 
名譽校長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副校長
-
-

河西學院文學院專業設置

河西學院文學院漢語言文學

專業方向:漢語言文學教育 修業年限:四年
類別:師範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創新精神,能勝任義務教育各級各類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以及新聞、編輯、文秘等與語言文字相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外國文學。
專業特點:師範性、實踐性、實用性
就業方向:中學語文教師、報刊雜誌編輯以及與語言文字相關的行政工作及企業文秘工作等。

河西學院文學院人文教育

專業方向: 人文教育 修業年限:四年
類別:師範類
培養目標: 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所需的、具有較高人文素養和跨學科知識能力的、勝任文科綜合類課程教學的中學教師
主幹課程: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中國文學、漢語基礎、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人文科學概論等。
專業特點: 師範性、實踐性、複合性
就業方向:義務教育各級各類文科綜合類課程教師、文秘和行政工作等。

河西學院文學院教育教學

漢語教研室
漢語教研室是河西學院文學院的基礎教研室之一。該室現有教師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講師2名,助教1名。碩士5名,在讀博士1名,師資力量較強。該室承擔《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漢語基礎》《邏輯學》等專業必修課程和《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基礎或詩詞格律》《修辭學》《中國文化專題》《河西方言或民俗調查》等專業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另外還兼任全校教師教育技能課程《教師口語》的教學工作。其中《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課程為校級精品課,《語言學概論》課程為校級重點建設課程。
漢語教研室注重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各位專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不斷學習教育理論,更新專業知識,探索適合於本學科的教學方法,取得了突出成績。近年來有一項教學研究成果獲河西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和甘肅省教學成果獎教育廳級獎,一項教學研究成果獲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三篇教學研究論文先後獲校級優秀教研論文二等獎。我室有2名教師先後獲得2006年度和2008年度“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有1名教師獲得河西學院“優秀教師”稱號,有2名教師獲得河西學院“教學優秀獎”, 有1名教師獲得河西學院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
漢語教研室注重教學與學生專業實踐相結合,積極參與學生專業活動的指導。 負責指導文學院“普通話技能大賽“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等競賽活動,在促進我院學生師範技能的培養和提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7年該室教師參與輔導的學生在全省“雅言經典·中華詩文誦讀比賽” 中榮獲大中專學校學生組三等獎,2名指導教師獲得優秀輔導獎。該室教師指導的學生論文曾獲得全省第五屆大學生“挑戰杯”二等獎, 指導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另外,該室有3名教師先後獲得河西學院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漢語教研室歷來重視科學研究,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科研成果。現已出版《教師口語訓練教程》教材一部、《河西方言調查與研究》 《山丹方言志》《周易經傳與古代文化》專著三部,參編教材、著作多部,在《古漢語研究》《方言》《敦煌研究》《孔子研究》《周易研究》《中國地方誌》《蘭州大學學報》 《西北師範大學學報》 《寧夏大學學報》《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 已主持完成多項地廳級以上的科研項目,其中有2項科研成果分獲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
古代文學教研室
古代文學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4人;博士1人,碩士2人,是一支學歷、職稱、年齡搭配較為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自1978年恢復建校以來,向敍典、 方步和、楊國學等知名教授先後主講《古代文學》課程, 教研室薪火相傳,形成了團結協作,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教研室承擔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和人文教育專業主幹課程《古代文學》、《中國文學》的教學任務,開設了《詩騷研究》、《先秦散文專題》、《兩漢魏晉散文專題》、《近代文學》等專業選修課;並承擔了院外《大學語文》、《詩詞鑑賞》、《中國文化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近年還相繼開設了《河西文學》、《四大名著導讀》、《唐宋散文導讀》、《中國文化常識》等通識教育選修課。升本以來,教研室致力於精品課程《古代文學》的建設工作。在全校率先編訂了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標準、電子教案和課件、考試説明、試題庫、學生必讀書目、作業要求等常規教學文件,全部教學文件曾上網,受到省內外同行的採用,並受到廣泛的好評。教研室承擔了學校教研課題6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3項;有3名教師先後5次獲河西學院教學優秀獎。曾獲學校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1次, 二等獎1次,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優秀教研室主任和優秀教研室各1次。2005年,《古代文學》獲校級精品課程。教學團隊正積極準備申報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教學團隊。
教研室注重培育自己的特色,在教學中始終重視文本訓讀、 經典誦讀, 紮紮實實地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論與基本功。在教學實踐中把經典誦讀充分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嘗試將經典誦讀遷移到課外,力求做到課內課外的結合。從04年起,教研室與中文系學生會、團總支合作,每年都舉辦古典詩詞朗誦演唱會,已經舉辦了7屆,在院內外引起了廣泛的好評。
教研室科研成果斐然:近年出版的專著有楊國學教授主編的《河西文化與敦煌文藝》、《文學作品選》,朱瑜章教授主編的《歷代詠河西詩歌選注》。近年在《文學遺產》、《明清小説研究》、 《文史哲》、 《敦煌研究》、《西北師大學報》等十多種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在“河西走廊的《西遊記》文化”、 “河西邊塞文學與地域文化”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初步的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人文教育教研室
文學院人文教育教研室系由原公共課教研室和人文教育教研室合併而成,本教研室共有教師5人,其中副教授1人,講師4人(碩士研究生2人)。韓傑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
本教研室教師擔任本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及人文教育專業民間文學、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人文科學導論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擔任教育系小學教育專業兒童文學、文學概論等課程,以及全校大學語文、中外文學作品選講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教研室全體教師勤奮敬業,專心教學,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研究方面,先後主持參與甘肅省教育廳2009年研究生導師項目1項,主持2009年度河西學院校長基金項目“人類學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甘肅省為個案研究”,正在進行;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裕固族口頭文學研究”(西部項目),項目編號:10XZW046,正在進行。
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學術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本教研室教師主持2009年度河西學院校長基金項目“人類學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甘肅省為個案研究”一項,正在進行;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裕固族口頭文學研究”(西部項目)一項,正在進行;參與甘肅省教育廳2009年研究生導師項目“文化視野下的裕固族口頭文本與書面文學”一項。近年在《民族文學研究》、《讀書》、《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青海民族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黑龍江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文章40多篇,其中5篇被CSSCI收錄。
現當代與外國文學教研室
文學院現當代與外國文學教研室,共有教師7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其中,在讀博士1人,碩士2人。
本教研室承擔的專業基礎課程有:《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程有:《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代小説研究專題》、《中國當代文藝運動與文學思潮》、《新時期文學研究》、《中國現代歷史小説研究》、《東方文學》、《比較文學》、《外國文學與宗教》、《影視文學》;通識選修課有《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網絡文學》、《張愛玲研究》等。其中,《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課程為系級骨幹課程,校級精品課,2006年被評定為省級精品課。
本教研室完成多項教學改革課題,其中《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正在進行中的《現代文學教學中的經典與經典闡釋》為甘肅省教育規劃重點課題。完成了《“2+8”模式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對閲讀鑑賞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和《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能力生成研究及實踐》教學研究課題。
在科研方面,出版專著多部:如《初中散文評析》、《殘月下的孤旅》、《西北風物記》、《轉型與嬗變——中國現代歷史小説研究》、《基督教與西方文學》等,並在《中山大學學報》、《復旦大學學報》、《求索》、《蘭州大學學報》、《文藝理論與批評》、《民族文學研究》、《人大複印資料》、《文學爭鳴》、《寫作》、《西北師大學報》等各級雜誌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參編著作十餘部。 參加了《裕固族文學研究》和《河西當代文學研究》的省級學術研究課題。
本教研室成員主持過甘肅省教育廳研究生導師項目,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規劃課題項目,河西學院校長基金項目和教學研究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先後榮獲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獎,甘肅省社科院青年社科成果獎,張掖市社科成果獎,河西學院教學成果獎,河西學院教學優秀獎,河西學院優秀教學研究論文獎,河西學院青年骨幹教師,河西學院優秀班主任,甘肅省大學生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等多種獎項或榮譽稱號。
本教研室一貫重視加強學科隊伍建設,注重年輕教師的培養,並被學院評為“優秀教研室”。教研室教師除承擔教學工作以外,還負責中文系學生社團“隴上一葉”文學社的指導工作。同時,長期關注河西地方文化與文學的發展,多次邀請地方作家與文學院師生開展交流活動,積極召開作家作品研討會
本教研室職稱結構與學歷層次較為合理,教學與科研成果突出,全體老師有信心和決心把本教研室建成有激情,有活力,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團隊,為學校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寫作與文論教研室
文學院寫作與文論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助教1人。其中研究生2人。楊林昕教授擔任教研室主任。
本教研室教師擔任全系師範專業、非師範專業各班的《文學寫作》、《基礎寫作》、《公文寫作》、《新聞寫作》、《文學概論》、《美學》、《古代文論》、《新詩研究》、《紅樓夢研究》、《書寫訓練》等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同時還承擔外系《文學概論》、《應用寫作》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文學概論》2005年被立項為校級重點課程,《寫作學》2008年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寫作學》獲校級教學優秀獎2次,《文學概論》獲河西學院第一屆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2項。同時還有多人次獲得校級優秀班主任稱號。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社會實際的聯繫,以理論為指導,以具體操作練習為依託,教學抓實效,重成績,使廣大學生的文學理論素養有了較快的提升,文學創作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每年都有數名學生的若干篇作品在各級報刊上發表,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教研室曾被評為校級優秀教研室。
在落實具體教學工作的同時,學術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我室教師曾參與編寫了《教育實習指導》、《河西小康文化建設》、《課堂教學理論與方法》、《大學語文》《教學技能訓練》等教材與專著;出版專著2部——《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縱論》、《中國現代主義詩學通變論》(楊林昕)。主持“河西當代文學研究”課題並出版論文集《河西當代文學研究》(朱衞國、楊萬壽主編);唐援朝、楊林昕、楊萬壽編寫的《寫作訓練教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在預科班使用多屆,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唐援朝、楊林昕教授主持的紅樓夢研究獲甘肅省高校社科三等獎,楊林昕教授的現代主義詩歌研究成果獲甘肅省高校社科三等獎,楊林昕教授的現代主義詩歌研究成果獲“黃河文學獎”。近年來,全室教師在《人民日報·理論版》、《蘭州大學學報》、《西北師大學報》、《甘肅社會科學》、《絲綢之路》、《學術交流》、《社科戰線》、《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北方論叢》、《甘肅高師學報》等國內雜誌上發表學術文章60餘篇。另外以寫作教學為中心、“隴上一葉”文學社為陣地,開展的曲藝類文學作品徵文與表演活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為學科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開創了成功的先例。
學科教育學教研室
文學院學科教育教研室是中文系下設6個教研室之一。現有教師3人, 其中2名副教授,1名講師,周曉雲副教授擔任教研室主任。
本教研室教師主要擔任本學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和人文教育專業的語文教育學、人文教育學、教學技能訓練、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語文教學藝術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還承擔全校公選課的教學工作。其中,語文教育學和人文教育學都被學校確定為重點課程。本教研室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與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的結合,邊講理論知識邊抓校內試講和教育見習,以理論為指導,以具體操作練習為依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果。
在學術研究方面,我教研室教師公開發表學術文章20餘篇。完成兩項校級教學課題並獲得校級一等獎。由周曉雲副教授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廳科研課題“面向小學教育的漢語言專科教育和課程改革的研究”。雒進才副教授 參撰的《地方多科性大學辦學模式研究》2002年10月獲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獎,2003年1月獲甘肅省第八次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學科教育學教研室注重教學與學生專業實踐的結合,積極參與學生教育實習的指導工作,為學生順利走上講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河西學院文學院辦學成就

三十多年來,文學院堅持“以育人為主,以學生為主體;以人才為本, 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理念,根據基礎教育和地方文化建設的實際需要,不斷明確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文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40人。專職教師35人,行政兼教學3人,行政管理人員8人,其中專職行政管理人員5人。教授5人,副教授 12人,講師16人,助教2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18人,在讀碩士1人, 3名教師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文學院已累計招生三十多屆,輸送各類畢業生4000多人,畢業生遍佈於甘肅河西五地市、以及省外各地,為教育事業和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文學院注重科學研究,擁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為學術帶頭人, 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幹,以年輕的研究生為補充的科研梯隊。三十多年來,始終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為地方文化建設服務的科研理念,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成績突出。教師中有3人曾獲得曾憲梓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獎,3人獲得省級園丁獎,2人獲得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近五年來,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以及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編寫教材18部,出版專著10多部。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其中1項為甘肅省“八五”重點項目。李建宗老師負責的“裕固族口頭文學研究”獲批國家級社科基金項目。文學院在河西當代文學研究、 裕固文化研究、河西方言研究、敦煌文獻語言研究以及河西漢簡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2010年以文學院為主要依託之一的省級重點學科“河西曆史與文化”通過甘肅省評審驗收。
文學院曾被評為“甘肅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先進團總支”、“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等稱號。院“隴上一葉”文學社被評為省級優秀社團。學生科技活動近五年來獲省級“挑戰杯”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幾十項。
文學院為地方提供文化信息諮詢、區域文化發展規劃、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整理以及縣市方誌、廠史撰寫等方面的科研服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