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西學院中文系

鎖定
中文系創辦於1978年,是我校建系時間最長、規模較大的系之一。在校學生1124人,有漢語言文學和人文教育兩個本科專業。中文系現有專任教師3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18人,助教2人,已取得碩士學位的教師17人,在讀碩士4人,在讀博士1人。教師中有3人曾獲得曾憲梓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獎,3人獲得省級園丁獎,2人獲得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近五年來,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以及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編寫教材18部,出版專著10多部。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在河西當代文學研究、裕固文化研究、河西方言研究、敦煌文獻語言研究以及漢簡研究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中文名
河西學院中文系
創辦時間
1978年
主要院系
漢語言文學和人文教育

河西學院中文系基本介紹

中文系現在校學生共20個班1200多人,有漢語言文學教育和現代文秘與公共關係兩個專業,一個碩士生班,二十年來累計招生二十二屆,培養各類畢業生3000多人,現分佈於河西地區及甘肅各地,為教育事業和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中文系下設現代漢語與教材教法、古代文學與古代漢語、文學概論與寫作、現當代文學與外國文學、公共課等五個教研室。其中古代文學教研室的古代文學課程和現當代與外國文學教研室的現當代文學課程為校級重點課程。各教研室充分發揮了教學組織、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方面的作用,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教師中曾獲兩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一項校級獎,其中有一項教學改革成果曾在全校推廣。
中文系注重科學研究,擁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年輕的碩士研究生為補充,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科研梯隊。十幾年來,始終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為地方文化建設服務的正確的科研方向,在教材建設、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方面均有突破,成績突出。共發表文章200多篇。支持編寫了全國師專通用教材4部,輔助教材1部,參編教材8部。其中向敍典教授主編的《文學概論》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文學概論例釋》獲甘肅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眼光向下,積極開展中小學語文教材教學研究,在向敍典教授的帶領下,完成省級科研項目3項,其中1項為甘肅省“八五”重點項目。出版專著6部,其中《小學文言文評析註釋》、《初中文言文賞析辭典》,獲甘肅省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注重地方文化研究,在方步和教授的帶領下,先後完成了多項有關課題,出版《河西寶卷真本》、《張掖史話》,楊國學教授主編的《河西小康文化建設的概要》《河西文化與敦煌文藝概論》等專著6部,尚延齡教授主持了胡風文藝思想系列研究並出版專著1部,引起了國內外文藝界的廣泛關注和較高評價。
中文系黨總支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99年被評為“甘肅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中文系高度重視學生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和運行機制,成績突出,系學生黨支部被評為“全省青年組織學習鄧小平理論先進集體”“先進黨組織”,系團總支被評為“全省先進團總支”“全校先進團總支”。

河西學院中文系專業設置

專業名稱:漢語言文學
專業方向:漢語言文學教育
修業年限:四年
類別:師範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創新精神,能勝任義務教育各級各類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以及新聞、編輯、文秘等與語言文字相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外國文學。
專業特點:師範性、實踐性、實用性
就業方向:中學語文教師、報刊雜誌編輯以及與語言文字相關的行政工作及企業文秘工作等。
專業名稱: 人文教育
專業方向: 人文教育
修業年限:四年
類別:師範類
培養目標: 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所需的、具有較高人文素養和跨學科知識能力的、勝任文科綜合類課程教學的中學教師
主幹課程: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中國文學、漢語基礎、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人文科學概論等。
專業特點: 師範性、實踐性、複合性
就業方向:義務教育各級各類文科綜合類課程教師、文秘和行政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