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

鎖定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原名河南省越調劇團)成立於1949年6月,為國務院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曾從屬淮陽、開封、 商丘、周口專署幾經變遷後,於1983年5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編制委員會分別行文通知,由周口地區越調劇團升稱為河南省越調劇團、直屬省文化廳二級機構 [4] 
2012年6月,省越調劇團劃轉為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承擔越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展演任務。 [1] 
中文名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
成立時間
1949年6月
主    任
申小梅
代表劇目
《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弔孝》《智收姜維》等
原    名
河南省越調劇團
中心地址
周口市東新區中原路北段 [3]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歷史沿革

1949年6月,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原名河南省越調劇團)成立,曾從屬淮陽開封商丘周口專署;
1983年5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編制委員會分別行文通知,由周口地區越調劇團升稱為河南省越調劇團、直屬省文化廳二級機構;
2012年6月,河南省直國有文藝院團機構改革,河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行文通知,同意省越調劇團劃轉為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 [1]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代表劇目

在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指引下,相繼創演了優秀傳統戲、新編歷史戲和現代戲二百多部。在已故著名越調錶演大師申鳳梅的引領下,尤以擅演三國戲《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弔孝》、《智收姜維》、《七擒孟獲》、《盡瘁祁山》等而響譽全國,演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伴隨着中華民族日益興旺發達、繁榮昌盛的矯健步伐,奏響了一曲曲激昂的時代樂章。 [1]  [4] 
舞台演出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劇團榮譽

1963至2003年,八次晉京演出轟動京城,譽滿華夏。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江澤民、李長春、李克強等數十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觀看演出,並親切接見演職員合影留念。
1963年在北京演出時,周總理觀看《收姜維》後誇讚申鳳梅説:“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思想工作”。《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河南日報》、《文化報》、《文匯報》、《北京日報》、《山西日報》等數十家報刊雜誌發表評論文章五百多篇。
1965年至1981年,相繼由北京電影製片廠、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扒瓜園》、《李天保娶親》、《諸葛亮弔孝》、《智收姜維》四部電影藝術片及《諸葛亮》等四十多部(集)電視藝術片。
2016年12月,《老子》劇中一折參加2017年新年戲曲晚會,為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領導和觀眾演出。 [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獲得“越調”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獲獎情況

大型現代戲《吵鬧親家》獲得1991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和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首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新編歷史劇《老子》在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第八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文華大獎”、第四屆黃河戲劇獎特別獎後又在全國第三屆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中榮獲銀獎、在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上榮獲第十三屆“文華大獎”,2013年獲2010-2011年度國家舞台藝術十大精品工程,並被拍攝成彩色藝術片,同年參加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獲優秀劇目獎。 [1]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中心領導

申小梅 申小梅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申小梅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陳新豐
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王保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