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鎖定
河北柳江盆地位於秦皇島市以北的燕山山脈東段與華北平原接壤的區域。地理座標範圍為東經119°30′00″~119°40′00″,北緯40°02′00″~40°14′00″,大部分屬海港區石門寨鎮和駐操營鎮管轄,長城以外地區屬青龍縣。柳江盆地南北長約20千米,東西寬約12千米,面積約240平方千米。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整體呈南北向簸箕狀。北、東、西三面為旖旎的叢山所包圍,僅南面開口,與渤海相望。 [10] 
柳江盆地藴藏着極其豐富的地質遺蹟,集典型性、自然性、稀有性、多樣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於一身,享有“天然實驗室”和“自然博物館”的美譽。 [10] 
1999年,柳江盆地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秦皇島柳江盆地地質遺蹟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隸屬於原河北省國土資源廳。2019年機構改革轉隸至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機構名稱由“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改為“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 [10] 
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3] 
中文名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大部分屬海港區石門寨鎮和駐操營鎮管轄,長城以外地區屬青龍縣 [10] 
氣    候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保護面積
1395公頃
類    型
地質遺蹟類型
保護對象
地質剖面、地質構造等地質遺蹟
級    別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設立時間
1999年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史沿革

1999年,柳江盆地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秦皇島柳江盆地地質遺蹟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5年,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隸屬於原河北省國土資源廳。
2019年機構改革轉隸至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機構名稱由“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改為“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 [10]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

河北柳江盆地位於秦皇島市以北的燕山山脈東段與華北平原接壤的區域。地理座標範圍為東經119°30′00″~119°40′00″,北緯40°02′00″~40°14′00″,大部分屬海港區石門寨鎮和駐操營鎮管轄,長城以外地區屬青龍縣。 [10]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處大地構造位置屬中朝準地台燕山台褶帶中的次一級構造單元-山海關隆起的南緣,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為主,組成向斜構造。其中元古界及古生界環繞盆地邊緣分佈,構成向斜的兩翼,中生界侏羅系分佈於盆地中部,構成向斜的核部。地層沉積環境包括海相、海陸過渡相、陸相及火山噴發相。 [1-2]  [5] 
柳江盆地區域是中國華北地台地質演化的“窗口”,是一個“袖珍版”的華北板塊,在25億年以來的時空變幻、海陸變遷中,歷經多次地質構造運動,清晰地保留着由呂梁運動、薊縣運動、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所形成的六大不整合面;清晰地保留着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質演化歷史的遺蹟。可謂是“彈丸之地,五代同堂”。區內典型的地質構造和地貌形態豐富,從不同類型的斷層到褶皺,從宏觀構造到微觀構造,應有盡有;由岩溶作用形成的象鼻山、溶洞、天井、石芽、溶溝,那些流水作用形成的離堆山、跌水、河流階地,都是彌足珍貴的遺蹟資源。 [10] 
柳江盆地地層發育完整,時代較為齊全,出露良好。共有24個組級地層單位,2個組級地層單位的建組剖面,本地區的亮甲山、黑山窯是我國北方早奧陶紀亮甲山組和晚三疊紀黑山窯的建組標準地點。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三大巖類均有發育,是一個種類齊全的“岩石博物館”,對研究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據有特殊的意義,特別是竹葉灰巖、藻灰巖極具觀賞價值。本地區沉積地層中古生物化石豐富,尤以寒武紀的三葉蟲、奧陶紀的頭足動物、石巖二疊紀和侏羅紀的古植物、以及新生代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最為著名,加之該地區藴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柳江盆地長期以來被廣大地質工作者譽為“地質百科全書”。 [10]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氣候屬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年均174天,年平均降雨量744.7毫米。本區年降水量為400——1000毫米。其中70%集中於七、八月份。 [1-2]  [6]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系

保護區內水有大石河流域和湯河流域,由北向南流經本區,並各自注入渤海。兩河分水嶺位於秋子峪一帶,地表與地下分水嶺一致。大石河是流經保護區最大的河流,有許多支流匯合而成,構成樹枝狀水系,展布於柳江盆地地區;湯河流域位於盆地西部,區內河長10公里,於南部雞冠山口流出保護區。 [1-2]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範圍

河北柳江盆地位於秦皇島市以北的燕山山脈東段與華北平原接壤的區域。地理座標範圍為東經119°30′00″~119°40′00″,北緯40°02′00″~40°14′00″,大部分屬海港區石門寨鎮和駐操營鎮管轄,長城以外地區屬青龍縣。柳江盆地南北長約20千米,東西寬約12千米,面積約240平方千米。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整體呈南北向簸箕狀。北、東、西三面為旖旎的叢山所包圍,僅南面開口,與渤海相望。 [10]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目標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

柳江盆地保護區是集遺蹟保護、科學研究、實踐教學、科普宣傳等為一體的地質遺蹟類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
(1)標準地層層型剖面—亮甲山組、黑山窯組命名地層型剖面。
(2)記錄區域地殼運動重大地質歷史事件的六大不整合面。
(3)反映元古界—中生界地層、岩石的代表性地層剖面。主要有張巖子—東部落剖面、東部落—潮水峪剖面、石門寨西—瓦家山剖面、沙河寨西剖面、沙鍋店剖面等,其中包括24個代表性組級地層單位。
(4)典型地質構造、地貌景觀和古生物化石點。如雞冠山地塹、沙鍋店岩溶地貌、山羊寨洞穴堆積及哺乳動物化石點等。
(5)三大巖類及古生物化石組合遺蹟、遺址等。 [10]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資源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遺蹟資源十分豐富,在較小的範圍內,薈萃了中國北方20多億年以來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24個組級地層單位、六大地殼不整合面和多種典型地質構造與地貌,人稱“彈丸之地,五代同堂”。區內三大巖類出露齊全,各年代沉積地層發育良好,底層單位界線清晰,化石豐富多樣。主要保護對象包括:
(1)由呂梁運動、薊縣運動、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所形成的六大不整合面。
(2)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等三套地層。
(3)古生物化石組合帶。
(4)岩漿岩、變質岩、沉積岩三大巖類。
(5)不同級別的褶皺、不同性質的斷裂及其他構造形跡。
(6)金屬、礦點、非金屬礦化點。
(7)岩溶作用形成的象鼻山、溶洞、天井、石芽、溶溝等。
(8)流水作用形成的離堆山、跌水、河流階地等。 [1-2]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措施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秦皇島柳江盆地地質遺蹟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於1999年經河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設立,為相當處級事業單位,編制15名,下設現場管理科、科研開發科、辦公室,主要職責包括:貫徹執行有關自然保護區建設的法律法規;開展保護區基礎調查、科研和學術交流活動;負責保護區現場保護、監測和宣傳工作。
隨着保護區事業的發展,根據實際工作需要,2009年由保護區管理處申請,經河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設立河北柳江盆地地學實習基地管理服務中心,屬柳江保護區管理處下設機構,為相當科級事業單位,事業編制6名,主要職責是:負責與來柳江盆地開展教學實習院校的聯絡和實習師生的接待服務工作;負責組織地學知識講座、學術研討活動;負責地學博物館的運行管理、展品收集和講解服務工作。 [4]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發利用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遊信息

景區
柳江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地學教學野外實習基地。公園距秦皇島市區12公里,以柳江盆地為中心,由地質遺蹟景觀區、地質地貌景觀區和人文歷史景觀區組成,主要風景區有長城祖山燕塞湖等。
交通
保護區境內有京哈鐵路京秦鐵路大秦鐵路、秦青鐵路(地方)4條鐵路。京秦高速公路在境內通過,京沈高速公路穿越撫寧區境內35.1公里(茶棚-永寧寨)、北戴河連接線12.1公里。 [7]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

保護區是中國最早開展地質調查研究工作的地區之一,其研究歷史達一百多年,許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單位,通過在保護區的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不計其數的地質前輩由此邁入神聖的地堂殿堂,而成為知名的專家學者。保護區素來享有地學研究“天然實驗室”和地質學家成長“搖籃”之稱,每年都有數十所大專院校及科研單位在此進行教學實習和科學研究。 [8]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價值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①保護區內六大不整合面中,“加里東運動”不整合面、“海西運動”不整合面、“印支運動”不整合面具有大區域對比意義;“呂梁運動”不整合面、“薊縣運動”不整合面、“燕山運動”不整合面具有區域對比意義。
②保護區內柳江盆地三套地層及三大巖類分佈廣泛,均為自然露頭,地層完整,界限清楚,巖類齊全,化石豐富,沉積構造發育,是進行野外地質教學實踐、科普展示的最佳場所。
③保護區內多種類型的構造形跡對研究區域地殼運動發展史及其力學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④保護區內有眾多內生、外生礦牀品種多,規模小,適於科普教學。
⑤保護區內第四系洞穴堆積,可以使人們瞭解史前生物羣落、生境及生物演化,是重要的科研、科普基礎材料。
⑥保護區內現代海洋沉積環境與地質遺蹟的對比研究,可以起到將今論古的作用。 [1-2]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要意義

柳江盆地是世所罕見的地質瑰寶,更是地質人心目中的“麥加”。早在1869年,著名的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就來到這裏進行地質礦產調查工作,並向業界做了介紹。1996年國際地質大會在中國隆重召開,柳江盆地作為考察地之一走向世界。二十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大中專地質院校把柳江盆地作為地學野外實習基地。柳江盆地因此又被稱為“現代地質學發祥地”和“哺育地學人才的搖籃”。 [10] 

河北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獲榮譽

2012年被河北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國土資源科普基地”; [10] 
2014年被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協會評為“秦皇島市科普教育基地”; [10] 
2014年被秦皇島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評為“秦皇島市公民科學素質教育示範單位”; [10] 
2014年被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首批河北省科技場館體系成員單位”; [10] 
2015年被全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10] 
2016年被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全民科學素質教育基地先進集體”; [10] 
2017年被中國科協評為“二零一六年度優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10] 
2018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 [10] 
2019年柳江地學博物館被秦皇島市科學技術協會列為“秦皇島市科技館--地學科技館”; [10] 
2019年被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北省教育廳和河北省科技廳等六部門評為“河北省全國科普日優秀組織單位”; [10] 
2019年被秦皇島教育局評為“秦皇島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10] 
2019年被河北省科技廳評為“河北省科普示範基地(首批)”。 [10] 
2022年3月,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9]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