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支運動

鎖定
在三疊紀期間到早侏羅世之前發生的地殼運動。在中國揚子板塊西緣、西北緣的三江、巴顏喀拉松潘、秦嶺地區表現最為強烈,形成規模巨大的印支褶皺帶,使華南板塊、羌塘微板塊以及三江地區的一些微板塊與勞亞大陸拼合。中國西部的特提斯帶發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嶺及南秦嶺的地槽褶皺帶,東部的濱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動帶,印支運動西弱東強,以不同形式疊加在不同時期基底巖系之上,再往東台灣、琉球羣島、日本一帶則可能存在着一條海西 印支期地槽型活動構造帶。印支運動為西部地槽褶皺帶的主要形成時期,在中國東部印支運動對古地理、古構造格架有重要的影響,為亞汾I大陸與太平洋之間構造體制演化的新階段,表現為在這一運動基本結束了中國南海北陸的分佈格局,形成大片寬廣的大陸環境。 [1] 
中文名
印支運動
外文名
indo-china movement
別    名
印支構造期
簡    稱
印支期
定    義
中三疊世至早侏羅世之間的構造期
首次提出
1934
提出人
法國地質學家Gromaget

印支運動構造活動

印支期對於中國地質來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揚子板塊、華夏板塊和屬於親岡瓦納構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塊、保山-中緬馬蘇地塊均拼合到歐亞板塊之上,使中國四分之三的陸地完成了拼合和統一。
印支運動及記錄
印支運動及記錄(12張)
具體過程是:華夏板塊和揚子板塊在中三疊世末期率先完成碰撞、拼合,形成華南板塊,二者之間則形成紹興-十萬大山碰撞帶。幾乎與此同時,思茅-印度支那板塊也與之碰撞拼合,之間形成金沙江碰撞帶的南段。晚三疊世,保山-中緬馬蘇地塊拼合到華南板塊之上,之間形成瀾滄江碰撞帶的南段。最後,華南板塊與在印支期之前已經拼合到歐亞板塊之上的中朝板塊發生碰撞、拼合,之間形成秦嶺-大別山碰撞帶(其東段為南黃海嵌入構造所阻斷)。由於印支期的構造活動相當劇烈,在發生碰撞的各板塊內部都發生了廣泛的褶皺變形。
以天迭紀的印支活動
以天迭紀的印支活動(2張)
據估計,上述四條碰撞帶所形成的山脈都不太高,估計海拔不超過3000米;而且由於當時中國大陸的緯度要比今天偏南10度左右,四條碰撞帶均位於熱帶-亞熱帶區域,炎熱潮濕的天氣使這些山脈很快就被夷平。今天位於金沙江斷層帶和瀾滄江帶斷層帶附近的橫斷山脈,以及位於秦嶺-大別山斷層帶上的秦嶺,都是在印支期以後的構造運動中升高的。

印支運動地應特徵

是地學工作者追索印支期以來 是地學工作者追索印支期以來
印支期地應力的主應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來説,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近似北南走向,僅雲南西南角為與金沙江帶和瀾滄江帶近似垂直的東西走向。由於當時的磁北方向較今天東偏30度左右,因此當時的主應力方向也較今天東偏30度左右。

印支運動發展的意義

印支運動在中國及其鄰區大地構造發展中的意義十分重大。印支運動使亞洲東部三個不同陸塊(揚子、中朝、西伯利亞)進一步疊接。當時,在西伯利亞與中朝之間(中亞-蒙古褶皺系)和中朝與揚子之間(秦嶺褶皺系)都曾發生過強烈的褶皺、逆掩,使地殼進一步疊覆、縮短。在濱太平洋構造域,印支運動標誌着西太平洋比尼奧夫帶強烈運動的開始。它不僅使中國東部大陸邊緣的印支地槽褶皺,而且使中國東部大陸地殼開始活化,形成自西向東,即由大陸向海洋愈來愈強烈的基底和蓋層的褶皺和逆掩,以及相應的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自此以後,中國東部地區轉化為濱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化帶。印支運動是特提斯構造帶第一次重要的構造活動。這一褶皺帶向南經馬來、印尼與濱太平洋印支褶皺帶相連,向西經帕米爾、阿富汗一直延伸到高加索或更遠。
參考資料
  • 1.    劉寶和主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百科全書 勘探卷: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