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廉圍攻戰

鎖定
1613年,緬甸東籲王朝中興之主阿那畢隆率軍攻打被葡萄牙殖民者佔據的沙廉城,向沙簾的統治者葡萄牙人勃利多提出,只要交出客居沙廉的東籲侯那信囊,就允許他安全返回印度果阿。勃利多自恃沙廉城牆堅固,防守嚴密,又有許多葡萄牙冒險家相助而加以拒絕。阿那畢隆乃下令攻城,通過挖掘地道成功破城,擒殺了侵佔沙廉的葡萄牙殖民者勃利多(菲利浦·德·布里託)。阿那畢隆準備赦免那信囊,讓其效忠自己,但那信囊以天主教徒的身份拒絕效忠,阿那畢隆遂將那信囊也處死。
名    稱
沙廉圍攻戰
發生時間
1613年
地    點
沙廉城
參戰方
緬甸,葡萄牙
結    果
緬甸東籲王朝獲勝
主要指揮官
阿那畢隆

目錄

沙廉圍攻戰背景介紹

位於下緬甸海岸中心位置的沙廉 位於下緬甸海岸中心位置的沙廉
起初的沙廉,不過是15世紀才冒頭的小型港口。大部分由孟加拉灣東進的商人,都會選擇在西面的阿拉幹城駐足。而從馬六甲北上的船隻,也經常是直接去往規模甚大的勃固城。因此,沙廉的戰略意義實則較為有限,主要支撐上述兩口岸間的短波航運。直到西方人探索完整片海岸,也不會覺得這裏有多少開發價值。
一度在沙廉稱王的傭兵隊長菲利普 一度在沙廉稱王的傭兵隊長菲利普
但在紮根本土的航海國家阿拉幹看來,沙廉就是他們從西海岸轉進東方的橋頭堡。雖然有盛極一時的勃固王朝東籲王朝存在,他們還是耐心地熬到兩者皆陷入混亂,然後才嘗試派兵予以佔領。由於其海軍的近代化升級仰仗西方殖民者幫助,所以負責進攻和控制當地的重任也主要由小股葡萄牙人承擔。他們的領袖菲利浦·德·布里託,也就搖身一變為國王冊封的本地封建領主。後者也對局勢加以利用,派人向果阿印度總督和歐洲本土的西班牙王室邀功,進而獲得“緬甸副王”的虛銜。
菲利普的主要支持者 是下緬甸的勃固孟族人 菲利普的主要支持者 是下緬甸的勃固孟族人
然而,菲利普的野望在相當程度上要依靠發展經貿和本土居民支持。由於體積的因素,沙廉雖然在16世紀發展迅猛,卻始終不被果阿和馬六甲的葡萄牙人所看好,重要性甚至不如邊上的孟加拉小島松迪布。因此,空有雙重身份的菲利普就很難招募到足夠人手,也無法為翻新城防和鑄造大炮而籌措資金。甚至為單純地追求航運利潤,拆除了許多小型戰艦上的武器。作為補充機制,還要大量任用緬甸南部的勃固居民。利用他們對外省入侵者的積怨,反過來支持自己的獨立體系。但也不可避免的與老僱主阿拉幹王國翻臉,並時不時去招惹退往北方的東籲王朝殘部。其結果自然是遭到雙方的敵視,並且讓沙廉在短時間內成為多次軍事衝突的焦點。

沙廉圍攻戰經過

1613年春季,四處招蜂惹蝶的菲利普,終於為自己迎來阿那畢隆號稱多達120000的大軍和400多艘戰船。沙廉的守軍數量是400-1000名葡萄牙人、混血葡萄牙人、印度人和3000-5000個勃固土兵。更為不幸的是,葡萄牙人在松迪布島的社區無力派兵支援,從果阿出發的艦隊也是遠水不解近渴。最後,連授命去吉大港採購火藥的人也攜款潛逃,從而預示着小小沙廉的最終命運。
正在集結的緬甸東籲王朝軍 正在集結的緬甸東籲王朝軍
諷刺的是,前來進攻城市的緬甸軍隊,其實也沒有多少圍攻戰經驗。儘管早在13世紀的蒲甘王朝階段,當地已有規模宏大的磚石結構城牆,但更多中小市鎮的防禦水準依然非常堪憂。活躍在內戰中的封建領主,更樂於在不利局面下撤退入叢林深處,導致很多地方的護牆都以木頭或竹子應付。因此,即便有馬達班(莫塔馬)和勃固之類的中心城市,也不妨礙進攻方以長期圍困的手段逼迫守軍就範。東籲王朝雖在16世紀已大量使用葡萄牙武器,但基本都是火繩槍和用於殺傷步兵的小型獵鷹炮。等到自己的帝國分崩離析,也就失去了維護大口徑武器的能力。而沙廉的城牆儘管不符合歐式要塞標準,卻也由大段的磚石構築,自然不容易被土法輕易搞定。
中世紀後期的緬甸城牆已升級為磚石結構 中世紀後期的緬甸城牆已升級為磚石結構
當年2月19日,阿那畢隆正式下令包圍沙廉,並驚喜地發現對方的火力不足。由於菲利普考慮到城中儲備不足,讓士兵不要使用火炮,而將火藥全部分配給槍械使用。恰逢有1艘小型的福斯特槳帆船從孟加拉抵達當地,被羣起圍攻的緬甸艦隊俘虜,上面的那門獵鷹炮也就成為東籲軍隊的惟一遠程火器。雖然火力遠不足以轟開城牆,卻對不敢開炮的守軍造成很大心理衝擊。他們只能將找到的金屬加熱融化,配合滾燙的開水一同對抗那些攻城蟻附。
近代早期的緬甸 只有獵鷹炮級別的大型火器 近代早期的緬甸 只有獵鷹炮級別的大型火器
當月底,菲利普又嘗試派僅有的3艘福斯塔船去突破海面封鎖。然而,只在船頭安放1門火炮的小船,根本架不住幾十倍於自己的緬甸戰艦圍攻。任務屬性也決定了他們必須留在特定區域緬甸纏鬥,而無法像很多遭遇類似困境的同胞那樣突出重圍。結果,有2艘船在艱苦的激戰後撤回設防港口,另1艘船的成員則因無力迴天而被全部殺死。上面的那門獵鷹炮也落入東籲軍隊之手,反過來成為轟擊沙廉城頭的利器。
20天后,一支來自阿拉幹王國的艦隊抵達沙廉外海。儘管先前因菲利普的背叛而與之兵戎相見,他們卻更擔心東籲王朝的再起成為更大威脅。但這批援軍也不可能為對方傾盡全力,深怕折損自己賴以安身立命的水面力量。加之國王已經同新來的荷蘭人達成合作協議,對沙廉城的命運自然不再重點關切。當意識到緬甸船隻的數量過於龐大,就只能在輕描淡寫地發炮後撤退。他們的離開,實際上也斷送了沙廉守軍獲勝的最後希望。而志在必得的東籲士兵,也正忙於佈置自己的最後一擊。
傳統的緬甸軍隊 依然喜歡靠人力優勢強攻城牆 傳統的緬甸軍隊 依然喜歡靠人力優勢強攻城牆
到了1613年的4月,阿那畢隆的工兵已成功在沙廉城下挖掘了大段地道。在足夠的火藥陸續到位後,摧毀了數段城牆的地基。由於守軍整日忙於應付龐大的攀爬者,根本沒注意到自己腳下的細微變化。尤其是幫助守城的勃固本地人,對此類進攻手段毫無概念,還在城牆被突破的那一刻徹底潰散。剩下的葡萄牙士兵還多次從缺口殺出,向源源不斷湧入的緬甸人發起絕命反擊。但三次效果顯著的暫時勝利,換來的只是更多敵軍的又一輪衝鋒。自知無力迴天的菲利普,只能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向命運屈服。
志在必得的東籲王朝君主 阿那畢隆 志在必得的東籲王朝君主 阿那畢隆

沙廉圍攻戰結果

按照葡萄牙一方的説法,東籲王朝的軍隊因戰鬥損傷、疾病蔓延和後勤困難而損失達30000多人。菲利普的守軍也陣亡了50名葡萄牙士兵和至少1000個勃固本地人,但自己和屬下的悲慘遭遇不過是剛剛開始。根據阿那畢隆的親自指示,這位堪稱傳奇的傭兵隊長被處以刺刑,被插在木杆上慢慢斷氣。妻子也因拒絕成為國王的妾室,在被剝去大腿的皮膚後賣為奴隸。大部分葡萄牙俘虜則被集體發配到上緬甸山區,成為君主圈養的軍事奴隸和炮兵村落。至於5000名本地的孟族俘虜,也被直接賣為奴隸來抵充軍費開支。
沙廉陷落 讓東籲王朝繼續控制下緬甸沿海 沙廉陷落 讓東籲王朝繼續控制下緬甸沿海
在阿那畢隆這樣的典型東籲君主看來,佔領沙廉不僅是解決了一個海岸線上的小小麻煩,更是確保自己對整個下緬甸孟族人的長期壓制。後者雖然早已為自己的先祖所征服,卻屢屢在王朝力量衰退時復國。加上沿海平原有不錯的農業收入和鉅額貿易税收,更讓需要長期維持戰爭體制的他們不能輕易鬆手。這次勝利也預示着即將到來的各本土帝國反攻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