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沂沭斷裂帶

鎖定
亦稱“沂沭深大斷裂帶”,是我國地質結構中著名的“郯廬斷裂帶”的延伸,廣義的郯廬斷裂帶的一部分。因大致位於沂河沭河之間而得名。
中文名
沂沭斷裂帶
別    名
“沂沭深大斷裂帶”
簡    介
郯廬斷裂帶”的延伸
名字緣由
大致位於沂河沭河之間而得名
地理位置
帶位於郯廬斷裂帶主體的北側
特    點
延伸長、規模大、切割深等

沂沭斷裂帶地理位置

沂沐斷裂帶
沂沐斷裂帶(5張)
沂沭斷裂帶位於郯廬斷裂帶主體的北側,與郯廬斷裂帶主體相連成一線,是一條延伸長、規模大、切割深、活動時間長的複雜斷裂帶。該斷裂帶是山東省區域地質的重要分界線,把山東分為地質上所説的魯東、魯西兩大塊。
沂沭斷裂帶又由昌邑大店安丘莒縣沂水-湯頭、鄌郚葛溝四條平行斷裂組成。

沂沭斷裂帶相關資料

沂沭斷裂帶形成於元古代,至今仍在活動,是我國重要的地震帶,山東省兩大地震頻發區(沂沭斷裂帶、聊考斷裂帶)之一。但與郯廬斷裂帶主體相比,未有極強地震記錄。公元1668年的郯城-臨沂大地震,是郯廬斷裂帶主體北端,與本帶相接地區發生的。 [1] 
處於該斷裂帶範圍內的臨朐-青州地區,是山東省中長期地震預報的高危區。預計可能發生里氏震級6級,震中烈度VIII度左右的地震。該斷裂帶是中國東部著名的郯(城)廬(江)深斷裂在山東境內的區段。南由江蘇入境,經郯城北至昌邑入渤海,縱貫山東中偏東部,平均走向17°,長達330公里。斷裂帶北部寬40餘公里,南部寬20公里左右。南北兩端被第四系覆蓋,露頭斷續長達240公里。是山東最主要的深斷裂帶,主要由4條主幹斷裂組成。自西而東依次為 -葛溝斷裂、沂水-湯頭斷裂、安丘-莒縣斷裂和昌邑-大店斷裂(圖1-1)。 它們共同組成了中間為地壘,兩側為地塹的構造組合。主幹斷裂左行平移錯距達30~60公里。 [1] 
1、葛溝斷裂該斷裂構成沂沭斷裂帶的西界,其西盤多為泰山羣、寒武系、奧陶系,東盤多為侏羅系、白堊系,控制了中生界的分佈,總體顯示為東盤下降的左行壓扭性斷裂。可分三段:北段(昌樂 一帶)走向10°~25°,傾向西,局部向東,傾角60~85°;中段(昌樂高崖、沂水馬站一帶)走向10~28°,傾向東,傾角85°;南段(沂水以南)露頭差,僅在沂水八寶莊至沂南燕子湖一帶出露較好,走向15~20°,傾向東,傾角67°左右。 [1] 
2、沂水-湯頭斷裂該斷裂總體走向15~20°,傾向西,傾角大於50°。其西盤多為白堊系,東盤多為泰山羣。總的顯示為西盤下落的左行壓扭性斷裂,它與??-葛溝斷裂共同控制了馬站-蘇村地塹的形成。 3、安丘-莒縣斷裂該斷裂主要發育在白堊系中,走向10~30°,傾向東,傾角75°左右,斷裂帶寬100米以上,局部達4公里,是一強烈的擠壓構造帶。其南段在馬陵山西坡出露較好,斷裂帶寬20~100米,王氏組仰衝於中、上更新統之上,説明其晚近活動明顯。 4、昌邑-大店斷裂該斷裂構成沂沭斷裂帶的東界。它既是泰山羣、土門羣以及古生界分佈的東界,又是膠東羣、膠南羣、粉子山羣、五蓮羣、蓬萊羣分佈的西界。它形成於太古代末期,控制了山東東西部絕然不同地塊的沉積作用和主要構造,成為它們之間的地質分界線。該斷裂的北段往往以揉皺帶形式出現,顯示多次強烈擠壓特徵;南段主斷面局部清楚,走向10~30°,傾向西,傾角65~85°,擠壓破碎帶十分發育,斷裂帶寬100米以上。該斷裂於晚近地質期仍有活動,在莒縣橋山東北水庫壩址附近切割了第四系,並使王氏組仰衝於中更新統之上。該斷裂與安丘-莒縣斷裂控制了安丘-莒縣地塹的形成。 沂沭深斷裂始現於太古代,中生代活動強烈,以張性正斷活動和張扭活動為主,其東西兩側斷裂下沉,形成北北東向近平行展布的馬站-蘇村地塹和安丘-莒縣地塹,充填了大量白堊系地層。中部則斷裂隆起形成汞丹山地壘,其上泰山羣廣泛出露。白堊紀末至早第三紀時期,該斷裂帶表現為強烈的擠壓活動,大部分隆起處於剝蝕狀態,唯其北端下沉,形成濰坊斷陷,接受了早第三紀早期沉積。晚第三紀時期,一方面沿主幹斷裂有大量玄武岩噴發,另一方面濰坊斷陷隨同其周圍的魯北及渤海地區一起下沉,接受了上第三系沉積,自此該斷裂帶的南北差異漸趨明顯,其東西邊界作用大大減弱。第四紀以來,該斷裂帶新構造運動強烈,成為山東地震的最大源地之一,自公元前70年至今,有記載的5級以上的地震發生過5次,其中1668年郯城8.5級地震造成的破壞最為嚴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