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澥

鎖定
字仲容,出身貧寒,以布衣入太學。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先後任學錄、學正、國子監司業、祭酒、大司成,一生從事教育。著作甚多,有《詩書講義》6卷,《孟子詳解》14卷,《詩義釋音》30篇,《詔誥》3卷,《樂章》1卷,《文集》30集,還參加王安石《三經新義》編寫工作,直至晚年仍孜孜不倦於著述。他詩詞水平很高,清嘉慶《旌德縣誌》載有他詠新建桂子亭的詩,“影浮明月高羣木,香襲華亭瞰好山”,贊他文章“言語妙天下,温厚宏深,一篇出人爭誦之”。
本    名
汪澥
別    名
字仲容
所處時代
北宋
出生地
安徽旌德
出生日期
1051年
逝世日期
1126年

汪澥人物簡介

北宋學官。字仲容。宣州旌德(今屬安徽)人。少從胡瑗學《易》。又學於王安石。安石著《三經新義》,他參與其議,並首傳其説。熙寧間,太學成,分錄學政。登進士第,調鼎州司理參軍,知黟縣,入為太學正,累遷國子祭酒,兼定、嘉二王翊善,擢中書舍人,為大司成。以議學制不合,出知婺州等州府。官以儒名者三十年,一時人士推之。著有《孟子句解》。

汪澥人物經歷

汪澥任太學祭酒期間,為配合“王安石以經術輔天子”,他“實與其議,又傳其説”;積極配合王安石改革招生制度,推行“三舍法”;支持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以經義論策取士”,罷詩賦、帖經、墨義,廢“十科舉士法”。為改革教材,刪改“諸儒各以顓門相傳授,暱於訓故,後世疑焉”的自相矛盾內容,他協助編寫《三經新義》,從經濟學、哲學角度批判唯心的儒、佛、道思想體系,吸收前人有用的經學成果進行理性分析,擯棄盲目“固執師説”的教材,充實了理學。
汪澥另一個教育思想是知與行並重。汪澥青少年時讀儒家經典,“結髮嗜讀書,未知經之時,已能專意‘義學’,手筆口誦,晝讀夜思”。當他聽説著名學者胡瑗(字安定)在湖州辦學,立經義、治事兩齋,主張“明體達用之學”,便趕往幾百裏外拜師,盡得胡瑗之學,成為得意門生。胡瑗非常器重汪澥,宋元豐五年特地從新安至旌德石壁山,尋訪新建汪澥舊居,併成《遊石壁》“古風”一篇,寄書於屋壁,詩中寫道,“期間新建居,林泉最清幽”,“因羨汪君居,復思汪君投”,寄託深摯的師生之情思。汪澥在青年時期接觸到王安石的思想體系後,又“從王安石遊”,“遂於諸經無所不通會”,當時太學“增弟子員求人,可為諸生領袖者,獨公與李圖南二人,分錄學事,人莫不榮之”。宋神宗得知汪澥之後,先賜緋衣銀魚袋,後又將他的名字“書於屏風間”,以待日後重用。元豐八年神宗去世,十歲的小皇帝哲宗嗣位,由太皇太后聽政,舊黨把持權柄,安石貶黜,汪澥外調任地方官。汪澥任地方官,注重為民興利除害。在任瀛州防禦推官和歙縣、黟縣令時,公正廉明,“用靜治,教條皆可師”。同時,為當地興修農田水利,“築長堤、以除水害”,受到百姓愛戴,“為邑所祀”。他多次擔任京官:宣德郎博士、奉國軍節度判官、太常寺主簿、秘書丞、中書舍人、朝議大夫,還兼任皇族子弟的王府翊贊,被神宗的弟弟稱為“端亮耿直,有文學政事之人”。汪澥廉潔自好,在兼任王府翊贊時,“遺中貴官餉賞甚厚,公一不受。人方知公,名聞禁中”。他善於體諒下層人民,“遇人無貴賤長幼,一本誠為居家”,對窮人接濟,“然視舊持公為生者不可勝數”。汪澥晚年受守舊派排擠,稱他“守安定之學不終,而染於新經之説”,調動頻繁,不斷奔波,又因“以議學制不合,以顯謨閣待制知婺州改知潁昌府”,再改壽州、應天府,最後任嵩山崇福寺廟官,在赴任途中船行盱眙而卒,享年七十五歲。後,皇詔稱汪澥“官以儒名者三十年”,贈“宣奉大夫”和“少師”。南宋紹興九年(1139)安葬於宣城涇縣水西錢衝原。南宋文學家汪藻(時任顯謨閣學士、知徽州、宣州府)為其撰墓誌銘,稱他“命世則為醇儒,立朝則為名臣,居官則為循吏”。明正德年間(1506—1521),汪澥被列為旌德鄉賢祠七賢之首,邑人在旌德縣城北門外為汪澥立“少師”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