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瑗

(北宋教育家、思想家)

鎖定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 [7]  學者稱其為“安定先生”, [8]  泰州如皋(今江蘇如皋)人。 [11]  北宋時期學者, [7]  理學先驅、 [8]  思想家和教育家。 [9]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善屬文,13歲通五經,直至20多年後才得以與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在此期間,其刻苦鑽研學問,為以後從事教育打下堅實基礎。30歲的胡瑗7次應考不中。遂放棄科舉,返回泰州城,在華佗廟旁經武祠辦起了書院,並以祖籍安定立名,稱安定書院。景佑三年(1036年),經范仲淹引薦,胡瑗以布衣身份,與杭州音樂家阮逸同赴開封接受宋仁宗召見,並奉命參定聲律,製作鐘磬。康定元年(1040年),隨鎮守延州的范仲淹到陝西被舉薦為丹州軍事推官。此間撰《武學規矩》一書,提倡國家大興武學,以抵禦外部侵略。晚年,胡瑗依舊苦讀勤教,並參議朝政。嘉祐四年(1059年),終因積勞成疾而卧牀不起。不久即病故。 [10] 
胡瑗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學醖釀時期的重要人物。胡瑗講學分經義、治事二齋,治事包括講武、水利、算術、曆法等,表現了重視經世治用的特點。其在教學實踐中,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開創了宋代理學先河。其主要貢獻為:“確立了培養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糾正了朝廷取仕時的弊病,要求德、智、體、樂全面觀察;實施分科教學;推廣普及教育;嚴格校規,言傳身教;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創立了高校寄宿制度。其遺著有《松滋縣學記》《周易口義》《洪範口義》《論語説》和《春秋口義》等。 [10] 
全    名
胡瑗
別    名
安定先生
胡安定
胡文昭
翼之
諡    號
文昭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泰州如皋縣胡家莊(今江蘇如皋
出生日期
993年
逝世日期
1059年
安葬地
浙江湖州胡瑗墓、江蘇如皋胡瑗墓(如皋胡瑗墓為衣冠冢)
主要成就
創立理學“安定學派”
為“宋初三先生”之一
創立蘇湖教法
主要作品
洪範口義
周易口義
祖    籍
陝西路安定堡 [1] 

胡瑗人物生平

胡瑗像 胡瑗像
993年(淳化四年),胡瑗生於淮南東路泰州如皋縣寧海鄉胡家莊(今屬江蘇如皋市)的一户官吏家庭, [2]  後遷居如城嚴家灣 [1]  祖籍今陝西子長縣安定堡(一説甘肅鎮原縣,西漢時屬安定郡)。其家族世代顯赫,始祖胡遵曹魏車騎將軍,後裔中曾有過兩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10餘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參軍時舉家隨遷,但自其父胡訥任寧海軍節度推官後(在當時屬於下等官吏),因俸祿較少,竟步入“家貧無以自給”的境地。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善屬文,13歲通五經,被左右鄉鄰視為奇才。胡訥説:“此子乃偉器,非常兒也!”胡瑗讀書勤奮,好學上進,且志向遠大,常以聖賢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並未受過良好教育。20歲遊學于山東泰山, [1] 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此間心志遠大,10年不歸,潛心研習聖賢經典。他為了不讓心志受到干擾,每當拆開家書,見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澗不再展讀。在此期間,他“食不甘味,宿不安席”,刻苦鑽研學問。
1024年(天聖二年)南歸, [1]  然而卻7次應考不中。40歲時放棄科舉意念,1032年春返回泰州城,在華佗廟旁經武祠(即後來江蘇省泰州中學所在地)辦起了一所書院(私塾),並以祖籍安定立名,稱安定書院
1034年(景祐元年),胡瑗開始到蘇州一帶設學講授儒家經術。時值原朝廷中向來重視文教的范仲淹因反對廢后被貶該地任知事。翌年範在南園開辦郡學後,聘他為首任教席,並送自己的兒子範純佑拜其為師。到任後,他即制訂了一套嚴格的校規。由於範公子能帶頭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門的學生無一膽敢肆意踐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學很快就成為了全城各地學府的楷模。
胡瑗像 胡瑗像 [3]
1036年(景佑三年),經范仲淹的引薦,胡瑗以布衣身份,與知杭州的音樂家阮逸同赴開封接受正急於雅樂改進的宋仁宗召見,並奉命參定聲律,製作鐘磬。其間,他合乎古禮的文雅舉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讚賞,事成後即被破例提拔為校書郎官
1040年(康定元年)8月,隨鎮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陝西,被舉薦為丹州(今宜川縣軍事推官。此間撰《武學規矩》一書,提倡國家大興武學,以抵禦外部侵略。
1041年(慶曆元年),胡瑗調密州(今山東諸城)任觀察推官時,因父親去世而辭官回家奔喪。翌年復出,改任保寧(今浙江金華)節度推官。不久應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滕宗諒之邀,到當地的州學任主講教授,以致“四方之士雲集受業”。其間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至理名言,並創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學”。
1044年(慶曆四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取胡瑗教學法撰為《學政條約》頒行全國, [1]  並效法湖州的辦學經驗興辦了一所中央太學。
1050年(皇祐二年)11月,朝廷再次更定雅樂,仍詔胡瑗與阮逸進京主持,並在司馬光和範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時間完成。此間兩人還合作撰就了《皇祐新樂圖記》3卷。
1052年(皇祐四年)胡瑗升國子監直講,主持太學, [1]  晉光祿寺丞。被徵為太子中舍,後以殿中丞致仕。任教期間因學識淵博且教學得法,備受學生的歡迎並敬重,當時朝中半數官員出自門下。 [1] 
胡瑗半身像 胡瑗半身像
1056年(嘉祐元年),胡瑗晉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閣侍講,成為了當朝太子的導師。同時兼在太學協助博士的考教訓導與執掌學規。此時雖身為命官,卻始終保持師生平等,常與學生切磋交流。當時的受教者包括多位皇室、眾多知名學者及禮部中的近半官員,故深得學生與朝中上下的敬重,視他為一代宗師,被神宗稱為“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舊苦讀勤教,並參議朝政,終因積勞成疾而卧牀不起。
1058年(嘉祐三年)經仁宗皇帝欽準,領太常博士銜赴杭州長子胡志康任所療養。臨行前京城轟動,相送者“百里不絕”。
1059年(嘉祐四年)六月,胡瑗卒於杭州。諡“文昭”,長子胡志康將胡瑗葬於葬於浙江烏程 [1]  (湖州原菰城附近,何山之原),幼子胡志正攜帶衣冠歸葬於泰州如皋安定鄉。 [12] 

胡瑗主要影響

胡瑗教書育人

胡瑗畢生從事教育,先後在泰州、蘇州、湖州和京師太學執教三十年左右,受教育者不下數千人,對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
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很有特色和首創精神,不愧為一代宗師。他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成就,經受了千年歷史檢驗,依然熠熠生輝。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八個方面:

胡瑗注重教育

胡瑗在《松滋縣學記》中開宗明義地説:“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胡瑗雕塑像 胡瑗雕塑像
他從“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發,揭示了人才、教化、學校之間的內在聯繫,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一是為什麼要重視教育?胡瑗認為,治理好國家關鍵在人才,人才要通過教育培養。
二是如何辦好教育?他認為,一要“師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從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於“民”;三要地方行政長官興辦學校。在封建社會中,人民處於無權狀態,封建政權內部的監督機制有名無實,各級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質對於吏治的好壞、人民負擔的輕重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培養真正的人才對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有着現實意義。
北宋初期,教化不興,風俗澆薄,當時的科舉制度崇尚聲律浮華,以詩賦取士,社會上普遍存在着“苟趨祿利”、輕“教化”、重“取士”的風氣,且各地又沒有建立學校。為了培養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認為必須建立“敦尚行實”的學校,這種“立學教人”的主張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

胡瑗力糾時弊

胡瑗雕像 胡瑗雕像
宋仁宗明道寶元時期,為了糾正取士不以“體用為本”,只講究詩詞歌賦、學校教育思想,主張以培養通經致用的人才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
胡瑗在答宋神宗問時説:“臣聞聖人之道,有體、有文、有用。君臣父子,仁義禮樂,歷世不可變者,其體也;舉而措之天下,能潤澤斯民,歸於皇極者,其用也。”很清楚,“體”是指君臣父子,仁義禮樂是封建社會的基本道德標準;“用”是指掌握運用這個基本道德標準去治理國家。也就是説,教育不能只是為了科舉考試,獲取功名,而是培養出既精通儒學經典,又能在實踐中運用的人才。
胡瑗為貫徹“明體達用”思想,作出很大努力並取得成功,開創了宋代理學先河。同時他又將“明體達用”的思想,滲透到教育改革之中,成為他從事教育改革和實踐的理論基礎。

胡瑗改革教育

安定先生像 安定先生像
胡瑗為了貫徹“明體達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首先創立了分齋教學的制度。他設立經義和治事二齋,依據學生的才能、興趣志向施教。經義主要學習六經;治事又分為治民、講武、堰水(水利)和歷算等科。凡入治事齋的學生每人選一個主科,同時加選一個副科。另外還附設小學。這種大膽嘗試,即使學生能領悟聖人經典義理,又能學到實際應用的本領,勝任行政、軍事、水利等專門性工作。
實踐證明,這種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養了一批學有專長的人才。如長於經義之學的孫覺朱臨、倪天隱等,長於政事的範純仁范仲淹之子)、錢公輔等,長於文藝的錢藻、騰元發等,長於軍事的苗授盧秉等,還有長於水利的劉彝等人。

胡瑗普及教育

面對宋初“輕教育”學風不正的狀況,胡瑗還運用歷史對比的方法,着重闡述了“師儒”和“興校”的重要性。他説:“學校之興莫過於三代,而三代之興莫過於周。大司徒以六德、六行六藝教萬民而賓興之。糾其有言異者誅,行異者禁。其所言者皆法言,所行者皆德行。”
當時宋代官學有兩種:一是中央官學,二是地方官學(即州縣二學)。慶曆四年(1044年),在第一次興學運動之前,中央官學生員很少,絕大多數為官宦子弟;地方官學,只有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準允曲阜先聖廟立學,並賜額“應天府書院”,是為州縣辦學之始,餘則寥若晨星。於是胡瑗大聲疾呼“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不僅是對地方行政官員的強烈呼籲,也是對宋朝統治者的忠告。胡瑗主張“廣設庠序之教”,大興地方官學,它不僅可以使人才“繼踵而出”,更為重要的可以“正以民心”,維護封建統治秩序,以達到太平盛世之目的。故慶曆四年四月,宋仁宗採納范仲淹的建議,開天章閣,與大臣們討論扶 振興的良策,慨然下詔全國,要各州、縣都要興辦學校。這與胡瑗倡導的“以仁義禮樂為學”、“致天下之治”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胡瑗言傳身教

胡安定墓園像 胡安定墓園像
胡瑗在蘇、湖執教的二十年間,親手製訂了一系列教育規章制度。如學校作息規定:一般上午講解經義,課後復讀500遍;下午講解歷史,復讀100遍;晚上講解子書,復讀300遍。他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注意言傳身教,並規定師生之間的禮節,自己常常“以身先之”,盛夏之季,他也整天公服端坐堂上,決不稍懈。有一次,學生徐積初次見胡瑗,頭稍稍有些偏了,他就直呼“頭容直”。這使徐積從中受到教育,時刻警示自己不僅要儀態端莊,更應該注意自己的心也要正直。
同時,他又十分關心學生的生活,如學生安濤患了痼疾,他慈父般地給予關照,學生非常感動,説先生之愛如同冬天的太陽。在規章明、要求嚴的情況下,胡瑗的弟子“皆循循循雅飭”,“衣冠容止,往往相類”,外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瑗的弟子。據統計,他的學生有1700多名。胡氏這種獨特的學風與校風,先施行於蘇、湖,後旅行於太學,並使此規章制度經皇上批准,在全國推廣,可見其影響之大,效果之好。他的這套教學規章,與後來朱熹所訂的《白鹿洞學規》前後輝映,同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

胡瑗提高素質

安定先生雕像 安定先生雕像
胡瑗十分強調學生要有一個好的身體。他經常教導學生在吃飽飯以後,不要立即伏案讀書,這樣做將有害於身體健康。他要求學生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平時要學會“射箭”“投壺”和其他各項遊樂活動。在重視德育、智育的前提下,他也注重音樂教育,注意用音樂來陶冶學生的精神情操。如在各種考試之後,他常與學生們會於“肯善堂”歌詩奏樂,至夜始散。在平時,諸齋亦常有絃歌聲達於户外,致使路人也駐足傾聽。胡瑗提倡體、美、音樂教育,這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不能不算是一大開拓創新。

胡瑗社會實踐

胡瑗在教學中除重視書本教育外,同時還組織學生到外野外、到各地遊歷名山大川,並把此項活動列入教程之中,做到讓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統一。他認為:“學者只守一鄉,則滯於一曲,隘吝卑陋。必遊四方,盡見人情物態,南北風俗,山川氣象,以廣其聞見,則有益於學者矣。”故他曾親率諸弟子自湖州遊關中,上至陝西潼關關門,回顧黃河抱潼關,委蛇洶湧,而太華、中條環擁其前,一覽數千裏,形勢雄張。他慨然曰:“此可以言山川矣。學者其可不見之哉!”由此證明胡瑗反對閉户讀書,主張接觸實踐,瞭解社會,瀏覽名山大川,以開拓胸襟視野,讓書本知識與客觀實際相結合,有利於實現他的教育目的—真培養出“明體達用”的致治之才。同時也一語道破了知識來源於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真諦。
實行“寄宿制”
教育家胡瑗雕像 教育家胡瑗雕像
宋代起初規定太學學生不能住宿,主要因為太學右側是御書閣,消防工作特別重要,每到夜半時分,宿舍裏的燈燭要全部熄滅,實行“火禁”。嘉祐元年(1056年),胡瑗與孫復主持太學,他們為了讓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過集體生活,請求有關部門放寬火禁,如發生意外,概由他倆負責。
此後太學就實行“寄宿制”。每晚由師生輪流值班,督促火燭小心。同時規定學生每月放假四次,其餘時間皆留校住宿。每日起身、就寢以鳴鼓為號,進出校門必須請假,平時也不準隨意會客和離校。這種寄宿生制度在有條件的地方延伸到州、縣之學,在今日的學校中還直沿襲使用,且日臻完備。
綜觀胡瑗教育生涯,他的確留下了豐富且可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學經驗,並作出了巨大貢獻。

胡瑗傑出思想

倡導天人合一
胡瑗塑像 胡瑗塑像
胡瑗不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傑出的思想家。他獨特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社會實踐皆源於其學術思想的深厚造詣。他的學術思想內涵豐富,主要根源於《周易》一書。
易學為講天人之道、講萬物變易法則的學問。胡瑗的《周易口義》是他的學生倪天隱根據先生口述整理而顧。其特點是大膽疑經,自立新解。據統計,胡瑗僅在《周易口義》一書中,疑經的地方就有10多處;在《洪範口義》中,也糾正了許多不合理的註解。據《宋元學案》記載,胡瑗“日升堂講《易》,音韻高朗,旨意明白,眾皆大服”。丁寶書在《安定言行錄》中引用胡瑗學生王得臣的話説:胡瑗為國子直講,“朝廷命主太學,時千餘士,日講《易》,予執經在諸生列,先生每引當世之事明之。”毫無疑問,胡瑗是宋初易學的權威,是一位開源發矇、鼓動風氣的人物,也是宋代義理易學的創立者。
如皋博物館胡瑗像 如皋博物館胡瑗像
清人全祖望亦在《宋元學案》中追根溯源地説:“宋世學術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堅持安民之道的民本思想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賢用賢,二在養民教民。他以為,君王再能幹賢明,若無賢臣輔佐,則“倡而無知,令而無從”,雖有仁義愛民的慾望,亦無法施行仁政於天下。因此,胡瑗説,“天下之廣,生靈之眾,一賢不可獨治,故必羣賢並進於朝廷,則可大行其道。”廣納天下羣賢,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輔君增廣視聽,三可致君無為而治。當然,這裏所説之“民”,不過是統治階級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導在州縣辦官員學,則是從教育培養地方基層民眾入手,努力提高他們素質。尤其胡瑗在《周易口義》中“論民本”時説:“不以一己為憂樂,所憂者天下,所樂者天下。”這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其實是一致的。
主張知行合一
胡瑗還提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在講授“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時,因其中所記載的禮儀器物久已失傳,無形象教學之具供學生觀摩,就自制掛圖,懸於講堂之上,讓學生直觀,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另外,還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遠近地區去遊歷考察,觀名山大川,開闊學生視野,做到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統一。

胡瑗後世影響

胡瑗在生前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於一身,開創了宋代理學先河。其主要貢獻為:確立了培養“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糾正了朝廷取仕時的弊病,要求德、智、體、樂全面觀察;實施分科教學;推廣普及教育;嚴格校規,言傳身教;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及創立了高校寄宿制度。 [4]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下詔,尊胡瑗為“先儒鬍子”,“從祀孔廟”,至今山東曲阜孔廟內,“先儒鬍子瑗之位”的牌子,仍與韓愈朱熹等先儒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蘇州石刻像 胡瑗蘇州石刻像 [5]
胡瑗與孫復石介在歷史上還有“宋初三先生”“理學三先生”之稱。現代編的《辭海》所載“理學”條目,雖承認胡瑗、孫復、石介有“宋初三先生”、“理學三學生”之稱,但又説:“其實理學的創始人為周敦頤、邵雍、張載、二程兄弟,至朱熹始集其成。”而把胡瑗、孫復、石介完全置於理學之外。但1933年編寫的《江蘇省志稿》和1937年出版的《江蘇鄉土志》,都記載:“胡瑗,理學先驅,為二程所宗,朱熹總其成。”這應該是最符合歷史的定位。
胡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不僅示範於當時,而且也垂法於後世,在中國教育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無怪乎他的名字和“蘇湖教法”為人們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聲譽。當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國外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學者均涉足此領域。

胡瑗歷史評價

北宋·胡瑗撰 北宋·胡瑗撰
宋神宗《御題胡安定先生》贊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蘇湖之中。師運而尊,如泰山特屹於諸峯。法嚴而信,如四時迭運於無窮,闢居太學,動四方欣慕不遠千里而翕從。召入天章,輔先帝日侍啓沃萬言而納忠。經義治事,從適士用。議禮定樂,以迪聯躬。敦尚本實,還隆古之淳風。倡明正道,開來學之顓蒙。載瞻載仰,誰不思公?誠斯文之模範,為後世之欽崇!”
宋代的許多名賢如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蔡襄米芾、司馬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或為之作像贊,或為之寫墓誌、墓表,稱頌他為“東南模範”“三吳木鐸之鼻祖”“百代帝師之功臣”、“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
胡瑗被王安石譽為“天下豪傑魁”;被范仲淹遵為“孔孟衣缽,蘇湖領袖”;文學大家蘇東坡更曾寫下過讚頌他的詩句“所以蘇湖士,至今懷令古”。
王安石《書贈胡翼之》:孔孟去世遠矣,信其聖且賢者,質諸書焉耳。翼之先生與予並時,非若之遠也。
明代學士程敏政斷言: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
清人全望祖撰的《宋元學案》稱:宋世學術之盛,安定、泰山(指孫復石介)為之先河,程(程頤)、朱(朱熹)二先生皆以為然。

胡瑗個人作品

胡瑗立像 胡瑗立像
胡瑗一生著作頗豐,可惜大部散佚,傳世很少,且多為門人記錄整理而成。
明代程敏政在其《考正祀典疏》中,曾稱當時學者“大約以為(胡瑗)少著述,而不得比於濓洛”。然則根據《宋史·藝文志》以及其他目錄書籍的記載,胡瑗著述多達十三種,當不在少數。這十三種著述分別是:《周易口義》《洪範口義》《皇祐新樂圖記》《尚書全解》《景佑樂府奏議》《皇祐樂府奏議》《春秋口義》《春秋要義》《胡先生中庸義》《吉凶書儀》《武學規矩》《論語説》《資聖集》。現存世的經學著作有《周易口義》12卷、《洪範口義》3卷,音樂著作有《皇佑新樂圖記》3卷(與阮逸合撰),餘已散佚。

胡瑗親屬成員

父:胡訥 [14] 
子:胡志康、胡志寧、胡志正 [13] 

胡瑗後世紀念

宋代思想家朱熹把古代聖賢名流的“嘉言善行”彙集起來,編成《小學》一書,作為兒童讀本,其中就詳細記錄了胡瑗一生的教學活動和事蹟,認為可作“百世之法”。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講學之處創辦了“安定講堂”,並在“安定講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紀念胡瑗,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稱“胡公書院”。嘉慶二年(179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嶽墩南麓,現存祠三間,列為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廣場
如皋市安定廣場 如皋市安定廣場
安定廣場坐落於原如皋體育場所在地,建於2003年,因紀念胡瑗而得名。
學校
如皋市安定小學 如皋市安定小學
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創建於公元1747年,得名於胡瑗,學校前身為“安定講堂”“安定書院”。 [6] 
讀書節
自2014年起,泰州市以“胡瑗讀書節”為抓手,開展全民閲讀活動。
參考資料
  • 1.    胡瑗  .如皋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29]
  • 2.    陳鍾石,徐建平.胡瑗【北宋大儒一代宗師】: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1
  • 3.    胡瑗像取自明呂維祺編,崇禎刻本《聖賢像贊》。
  • 4.    上海商務印書館.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 5.    胡瑗蘇州石刻像刻於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繼堯繪,石藴玉正書贊,譚松坡鐫,為《滄浪亭五百名賢像》之一。
  • 6.    如皋市安定小學  .江蘇政務服務[引用日期2020-06-17]
  • 7.    胡瑗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15]
  • 8.    趙伯雄著.春秋學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4.02.第314頁
  • 9.    張志莊編著,朱載堉密率方法數據探微[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09.第38頁
  • 10.    張志莊編著.朱載堉密率方法數據探微[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09.第38-39頁
  • 11.    胡瑗先生簡介及其教育思想  .湖州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24-01-23]
  • 12.    蘇軾謁胡瑗墓考述(上)  .如皋日報雲報[引用日期2024-01-23]
  • 13.    學者胡鳴盛與《安定先生年譜》  .如皋日報[引用日期2024-01-23]
  • 14.    清官慈父育胡瑗  .南通日報[引用日期2024-01-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