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戰役

鎖定
江西戰役發生在1926年(民國十五年)9月至11月,是在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中路北伐軍在江西地區對軍閥孫傳芳部的一場進攻性的戰役。中路北伐軍在江西戰場對孫傳芳部發動進攻,展開激烈的拉鋸戰,於9月19日第一次攻佔南昌,但在敵人反攻下,北伐軍於9月24日撤出南昌,蔣介石的嫡系第一軍第一師幾乎全軍覆沒。10月11日,根據蔣介石的命令第二次總攻南昌,連攻幾天不克,於14日撤出南昌。蔣介石又調兵增援江西戰場。在11月4日攻佔九江後,11月8日向南昌發動第三次總攻,全殲守敵萬餘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遷往南昌。江西之戰基本消滅了孫傳芳主力。 [2] 
(概述圖來源 [1] 
名    稱
江西戰役
發生時間
1926年(民國十五年)9月至11月
地    點
江西
參戰方
北伐軍、東南五省聯軍
結    果
北伐軍獲勝
主要指揮官
蔣介石、賴世璜、朱培德、程潛、白崇禧、孫傳芳、盧香亭
外文名
The battle of Jiangxi
所屬戰爭
北伐戰爭

江西戰役戰役背景

1926年7月, 國民革命軍主力由廣東出師北伐。北伐軍首先挺進湖南、湖北戰場,進行了長沙之戰、汨羅之戰、 汀泗橋賀勝橋之戰和武漢之戰,消滅了北洋軍閥吳佩孚部的主力。 [1]  10月10日,攻克武昌,吳佩孚部徹底失敗,這為江西戰場和整個北伐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2] 

江西戰役戰役過程

江西戰役進軍江西的準備

北伐最初的戰略是各個擊破,集中力量首攻吳佩孚,因此軍中有“打倒吳佩孚,妥協孫傳芳,不理張作霖”的口號。8月12日,長沙軍事會議再度肯定了在攻克武漢後乘勝入贛的方針,決定以第二、第三、第六各軍監視江西,防禦後方。但會後不久,蔣介石即企圖改變這一決定。14日,電告何應欽賴世璜譚道源第二期作戰計劃,對江西暫取“攻勢防禦”。26日,再電何應欽,聲稱“武漢或不日可下”,催促賴世璜速佔贛州。27日,電告程潛,決於9月1日,對江西實行攻擊,先取贛州。29日,蔣介石決定親自指揮江西戰事,並於31日和加倫商量,加倫當時在攻克武漢後是進取河南還是回兵江西問題上方針未定,因此有猶豫之意,但蔣介石則決心已下。9月2日,命第二軍魯滌平部、第三軍朱培德部、第六軍程潛部協同動作,三天後進攻。 [3] 
這一決策的改變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孫傳芳出師援贛。孫軍謝鴻勳師、楊鎮東旅入贛後,即向贛西北的武寧、修水一帶進軍,其目的在於進擾瀏陽、平江、通城等地,威脅國民革命軍的側背,阻止其進取武漢。
其二是和唐生智的矛盾。長沙軍事會議後,由唐生智指揮主力第四、第七、第八軍奪取武漢的局面已經形成。這一路節節勝利,出現了“武昌指日可下”的形勢,蔣介石急於另闢戰場並迅速取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他29日的日記説:“餘決心親督江西之戰,以避名位。”正是這一心情的曲折表現。
其三是對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猜忌。這一方面,他的日記多有記載。8月20日雲:“得粵電,知後方有迎汪之謀,代行者亦有此意,或另有他圖,以為倒蔣之伏線。”他覺得,自己已經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必須“奮鬥自強”。這種情況,也增強了他另圖表現的決心。 [3] 

江西戰役第一次進攻南昌

當時,第二、第三軍集中醴陵,第六軍集中通城。為了加強力量,蔣介石並調第一軍第一師至瀏陽,為總預備隊。9月2日,蔣介石電告程潛,在他本人未入贛以前,第六軍暫歸朱培德指揮。5日,國民革命軍開始進攻。鄧如琢本來和孫傳芳有矛盾,又新遭父喪,曾於8月20日致電吳佩孚、孫傳芳辭職,吳、孫不允,孫並授以第一方面軍司令之職,於是鄧便“墨絰”出師。他採取誘敵深入策略,節節撤退。9月6日,國民革命軍第二、第三軍佔領萍鄉。7日,賴世璜部及譚道源師收復贛州。11日,第六軍佔領修水。在勝利的鼓舞下,蔣介石於12日電令朱培德,要求他從速督軍,“猛進南昌”。
由於敵軍主力正在樟樹佈防,與第二、第三軍相持,南昌城內只有鄧如琢的騎兵團和少數警察部隊,不過六百人左右,因此,程潛決定變更原定攻擊德安和塗家埠的計劃,搶在朱培德之前奇襲南昌。蘇聯顧問康奇茨(Н.И.Кончиц)勸他等一等,與朱培德協調行動,但程潛本來和朱培德有矛盾,不願受其指揮。他聽從總參議楊傑的建議,命令十九師星夜兼程前進,搶先佔領南昌。 [3] 
9月19日,第十九師便衣隊二百餘人潛入南昌,在工人、學生和省長公署警備隊的響應下,向鄧如琢的騎兵團發動攻擊。同時,第五十六團張軫部爆破惠民門,進入市區。南昌警備司令劉煥臣、省長李定魁聞訊後越牆逃跑。
南昌既克,程潛在凱歌齊奏中躍馬入城,受到市民熱烈歡迎。22日,召開羣眾大會慶祝,到會一萬餘人。當時,正值中秋前兩天,市民殺豬宰羊,抬着月餅勞軍。中秋之夜,政治部派出宣傳隊,掛起煤油燈在街頭演出,南昌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人場景。
繼第十九師之後,指揮總預備隊的王柏齡也率領部分人員進入南昌,同時向總部報功。朱培德指揮的第二軍、第三軍本已離南昌不遠,因聽説南昌已下,便勒兵不前,在原地休息了一天。
按程潛原計劃,當第十九師奇襲南昌之際,王柏齡所率第一軍第一師王俊部應向城西南潯鐵路上的牛行車站急進,奪取該站,向北警戒。但直至20日晚,第一師僅有兩營到達。次日,進攻牛行站,守敵為維持交通線,頑強抵抗。第一師戰鬥力不強,幾乎無法支持,倚靠第六軍第十七師、第十九師的支援,至22日才逐漸得手。
鄧如琢獲悉南昌失守,即由豐城回師。盧香亭也命鄭俊彥率第十師及楊賡和獨立旅約兩萬人,由九江南下馳援。孫軍以優勢兵力、火力反撲。王柏齡在進入南昌後,就進入妓院作樂,軍中無主。程潛感到孤城難守,下令撤離南昌。23日晨,在萬河一帶被鄧如琢部包圍。經苦戰,24日突圍,渡過贛江,在萬壽宮附近收容殘部。其間,王柏齡及一軍黨代表繆斌不知去向,程潛因失去部隊掩護,只好疏散隨員,剃鬚化裝,倚靠江西老表的領路,才得以擺脱敵人。事後,白崇禧譏笑程潛的這次遭遇為“曹孟德潼關遇馬超”。此次戰鬥,第六軍第十七師、十九師、第一軍第一師損失了大部分兵力。 [3] 
鄧如琢軍入城後,閉城大搶三日,任意殺人,以殺取樂。因為學生曾歡迎北伐軍入城,所以凡學生裝打扮者,均有性命之憂。據記載:“數齡小兒,亦被其砍作多塊,滿掛街衢”。
第六軍首攻南昌失利,但是第七軍李宗仁部、第三軍朱培德部卻接連在箬溪和萬壽宮兩地奏捷。
蔣介石於9月19日到達江西萍鄉。此前,他雖然早就下了親自指揮贛戰的決心,但還是於9月3日到了武昌城下。在進攻武昌過程中,他的嫡系部隊第一軍第二師的腐敗暴露得更加明顯,他本人和趾高氣揚的唐生智之間的矛盾也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他於8日日記雲:“接孟瀟總指揮函,其意不願餘在武昌,甚明也。”14日日記雲:“餘決離鄂向贛,不再為馮婦矣,否則人格掃地殆盡。”這樣,他終於在17日離開湖北前線。25日,指令李宗仁率第七軍由興國乘虛猛攻九江,斷敵歸路,並設法與程潛取得聯繫。但李部遵命進入贛境後,卻不知第六軍去向。李宗仁感到如繼續向九江進軍,將處於敵人重重包圍中。他決定改變戰略,捨棄九江,移師南向,找尋第六軍。蘇聯顧問馬邁耶夫(И.К.Мамаев)堅決反對,聲言“在蘇聯,指揮官如擅改作戰計劃或不聽命令,是犯死罪的”,但李宗仁執意不變,結果,在箬溪與孫軍謝鴻勳部相遇。9月30日,李宗仁下令全軍出擊,鏖戰近一日,謝軍全線崩潰。李部俘獲二千餘人。謝鴻勳受重傷,不久在上海死去。謝本人是孫傳芳的心腹,謝部是孫傳芳的精鋭,此役為國民革命入贛後的第一個大勝仗。10月3日,第七軍乘勝進攻德安。德安位於南潯路中心,是敵人補給要站,有重兵駐守,且構築有堅固工事,經激戰後於當日攻克。
第三軍自第六軍退出南昌後,即駐紮於萬壽宮附近。朱培德與程潛等會議決定,各軍後退,誘敵前進,相機聚殲。9月30日,孫軍第二方面軍鄭俊彥部一萬餘人挾南昌戰勝餘威,向第三軍陣地進攻。朱培德以第七師王均部任正面防禦,以第八師朱世貴部迂迴敵後,攻擊側背,並以預備隊第九師作為增援力量,激戰至10月2日,佔領萬壽宮。江西總司令鄧如琢由於近在樟樹,坐視不救,被孫傳芳於10月3日撤職,以鄭俊彥繼任。 [3] 

江西戰役第二次進攻南昌

第七軍、第三軍先後告捷,蔣介石估計殲滅孫軍約過半數,便於10月中旬,以自湖北調來的嫡系第一軍第二師劉峙部為主力,會同第二軍、第三軍,第二次進攻南昌。
第二軍原處贛江西岸,與駐守樟樹的鄧如琢部隔江對峙。9月底,各部陸續渡江。30日,蔣介石親赴清江督師。10月5日,第一軍第二師佔領樟樹。6日,佔領豐城。9日,第一軍第二師與第二軍第五、第六兩師到達南昌城下,敵軍退入城內固守,使守城部隊達到五六千人之數。為了使北伐軍在城外失去進攻屏障,嶽思寅、唐福山、張鳳岐等賞洋2萬元,命令工兵營在城外縱火,延燒了兩天。惠民門、廣潤門、章江門、德勝門外不少繁華地區成為焦土,名勝滕王閣也在這次大火中被毀。12日晨,各師同時開始攻擊,第六師各團並組成了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奮勇隊架梯登城[25],守軍在城上以火力防守,進攻受挫。同日,蔣介石趕到南昌,與白崇禧、魯滌平會商。南昌城垣堅固,白崇禧反對圍城硬攻,但蔣介石求勝心切,親往北門第二師陣地,決定於夜12時爬城。
當夜,第二師第六團正在作攻城準備之際,敵軍敢死隊從城下水閘中破關而出,襲擊攻城部隊。時值黑夜,不辨虛實,第六團秩序大亂。蔣介石几次抓住白崇禧的手問:“怎麼辦?怎麼辦?”白崇禧事先已在贛江上游搭了兩座浮橋,便下令全軍沿贛江東岸南撤,由浮橋渡江,退往西岸。蔣介石自感指揮無方,既煩惱,又緊張,“終夜奔走,未遑寧息”。混戰中,團長文志文等陣亡,部隊及裝備受到很大損失。13日,蔣介石下令撤圍。他在日記中寫道:“因餘之疏忽鹵莽,致茲失敗,罪莫大焉,當自殺以謝黨國,且觀後效如何。”在損兵折將的嚴酷現實面前,蔣介石多少表現了一點自我責備的意思。
蔣介石進攻南昌失利,孫軍小勝。10月15日,孫傳芳的聯軍總部參謀處通電稱:“據俘虜及百姓均稱,蔣中正在南昌附近受傷甚重,聞系子彈中其腹部,因而致亡。俄人鮑羅廷、加倫等亦受傷,均抱頭鼠竄而去”云云。緊接着,孫傳芳、吳佩孚等紛紛通電慶賀,聲稱“佇看樓蘭將滅,痛飲黃龍”,他們忘記了這條消息只是“俘虜及百姓均稱”,並未核實,就匆匆忙忙地宣傳起來了。 [3] 
再攻南昌的失利使蔣介石冷靜了下來。10月14日,他通知各軍,暫取守勢。同時,決定調第四軍及賀耀組的獨立第二師來贛。
這時,蔣介石的威望更為降低。唐生智多次向蘇聯顧問鐵羅尼(Теруни)表示:“蔣介石太累了,他不可能在江西完成任何事情,最好還是休息,假如我來指揮,將不僅奪取江西,南京也不在話下。”10月中旬,加倫親赴武漢求援,説明江西戰場的失敗將威脅湖南、廣東,北伐甚至可能因此垮台。中國共產黨人也極力向各方陳説利害,希望他們放棄衝突,迅速集中力量消滅孫傳芳。結果圓滿。20日,第四軍第十二師張發奎部自武昌乘輪東下。蔣介石得到有關消息後“如獲至寶”。
第二次進攻南昌失利之際,第七軍又在贛北打了一次勝仗。攻克德安後不久,孫傳芳命盧香亭等以重兵反攻。第七軍因補給中斷,並探悉敵人有包圍之勢,為避免腹背受敵,於7日退至箬溪休整。孫軍第八混成旅旅長顏景宗因此被升為第六方面軍司令。10月12日,李宗仁在王家鋪一帶發現皖軍陳調元部。陳部依山布守,第七軍自下仰攻,進展艱難。李宗仁考察地形後,改取中央突破,反撲兩側辦法,又經第一軍第一師增援,於次日攻克王家鋪。 
第七軍入贛後,三戰連捷,屢次擊敗強敵,對於江西戰場形勢的轉變,有很大作用。後來,陳調元曾表示佩服,稱之為“鋼軍”。
除王家鋪之役外,江西戰事一時處於沉寂狀態。
早在國民革命軍第一次進攻南昌失利之後,孫傳芳便提出雙方於10月3日停戰,恢復原狀。10月14日,蔣介石覆電孫傳芳代表葛敬恩、徐培根,要求孫傳芳先行確定撤退援贛軍隊日期,同時邀請江浙和平代表蔣尊簋、史家麟、趙正平、魏炯諸人到前方面商。23日,葛敬恩、魏炯在奉新會見蔣介石,聲稱孫傳芳“可放棄閩贛,惟須保江浙皖,暗中結約,共同對奉。商妥後,即由贛撤兵”。加倫主張“表面答應,實則準備總攻擊”。蔣介石與鄧演達商量之後提出:一、浙江歸國民革命軍;二、江蘇、安徽作為孫傳芳的勢力範圍,但應允許國民黨自由宣傳;三、孫傳芳撤退援贛之兵前一日為停戰之期。28日,蔣尊簋自南昌抵達蔣介石行營所在地高安,表示只要保持孫傳芳的五省總司令的頭銜,其餘皆可商量。蔣介石要求孫傳芳首先確定撤兵日期,限於11月1日前答覆。11月1日,蔣介石讀到蔣方震復葛敬恩函。當時,蔣方震正在孫傳芳軍中參贊軍事,蔣介石對他的態度極為不滿,在日記中寫道:“敷衍油滑,是誠軍閥走狗不若矣,其人之肉不足食也。”同日,戰事再起。 [3] 

江西戰役第三次進攻南昌

國民革命軍自放棄南昌後,主力集結於南潯路以西地區整頓,同時,白崇禧、加倫、蔣介石等積極制訂計劃,準備第三次進攻。
鑑於孫軍主力集中在南潯路九江、德安、建昌、塗家埠等地,得交通之便,可以及時轉移兵力,相互增援,因此,第三次進攻以截斷南潯路,殲滅孫軍主力為主,而不急於奪取南昌。在兵力配備上則分為三路:右翼軍,由第二、第三軍等組成,朱培德任指揮。中央軍,由第六軍組成。左翼軍,由第七軍及新近調贛的第四軍與獨立第二師等組成。此外,另設總預備隊,由第一軍及炮兵團組成,劉峙任指揮。總攻擊時間訂為11月1日拂曉前。11月2日,第二軍第四、第五兩師從東、南兩面進逼南昌郊區,陳兵城下。
右翼軍左縱隊以蛟橋為進攻目標。3日,第二軍第六師、第三軍第七師、第八師等聯合攻佔該地。4日,攻瀛上、牛行。孫軍自樂化來援。5日,第三軍左翼陣地動搖,蔣介石命補充第四團、警衞團加入戰線,仍感不足,又致函程潛、劉峙,調第二師增援,加倫認為不必要。在加倫的鎮定面前,蔣介石“甚慚自信力薄弱”。果然不出加倫所料,陣地迅速穩固下來。7日,佔領瀛上、牛行,切斷南昌地區孫軍主要退路。
中央軍以樂化為進攻目標。11月3日,佔領蘆坑車站,並將鐵道破壞。4日,蔣介石致電張發奎、李宗仁等,指出塗家埠為敵軍主力所在,要求他們迅速南下,與第六軍一起夾擊孫軍。當晚,第六軍在總預備隊第一、二兩師與炮兵團支援下,佔領樂化。5日晚,第六軍與南下的第七軍聯合攻佔塗家埠,殘敵向鄱陽湖畔的吳城潰退。6日,第二師追擊至吳城。 [3] 
左翼軍以德安、塗家埠為進攻目標。11月2日,第七軍逼近德安,與孫軍第六方面軍三千餘人發生激戰,佔領該城。同日,獨立第二師賀耀組部在德安北部的馬回嶺與孫軍交火。馬回嶺駐有重兵,戰況激烈。在第四軍十二師張發奎部及第七軍第一旅增援下,於3日佔領馬回嶺。4日,孫傳芳乘決川艦赴武穴,意在促使陳調元進攻武漢,以解九江之危。但陳按兵不動,孫又返航九江。5日,賀師乘勝北上,佔領九江、瑞昌。孫軍見敗局已定,失去鬥志,於6日鼓輪東下,返回南京。周鳳歧部不戰退回浙江,陳調元、王普部退回安徽。
至此,南潯線及南昌城郊的孫軍已全部被擊潰,城內僅餘唐福山等殘部二三千人。他們表示要歸方本仁收編,企圖遷延時間。11月8日,蔣介石下令攻城,城內殘敵投降。革命軍入城後,“民眾歡騰,往日蕭條寂寞景象陡變為熱鬧市場,男女老幼,擁擠道途,爭相瞻仰革命軍旗幟之飄搖”。同日,白崇禧率領由第二、第三、第七各軍組成的追擊部隊,進至滁槎以東的汊口附近,孫軍主帥鄭俊彥隻身逃走,下轄旅長王良田、李彥青、楊賡和請降。 [3] 

江西戰役戰役結果

11月9日,蔣介石進入南昌,江西戰役勝利結束。此次戰役,殲滅了孫傳芳的大部分精鋭部隊。據朱培德電稱:僅7、8、9三日,右翼軍即繳獲敵槍三萬餘支,各種大炮二十餘門,機關槍三十餘挺,俘獲師長唐福山、嶽思寅、張鳳岐3人,團長以下官兵5萬人。左翼軍、中央軍在建昌、吳城方面繳槍二萬餘支,機關槍二十餘挺,大炮數門,俘虜2萬人。至此,孫傳芳的第一、第二、第三方面軍殲滅殆盡。但是,國民革命軍也損失嚴重,下級幹部犧牲者約佔百分之七十五,團長犧牲者佔半數,士兵傷亡約1.5萬人。 [3] 

江西戰役戰役影響

江西之役是國民革命軍繼兩湖之後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它使湘鄂得到屏障,同時打開了向長江下游進軍的大門。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博物館 編撰;袁偉,益生福 主編.中國軍事史圖集·下卷.長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29頁.
  • 2.    萬福義 主編.中國共產黨建設大辭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第800-801-802頁.
  • 3.    楊天石 主編.中華民國史·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