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南草木記

鎖定
《江南草木記》是當代作家王寒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8年1月。 [1] 
該書是作者精心挑選六十種江南大地上最常見的植物細細書寫,以人文的角度對其感性觀察和思考而成。花草木葉裏,有她行遍江南每個角落走過的十年,有她兒時漫山遍野奔跑的故里,筆觸細膩,似乎字裏行間總帶着思念,但讀起來又讓人恬淡平和。作者從草木落筆,夾雜着故鄉的風雅舊事,藏着她對故鄉深刻的歸屬感和依戀感。 [2] 
作品名稱
江南草木記
作    者
王寒
文學體裁
散文集
首版時間
2018年1月
字    數
182000

江南草木記內容簡介

《江南草木記》用“故里風物”“一樹繁花”“花前藤下”“江南佳果”四輯,寫了烏藥泡桐金銀花玉蘭花等60種江南常見的植物。作者用其女性的細膩、豐厚的學養、優美的文筆,向讀者展示了江南那些鬱鬱葱葱、生命旺盛的草木。在這些植物身上,作者得以表情達意,為讀者介紹這些草木的特點、掌故、用途,如數家珍,意趣盎然。 [3] 

江南草木記作品目錄

故里風物
一樹繁花
花前藤下
江南佳果
橘花
雲錦杜鵑
鐵皮石斛
烏藥
紫蒔藥
茭白
芋頭
烏桕
泡桐
荼䕷
油桐
金針
蘭花
金銀花
蒲艾
紅蓼
柴爿花
蘆葦
桃花
玉蘭花
白蘭花
梔子花
海棠花
紫薇
櫻花
石榴花
七里香
合歡花
夾竹桃
木芙蓉
桂花
薔薇
紫藤
凌霄花
牽牛花
姜花
鳳仙花
鳶尾花
三色堇
茉莉花
雙色茉莉
紫茉莉
米蘭
夜來香
雞冠花
曇花
鴨跖草
美人蕉
菊花
橘子
楊梅
荸薺
高橙
文旦
柿子
枇杷
栗子
櫻桃
桑葚
甘蔗 [4] 

江南草木記作品鑑賞

一個作家的精神之根在故鄉扎得越深,開掘出的空間就會越大。在《江南草木記》裏,那些生長在家鄉大地上的花兒果兒,是那麼鮮活飽滿,字裏行間散發着自然的氣息、草木的味道、故園的風情。這些文字,讀之讓人澄靜平和,而字裏行間飽含的對故鄉的深情厚意,讓人從裏暖到外。家鄉的繁花碩果,在王寒筆下,是滿紙的生機爛漫。她寫穀雨時節的橘花:“春風十里,橘花如雪,江南的春天,就是這般好。我喜歡橘花的香,甜美,醇厚,有日益遙遠的鄉野氣息。橘花的香,濃於茉莉而淡於含笑。”她筆下的花,不僅是花,而是寄託了種種情懷,“台州城裏,隨處可見薔薇。未開花時,它的枝葉糾結成一面綠牆,不大引人注目。暮春時節,薔薇開花,葳蕤的藤蔓、似錦的繁花,彷彿天地同歡。薔薇開花時,有一種野豁豁的勁頭。薔薇帶刺,花卻温柔,金剛怒目與菩薩低眉是共存的。”
雖寫山花野草,但王寒筆下的花草,卻與故鄉、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關。她寫立夏時的雲錦杜鵑,説它開花時,“呼嘯而來,有排山倒海的氣勢”,一到暮春,整座天台山都被雲錦杜鵑的熱情所燃燒,“彷彿春天由此達到高潮。”與植物親近,是件美好的事,她在花下流連,不捨得離開,“揀個微風不噪、陽光正好的日子,在這裏泡上一杯雲霧茶,看花、看雲,談天、説地,是極好的。閒心與閒情,都難得,良辰與美景,更是難得。好時光總是溜得快,夕陽西下,倦鳥歸飛,涼意漸生,提醒我該歸去,可是這一樹奼紫嫣紅,卻又割捨不下。”在她的筆下,家鄉是一座花城,她説,家鄉的風物讓人愛不夠,一年四季有開不敗的花,結不完的果,哪怕最寒冷的季節,也有梅花一樹一樹。這本書中的六十種植物,是江南大地上常見的草木,“不僅是枝枝葉葉、瓜瓜果果,還有人心的温熱、故鄉的印記。”
王寒筆下的故鄉,無論美食、花果,還是民風民俗,總帶着温暖的人情,有煙火暖熱的種種熨帖。她筆下的故鄉,不是一個生硬的地理名詞,而是生動鮮活的。《江南草木記》從草木落筆,但隨處可見故鄉的風情,她寫家鄉人喜食白酒釀,鄉里婦人煮白酒釀時,會放幾瓣荼䕷花瓣到鍋裏,滿鍋的香甜,簡直要把人醉倒。她寫鄉里人平素蒸饅頭、發糕圓子,不用籠布,用的是油桐葉。到了立夏、端午、七月半這些節日,農家要蒸這個那個的,更少不得桐葉,婦人會差孩子到油桐樹下,挑些寬大細滑的桐葉,採摘下來,一片片洗淨,婦人把米粉包成香蕉形,擱在桐葉上,放竹籠上蒸熟,這便是家鄉人愛吃的鄉土小吃——桐子葉包。她説紅蓼氣息潑辣,鄉人拿它驅蚊、釀酒,海邊一些地方的人,燒望潮之前,會把望潮裹進辣蓼裏,在石板上摔個七葷八素,經此一摔,望潮的味道更加鮮脆。
在《江南草木記》中,橘子、楊梅、荸薺、高橙、文旦、柿子、枇杷、甘蔗、柿子,乃至鐵皮石斛、烏藥、紫蒔藥、茭白、芋頭、栗子等,盡入她筆下。她寫鐵皮石斛:“鐵皮石斛表皮鐵青,長可盈尺,冷峻清簡,如白描一般,但開的花優雅嫺美、風姿綽約,有香草美人之姿,又有君子虛懷若谷之風。鐵皮石斛的鮮條,可以直接食用,拿來煮茶、燉湯、泡酒、煮粥,也是極好的。我最喜歡的還是榨汁,清口異常,如同夏天剛割過的那種青草氣息,喝一口,五臟六腑如被清泉洗滌過,乾淨通透,有一種清涼的歡喜意。”夏至楊梅滿山紅,她當然要為故鄉的楊梅立傳,“一直嚮往着‘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的生活,終究未得,也不曾用松花釀過酒,不過,夏至一到,倒可以拿楊梅釀酒了。”
王寒賦予花兒果兒以深情,她筆下的故里風物,是能引發遊子鄉愁的,“在遊子的心中,鄉愁是長江水,也是海棠紅、雪花白、蠟梅香。遊子記憶中的故鄉,總是那般美好:草在長,鳥在飛,花在開,父母在堂前忙碌。既已離開,故鄉就只是驛站,但四月的清明果、五月的橘花味、端午的艾草香、夏至的楊梅紅,還留在記憶深處。在千里萬里之外,暗夜裏,漫過遊子心頭的,不只是故鄉的雲,還有草木的香。”透過她温情的文字,吾鄉吾土,值得一次次回首與回味。 [5] 

江南草木記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8年9月26日,《江南草木記》獲得第27屆浙江樹人出版獎提名獎。 [6] 
2018年11月2日,《江南草木記》入圍2018年度浙版好書榜。 [7] 

江南草木記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江南草木記》
2018年1月
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978-7-5178-2157-1 [1] 

江南草木記作者簡介

王寒,作家,學者,媒體人。出生於西湖畔,成長於東海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版作品有《花事》《城市的良知》《少見多怪王小姐》《刀子嘴豆腐心》《純屬戲説》《行走新疆》《無鮮勿落飯》《大話台州人》《山海之間的台州女人》《台州有意思》《浙江有意思》。作品入選《21世紀年度散文選》《中國當代散文精選》等幾十本精選本。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