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汕頭樟林古港

鎖定
樟林古港,位於廣東省澄海東里鎮境內。她曾經是清代粵東地區商旅繁忙的“通洋總彙”,享譽海內外。原來的海岸線雖已東移十多里,但古港遺址猶存,對研究古港的光輝歷史、清代遠洋航海事、貿易以及對潮汕華僑先輩出國啓航聖地的紀念,都有極大的價值。
中文名
澄海樟林古港
地理位置
廣東汕頭澄海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
天后宮

汕頭樟林古港歷史記載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初馳海禁,由“片帆不準入海”至“準其出入貿易”。故商民紛紛集資,造船出海。康熙六十一年(1722),又準與暹羅進行大米貿易,樟林港遠洋航海事業遂應運而生,由漁業港猛轉為商業港。
海禁既開,海運事業熱潮隨之躍起。雍正七年(1729),樟林的東隴河泊所撤裁,改設樟林鎮巡檢司。此時,沿海各省商賈漁船,來往更加頻繁。為便於辨別、管理,雍正元年(1723),規定各省商、漁船的標識,並進行審批、登記、發牌,並隨時派兵船巡海稽查。因規定廣東商船大桅杆上部及船頭均油紅漆,(福建油綠漆)故粵船有“紅頭船”之稱。

汕頭樟林古港形成背景

汕頭樟林古港
汕頭樟林古港(5張)
樟林之所以能成為粵東通洋總彙,是由它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條件決定的。闢港之先,樟林、東隴一帶,屬閩粵海陸交通及邊防要地。宋代,這裏就已是潮州東部的鹽業中心。明洪武三年(1370),水軍寨建石城設船塢、造戰艦,並訓練水軍,防守海道。樟東港口的商漁船出入繁忙,初步形成漁港。洪武十四年,朝廷於此設“東隴河泊所”,徵收漁税。嘉靖三十五年(1556),散居於樟林山邊的先輩,為發展生產,保聚黎庶,擇址“南涯新埔”創建寨城。明萬曆年間(1573-1619)近海漁業大有發展,並迅速聚集為“漁鮮盈市”的埠頭,附近各地,爭先來此上市,樟林開始名播潮州。清康熙初年劃界斥地,沿海居民內徙五十里,澄海全縣撤裁,樟林“社散村荒”,黎民流離失所,康熙八年,才重返故鄉,再建家園,並於廢墟之上,修築石城。當局移東隴河泊所署於城內,並設右營守備署、樟林母汛、樟林鎮巡檢司、海關税館、樟林急遞鋪等官署衙門加強管理,樟林開始迅速恢復,航海事業初具規模,逐步成為澄海北部的政治、軍事、經濟、交通的中心,為樟林港的發展和繁榮創造了條件。

汕頭樟林古港發展現狀

紅頭船”事業的發展,促使樟林港日益昌盛繁榮。樟林港於是重整了市容,修路建橋築碼頭,蓋建了許多埠鋪,外地客商紛紛來樟創業,形成擁有“八街六社”的樟林埠。樟林港是當時下南洋最著名的港口,不僅僅粵東的潮人和客家人,還有許多贛南、閩南人也從樟林港乘船出發。 [1]  期間,浩浩蕩蕩,揚帆遠征,走南闖北的紅頭船隊,成為樟林港的一大特色。人們提到“紅頭船”,就會聯想到當年樟林港碼頭上,千千萬萬華僑先輩背井離鄉飄洋過海到世界各地謀生的情景。
以後,樟林又歷經自然和歷史的滄桑變化,成為沿海埠市,但她的遺蹟猶存,依稀可辨,後代子孫訪址尋蹤,還算有處。
於今,在原來“紅頭船”出海的地方豎立一塊刻有“樟林古港”的石碑。石碑附近,當年的許多建築物,如天后宮、南社港、新興街、永定樓、棧房建築羣、風伯廟、山海雄鎮廟等等,有些已改為民居
有些雖經歲月風雨,破損有加但還清晰可辨,成為人們旅遊觀光、重温歷史接受教育的好地方。
(本文系汕頭大學圖書館特藏組根據李紹雄《清代粵東“通洋總彙”——樟林港》一文及其它資料整理編輯而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