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定湖雷鎮

鎖定
百科名片湖雷鎮位於縣境中心 ,永定河中游,東與撫市鎮相靠,南與岐嶺鄉、城郊鄉相接,西與西溪、合溪鄉相連,北與堂堡鄉、坎市鎮相鄰,面積160.9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下湖村,距縣城12公里。目錄基本概況 歷史沿革 人口數據 礦產資源 交通狀況 經濟發展 基礎設施 名勝古蹟
中文名
永定湖雷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龍巖市
面    積
160.9 km²
下轄地區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湖雷鎮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0167 人

永定湖雷鎮基本概況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湖雷鎮政府駐地下湖村,距縣城 12 公里。下轄 27 個行政村, 289 個村民小組,有 46 個革命基點村。 2000 年,全鎮共有 11047 户 40167 人。屬漢族,講客家方言。

永定湖雷鎮歷史沿革

湖雷歷史悠久,唐大曆四年( 769 年)該鎮設上杭場,為上杭縣之前身。明成化十四年( 1478 )永定建縣後,該鎮為永定縣轄。明清時期屬豐田裏,民國前期稱第八區、下豐區、轄湖市聯保、上湖聯保等。民國 26 年( 1937 年)稱第二區,後稱湖雷鎮、鄉。建國後稱湖雷區、湖堂區、第七區、湖雷鄉。 1958 年為湖雷公社。 1961 年,分為蓮塘公社、上湖公社、湖雷公社, 1965 年又合併為湖雷公社。 1984 年複稱湖雷鄉。 1992 年撤鄉建鎮。

永定湖雷鎮人口數據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永定湖雷鎮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高嶺土、輝綠岩、鎢、錳等。

永定湖雷鎮交通狀況

交通方便,省道撫石線、龍梅鐵路貫穿境內,還有永定河干流自東北向西南流經湖雷全境,長達 20 公里,曾是水運大動脈。

永定湖雷鎮經濟發展

1988~2000 年,湖雷鎮先後實施“重抓農業,突出企業,搞活商業,打好基礎,引用科技,提高效益”和“以農為本,以工緻富,以商牽動,商貿工農聯動”的經濟發展戰略,促進鎮富、村富、民富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2000 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 1.99 億元,比 1988 年 2563 萬元增長 6.76 倍。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8043 萬元,比 1988 年 1090 萬元增長 6.38 倍;工業總產值 6859 萬元,比 1988 年 191.5 萬元增長 34.8 倍;財政收入 316 萬元,比 1988 年 25 萬元增長 11.6 倍;農民人均純收入 3215 元,比 1988 年 509 元增長 5.3 倍。  該鎮是縣糧、煙主產區之一,氣候宜人,水稻一年三熟。 1988 年以來,始終把穩定農業和農村工作基礎當作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戰略任務,加大對山地的綜合開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養殖業等,農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針對該鎮田少人多、資源較貧乏的特點,採取“一村一點”、“一村一品”的形式,堅持走特色農業之路,已形成 150 畝台灣脆桃、 1000 畝“六月紅”芋、 500 畝野生葛、 100 畝銀杏, 300 畝生薑、 4500 畝烤煙、 400 畝“國強”美蕉、 500 畝黃梔子和紅香蕉、 2000 畝苦瓜和 300 畝馬鈴薯的種植基地。在溪口、蓮塘新建 2 個千頭瘦肉型養豬場,使全鎮瘦肉型豬比率達 40% 以上。還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種植新、奇、特的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實施國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業科技示範園節水灌溉工程,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爭取資金,實現糧經比為 62 : 38 。 2000 年,全鎮耕地面積 26437 畝,比 1988 年減少 2688 畝;糧食總產量 15967 噸,比 1988 年增加 4452 噸;烤煙總產量 533 噸,比 1988 年減少 928 噸;生豬出欄 23976 頭,比 1988 年增加 15681 頭,存欄 17989 頭,比 1988 年增加 3336 頭;肉類總產量 2217 噸,比 1988 年增加 1423 噸;水果總產量 722 噸,比 1988 年增加 561 噸,其中:枇杷、楊梅、青梅產量較多。  2000 年,該鎮有企業 24 個,總產值 1.41 億元,比 1988 年 191.5 萬元增長 72.6 倍。其中,萬民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招寶珍禽開發有限公司、湖雷電站等企業,產值 2434 萬元,上繳税利 200 餘萬元,還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特別是招寶珍禽開發公司,是發展特種養殖業的佼佼者,生產的珍禽以“質優、好養、味美、高效”著稱,暢銷全國。 1998 年被《中國質量萬里行》授予定點單位。該公司養殖有山雞、黑鳳雞、鷓鴣、綠殼蛋雞、孔雀等珍禽。還利用珍禽糞發展種植業,種植食用仙人掌台灣大青棗、樹莓、葛、台灣脆桃、台灣楊桃、台灣楊梅等。該公司還開發製作栩栩如生的山雞、孔雀等標本,極為暢銷。  1988年後,該鎮外出務工經商人數逐年增多,1999年達8300人,2000年接近1萬人。如增瑞村在龍巖城經營永定風味小吃的有130餘人,白崬村在深圳打工的有300多人。尺度村在永安,玉文村在廣東潮州、汕頭等地均設立勞務服務站,接待、安排人員就業。

永定湖雷鎮基礎設施

科教、文化、衞生等基礎設施軟、硬環境有很大改善。 2000 年,有中學 2 所、小學 14 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 100% ,在校中學生 3544 人、小學生 4465 人。有線電視實現聯網,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有水電站 15 個;固定電話 4100 多部,實現村村通電話。有衞生院 1 所,醫務人員 36 人,病牀 50 張。  市鎮建設按 1996 年制定的《湖雷集鎮總體規劃》,完成了撫石線過境公路改造;完善了中心三角街和中心市場等基礎設施;新建了長 2 公里、寬 12 米沿河路和自來水廠。公路沿線新村建設,改善了居民居住環境。全鎮革命基點村及山區村實現村村通公路。  該鎮有着光榮的革命歷史。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永定蘇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三年游擊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游擊隊活動的重要地區。 1926 年冬,在上南村建立了全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永定支部。 1929 年 5 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進駐湖雷,宣傳發動羣眾。 10 月建立永定縣蘇維埃政權。曾兩次為永定縣人民政府駐地( 1930 年 2 月, 1949 年 6 月)。是熊兆仁少將、阮文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鄉。

永定湖雷鎮名勝古蹟

名勝古蹟有千年土樓——馥馨樓。湖雷鎮有着光榮的革命歷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永定蘇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游擊隊活動的重要地區。民國15年(1926)夏,在上南村建立了我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永定支部。民國18年5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進駐湖雷,宣傳發動羣眾參加革命;10月,建立永定縣蘇維埃政權。曾兩次為永定縣人民政府駐地(民國19年2月和民國38年6月),是熊兆仁、阮文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鄉。現存最早的永定客家土樓——馥馨樓就在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