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大青棗

鎖定
台灣大青棗 (Zizyphus mauritiana Lam.)別名印度棗、毛葉棗,為鼠李科棗屬植物,常綠小喬木,原產印度,引入我國台灣後經品種多代改良選育而成為經濟栽培果樹。台灣大青棗果實大且口感清脆細膩,其莖、枝、花,甚至樹葉、樹皮均有極高的利用價值,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優良水果品種。 [1] 
中文名
台灣大青棗
拉丁學名
Zizyphus mauritiana Lam.
別    名
印度棗
毛葉棗
植物界
鼠李科
棗屬
分佈區域
印度、台灣等地

台灣大青棗形態特徵

台灣大青棗
台灣大青棗(13張)
喬木,高達15米;幼枝被棕色短柔毛,小枝黑褐色或紫黑色,具皮刺。葉紙質,卵狀矩圓形或卵形,稀矩圓形,長5-14釐米,寬3-6釐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具鈍尖頭,稀近圓形,基部近圓形或微心形,稍不對稱,邊緣具圓齒狀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或僅中脈有疏柔毛,下面淺綠色,初時沿脈被柔毛或疏毛,後脱落,或沿脈基部有疏柔毛,基生三或稀五出脈,網脈在下面明顯;葉柄長5-11毫米,被棕色短柔毛;托葉刺1-2個,直立,長4-6毫米,早落。花綠色,兩性,5基數,數個至10餘個密集成腋生二歧式聚傘花序,總花梗長7-16毫米,被棕色細柔毛;萼片卵狀三角形,頂端尖,外面被短柔毛;花瓣匙形,兜狀,與雄蕊近等長;花盤厚,肉質,10裂;子房球形,2室,頂端被微毛,每室具1胚珠;花柱2半裂。核果近球形或球狀橢圓形,長1-1.2釐米,直徑0.8-1.1釐米,無毛,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成熟時紅褐色;果梗長4-11毫米,有短柔毛;中果皮薄,內果皮厚骨質,厚約3毫米,2,稀1室,具1或2種子;種子黑褐色,平滑,有光澤。花期4-5月,果期6-10月。 [2] 

台灣大青棗分佈區域

產雲南(景東、景谷、耿馬、勐海、景洪、富寧、思茅)、貴州南部(興義)、廣西(凌雲)、西藏東南部和南部(吉隆、察隅)。生於海拔1000-2500米的混交林中。印度、尼泊爾、不丹也有分佈。 [2] 

台灣大青棗栽培技術

台灣大青棗建園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沙壤土地,避開低窪積澇地段建園。種植時間以3-5月最適宜,視天氣而定。有水源的地方,全年都可種植。 [3] 
1 植間距
大青棗生長迅速,植株壽命長且多利用側枝斜生,樹冠面積大,定植距離以6m以上較佳,一般行株距6×5m。栽植太密,浪費種苗成本,田間作業困難。
2 栽植方法
種植植穴直徑60-100cm寬深,以腐熟堆肥20-30kg加複合肥0.5kg、鈣鎂磷肥0.5kg、硫酸鎂0.2kg,硼肥0.025kg,小量生石灰與表土混合填滿踏實,然後定植壓緊,幼苗基部周圍做20公分淺盆狀,便利灌水,必要時基部包覆稻草,以防烈日蒸曬。做好排水,以免淹水,立支柱固定幼苗,避免風吹鬆動,影響生長。 [3] 

台灣大青棗肥水管理

台灣大青棗屬淺根性果樹,植株生長迅速,具有邊開花邊結果邊抽枝的特點,需要大量的養分,因此,應加大基肥投入。大青棗施肥效果顯著,幼苗期及新梢生長期三要素均重要但需氮肥較多,而開花前則應加重磷鉀肥的比例。
基肥以腐熟的雞鴨糞、堆肥為主,每1/15公頃施3000kg,複合肥50kg,磷肥50kg,將肥料均勻翻施在40cm深的土層中。開花前追施氮肥,幼果期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採收後適當追施氮肥。葉面噴肥每15天1次,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酸二氫鉀為主。整個生長期澆3-5次水,重點澆好開花水和坐果水,始終保持土壤見幹見濕。
4年生長以後,對氮、鉀肥需要量較多,肥料施用比例約為4∶2∶5。每年需要量不同,視植株上年生長情形而定,但基肥決不可缺乏,每年需追加堆肥1-3次,鎂、硼肥也需注意,並用多氨液肥(生物肥),於果實膨大期噴2-3次,每次間隔7-10天,可與農藥混合噴施,但不可混有石灰製劑及化學肥料。 [3] 

台灣大青棗整形修剪

大青棗枝葉繁多,採取2年重短截的方法控制樹體大小,即在每年萌芽前對樹體重截或平茬,促萌新枝.從中選留3-5個芽為當年的主枝,利用當年新生棗頭結果。 [3] 
1 主幹更新修剪
重截栽後第2年萌芽前10-15天.對樹體重剪距地面30-50cm。幼樹以單幹整枝為主。一年生的棗樹,離地面30公分處剪斷,誘發生長側枝,選健壯、生長位置良好、導向四周3-4條側枝留作主幹,長到1.5m前剪除小芽體。1.5m高後,讓側枝斜向生長,剪去徒長枝或幼小枝梢。2年生的棗樹,需每年更新一次,於採收完畢後,2月到4月進行主幹更新嫁接工作,在主幹地面上20公分處據斷更新或嫁接,新梢嫁接穗上萌發新梢後,留生育良好、位置適當的新梢2-3枝為當年的新主幹,其餘芽體剪除,使新主幹生育健壯。主幹長成後,使兩側斜生分枝,分枝再生小分枝,小枝葉腋着生花穗,8-10月可開花結果。
2 長梢修剪
於果實採收完後,將舊主枝留1-1.5m長,其餘枝條除當支架用外,均鋸除。30日後可生側枝。側枝留50公分長剪斷,可生長出新小分枝,小分枝葉腋着生花穗,可提早產期。但這種修剪方式需要保證新主枝着生的小枝條生長健壯、位需適當,否則枝條太小或營養不足,造成結果率差、果實品質不良,且主幹容易老化,建議不要採用或少用。
抹芽果枝生長至15-20crn時進行抹芽,每株只選留3-4個健壯芽作主枝,其餘芽抹除。選留的主枝間距均勻.使之朝着各個不同方向生長。當枝條長至1.7-2.0m時,將主枝頂端摘除,促進橫向生長,開成樹冠。
3 整枝修剪
經主幹更新修剪後的植株,枝梢生長旺盛,於盛花期前,將主枝適當修剪,以促進分枝萌發。但必須避免樹冠交叉,開花前可將過密的枝條剪除,結果後太低或接近地面的枝梢先端部分亦應剪除,保持果園通風良好、光照充足,才會豐產。吊枝在坐果期,將坐果枝用細繩吊住,使枝條均勻分佈在大棚的空問,提高光合效率。避免果枝擠壓太密,會影響通風透光。 [3] 

台灣大青棗花果管理

1 花前管理
花前噴1次1500mg/L濃度的多效唑,以控制枝梢的生長,促進花芽分化。盛花期,噴50mg/L濃度的硼砂溶液,以提高坐果率。由於台灣大青棗開花結果量很大,為提高果實品質,促進果實發育,需進行疏果工作。一般以棗樹葉片生長情形決定留果量,3片葉留1果,尾端果不可留。收穫前30天連續噴2次70mg/L濃度的萘乙酸,以減輕落果。
2 保花保果
大青棗在部分地區由於氣候因素,常造成坐果率低, 為了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除加強肥水管理外,還可採用一些化學措施。花期多時噴施1%磷酸二氫鉀+03%硼砂+03%尿素;謝花初期噴20mg/L“九二”;幼果期噴1-2%磷酸二氫鉀+04%尿素。
3 疏果
疏果常在坐果特別多的年份進行, 通過疏果能使果實顯著增大, 提高其品質和商品性。疏果應在謝花後的幼果期進行,疏除過多過密的小果、畸形果、病果、蟲果等。 [3] 

台灣大青棗合理配置授粉樹

有些品種需要間種授粉樹才易結果,有的則不需要。需要授粉樹的,結果樹與授粉樹比以1比1最好,最少也要8∶1時才適宜。

台灣大青棗温度調控

大青棗是喜温果樹,扣棚以後9-10月盛花期嚴格控制棚內温度,白天18-33℃,夜晚不低於8℃;生長後期白天12-30℃,夜晚不低於5℃,否則會引起果實凍害。

台灣大青棗病蟲害防治

大青棗在前期生長好,基本無病蟲害,在夏季高温高濕季節,病蟲害發生較重,主要是白粉病、蚧殼蟲、蛾類。白粉病主要為害枝梢、葉片、花穗及果實,患病的果皮變褐色而粗糙。此期用藥防治只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並不能滅死病菌,同時造成果斑,外觀差,也達不到無公害生產的目的。蚧殼蟲、蛾類危害莖葉造成樹勢衰弱,產量品質下降。因此,白粉病在定植後,發病前就要用粉鏽寧、甲基託布津,疫霜靈等,每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殺滅病源菌。經常疏過密枝,保持通風透光,減少蚧殼蟲發生,發現蚧殼蟲立即颳去和噴機油乳劑或速撲殺防治,發現有蛾類發生,立即使用一般殺蟲劑即可防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