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性

鎖定
氣性,漢語詞彙,拼音為qì xing,意思是人秉受的氣和生命,氣質;性情,指動物的性子、威力,生氣後一時不易消除的脾氣。
中文名
氣性
拼    音
qì xing
出    處
紅樓夢
類    型
漢語詞彙

目錄

氣性出處

漢·王充《論衡·無形》:“人以氣為壽,形隨氣而動,氣性不均,則於體不同。”
晉·葛洪《抱朴子·清鑑》:“或外候同而用意異,或氣性殊而所務合。”
唐·元稹《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誌銘》:“公之氣性剛方,理家理身,廉儉峻直。”
豐子愷《給我的孩子們》:“你們一定想:終日無聊地伏在案上弄筆的爸爸,終日悶悶地坐在窗下弄引線的媽媽,是何等無氣性的奇怪的動物!”
唐·韓愈《猛虎行》:“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三回:“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婦兒氣性最不好惹的。”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二折:“我只説湯哥死了,那老的是氣性大的人,氣殺那老的,家緣過活都是我的。”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氣性,見無錢,踏着陌兒行,推我在這陷人坑。” [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二回:“誰知他這麼氣性大,就投井死了。”
楊朔《海天蒼蒼》:“才七歲一個孩子,就有這大氣性。”

氣性解釋

1、人秉受的氣和生命。2、氣質;性情。3、指動物的性子、威力。4、指容易生氣或生氣後一時不易消除的脾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