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民治村史館

鎖定
民治村史館位於深圳龍華區民治沙元埔村,於2005年8月16日落成。佔地面積7455平方米,建築面積759平方米。面寬約9間,兩頭為工作室,正前有19級台階,台階兩旁是文化牆浮雕。外牆為展示民治歷史變遷及風俗文化的浮雕。館內展示反映大民治地區歷史變遷的照片、實物。 [3] 
民治村史館內收藏各種實物、照片及彩繪近千件,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民治人民的革命鬥爭史、民治村的歷史變遷以及他們在“香港大營救”中的巨大貢獻。
民治村位於羊台山東面,因為四面皆山,被稱為“望天湖”。該村村民大多是歷代南遷的客家人 [1-2]  在革命戰爭時期,民治成為了著名的革命根據地,震驚世界的“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就發生在這裏 [1] 
村史館,一個富有新農村時代特徵的詞彙。率先將這一詞彙寫在深圳史冊的是民治街道的民治人。2005年8月16日,由當時的民治村投資建設的民治村史館正式落成,這是深圳市第一家村史紀念館 [1] 
開放時間
2005年
地    點
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道
竣工時間
2005年

目錄

民治村史館歷史沿革

民治村史館 民治村史館
民治村史館屬仿古式建築,外觀古樸莊嚴,巍巍壯觀。館前的階梯兩邊是文化牆浮雕,生動藝術地再現了民治人民在戰爭歲月的英勇戰鬥史實。
據瞭解,民治村位於羊台山東面,因為四面皆山,被稱為“望天湖”。該村村民大多是歷代南遷的客家人後裔。在革命戰爭時期,民治成為了著名的革命根據地,震驚世界的“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就發生在這裏。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如今民治已成為一個富裕文明的新型社區 [1] 
“民治村過去是革命老區,現在是城市化新型社區,有着輝煌的歷史。我們村當初籌建村史館,就是為了讓後人更清楚地瞭解民治村的輝煌歷史,讓他們知道前人是怎樣謀生的,以激勵他們繼往開來。”現任民治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長、民治社區工作站站長張新平説。
一個村要建村史館,最難莫過於史料徵集。不過,在民治,卻是顯得較為順利。據張新平回憶,當村委決定籌建村史館後,便在各居民小組挨家挨户派送徵集倡議書。村民聽説要籌建村史館,也紛紛主動把自己收藏的各種史料送上門來。
東邊村的華僑鄧仁興送來了他收藏多年的清朝地契,塘水圍的張連興老人送來了革命抗戰時期保留下來的鳥槍和日軍軍用毛毯,橫嶺村的蘇錦太送來了他曾經用過的粉槍……短短個把月,村裏就徵集到數百件史料。
2005年8月,正值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民治村史館正式建成揭牌。建築面積為759平方米的村史館展廳分為東西兩個展區。
鳥槍軍毯再現革命史實
在東展廳的玻璃櫃裏,記者看到,裏面陳列着鳥槍、粉槍、日軍軍用毛毯、兵役證等實物。採訪時,記者巧合遇見了前來散步的張連興老人。
年過80的張連興老人在少年時曾經參加過革命鬥爭。在他12歲的時候,民治就已經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當時,村裏有一間房子是專門供地下党進行地下工作的,很多幹部都是從這裏培養出去的。”張連興説,當時,他在民兵隊伍裏負責保管槍支、彈藥,站崗放哨,並負責執行秘密交通運輸任務。有一次,村裏的民兵在梅林坳一帶發現了幾名日本鬼子,便迅速將他們消滅。後來,其他日本鬼子發現後,趕到民治村進行打砸殺搶,並放火燒了不少房子。
在展廳裏,有一杆鳥槍和一張日軍軍用毛毯。記者從上面的簡介獲悉,這兩樣東西都是張連興老人捐獻的。張連興老人告訴記者,鳥槍和日軍軍用毛毯都是他在革命期間用過的。“毛毯是當時從日軍手中繳獲過來的,分了給我,晚上在山頭放哨時就用來蓋。”張連興説,鳥槍則是自己負責保管的幾桿槍支裏的其中一杆。他還記得,在解放戰爭時期,作為民兵的他負責保管槍支,白天他就把槍支收藏得好好的,晚上就拿出來分發給民兵們去打國民黨。解放後,上級要求上繳槍支時,他偷偷地把其中一杆鳥槍藏了起來。
後來,他將鳥槍視為珍寶,一直藏在家中。一直到2005年村裏籌建村史館徵集史料時,他才將鳥槍捐獻了出來。“現在,這鳥槍已經生鏽了,用不了。”在向記者講述革命史實時,張連興老人不時盯着自己曾經用過並珍藏多年的鳥槍,眼裏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感。
農耕用具記載歷史變遷
在村史館的西展廳裏,記者發現,從水稻播種到收割,再到脱粒、打穀所用的器具,以及磨豆腐時使用的石磨、豆腐架等,一字排開,整齊陳列,較好地保存了民治村前人留下的謀生工具和農耕用具。
“犁鋤、石碌、風櫃這些東西就是我們老一輩人以前耕田謀生的工具。”民治村史館的蘇館長告訴記者,解放前,民治村偏僻貧窮,村民都是以農耕為主,可謂一窮二白,家徒四壁。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民治人才有了家庭傳統手工作業,就是包括磨豆腐、制腐竹和釀酒在內的農產品加工。
磨豆腐是民治人以前最傳統的家庭手工作業之一,幾乎家家户户都要製造。一般先用小型的石磨把浸泡過的黃豆磨成豆漿,加熱後再衝入滷水攪拌即成豆腐。“當時,很多村民都是磨好豆腐後,就擔着走四五個小時到東門市場去賣。”蘇館長説,這些情形一直持續到改革開放之前。
在展廳內,記者看到,館內藏品還有各種歷史照片、彩繪圖案及文字文獻等,真實記載着民治村在幾百年的歷史風雨中創業和發展的艱辛歷程。這些史料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據瞭解,民治村史館建成後,陸陸續續接待了上萬人次,他們當中有本村的村民、學生和退休幹部,也有寶安區及其他地方的學生、來深建設者。“經常也會有一些家長帶着孩子前來參觀,指着那些有古董韻味的農具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蘇館長説,希望這座永久性開放的村史館不僅能讓後人瞭解民治、認識民治,還能給後人帶來一些啓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