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背桂櫻

鎖定
毛背桂櫻(學名:Laurocerasus hypotricha)是薔薇科桂櫻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常綠喬木,高約5—15米;小枝棕褐色至灰褐色,具不明顯小皮孔,被黃灰色柔毛。葉片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10—18釐米,寬(4)5-7釐米。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四川福建貴州廣西廣東雲南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山谷和溪邊疏林內,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毛背桂櫻
拉丁學名
Laurocerasus hypotricha (Rehd.) Yü et Lu
別    名
毛背櫻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薔薇科
亞    科
李亞科
桂櫻屬
無腺組
多毛系

毛背桂櫻形態特徵

毛背桂櫻
毛背桂櫻(15張)
常綠喬木,高約5-15米;小枝棕褐色至灰褐色,具不明顯小皮孔,被黃灰色柔毛。
葉片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10-18釐米,寬(4)5-7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邊有較密粗鋸齒,齒頂有暗褐色腺體,上面無毛,光亮,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側脈明顯,約10-12對,在下面明顯突起;葉柄長6-10毫米,中部以上沿邊緣具1對大形扁平腺體,被柔毛,老時脱落;托葉早落。
總狀花序常單生,有時2-3個簇生,長2-5釐米,被柔毛;花梗長4-10毫米;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5-6毫米,具柔毛,早落;花直徑5-6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萼筒鐘形或杯形;萼片卵狀三角形,先端圓鈍;花瓣近圓形或寬倒卵形,直徑4-5毫米;雄蕊約20-30,長於花瓣;子房具柔毛,花柱稍長於雄蕊。
果實卵狀長圓形,長20-25毫米,寬10-12毫米,頂端急尖,暗褐色,無毛;核壁較薄。
毛背桂櫻
毛背桂櫻(5張)
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毛背桂櫻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2600米的山坡、山谷或溪邊疏林內。

毛背桂櫻分佈範圍

分佈於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毛背桂櫻本種提示

本種和大葉桂櫻L.zippeliana(Miq.)Yu et Lu相近,區別在於後者枝、葉柄、葉片下面和子房均無毛;葉柄較長,長1—2釐米;花梗較短,長1—3毫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