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炳衡

鎖定
毛炳衡,農業化學家。長期從事土壤養分,植物營養與施肥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強調氣候—植物—土壤—肥料間的協調,才能滿足作物對養分的需求,獲得高產;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統中的氯素營養,推動了含氯化肥的科學施用和聯鹼工業的發展;提出了紫色土區稻麥配方施肥模式,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長期堅持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試驗。
中文名
毛炳衡
別    名
毛知耘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9年5月19日
畢業院校
四川大學
出生地
四川省資陽縣黃添鄉

毛炳衡人物簡歷

1929年5月19日 出生於四川省資陽市(原資陽縣)。
1948-1952年 在四川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53-1956年 在廣州華南墾殖局、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室任實習研究員。
1957-1960年 在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農業化學專業讀副博士研究生。
1961-1981年 任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81-1984年 任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副系主任等。

毛炳衡生平介紹

毛炳衡,又名毛知耘,1929年5月19日生於四川省資陽縣黃添鄉(現資陽市迎接鎮)。幼年正值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家庭經濟拮据,1941年小學畢業之後,在集成初級中學當雜工,次年採取半工半讀方式讀完了初中。1945年考入資陽縣中學讀高中。青少年時期深感只有多讀書、有本事才能抵禦外侮、強國富民,因而刻苦學習,名列前茅。抱着知識救國的觀念,1948年毛炳衡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設有生化營養、農產加工、土壤肥料3個專業),並毅然選讀土壤肥料專業,師從侯光炯、彭家元教授,意在以農強國。1951年由侯光炯教授帶領毛炳衡等4名學生對川西和西康省十多個縣進行了土壤調查,從成都經眉山到雅安、天全、漢源、榮經,歷時40多天徒步行程500多公里,當時他們發現的漢原磷礦至今仍是四川省磷礦基地之一。 [1] 
1952年,毛炳衡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華南墾殖局技術處工作。1953年調至廣州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籌建土壤肥料研究室,一年之內設備齊全,隨即開展了雷州半島、海南島橡膠宜林地土壤調查,進行了墾區土壤養分分析,繼而開展試驗研究。著有“橡膠幼樹三要素肥料試驗”、“土壤水分狀況與產膠量關係研究”等論文,為發展中國橡膠和熱帶作物事業作出了貢獻。1955年在土壤學譯報上發表第一篇文章“鼠道暗溝法對土壤水分狀況和耕作的影響”即用筆名知耘,一直沿用至今。意為只有在知識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才能在科學的領域裏獲得豐碩成果。以後40多年的教學科研中,毛炳衡始終力行“知耘”志言。1956年他考入西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現西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農業化學專業(現植物營養與肥料專業),攻讀副博士研究生。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批研究生。1960 年毛炳衡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土壤與植物營養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1-1984年任土壤農化系副系主任。在教學方面,毛炳衡教書育人、治學嚴謹。他常説:“嚴師出高徒、師高弟子強”,並言傳身教。40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土壤農化專業人才,其中研究生15名。他先後講授過《農業化學》、《作物施肥法》、《高級植物營養學》等多門課程。學生普遍反映,毛炳衡教授講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因而印象深刻、經久不忘。1985年被評為農業部直屬院校優秀教師,1986 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他參加編寫的全國統編教材《農業化學(總論)》(農業出版社,第一、二版,1980、1990),對推動土壤農化教學起了重要作用。他主譯出版的《植物的無機營養》(農業出版社,1992),為研究生提供了一本反映當代植物營養水平的參考書。他主編的高等農業院校農學類各專業適用的《肥料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對本科生教材更新和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等。

毛炳衡技術成就

毛炳衡在吸取國外農業化學理論和總結我國幾千年施肥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土壤—植物營養及其與生態環境關係的研究。他認為農業科學離不開因地制宜這個基本原則,於是他提出了氣候一植物—土壤—肥料相互作用的“立體三角形”農業化學觀點。氣候位於立體三角形的頂點,它與土壤養分的轉化肥料效益的發揮和作物的優質高產都密切相關;他明確提出氣候是條件,植物是中心,土壤是基礎,施肥是手段。合理利用施肥手段,協調植物—土壤—氣候之間的關係,才能滿足作物營養需要,發揮最大生產潛力。他的這個思想是在學習了原蘇聯植物—土壤一肥料平面三角形的生理路線農業化學理論和我國侯光炯教授的生物熱力學土壤肥力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總結了我國“看天、看地、看苗”施肥經驗而形成的農業化學觀點,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這一觀點為在地域遼闊、氣候複雜多樣的中國提高農業化學學科水平有重要意義。
40多年來,毛炳衡始終遵循氣候—植物—土壤—肥料這一“立體三角形”的農業化學觀點,在教學及科學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例如在80年代初開展的紫色土稻麥配方施肥模式的研究中,他以立體三角形農業化學觀點為依據,從中國肥料結構的實際出發,制定了配方施肥模式建立的基本原則:必須在有機肥和土壤養分的基礎上考慮化肥的配製,堅持有機—無機配合施用;在化學肥料中,必須在氮、磷、鉀肥合理配製的基礎上考慮中、微量元素的應用,但不能漏掉限制因子;必須堅持在植物一土壤必需元素平衡的基礎上考慮有益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在這一基本原則的指導下,考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甚至同一土壤、同一作物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對養分的需求特點的差異,在研究方法上,他採用多年、多點、多因素、多水平的多元迴歸設計,在紫色土區開展了系統的稻麥配方施肥研究。這一設計思想就是他提出的“立體三角形”農業化學觀點的綜合體現。他按照這一設計方案,以4年時間進行了116個田間試驗,建立了不同紫色土肥力水平的6個稻麥施肥模式,由此推動了紫色土區施肥向定量化、模式化和預報化方向發展,為紫色土區科學施肥提供了有效途徑。該項成果被廣泛應用於生產,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該施肥模式累計推廣應用上千萬畝,增產糧食數十億千克,增收數億元。該項研究於1988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紫色土稻麥配方施肥模式推廣應用於1992年分別獲國家星火四等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成果至今仍是指導紫色土區稻麥配方施肥的基本模式。
毛炳衡還提出了我國含氯化肥的生產佈局,科學施用原則與技術。他認為我國土壤含氯高低和移動狀況主要受降水等氣候影響,由北向南、由內陸向沿海隨着降雨的增加和乾燥度降低,土壤含氯隨之減少(濱海鹽土除外);從微地域來看,高地土壤含氯量又普遍低於窪地和平原的土壤;因此,南方濕潤和半濕潤地區是我國最適宜施用含氯化肥的地區。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土壤自身含氯量較高,在年降水量小於500毫米的旱地一般不宜施用含氯化肥。這些原則為因地制宜地施用含氯化肥提供了科學依據。
70年代中後期,我國聯鹼廠副產的氯化銨大量滯銷、積壓,對氯化銨能否在農業上廣泛作為肥料,成為當時聯鹼工業能否在我國發展的關鍵問題。為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毛炳衡毅然投入了這一問題的研究。在四川省8種不同類型土壤上進行了4年40季(次)的田間、盆栽試驗,供試作物由糧食作物擴大到園藝作物,以及煙草、茶葉等,並注重氯對品質影響的研究,提出了含氯化肥科學施用原則和方法,大大推動了我國聯鹼工業的發展。
國內外一般把含氯量低並對氯比較敏感的作物,如葡萄、馬鈴薯、烤煙等稱為“忌氯作物”,是不能施用含氯化肥的。隨着我國制鹼工業的發展和青海鹽湖鉀肥的投產,含氯化肥(氯化銨、氯化鉀及其以之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含氯復混肥料)用量急劇增加,為了明確含氯化肥適用範圍與肥效機理,毛炳衡帶領西南農業大學農業化學研究室的同志,進行了18種作物耐氯能力的測定與分級。他認為不同作物對氯的反應確有較大差異,但這種差異只是對氯敏感程度和耐氯能力不同而已。他把作物耐氯能力劃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為強耐氯作物:其耐氯臨界濃度>600 毫克/千克,包括水稻、棉花、紅麻、波菜等,這類作物在絕大多數土壤上都可以按照氮、鉀需要施用含氯化肥,不影響其產量品質。第二類為中等耐氯作物:大麥、小麥、大豆、蠶豆、豌豆、玉米、油菜、蘿蔔、甘蔗等,適應的土壤臨界濃度為300~600毫克/千克,在土壤氯濃度小於100毫克/千克時,可按氮、鉀需要施用含氯化肥,在土壤氯濃度高於100毫克/千克時,不宜施用氯化銨,但可適量施用氯化鉀。第三類為弱耐氯作物:萵苣、烤煙、甘薯等,這類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銨,只有在土壤氯濃度很低(小於50毫克/千克)的條件下,可考慮施用適量氯化鉀。毛炳衡根據作物耐氯力類型、土壤含氯量等級提出了相應的含氯化肥施用原則與技術。
為了探明長期施用含氯肥料對土壤性質的影響以及氯在土壤中的累積狀況,毛炳衡於1982年在3種不同性質的紫色土上開展了含氯復混合肥料長期定位試驗,至今仍在進行。結果表明,在南方降水量高(>1000毫米/年)以及稻麥輪作制下,氯在土壤中無明顯累積,帶入土壤中的氯絕大部分隨降水或排水流出土體。長期施用含氯化肥後鈣質和中性紫色土理化性質和土壤pH 無明顯變化,對土壤不會產生障礙現象。
毛炳衡早在1980年“試論氯化銨的發展前景”一文中[純鹼工業,1980(5)],根據當時試驗及調查研究以及中國土壤、作物、氣候的多樣性,預言在中國年產200萬~300萬噸聯鹼氯銨(西南地區50萬~60萬噸),只要佈局合理、用法得當,完全可以取得與等養分氮肥品種同樣的增產作用。15年後,到1995年,全國氯化銨的生產已發展到250萬噸(其中西南52萬噸),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該項研究1997年獲化工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氯化銨科學施用技術研究”1986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出版了含氯化肥研究專輯[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0(6)],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3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交流刊載。 [2] 
早在80年代初,毛炳衡就提出我國的植物營養與施肥研究存在四多四少的矛盾:應用技術研究多,營養機理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單因素研究多,復因素研究少;短期試驗多,長期定位試驗少。他為了解決這些矛盾,也為了更好的完善和發展他的“立體三角形”農業化學觀點,明確不同氣候年景下作物產量品質、土壤養分和肥料效益的變化,於1981年起在不同性質紫色土上設置了8個定位試驗點,其中在四川省遂寧市佈置的鈣質紫色土定位試驗,現仍在進行。在這16年間他遇到了諸如土地使用權變動、試驗費用高等問題,但他為了科學,一如既往,咬緊牙關堅持下來了,弄清了短期試驗所不能回答的許多問題,例如在含鉀豐富的鈣質紫色土上,32季稻麥輪作後,施鉀與不施鉀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這與某些盆栽試驗的結果大相徑庭。又如在鈣質紫色土上長期施用含氯復混合肥料,帶入土壤的氯絕大部分隨排水流出,氯在土壤中無明顯累積,在試驗前土壤含氯47毫克/千克,以後每年表層土壤增減變動在±5~10 毫克/千克,並不是逐年累加,對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pH無明顯影響,對土壤不會產生障礙現象。再如,在鈣質紫色土上長期施磷肥後,土壤全磷庫迅速增大,但有效磷增長緩慢,一旦停止施磷肥,有效磷急劇降低,因此應長期堅持施用磷肥。他在鈣質紫色土長期肥料試驗的結果,為鈣質紫色土的肥料使用提供了決策依據。
1987年,國家計委決定在我國9個不同氣候帶建立一批全國性的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監測基地,毛炳衡和課題組的同志一道在瞭解了西歐上百年的長期肥料試驗後,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主持建成的“國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監測基地”的工作,經8年正常運轉,進行了不同施肥及輪作制下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的演化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紫色土養分循環及平衡規律研究;施肥與環境關係研究;氣候對土壤養分轉化和肥料效益的影響研究;提高化肥利用率及肥效途徑等項研究。毛炳衡常説,長期定位試驗貴在堅持,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寶貴的信息

毛炳衡主要論著

主要論著
1 毛知耘譯.《鼠道暗溝法對土壤水分狀況和耕性的影響》.土壤學譯報.1955(6)
2 黃宗道,毛知耘.《土壤水分狀況與產膠量關係研究》.熱帶作物叢刊.1957
3 毛知耘.《胡敏酸對水稻和玉米生長的影響》.土壤.1959(5)
4 毛知耘,周則芳.《不同形態磷肥肥效試驗初報》.土壤通報.1960(6)
5 毛知耘,尹崇仁主譯.《泥炭及有機礦層在肥料方面的利用》.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等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