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比亞克彩虹鸚鵡

鎖定
比亞克彩虹鸚鵡(學名:Trichoglossus rosenbergii)是鸚鵡科、吸蜜鸚鵡屬的鳥類。體長25-30釐米。羽色鮮豔,頭部呈深藍色,後頸呈大片黃色。胸部和側腹呈紅色,胸部有非常濃重的靛藍色條紋,腹部呈靛藍色,其餘上體和尾巴呈亮綠色。喙為紅色。 [1] 
主要分佈在低地森林,包括次生林和人工林,該物種在深林中更常見。常以5-6只為一組,在森林的開花樹木之間快速移動。食物主要是花蜜和花粉,但也吃無花果、檸檬、木瓜和芒果等水果。繁殖期一般是9-10月。然而,一年中幾乎每個月都可以找到活躍的巢穴。每窩產2-3枚卵,雌性獨自孵化24-27天。該物種是印度尼西亞比亞克島蘇皮奧裏島的特有物種。 [1]  [4] 
中文名
比亞克彩虹鸚鵡
拉丁學名
Trichoglossus rosenbergii
別    名
羅森柏格氏虹彩吸蜜鸚鵡
羅森伯格吸蜜鸚鵡
外文名
Biak Lorikeet
同義學名
Trichoglossus haematodus rosenbergii Schlegel, 1871
國際瀕危等級
易危(VU)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鵡目
鸚鵡科
吸蜜鸚鵡屬
比亞克彩虹鸚鵡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科
吸蜜鸚鵡亞科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Schlegel, 1871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3] 

比亞克彩虹鸚鵡動物學史

椰果彩虹鸚鵡(Trichoglossus haematodus)、紅胸吸蜜鸚鵡(T. forsteni)、橘黃彩虹鸚鵡(T. capistratus)、葉華麗鸚鵡(T. weberi)、紅領彩虹鸚鵡(T. rubritorquis)、彩虹吸蜜鸚鵡(T. moluccanus)和比亞克彩虹鸚鵡(T. rosenbergii)在1994年全部是“椰果彩虹鸚鵡”(T. haematodus)的亞種。2014年後分別屬於"T. haematodus"和"T. rubritorquis"。而比亞克彩虹鸚鵡則被確定為獨立物種。 [1] 

比亞克彩虹鸚鵡形態特徵

比亞克彩虹鸚鵡體長26釐米,體重100-157克。該物種以前被歸類為椰果彩虹鸚鵡的一個亞種,它們與這位近親有很多共同點。比亞克彩虹鸚鵡頭是藍色的,紅橙色的胸部有大量的藍色條紋。腹部覆蓋着一個大的深藍色斑點。頸後面一道寬闊的黃綠色領紋,在頸與頭頂的交界處有一條細紅線。上體和翅膀呈綠色。翅膀的底面有一條橙色帶。喙和虹膜為紅橙色,腿為灰色。 [4] 
比亞克彩虹鸚鵡

比亞克彩虹鸚鵡近種區別

比亞克彩虹鸚鵡可能與椰果彩虹鸚鵡指名亞種混淆,但比亞克彩虹鸚鵡頭部的紫色更濃,胸部的羽毛邊緣更寬。頸背上的黃色條紋更加發達,並以紅色突出,這是一個重要的辨別特徵。翅膀下面的飛羽上有一條很粗的橙色帶。 [4] 
椰果彩虹鸚鵡指名亞種 椰果彩虹鸚鵡指名亞種
比亞克彩虹鸚鵡 比亞克彩虹鸚鵡

比亞克彩虹鸚鵡棲息環境

該物種是低地鳥類,可以生活在海平面至海拔800米的地方。它們存在於各種各樣的棲息地和景觀中,從人類住宅區和集羣到森林、椰子種植園、稀樹草原和紅樹林。 [4] 

比亞克彩虹鸚鵡生活習性

比亞克彩虹鸚鵡行為

在自然棲息地,比亞克彩虹鸚鵡會形成小而吵鬧的羣體,在樹冠中尋找食物。它們經常與其他鸚鵡物種混羣。夜幕降臨時會形成共同的棲居點,通常會聚集數百隻。 [4] 

比亞克彩虹鸚鵡叫聲

比亞克彩虹鸚鵡定期發出尖鋭、刺耳、循環的叫聲。當它們進食時,可以聽到高亢的嘰嘰喳喳聲。休息時,這些鳥會發出輕柔的鳴叫聲或悠揚、清晰而有力的接觸叫聲。 [4] 

比亞克彩虹鸚鵡食性

在野外,比亞克彩虹鸚鵡的食物主要是花蜜和花粉,但也吃無花果、檸檬、木瓜和芒果等水果。比亞克吸蜜鸚鵡也特別喜歡馬六甲蒲桃的果實。它們也吃飛蛾的若蟲和昆蟲的幼蟲。 [4] 

比亞克彩虹鸚鵡分佈範圍

比亞克彩虹鸚鵡是印度尼西亞比亞克島蘇皮奧裏島的特有物種。最後的定居點是蘇皮奧裏島的剩餘森林(M. Halaouate in litt. 2013)。根據“GlobCover 2”土地分類 GIS層(Arino等人 2012年)得出的分佈的森林面積估計為1,572平方千米,其中排除了小於1平方千米的碎片。如果所有這些區域都被該物種佔據,則最大佔用面積(AOO)將達到2,780平方千米。 [1] 
比亞克彩虹鸚鵡分佈圖 比亞克彩虹鸚鵡分佈圖 [1]

比亞克彩虹鸚鵡繁殖方式

比亞克彩虹鸚鵡在自然環境中,築巢一般從9月開始,持續整個10月。然而,一年中幾乎每個月都可以找到活躍的巢穴。它們求偶表演的特點是輕拍,使它們能夠展示翅膀下側的美麗圖案。比亞克彩虹鸚鵡也會低着頭巡遊,行點頭禮,將翅膀展開成扇形,並用喙的折彎來強調這些動作。一對比亞克彩虹鸚鵡會在樹洞中很高的地方築巢,一般不用材料填充樹洞。每窩產2-3枚卵,雌性獨自孵化24-27天。幼鳥直到80天大才離開巢穴環境。 [4] 

比亞克彩虹鸚鵡保護現狀

比亞克彩虹鸚鵡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1年11月3日——易危(VU)。 [1] 

比亞克彩虹鸚鵡種羣現狀

根據專家認定,初步估計該物種的種羣數量為3,000-4,000只,基於該物種範圍內的相遇率(M.Halaouate in litt. 2012年)。因此,估計種羣規模在2,500-9,999只成熟個體的更寬範圍內。由於有報告稱該物種數量顯著減少,因此需要重新估計其密度和種羣規模,但如果沒有新的估計,則保留現有值。 [1] 
趨勢解釋:根據2021年的報告表明,該物種正在經歷快速且令人擔憂的種羣減少。來訪的觀鳥者注意到,該物種在2019年很難找到,而5年前它很常見(Bergmark 2019年)。然而,相遇仍然很常見,大多數前往該島尋找特有鳥類的人仍然找到了該物種(2019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