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橘黃彩虹鸚鵡

鎖定
橘黃彩虹鸚鵡(學名:Trichoglossus capistratus)是鸚鵡科、吸蜜鸚鵡屬的鳥類。體長26釐米,體重100-157克。該物種共有3個亞種,除了來自帝汶島的指名亞種外,還包括松巴島亞種和韋塔島的濕地亞種。相似於褪色的彩虹吸蜜鸚鵡或紅胸吸蜜鸚鵡,頭部的藍色沒有那麼明顯,胸部的顏色從橙黃色到黃色。 [6] 
該物種棲息在帝汶海拔低於500米的原始林、次生林、林地和種植園的邊緣,但在松巴島海拔至少高達950米。吃水果、花蜜、花蕾、花粉以及少量的穀物和種子。 [6] 
中文名
橘黃彩虹鸚鵡
拉丁學名
Trichoglossus capistratus
別    名
萬壽菊吸蜜鸚鵡
外文名
Marigold Lorikeet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吸蜜鸚鵡屬
橘黃彩虹鸚鵡
亞    種
3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echstein, 1811) [1] 

橘黃彩虹鸚鵡動物學史

椰果彩虹鸚鵡(Trichoglossus haematodus)黃綠吸蜜鸚鵡(T. forsteni)橘黃彩虹鸚鵡(T. capistratus)葉華麗鸚鵡(T. weberi)紅領彩虹鸚鵡(T. rubritorquis)彩虹吸蜜鸚鵡(T. moluccanus)和比亞克彩虹鸚鵡(T. rosenbergii)在1994年全部是“彩虹鸚鵡”(T. haematodus)的亞種。2014年後分別屬於"T. haematodus"和"T. rubritorquis"。而橘黃彩虹鸚鵡(學名:Trichoglossus capistratus)則成為獨立物種。 [1] 

橘黃彩虹鸚鵡形態特徵

橘黃彩虹鸚鵡體長26釐米,體重100-157克。
指名亞種:成鳥的頭冠都是綠色的,前冠到臉頰上有紫色或藍色條紋;胸部淡黃色;領帶紋寬,綠色; 腹部深綠色;黃色的翅下覆羽具有不同的橙色斑紋。
濕地亞種:成鳥均為綠色頭部,前冠至臉頰有紫色或藍色條紋;胸部呈黃色至深橙色變化;領帶紋寬,黃色;腹部深綠色至綠色或黑色;黃色的翅下覆羽具有不同的橙色斑紋。
松巴島亞種:成鳥的頭部均為黑色或棕色,前冠至臉頰上有紫色或藍色條紋;綠色的鳥喙,喉嚨,眼睛上方到後枕有一道線紋;胸部呈亮黃色,無條紋,但有橙色或紅色斑紋;腹部深綠色,偶爾帶有藍色或黑色色調;翅下覆羽呈黃色。
幼鳥羽色與成鳥相同。 [4] 
指名亞種 指名亞種
濕地亞種 濕地亞種
松巴島亞種 松巴島亞種

橘黃彩虹鸚鵡生活習性

橘黃彩虹鸚鵡生活在海平面至海拔950米之間。吃水果、花蜜、花蕾、花粉以及少量的穀物和種子。它們的聲音可能很大,因為叫聲可以幫助它們找到族羣。飛行時重複的音符,尖鋭,滾動;餵食時發出尖鋭的叫聲;休息時的柔和音符。和其他澳洲鸚鵡一樣,它們花費大量時間在桉樹林和混交林中尋找食物。它們的舌頭上有特殊的刷毛,像畫筆一樣展開,幫助它們消耗花朵中的液體花蜜。 [3] 

橘黃彩虹鸚鵡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 [1] 
橘黃彩虹鸚鵡分佈圖 橘黃彩虹鸚鵡分佈圖 [1]

橘黃彩虹鸚鵡亞種分化

橘黃彩虹鸚鵡(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橘黃彩虹鸚鵡指名亞種
Trichoglossus capistratus capistratus
(Bechstein, 1811)
2
橘黃彩虹鸚鵡濕地亞種
Trichoglossus capistratus flavotectus
Hellmayr, 1914
3
橘黃彩虹鸚鵡松巴島亞種
Trichoglossus capistratus fortis
Hartert, 1898
[2] 

橘黃彩虹鸚鵡保護現狀

橘黃彩虹鸚鵡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10月1日——無危(LC)。 [1] 

橘黃彩虹鸚鵡種羣現狀

橘黃彩虹鸚鵡的全球種羣規模尚未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在帝汶島很常見(del Hoyo等人,1997年)。 [1] 
趨勢理由:由於持續的環境惡化程度,人們認為該物種的種羣數量正在下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