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母親健康工程

鎖定
是為了進一步保障婦女健康權益,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及開展調查研究預防措施提供依據,探索建立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治療的長效機制。
中文名
母親健康工程
釋    義
探索建立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治療的長效機制

母親健康工程開展意義

由於受經濟、文化、醫療條件的限制,農村婦女的婦科病患病率長期以來居高不下。據《我國婦女健康狀況報告》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婦女常見婦科病的發病率達87.5%以上;且宮頸癌、乳腺癌等婦科惡性腫瘤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佔到世界的1/3,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村育齡婦女的身心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人口與計生工作的發展。為了進一步保障婦女健康權益,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及開展調查研究預防措施提供依據,探索建立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治療的長效機制,提高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出生缺陷發生,提高人口素質,陝西省人口與計生委要求從2009年12月起開展以第二週期農村育齡婦女健康檢查治療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母親健康工程”。

母親健康工程服務對象

服務對象為農村20歲到49歲實行計劃生育的已婚育齡婦女,實行免費檢查,並對查出疾病的羣眾按照政府補貼的原則給予積極治療。

母親健康工程主要內容

共有三項:一是對農村20歲以上、49歲以下實行計劃生育的農村已婚育齡婦女進行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兩類疾病的檢查。二是對普查出患有疾病的農村育齡婦女,根據具體病情先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按照省財政撥付的治療費用標準進行治療。還不能治癒的,轉入衞生機構納入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對於查出患有癌症且家庭困難的農村育齡婦女,由民政部門從困難羣眾的大病救助資金中幫助解決。三是建立農村育齡婦女健康檔案及常見病數據庫,並將嚴重危害農村婦女健康的疾病納入公共衞生管理領域,進行防治和監測。
母親健康免費查病的內容
採用物理檢查、電子陰道鏡、B超檢查、乳腺診斷儀對符合條件的育齡婦女進行生殖道和乳腺疾病的檢查。重點檢查七項內容:一是通過B超進行肝、膽、腎、子宮及附件的檢查;二是進行乳腺檢查;三是通過電子陰道鏡進行陰道、宮頸檢查;四是婦女科常規物理檢查;五是陰道分泌物化驗;六是血壓、脈搏、心肺等體格檢查;七是宮頸排查。

母親健康工程疾病處理

母親健康工程重點進行生殖道感染等檢查,查出患病的,按照疾病類型,屬於一般炎症或早期感染的,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給予一定的物理治療或指導用藥;需要手術治療的疾病或需長期服藥治療的,幫助羣眾納入“新農合”報銷範圍;患有嚴重疾病的,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納入民政部門醫療救助。

母親健康工程常見婦科病

婦科病又稱婦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病的統稱,主要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由於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識,加之各種不良生活習慣,使生理健康逐漸下降,導致疾病纏身,且久治不愈,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母親健康工程陰道炎

陰道炎分類
細菌性外陰陰道炎、滴蟲性外陰陰道炎、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和老年性外陰陰道炎。
哪些情況易得陰道炎?
不注意陰部衞生。性生活不節制。盲目用抗生素或避孕藥等。常與他人共用生活用品,如清洗外陰的毛巾等。

母親健康工程子宮疾病

最常見的子宮疾病有哪些?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組成。
宮頸炎症:是最常見的女性下生殖道炎症。
③ 子宮內膜癌:常起源於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
④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包括原位癌和浸潤癌。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
子宮內膜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以後可出現以下症狀:
陰道出血:這是子宮內膜癌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症狀,多表現為不規則出血,出血量時多時少,未絕經婦女可能月經量多、持續時間延長,絕經後婦女出現絕經後出血。
② 陰道排液:子宮內膜癌組織壞死脱落可引起滲液,經由陰道排出,呈米湯樣,混有血液或為膿性,伴有臭味。
③ 下腹疼痛及其他:如果癌腫累及宮頸內口,可引起宮腔積膿,出現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晚期可出現貧血、消瘦等症狀。

母親健康工程宮頸癌

宮頸癌是源於宮頸(子宮的內口)的癌症。宮頸的細胞開始異常生長後,有時候如果不給予治療,它們就會發展為癌。但是,這些早期改變(癌前病變)也可以自行消失,而不引起症狀。

母親健康工程五大常識

① 性生活要潔淨:在性生活上不講究衞生,易使細菌通過陰道進入子宮腔,引起子宮內膜感染。另外,男子包皮垢對宮頸的刺激也是引起女性宮頸癌的因素之一。
② 性生活要規律:性生活放縱會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③ 如在孕期,要注重產前檢查: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母嬰平安的重要保障,否則可能導致難產甚至子宮破裂等嚴重後果。
④ 不要多次妊娠:每增加一次妊娠,子宮就多擔一分風險。懷孕3次以上, 子宮患病及發生病變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加。
⑤ 避孕:避免反覆人工流產。

母親健康工程乳腺疾病

乳房經常疼痛是得了乳腺疾病嗎?
①大多數女性在月經前1周左右,乳房開始腫脹、疼痛,但在月經過後疼痛會自然消失。這種乳房疼痛和月經有關的情況多為正常現象。
②但有時乳房的疼痛與月經週期沒有關係,不來月經時也會疼痛,甚至在觸摸乳房時能摸到腫塊。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常見的乳腺疾病有哪些?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這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佔乳腺疾病的首位。
乳腺炎症:多為急性化膿性感染。
乳腺纖維瘤:是乳腺的常見良性腫瘤,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作用活躍有密切關係,好發於性功能旺盛時期(18~25歲)。
④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誘發乳腺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①乳腺癌家族遺傳史。
②乳腺密度高。
③患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纖維瘤)未能及時治療。
④胸部因某種原因接受過高劑量放射線的照射。
⑤肥胖或過多攝入脂肪。
⑥精神抑鬱,經常生氣,心情不好。
⑦未哺乳或哺乳時間過短(少於6個月)。
⑧大於35歲獨身未孕或婚後不孕。
⑨月經初潮於12歲前或絕經晚。
乳腺癌能夠治癒嗎?
越早發現乳腺癌,治癒的可能性就越大,到晚期只有一部分患者有治癒的可能。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重要。
定期進行乳腺癌檢查的最佳間隔時間是幾年?
每1~2年應進行一次乳腺專科檢查,35歲以上的婦女應每年進行一次乳腺體檢,有高危因素的人羣應每半年檢查一次乳腺。國家這次推行的“兩癌”檢查項目就是為農村婦女提供早檢查的機會,只有積極參與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怎樣才能減少乳腺癌的發病幾率?
①產後應進行母乳餵養,餵養時間不少於6個月。
②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和酒精的攝入。
③多吃蔬菜、豆類及水果。
④適當進行胸部按摩。
⑤定期做乳房自檢並接受醫生體檢。
⑥減輕精神壓力,積極調整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