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都紋黨蔘

鎖定
武都紋黨蔘,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武都紋黨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素花黨蔘。根呈圓錐形,無分枝,頭粗尾細,根長10~20釐米,表面淡黃色,表皮環狀橫紋及少數支根痕。搓條後質地柔軟緻密而韌,不易折斷。橫切面皮部白色,髓部淡黃色,形成層呈淡黃色環,有細緻的放射狀紋理,俗稱菊花心。 [2]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武都紋黨蔘”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武都紋黨蔘
產地名稱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
品質特點
表面淡黃色,表皮環狀橫紋及少數支根痕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384號
批准日期
2016年3月31日

武都紋黨蔘產品特點

武都紋黨蔘外在感官特徵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素花黨蔘。根呈圓錐形,無分枝,頭粗尾細,根長10~20釐米,表面淡黃色,表皮環狀橫紋及少數支根痕。搓條後質地柔軟緻密而韌,不易折斷。橫切面皮部白色,髓部淡黃色,形成層呈淡黃色環,有細緻的放射狀紋理,俗稱菊花心。武都紋黨蔘味甘,具特異香味,嚼之無渣。藥食同源,是黨蔘類製作藥膳的極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2] 

武都紋黨蔘內在品質指標

武都紋黨總皂苷(以人蔘皂苷R計)為0.30~0.45克/100克,葡萄糖含量在6.00~6.50克/100克,水分為15.0克~15.4/100克,灰分為3.5~4.5克/100克,符合藥典規定。武都紋黨氨基酸總量在3.10~3.50克/100克,其中天門冬氨酸含量在0.25~0.35克/100克,蘇氨酸含量在0.12~0.16克/100克,絲氨酸含量在0.13~0.17克/100克,穀氨酸含量在0.40~0.57克/100克,脯氨酸含量在0.22~0.25克/100克,甘氨酸含量在0.16~0.20克/100克,丙氨酸含量在0.20~0.23克/100克,纈氨酸含量在0.15~0.20克/100克,異亮氨酸含量在0.12~0.15克/100克,亮氨酸含量在0.24~0.28克/100克,絡氨酸含量在0.06~0.10克/100克,苯丙氨酸含量在0.13~0.19克/100克,賴氨酸含量在0.18~0.23克/100克,組氨酸含量在0.05~0.08克/100克,精氨酸含量在0.44~0.55克/100克。氨基酸含量豐富。 武都紋黨中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微量元素鋅在45.00~47.00毫克/千克,錳在21.00~23.00毫克/千克,銅在4.50.00~6.00毫克/千克,鐵在500.00~510.00毫克/千克,鈣在0.90~1.50毫克/千克,鎂在1.50~2.00毫克/千克。 [2] 

武都紋黨蔘產地環境

武都紋黨蔘土壤地貌

武都區地處隴南市東南部,屬西秦嶺西段,境內山勢陡峻,地形複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西北—東南走向。 [2]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屬深根植物,要求土壤深厚,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良好的紅壤土,土壤以微鹼為好,凡粘重板結、含水量高的粘土以及瘠薄地、地下水位高、底窪易積水的地均不易種植,忌連作,而武都區的土壤以褐土、黃綿土、紅壤土為主,pH為7.6~8.2,屬中性或微鹼性土壤;土層厚度在45~120釐米之間;土壤有機質含量2~4%,速效氮含量2~3%,速效磷含量0.5~2%,速效鉀2~4%;土壤紋理結構垂直,具有多孔性,質地疏鬆,滿足武都紋黨蔘的要求,所以武都紋黨蔘可在武都區廣泛種植。 [2] 

武都紋黨蔘氣候條件

武都紋黨蔘喜涼爽氣候,有較強的耐寒性,怕水澇,忌高温。幼苗期要求土壤濕潤,成株後較耐旱,由於武都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由於地形複雜,界內溝壑縱橫,具有亞熱、温暖、温和、温寒四種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温14.6℃,極端最低氣温-8.1℃,由於山區氣候的垂直變化,各地氣温差異很大。年降雨量474毫米,相對濕度63%,年日照時數1911小時,無霜期230天左右。一年中最熱在每年7月份,最冷在年底12月份,平均相差温度28℃, 晝夜温差較大,區內年降雨量474.6毫米,其中中東部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馬營等鄉鎮池壩等地降雨量大於900毫米,為全區之冠;北部高山地區雨量也較多,年降水量在650毫米以上;白龍江、北峪河,三河流域等中部低半山河谷一帶為少雨區,大部分地區隨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日照時數平均為1911小時,從年內各月分配看,8月份最高,9、10月份多陰雨,光照大減,全年最少。日均為4.3小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每年109千卡/釐米,滿足武都紋黨蔘要求,所以適合武都紋黨蔘生長。 [2] 

武都紋黨蔘水文條件

武都區境內水利資源豐富,白龍江貫穿境內,另有西漢水、福津河、北峪河、角弓河、苟壩河、姚寨河、洛塘河、三倉河等小河流,水利資源充足,分佈均衡。 [2] 

武都紋黨蔘歷史淵源

2014年,武都區扶貧部門把農村精準扶貧工作放在主要位置,通過實地調研、規劃,實施產業扶貧,先後在13個鄉鎮42個村發展種植紋黨蔘,進一步增強了貧困村的發展後勁,激發了發展的內生動力。 [4]  春季,武都區在特困地區重點種植紋黨蔘。 [5] 
2018年來,武都區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廣泛種植紋黨蔘,通過“企業+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户”的帶貧模式,有力地拓寬了羣眾的增收渠道,為廣大貧困羣眾開出了一劑“脱貧良方”。
2020年以來,隆興鎮把紋黨蔘種植產業作為帶領羣眾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支柱產業,堅持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種植,採取“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由合作社統一收購紋黨蔘交售於加工企業,將“種植户”與“合作社”緊密結合在產業鏈上。不僅帶動當地貧困羣眾在家門口就業,也讓中藥材正真成為羣眾脱貧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 [3]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生產情況

2018年,武都區馬營鎮種植中藥材15013畝,其中紋黨蔘2013畝。 [3]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產品榮譽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武都紋黨蔘”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

武都紋黨蔘地理標誌

武都紋黨蔘地域保護範圍

武都紋黨蔘地域保護範圍為隴南市武都區所轄安化鎮、馬街鎮、隆興鄉、龍壩鄉、魚龍鎮、甘泉鎮、佛崖鄉、馬營鄉、漢王鎮、柏林鄉、漢林鄉、三河鎮、桔柑鄉、外納鄉、玉皇鄉、郭河鄉、五庫鄉、月照鄉、黃坪鄉、磨壩鄉、蒲池鄉、龍鳳鄉、坪埡鄉等23個鄉鎮256個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05°03′06″~105°35′30″,北緯33°41′16″~33°08′04″。 [1] 

武都紋黨蔘質量技術要求

安全要求
武都紋黨蔘生產嚴格按照《NY5318-2006無公害食品參類》要求執行,生產應按照《隴南市武都區紋黨蔘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和田間投入物,嚴格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劇毒農藥,嚴格使用植物生長激素,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經農藥殘毒檢查合格後方可上市銷售。 [2] 
特定生產方式
武都紋黨蔘喜冷涼濕潤氣候,對光照要求較嚴,耐乾旱,較耐寒。在各個生長期,對温度要求不同。氣温在3℃~7℃時,開始萌芽,6℃~8℃出苗,日平均氣温18℃~20℃時,植株生長最快。在8℃~25℃間能正常生長,温度超過28℃以上黨參的生長受到抑制。武都紋黨蔘根在土壤中越冬,即使在零下25℃左右的嚴寒條件下也不會被凍死,仍能保持生命力。生長期持續高温炎熱,地上部分易枯萎和患病害。武都紋黨蔘為深根系植物,要求土壤pH以6.5~7.0為宜,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較高、含氮、磷、鉀較豐富的山荒地,大黑土和黃土地。坡度不超過25度。對水分的需求隨生長期不同而異。苗期需水較多,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後也易乾死。定植後對水分要求不嚴格,宜旱不易濕,一般在年降水量400~120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50~75%左右的條件下即可正常生長。對光的要求比較嚴格,幼苗喜陰,成株喜陽。苗期忌日曬,育苗多選背陰處、二陰子坡地,並覆蓋植物秸稈。定植地要選陽光充足的地方。忌連作,一般應隔2~3年再種植,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武都紋黨蔘黨蔘種子細小,種子萌發土壤含水量以13%~20%為宜;種子萌發最低地温為5℃,15℃~20℃為最適温,超過28℃不利於出苗。生產上播種不能太深,復土不能過厚,以滿足種子萌發時對光的需求。 [2] 
1、採種
選生長健壯、根體粗大、無病蟲害的武都紋黨蔘田作採種田,兩年生以上採集種子。採收時期約在農曆7~9月間,待果實呈黃褐色變軟,種子黑褐色時開始採收。採收的種籽陰乾去淨草皮後,用粗布袋包住,小心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處。
2、整地與施肥
武都紋黨蔘幼苗怕曬,育苗地應選在濕潤的陰坡地。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鬆肥沃、墒情較好、不積水、雜草較少、富含腐殖質、地下害蟲危害較輕的紅壤土、黑壤土、腐殖質土地,深翻25~30釐米,打碎土塊,清除草根、樹枝、石塊,耙平。結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000千克/畝作基肥。
3、種子處理:選擇籽粒飽滿,色澤光亮,無污染的種子,併除去雜質及受傷、破損、黴變的種子。播種前進行曬種,並作發芽試驗,發芽率≥80%的種子就可用於大田生產。播種前將種子裝入布袋內,置40℃~45℃温水中,並不斷攪拌,浸泡4小時,撈出用清水反覆沖洗,放在25℃~30℃處,用濕麻袋或紗布片蓋好,催芽。經過1~2天,種子萌動膨脹時即可播種。
4、播期與播量:武都紋黨蔘播種時間範圍長,育苗時間春秋雨季均可,主要由土壤水分狀況而定。春播在3月底至4月初土地解凍後進行。春播宜早,不宜遲,早播苗早齊,根系扎得早,抗旱能力強。秋播時一般不進行種子處理,不宜太早,否則種子出苗易被凍死,影響第二年生長。武都紋黨蔘播種量12—25千克1畝。在土壤較為乾旱的情況下出苗率低,可以適當增大播種量,在土壤墒情較好的情況下,適當降低播種量。
5、播種方法
黨蔘一般採用畦育苗。畦育苗分條播、撒播兩種:條播即在已整平的畦面上,先開淺溝,深3釐米,寬10~12釐米 ,用細乾土拌種子,用手均勻撒播在畦面,若遇風,手放低輕輕順方向撒種子,要儘可能避免風吹走種子。覆土厚度0.5~0.7釐米,然後稍加鎮壓,使土壤和種子結合緊密;撒播即在畦面上先耬下表層乾土,然後將種子均勻撒於畦面上,用釘齒耙淺耙使種子和表層0.5~1.0釐米土壤混合,適當鎮壓即可,播後保持土壤濕潤、疏鬆。播種完成後,立即用草、小麥秸稈或其他禾本科作物秸稈均勻覆蓋,厚度約3釐米,適當用石塊、樹枝或土帶壓住覆蓋物,防止風吹。可以防止強光直曬幼苗,防止板結,保護幼苗。
6、苗牀管理
播後苗牀保持濕潤,9~13天左右出苗(若遇乾旱,則出苗時間較長)。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開始中耕除草。中耕除草鬆土宜淺,避免埋苗、傷根。武都紋黨蔘苗封行後停止中耕除草,有了草要用手拔除,以防損傷種苗,苗高5釐米再全部揭掉覆蓋物。如果覆蓋前期降雨較多,覆蓋物緊貼地面並有部分腐爛,苗大多可以透過覆蓋物,即不必揭去覆蓋物。對幼苗生長要適時間苗,苗間距約1.5~3釐米,密度以5000~600株/平方米以內為宜。2.8.起苗起苗方法是先用三齒鐵杈將苗掘起,然後輕輕翻下,揀出苗子,抖掉泥土,切勿傷根。將挖起的種苗按20%帶土量,紮成300~500克小把,裝入麻袋或塑料編織袋,運到移栽地移栽。
7、定植大田管理技術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腐殖質土、紅壤土、黑壤土,不宜選擇粘土、低窪地、鹽鹼地種植。武都紋黨蔘種植施肥要以農家肥為主,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使用,要一次施足基肥。基肥在整地時施,畝施3000千克,7月下旬追肥,以K肥為主,畝施15千克。春栽時間為第2年農曆2~3月,當土壤解凍,紋黨幼苗開始萌芽時移栽。春栽成活率高,但須根多。秋栽時間種苗採收後即可移栽。在移栽前,將腐爛、發黴、苗體傷、折斷的苗除去,小老苗、分叉苗及根莖粗1毫米以下難以快速生長的特小苗除去,剪去種苗根尖生長點。優質種苗的外觀特徵是:健壯、無病蟲感染、無機械損傷、苗子質地柔軟,幼嫩、均勻、條長,直徑2~4毫米,苗長15釐米以上,百苗鮮重60~80克。移栽密度可按株距10釐米,行距30釐米定植,保苗密度為1.8~1.9萬株/畝。栽植方法: 栽植通常溝栽,按溝距30~40釐米,深25釐米開溝,大中小苗相間按10~15釐米株距順斜放於溝旁一側,苗頭低於地面1釐米,再用開第二個溝的土將前一個溝覆土,厚度3釐米左右,然後適當鎮壓。
8、田間管理
武都紋黨蔘移栽後雜草生長迅速,除草要及時,在出苗期,雜草苗小根淺,除草省工省時。一般在移栽後30天苗出土時第一次中耕除草,苗藤蔓長10釐米時第二次中耕除草,及苗藤蔓長40釐米時第三次中耕除草。除草時不要切傷或碰壞黨蔘苗。在苗藤蔓封壟後,可抑制雜草生長。為了抑制地上部分生長過旺,減少養分過分消耗,使地上和地下生長平衡,第二年在生長中期,地上部分生長過旺,藤蔓層過厚,光照不足時,可適當整枝,即割去地上生長過旺的枝蔓莖尖15~20釐米左右,可抑制地上部分生長,改善光照條件,減少藤蔓底層的呼吸消耗。當苗高約30釐米時搭架,使莖蔓攀架生長。搭架應根據當地具體條件靈活掌握,就地取材。目的是使通風透光,枝葉充分舒展。增加光合作用面積,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提高參根和種子產量。合理追肥是增產的關鍵,其目的是及時補給代謝旺盛時對肥分的大量需要。追肥以速效肥料為主,一般追肥以鉀肥為主,追肥的同時要注意及時清除田間雜草,以免與雜草爭肥。在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武都紋黨蔘要注意灌溉防旱,若移栽地0~20釐米土層重量含水量低於100克/千克就需要灌水。而在雨季,要注意排澇,防止爛根。
9、病、蟲、鼠害防治
武都紋黨蔘病蟲害較少,病害主要有鏽病和根腐病;蟲害有螻蛄、小地老虎、蠐螬、蚜蟲、紅蜘蛛等。除在侵染率高、危害嚴重的極端情況下配合物理和生物防治,採取一定的化學防治措施之外,一般不施用化學農藥。根腐病(也稱爛根)是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高温多雨的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易發病,在靠近地面的側根和鬚根變黑褐色,重者根腐爛、植株枯死。防治方法:注意倒茬,雨季及時排澇,發現病株連根拔除並用石灰消毒病穴;也可用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噴灑或灌根。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5%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鏽病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種擔子菌。秋季為害葉片,病葉背面隆起呈黃色斑點,後期破裂散出橙黃孢子。防治方法:清潔田園、燒燬殘株、清除病源菌、以及通過搭架來增加田間通風透光能力等均可減輕鏽病的危害。化學防治要做到早發現,早防治,才能把鏽病的危害減少到最小。發病初期用萎鏽靈或多菌靈500毫克/升濃度噴霧防治。也可用20%三唑酮乳油80毫升或15%粉鏽寧可濕性粉1.2千克/公頃兑水噴霧防治,如果鏽病發生較重,可適當加大藥劑用量。為提高藥液在葉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藥液時加少量洗衣粉,與藥液充分攪勻後噴霧。掌握施藥時間,選擇晴天無風或微風的午後進行噴藥,是確保化學防治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武都紋黨蔘蟲害主要是蠐螬,地老虎,螻蛄和紅蜘蛛。前三種地下害蟲可用撒毒餌的方法加以防治。先將餌料(秕穀、麥麩、豆餅、玉米碎粒)5千克炒香,而後用90%敵百蟲30倍液O.15千克拌勻,適量加水,拌潮為度,撒在苗間,施用量為22.5~37.5千克/公頃,在無風悶熱的傍晚施撒效果最佳。也可用75%的鋅硫磷乳油700倍液灌根或移栽時蘸根,可以防治地下害蟲。蚜蟲、紅蜘蛛用噻蟎酮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50%馬拉硫磷2000倍液噴殺。武都紋黨蔘具有芳香味,鼠害十分重,最佳的防治方法是弓箭射殺。
10、收穫及產地加工
10.1、收穫時期
武都紋黨蔘收穫約在十月下旬霜降前後,搶在土壤結凍以前,地下部分停止生長以後收挖,海拔較高的地區採挖多在霜降之前,海拔較低的地區採挖多在霜降之後。在初霜以後,黨蔘根部仍能繼續膨大生長,為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提高產量和質量,不可過早採挖。但在霜降之後,葉片迅速枯黃,根部膨大生長已漸停滯,若土壤結凍,根條變脆,容易折斷,不利於操作。因此收挖過遲會影響武都紋黨蔘產品質量。
10.2、採收方法
武都紋黨蔘3年以上採挖。地上部變黃乾枯後,用鐮刀割去地上藤蔓,根部在田間後熟一週,再起挖,這時期武都紋黨蔘根部汁稠飽滿,一般1.25千克可幹500克。採挖時要慎重,整根挖出,切勿傷根,以免影響售價等級。一般畝產鮮黨400千克左右。採挖時先用三齒鐵杈將武都紋黨蔘一側土壤挖空,再將武都紋黨蔘挖倒,將挖出的根揀出抖去泥土,收挖切勿傷根皮甚至挖斷參根,以免汁液外滲使其松泡。同時要避免漏收,可將小黨蔘苗挑出重新移栽。
10.3、初加工
挖好的武都紋黨蔘及時運回,先將表面泥土用水沖洗乾淨,按粗細大小分成等級,用細線串成3米長的串,攤放在乾燥通風透光處的竹箔上或乾燥平坦的地面、石板、上晾曬數日,使水分蒸發,晾曬12天左右後,根系變柔軟,不易折斷時,將黨蔘串捲成圓柱狀外包麻包用腳輕輕揉搓,一般揉搓3~4次即可,使皮部與木質部貼緊、皮肉緊實。繼續晾曬,反覆多次。曬乾或烘乾至含水量在12%以下,曬乾後的放在通風乾燥處,以備出售或入庫。
10.4、包裝
包裝前應檢查是否充分乾燥、有無雜質及其它異物,所用包裝應符合藥用包裝標。 [2] 

武都紋黨蔘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能力。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武都紋黨蔘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
5、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使用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6、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7、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