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都崖蜜

鎖定
武都崖蜜,甘肅省隴南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隴南市自然生長的樹種達1300多種,其中經濟樹種400多種,森林覆蓋率39.95%,適宜養殖蜜蜂。“武都崖蜜”為中華蜜蜂所產蜂蜜,因其收穫時間和蜜源植物不同,“武都崖蜜”呈從淺琥珀色到深褐色顏色不等的液態或結晶固態,上下色澤均勻一致,內容物無蜜蜂肢體、幼蟲、蠟屑及正常視力可見雜質,透明度極高。挑起蜂蜜時,蜜汁和液麪形成一根絲條,斷絲後迅速縮成珠狀濃度高、粘度大,彈性良好 [1]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武都崖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武都崖蜜
產地名稱
甘肅省隴南市
品質特點
濃度高、粘度大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8年2月12日

武都崖蜜產品特點

武都崖蜜品質特性

武都崖蜜 武都崖蜜
“武都崖蜜”為中華蜜蜂所產蜂蜜,因其收穫時間和蜜源植物不同,“武都崖蜜”呈從淺琥珀色到深褐色顏色不等的液態或結晶固態,上下色澤均勻一致,內容物無蜜蜂肢體、幼蟲、蠟屑及正常視力可見雜質,透明度極高。挑起蜂蜜時,蜜汁和液麪形成一根絲條,斷絲後迅速縮成珠狀濃度高、粘度大,彈性良好。
武都崖蜜氣味純正、蜜味濃郁。散發着特有的蜜香,氣味持續長久。把少許崖蜜置於手掌,搓揉嗅之,有引人入勝的蜜香。嘗:取少許蜂蜜放在舌面上品嚐,能夠感到甜潤和純正的香氣,甜而不膩,綿軟細膩,無雜質無異味,餘味清香持久 [1] 

武都崖蜜營養價值

蜂蜜中的澱粉酶活性(1%澱粉溶液)/【毫升/(克·小時)】≥4;果糖和葡萄糖/(克/100克)≥60;蔗糖/(克/100克)≤5;酸度(1摩爾/升氫氧化鈉)/(毫升/100克)≤40;羥甲基糠醛/(毫克/千克)≤40;水分/%≤24;鋅(Zn)/(毫克/千克)≤25 [1] 

武都崖蜜產地環境

武都崖蜜地形地貌

武都崖蜜
武都崖蜜(8張)
隴南市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屬西秦嶺東西向褶皺帶發育的山地,秦巴山區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三大地形交匯區域,西部向青藏高原北側邊緣的甘南高原過渡,北部向隴中黃土高原過渡,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東部與西秦嶺和漢中盆地連接。隴南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西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分別從東西兩方伸入全境,境內形成了高山峻嶺與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 [1] 

武都崖蜜氣候特徵

隴南市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温帶的過渡帶,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800小時左右,年均氣温10—15℃,≥10℃積温2100-4800℃,年降雨量400-1000毫米,無霜期166-285天 [1] 

武都崖蜜植物資源

隴南市自然生長的樹種達1300多種,其中經濟樹種400多種,森林覆蓋率39.95%。蜜源植物從1到11月開花,但以3-7月最為豐富。主要有桃樹、梨樹、杏樹、蘋果樹、櫻桃樹、楊樹、柳樹,槭樹、漆樹、椴樹、五倍子、五味子、椿樹、板粟、刺槐、狼牙刺、荊條、羊奶子、毛苕子、草莓、霍香、香薷、大薊、黨蔘、黃芪、當歸、蕎麥、油菜、葵花、草木棲等多種樹木、野生花卉植物、農作物和牧草的花蜜源、花粉源 [1] 

武都崖蜜歷史淵源

隴南市徽縣養蜂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羣眾有愛好養蜂的傳統和習慣 [3]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蜜出氐、羌(今甘肅隴南)中最勝,甘美耐久,全勝江南” [4] 
1994年5月,隴南市成立了武都區養蜂技術協會 [5] 

武都崖蜜生產情況

2013年,徽縣有中蜂1.8萬羣 [3] 
2017年,隴南市養殖中華蜜蜂18.6萬箱,年產武都崖蜜2238噸 [1] 

武都崖蜜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武都崖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武都崖蜜地理標誌

武都崖蜜地域保護範圍

武都崖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隴南市所轄武都區、徽縣、文縣、兩當縣、成縣、康縣宕昌縣、禮縣、西和縣共計9個縣(區)105個鄉鎮。包括武都區的34個鄉鎮;徽縣的8個鄉鎮;文縣的13個鄉鎮;兩當縣的13個鄉鎮;成縣的5個鄉鎮;康縣的9個鄉鎮;宕昌縣的12個鄉鎮;禮縣的6個鄉鎮;西和縣的5個鄉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04°01′-106°35′,北緯32°38′-34°31′ [2] 

武都崖蜜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 基本操作要求
1.1 飼養方式根據武都區土蜂特性,以傳統土法養蜂法和活框養蜂法相結合,進行飼養管理。
1.2 人員對蜂場工作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後才能從事土蜂飼養和蜂產品生產工作。
1.3 蜂羣
蜂羣應健壯、無病,採蜜羣的單羣蜂數應達到5000只以上。
1.4 飼餵
非生產期用蜂蜜和蜂花粉對蜂羣進行飼餵。用蜂蜜混合10%-30%的水,文火化開,冷卻後用飼餵器飼餵,1天-3天喂足。生產期禁喂任何飼料。
1.5 蜂箱排列
應根據場址的地形環境分散排列,各羣的巢門方向儘量錯開。山區利用斜坡置放蜂羣,以高、低不同錯開各箱巢門。
1.6 蜂羣的移動
蜂羣安置好後不能隨意移動。如需要變動位置時,只能以0.5米/天距離逐漸移動,而且巢門方向不能改變。
1.7 蜂場記錄
蜂場應備蜂羣記錄卡(蜂場日記)。包括蜂羣數、活動日期、蜂王的更新、蜂產品的收穫量、氣候變化、蜜源花期、用藥情況等。
2 春繁期管理(2月上旬至3月下旬)
2.1 選擇晴暖(10℃以上)無風的天氣,對蜂羣做全面檢查,清除箱底死蜂、蠟渣、黴變物,保持箱體清潔。
2.2 割除老舊脾,防治巢蟲。
2.3 密集羣勢,使蜂多於脾,保持強羣繁殖。
2.4 視蜂羣儲蜜情況,適時飼餵,確保巢內有封蓋蜂蜜。
2.5 根據蜜蜂與巢脾比例,當蜂脾比例超過1時,添加巢脾或巢礎,擴大蜂巢,加速蜂羣繁殖。
2.6 在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選擇採集力強、產卵力強、抗病力強、抗逆性強、性情温順的母羣,利用人工台基培育優質蜂王。
2.7 育王框上安放直徑8毫米、深11毫米的人工台基,台與台距離9毫米-10毫米,每框移入24小時內的幼蟲15條-20 條。移蟲後立刻提入無王羣孵育。
2.8 幼蟲移入人工台基後第10天,從強羣提出1框-2框粉蜜多的封蓋子脾,帶蜂放入1只優質王台(注意不要擠壓、倒置)組成交尾羣。
3 生產期管理(4月上旬至7月中旬)
3.1 定期全面檢查,調整蜂羣內卵、蟲、蛹比例,加強通風,做到強羣取蜜。
3.2 子脾上週貯蜜區大部分封蓋或邊脾的貯蜜大部分已封蓋時,才能取蜜。
3.3 採蜜羣中可借用上年度空脾進行臨時貯蜜。
3.4 定期檢查蜂羣,適時培育新蜂王,毀除自然王台,防止自然分蜂。
4 度夏期管理(7月下旬至8月下旬)
4.1 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續高温,這個時期稱度夏期,度夏前,合併兩框以下的弱羣,把各羣調整至4框-5框羣勢,清除箱內或巢脾上的巢蟲。羣內應有1框-2框半封蓋蜜脾。
4.2 把蜂羣移到樹蔭下或屋檐下,或搭涼棚。中午高温時,在蜂箱四周灑水降温,適當開大巢門。以箱外觀察為主,若發現工蜂出勤少,要少開箱檢查,儘量選在傍晚開箱。防止發生飛逃現象,根據情況改善箱內條件。
4.3 把蜂箱墊高以防蟾蜍及螞蟻為害,並經常捕打胡蜂。
5 秋繁期管理(9月上旬月底至11月上旬)
5.1採取適當措施,促進蜂羣繁殖。
5.2 適時斷子防治巢蟲。
5.3 外界氣温較高期間,應墊高蜂箱防蟾蜍、螞蟻為害蜂羣,並經常捕打胡蜂等天敵。
5.4 留足越冬飼料,要求每公斤蜜蜂有2千克-3千克的貯蜜。
6 越冬期管理(11月中旬至1月下旬)
6.1 越冬場所應乾燥、避風、安靜。
6.2 調整羣勢,以強補弱,弱羣合併,調整後的羣勢要保證每羣1足框蜜蜂。
6.3 缺水時,蜂羣出現不安,從巢門掏出蜂蜜結晶。可在巢門喂0.1%的食鹽水。
7 土蜂授粉管理
7.1 應選擇健康、蜂王產卵力強、蜂子比值合理的蜂羣作為授粉蜂羣。
7.2 要掌握好蜜蜂進入授粉場地的時間,大棚或者温室種植的果樹一類,應在開花前5天搬進蜜蜂,讓蜜蜂試飛,排泄,適應環境。
7.3 授粉期間進行獎勵飼餵,確保蜂羣飼料充足。
7.4 授粉期間應加強保温措施,保證蜂羣正常繁殖。
7.5 每畝作物配備授粉蜂羣工蜂數3000只以上,授粉期間避免農作物施藥。
8 蜂場、蜂機具的衞生消毒
8.1 蜂場環境的衞生消毒
8.1.1 蜂場每週清理一次,蜂屍應及時焚燒。
8.1.2 蜂場每季度至少用石灰水噴灑消毒一次。
8.2 養蜂用具的衞生消毒
8.2.1 蜂箱、隔板、隔王板、飼餵器、脱粉器
越冬後蜂箱應用酒精噴燈火焰灼燒消毒,以竹木為原材料的蜂具也可用此方法消毒,以塑料為原材料的蜂具應用0.2%的過氧乙酸消毒。
8.2.2 起刮刀、割蜜刀
起刮刀、割蜜刀應選用火焰灼燒或75%的酒精進行經常消毒。
8.2.3 蜂掃、工作服
經常用 4%的碳酸鈉水溶液清洗和日光曝曬。
8.3 巢脾的消毒與保管
8.3.1 巢脾的消毒
選用0.1%的次氯酸鈉或0.2%的過氧乙酸水溶液浸泡12小時以上對巢脾進行消毒。消毒後的巢脾要用清水漂洗晾乾。
8.3.2 巢脾保管
儲存前用96%-98%的冰乙酸按每箱體20毫升-30毫升密閉燻蒸,保存巢脾的倉庫應清潔衞生、陰涼、乾燥、通風、防鼠。
9 蜜蜂病敵害的防治
9.1 常年飼養強羣和保持蜂機具衞生。應及時換王,用抗病力強的種王取代患病蜂羣的蜂王。
9.2 及時隔離治療患病的蜂羣。養蜂員應嚴守衞生操作規程,防止交叉感染與疾病擴散。
9.3 中蜂囊狀幼蟲病:
9.3.1 症狀:5日齡-6日齡幼蟲死亡,約30%死於封蓋前,60%死於封蓋後。死亡幼蟲頭部上翹,黃白色,無臭味。體表失去光澤,用鑷子拉出如同小囊,內含液體,末端積聚有透明的液滴。成蜂表現不安,易離脾,出勤少,易飛逃。多發生在春夏之間;
9.3.2 預防:選出抗病羣育王,加強保温,密集羣勢;
9.3.3 治療:應採用無毒中草藥和生物防治治療囊狀幼蟲病,蜂蜜生產期前二個月停止一切用藥。
9.4 歐洲幼蟲腐臭病:
9.4.1 症狀:主要傳染2日齡-4日齡幼蟲。發病早期無明顯症狀,病蟲失去光澤和彈性,蟲屍由蒼白到淺黃而腐爛、酸臭,最後逐漸乾枯於巢房底,易挑出。巢脾成花子脾。嚴重時蜂王停產,工蜂出勤減少以至棄巢逃亡。春、秋繁殖期易發生此病;
9.4.2 預防:早春飼養強羣,補足飼料,嚴格蜂具消毒;
9.4.3 治療:應採用無毒中草藥和生物防治治療,蜂蜜生產期前二個月停止一切用藥。
9.5 巢蟲:
9.5.1 症狀:巢蟲是蠟螟的幼蟲,有大小兩種,寄生巢脾為害蛹,被侵害的蛹形成的“白頭”,叫“白頭蛹”。被侵害的病羣羣勢日衰,重者逃亡。巢蟲主要在夏秋二季發生,易在弱羣,脾多蜂少,蜂箱破舊的蜂羣內發生;
9.5.2 預防:及時修補箱身縫隙,清除箱底蠟渣,保持蜂脾相稱,對提出的舊脾應嚴格殺死巢蟲後保存,把蜂場上蠟渣和碎脾應收拾乾淨。
9.6 胡蜂:
9.6.1 種類:品種很多,以金環胡蜂、墨胸胡蜂、墨腹胡蜂為主。墨尾胡蜂危害嚴重;
9.6.2 時期:夏秋季為猖獗期,它們盤翔於巢門附近或守在巢門捕捉或咬殺工蜂,甚至攻入巢內迫使蜂羣飛逃。
9.6.3 防除方法:主要是人工捕殺。
10 取蜜要求
10.1 取蜜場所應清潔衞生。
10.2 蜂蜜生產前,應取出生產羣中的飼料蜜。
10.3 蜜房封蓋2/3以上時,土法飼養割巢取蜜,活框養
蜂抖蜂搖蜜。
10.4 蜂蜜質量應符合GB 14963-2003 蜂蜜衞生標準的規定。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 GB 14963-2003 蜂蜜衞生標準。

武都崖蜜專用標誌使用

1 包裝標識等相關規定,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註明品名、產地、生產者或銷售者等內容。
2 包裝銷售的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包裝。
3 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武都崖蜜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4 其它運輸、貯藏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