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隴南

(甘肅省轄地級市)

鎖定
隴南,甘肅省轄地級市,省域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隴蜀之城、橄欖之城。截至2021年末,全市轄1個區、8個縣,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 [1]  截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8.7萬人,城鎮化率為37.3%。 [140] 
隴南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南部,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接區域,東接陝西,南通四川,扼陝甘川三省要衝,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又因地貌俊秀,氣候宜人,素有“隴上江南”之稱。境內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文縣尖山大熊貓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森林公園(文縣天池、宕昌官鵝溝、成縣雞峯山)、2個國家濕地公園(文縣黃林溝國家濕地公園、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隴南還是中國主要的中藥材油橄欖產地之一,享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中國油橄欖之鄉”的美稱。 [1-9] 
隴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是秦人的發祥地、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文縣白馬人被譽為“東亞最古老的部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隴南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攻伐消長與民族交往,構成隴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 [1]  [10] 
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2.5億元,同比增長7.0%,兩年平均增長4.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974元,同比增長7.8%。 [140] 
中文名
隴南
外文名
Longnan
別    名
隴上江南
行政區劃代碼
6212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甘肅省
地理位置
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南部
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匯區域
面    積
27800 km²
下轄地區
1個區、8個縣
政府駐地
武都區江北街道
電話區號
0939
郵政編碼
746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暖温帶過渡區、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241 萬(2407272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129] 
著名景點
官鵝溝、萬象洞文縣天池梅園溝西狹頌晚霞湖雲屏三峽
機    場
隴南成縣機場
火車站
隴南站隴南西站哈達鋪站徽縣站兩當站
車牌代碼
甘K
地區生產總值
502.5 億元(2020年) [140] 

隴南歷史沿革

隴南市禮縣秦文化博物館 隴南市禮縣秦文化博物館
隴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隴南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隴南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攻伐消長與民族交往,構成隴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
秦代置武都道。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武都郡,屬涼州刺史部。漢末,曹操分司州、涼州置雍州,武都郡改屬雍州。 三國時期,武都郡是魏、蜀兩國的邊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了曹操軍的漢中郡,阻斷了武都與雍州的聯繫,於是曹操棄武都郡,遷治至右扶風小槐裏。此後,魏、蜀兩國於武都展開多次大戰,最著名的是蜀相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並於229年攻取武都、陰平二郡,自此武都郡為蜀所據,直至蜀國被晉所滅。
隴南市禮縣出土的秦公鼎 隴南市禮縣出土的秦公鼎
東晉、南北朝時期,隴南境內先後建立仇池、宕昌、武都、武興、陰平5個胡人政權,稱為“隴南五國”。296年,氐族首領楊茂搜建立仇池國,至371年為前秦苻堅所滅。族人楊定於歷城再建仇池國,至442年被南朝劉宋所滅。424年,北魏拓跋燾封羌人梁彌忽為宕昌王,都城在今宕昌縣城。566年,宕昌國被北周所滅。443年,仇池國滅亡後,氐人楊文德建立武都國。477年,武都國為北魏所滅。477年,武都王楊文度被北魏軍所殺後,南朝劉宋政權封楊文弘為武都王,退守武興(今陝西略陽),後改武都王為武興王,建立武興國。552年,武興國為西魏所滅。477年,北魏滅武都國時,楊文度之叔楊廣香助魏軍殺楊文度,受封為陰平公,後南齊承認楊廣香為陰平國之主,都陰平(今文縣)。580年,陰平國為北周所滅。
隴南市文縣白馬人 隴南市文縣白馬人
隋唐時期,隴南地區政治經濟相對穏定,唐代於隴南置文、武、成、迭、宕、岷等州。寶應元年(762年),吐蕃攻佔隴南。鹹通年間,唐收復武州,更名階州,鹹通七年(866年)收復成州。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大將王韶打敗吐蕃,收復隴南,吐蕃據有隴南前後共311年。宋末隴南為宋、金兩國邊境,戰爭頻繁。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金大舉攻宋,破鳳州、大散關,朝廷命大將吳璘據守隴南。吳璘之子吳挺與西夏締盟,共同攻金。開禧二年(1206年),吳挺之子吳曦叛宋,以階、成、文、西和4州建立受金朝支持的政權,後宋軍將士殺吳曦,4州歸宋。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軍佔領隴南。元代於禮縣置禮店蒙古軍元帥府,後更名為禮店文州番漢軍民元帥府,在河州設吐蕃宣慰司。明清時期,隴南經歷明末李自成起義、白蓮教之亂、西北迴民起義、太平天國等事件。
隴南市兩當兵變紀念館 隴南市兩當兵變紀念館
清朝康熙年間陝甘分治,今隴南境均屬甘肅布政使司。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領文、成二縣,轄今武都區、文縣、康縣、成縣、舟曲縣和宕昌縣南部境;同年,徽州降州為縣,與禮縣、兩當縣同屬秦州直隸州。期間,西和縣仍屬鞏昌府。雍正八年(1730年)岷州衞改稱岷州,屬鞏昌府,今宕昌縣大部為岷州轄。
1913年,階州直隸州改為武都縣,並分置出西固縣。1929年,從武都縣分設永康縣,後改稱康縣。1932年4月,習仲勳等人在兩當縣發動兵變,稱為“兩當兵變”。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二、三方面軍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直插哈達鋪,在這裏制定了揮師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同年,國民政府將甘肅省劃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除西固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岷縣)外,今隴南境內諸縣均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天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公署駐武都縣),成縣、文縣、康縣、西固縣改屬武都。
隴南市江南公園夜景 隴南市江南公園夜景
1949年7月,西北局在西安組建武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屬陝甘寧邊區甘肅行政區,轄武都縣、文縣、成縣、康縣、西固縣、禮縣和西和縣。
1950年5月,岷縣劃歸武都專區。1954年,西固縣治遷宕昌,並改名為宕昌縣。1956年,禮縣、西和縣、成縣劃歸天水專區。1958年4月,撤銷武都專區,轄縣劃歸天水專區和定西專區。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轄武都縣、康縣、成縣、文縣和宕昌縣。1963年10月,岷縣再次劃歸武都專區。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國函[1985]66號)批准將武都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武都縣遷至成縣,更名為隴南地區。將天水地區的西和縣、禮縣劃歸隴南地區;將天水地區的漳縣和原武都地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地區。隴南地區轄成縣、康縣、文縣、武都、宕昌、西和、禮縣、徽縣、兩當共9縣 [130] 
2004年1月11日,國務院同意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地級隴南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武都區城關鎮。隴南市設立武都區,以原武都縣的行政區域為武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隴南市轄原隴南地區的成縣、文縣、宕昌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和新設立的武都區 [11]  [131] 
“隴南五國”年代表
國名
建立時間
建立者
滅亡時間
所滅國
296年
371年
377年
442年
317年
322年
443年
477年
424年
566年
477年
505年
534年
552年
477年
580年

隴南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隴南市下轄
轄區:武都區1個區,康縣文縣成縣徽縣兩當縣西和縣禮縣宕昌縣8個縣。
鄉鎮街道:4個街道辦事處、140個鎮、55個鄉(含4個民族鄉),113個社區、3167個行政村。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駐地武都區江北街道 [12-13] 
轄區
面積(km2
政府駐地
街道
政區圖
武都區
4660.59
鐘樓街道舊城路
4
26
10
隴南所處位置及其政區圖 隴南所處位置及其政區圖
成縣
1676.55
城關鎮隴南中路
-
14
3
文縣
4998.30
城關鎮江南街
-
14
6
宕昌縣
3322.77
城關鎮民主路
-
11
14
康縣
2959.68
城關鎮人民東路
-
18
3
西和縣
1852.26
漢源鎮中山路
-
16
4
禮縣
4262.91
城關鎮西大街
-
22
7
徽縣
2717.19
城關鎮西街
-
13
2
兩當縣
1406.45
城關鎮北街
-
6
6
合計
27856.69
武都區江北街道
4
140
55
參考資料: [13-26] 

隴南地理環境

隴南地理位置

隴南市位於甘肅南部,地處東經104°01′19″至106°35′20″,北緯32°35′45″至34°32′00″。北與天水市秦州區麥積區武山縣甘谷縣接壤;南抵四川盆地,與廣元市青川縣、綿陽市平武縣和阿壩州九寨溝縣毗連;西依甘南高原與迭部縣舟曲縣定西市的岷縣;東接秦巴山地,與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勉縣寶雞鳳縣為鄰。全市東西長約237千米,南北寬約230.5千米,土地面積27800平方千米 [128]  ,佔甘肅省面積的8.67%。

隴南地貌地形

文縣天池
文縣天池(2張)
隴南地處西秦嶺東西向褶皺帶發育的隴南山地,秦巴山區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三大地形交匯區域,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階梯地形的過渡帶。西部向青藏高原北側邊緣的甘南高原過渡,北部向隴中黃土高原過渡,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東部與西秦嶺和漢中盆地連接。隴南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西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分別從東西兩方伸入全境,境內形成了高山峻嶺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
隴南市北部西禮山地呈現低山寬谷的黃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東部徽成盆地介於北秦嶺南秦嶺之間,長百餘千米,寬數十千米,呈現丘陵寬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為高中山與峽谷地,高峻山嶺與深陷河谷錯落相接,對比顯著,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自西北至東南,由大拉梁、岷峨山(海拔3552米)等高山經銀洞山(海拔2468米)、牛頭山(海拔2224米)等中山而至斷頭山(海拔1804米)和金子山(海拔1824米)等低山,重巒疊嶂,崖壁陡絕,角峯鋸脊,石骨嶙峋。其間河谷幽深狹長,深切曲流十分發育,多急流險灘和瀑布。峽谷中高岸陡崖,峭立如壁。谷旁多狹窄的沖積平原斷續出現,其中武都平原綿長近50千米,寬不過1千米。
隴南周邊山峯:北為長江黃河分水嶺之大拉梁和岷峨山,東有甘陝邊界的透馬駒山,西有與甘南相鄰的葱地山,南為甘川分界的摩天嶺。最高峯雄黃山,海拔4187米,坐落在文縣西北部的屯寨鄉境內。最低點罐子溝,海拔550米,位於文縣東南部的中廟鄉境內,亦為甘肅省海拔最低點。 [28] 
隴南全境按照地貌的大體差別和區域切割的程度不同可劃分為三個地貌類型區:
  • 淺中切割淺山丘陵盆地地貌區
文縣黃林溝(皇陵溝)
文縣黃林溝(皇陵溝)(12張)
本地域包括徽成盆地成縣徽縣兩當縣三縣全部。西秦嶺分為南北二支伸入本區域,形成南北高中間低凹、長槽形斷陷盆地,海拔800—2700米。北部系北秦嶺斷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1500~2700米,相對高差500米左右,為淺切割中山區,地勢平緩,淺山已墾殖為農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養林,植被覆蓋良好。南邊系南秦嶺地壘式山地,海拔在1900~2400米左右,相對高差500~1000米左右,為中切割中山區。中間系緩坡丘陵盆地,海拔在800~1300米,相對高差在200米以下,坡度多在20度以下,川壩地散佈于山丘之間,土厚水豐,歷史上就是糧食的集中產地。 [27] 
  • 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區
文縣雄黃山 文縣雄黃山
本區域系南秦嶺西延部分和岷山山系東延部分相互交錯地帶,包括康縣武都區、文縣全境,海拔大多在900~2500米左右,大部分地方處於北緯33度以南,屬亞熱帶邊緣區。這一區域因山勢較高、溝壑縱橫,高山河谷交錯分佈,大部分耕地為坡耕地,土層較薄,石塊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但氣候條件好,屬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兼有暖温帶和北亞熱帶的氣候,既能生產糧食,也是紋黨、當歸、紅芪、油橄欖、茶葉、大紅袍花椒等名貴藥材和稀有樹種的理想適生區。 [27] 
  • 全切割中高山地貌區
康縣梅園溝曲橋 康縣梅園溝曲橋
本區域包括宕昌縣禮縣西和三縣全部,海拔在968~4100米之間,谷峯相對高差300~500米不等。宕昌縣哈達鋪、理川、南陽一帶,禮縣西漢水及其支流兩岸,西和縣漾水河及其支流兩岸等地屑淺丘陵黃土梁峁地形,相對高差小,地勢平緩,河谷開闊,土地連片面積大,有許多山間小平原分佈,西禮盆地就在其中。西漢水下游山陡谷狹,山地、旱地較多,土地較為分散,但耕地較多,有大面積的草地和土地資源可開發利用。 [27] 

隴南水文

白龍江曲折蜿蜒 白龍江曲折蜿蜒
隴南江河溪流縱橫密佈,境內既多山,又多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崇山峻嶺間,處處溪水跌宕,飛瀑流泉。隴南市河流均系嘉陵江水系,一級支流有白龍江西漢水等48條,總長1297千米;二級支流有白水江岷江等751條,總長4756千米;三級支流有1651條,總長4313千米;四級支流有1312條,總長3428千米,大小河流共3760條,年徑流總量279億立方米,河流密度達到每平方千米0.5條。
主要江河:嘉陵江干流,流經兩當、徽縣東南部,境內流程86.2千米,年徑流量22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556平方千米。 白龍江,是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支流,流經宕昌縣、武都區、文縣等兩縣一區,境內流程229.5千米,年徑流量93.8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32萬平方千米。白水江,為嘉陵江二級支流,於文縣石雞壩鄉入境,在玉壘鄉關頭壩匯入白龍江,境內流程107.3千米,年徑流量34.3億立方米,流域面積3040平方千米。白龍江因其與秦嶺、淮河同在北緯33°-34°之間,同屬1月0℃等温線經過區,此線以南的江河皆不封凍,因而與秦嶺、淮河同為中國地理上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分界線。西漢水,為嘉陵江上游一級支流,流經禮縣、西和、成縣、康縣等4縣,境內流程205.6千米,年徑流量16.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9569平方千米。 [28] 

隴南氣候

官鵝溝 官鵝溝
隴南市氣候在橫向分佈上分北亞熱帶暖温帶中温帶三大類型。
北亞熱帶包括康縣南部、武都南部、文縣東部,白龍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淺山地區。在這一帶有全市兩個熱量高值區,一個是白龍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淺山區,年平均氣温在2~14℃≥10℃的積温4000-4800℃,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耕地面積約30萬畝,佔全市地總面積的6.7%,屬一年兩熱農業區。另一個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氣温10-12℃,≥10℃積温3500-4000℃,耕地面積約為170萬畝,佔全市耕地總面積的37.8%,為兩年三熟農業區。
暖温帶包括全市的中部、東部及南部的廣大地區,海拔在1100-2000米之間,≥10℃的積温2100-4000℃,降雨量500-800毫米之間,耕地曲積約150萬畝,佔全市耕地總面積的33.3%,為二年四熟農業區。
中温帶包括全市的北部和西部地區,主要是宕昌、西和縣大部,武都區的金廠、馬營、池壩,禮縣的下四區等區域。這一區域誨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10℃積温小於2100℃,年最低氣温在-20℃以下,耕地面積約100萬畝左右,佔全市總耕地面積的22.2%,為一年一熟、三年兩熟農業區。 [29] 

隴南自然資源

隴南水資源

碧口水電站 碧口水電站
隴南是甘肅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境內江河眾多,水量充沛,僅年徑流量大於1億立方米的河流就有20多條,且落差集中,季節變化小,開發效率高,發展水利水電事業條件優越,前景廣闊。境內水利理論藴藏量425萬千瓦,可開發量223萬千瓦,約佔全省的三分之一。截至2012年,已建成大小水電站180多座,裝機34.4萬千瓦,僅佔可開發量的15.4%。
隴南又是甘肅水資源最富集的地區,水資源總量達144億立方米,全市人均水量3580立方米,比甘肅省人均水量多一倍,比全國人均水量(約2700立方米)多880立方米,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30] 

隴南植物資源

成縣西狹頌景區 成縣西狹頌景區
隴南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境內地形複雜,光熱充足,為各種動植物的繁衍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1.87%,高出了全省30.54個百分點。全市有林地面積175836萬畝,自然生長的樹種多達1300多種,其中珍貴樹種51種;境內生息着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20多種。隴南有中藥材1200多種,歷史上總產量佔甘肅省的70%以上,最大出口量佔甘肅省90%左右;還有銀耳木耳香菇猴頭菇薇菜蕨菜等100多種食用菌和山野菜。 [6]  [30] 
隴南境內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名稱
行政區劃
建園時間
成縣
1999年5月
宕昌縣
2003年12月
徽縣、兩當縣
2005年12月
文縣
2005年12月
參考資料: [9] 

隴南動物資源

隴南市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 隴南市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
隴南境內野生動物種類佔甘肅省的一半以上,截至2012年境內有陸生森林動物約28目91科(亞科)430種。其中:有獸類動物7目28科80種,有鳥類動物16目43科280種,有兩棲類2目8科30種,爬行類動物3目(亞目)12科(亞科)40種。水生動物主要有魚類4目8科70種。森林昆蟲類有24目230科2150種,蜘蛛類31科(亞科)200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異獸珍禽達20多種,包括世界稀少,中國獨有的“國寶”“活化石”大熊貓、有“美猴王”之稱的金絲猴,以及羚牛褐馬雞藏羚梅花鹿毛冠鹿雪豹大鯢角雉藍馬雞白馬雞雪雞綠尾虹雉等。其中大熊貓數量佔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 [30] 
隴南境內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全程
級別
行政區劃
面積(公頃)
主要保護對象
國家級
文縣、武都區
≈257100
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
國家級
文縣、武都區
183799
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野生動物
國家級
武都區
51058
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
國家級
徽縣、兩當縣
31938
扭角羚、紅腹錦雞等野生珍稀動植物
省級
文縣
10040
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
文縣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
文縣
13579
大鯢及其生態環境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
文縣、舟曲縣
91712
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
雞峯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
成縣
52441
梅花鹿及其生態環境
康縣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
康縣
10247
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
禮縣香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
禮縣
11330
森林生態系統
黑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
兩當縣
3495
扭角羚等珍稀動物及自然生態系統
參考資料: [7-8]  [31-36] 

隴南礦產資源

隴南市自然風光
隴南市自然風光(16張)
截至2012年,隴南市現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產34種,礦產地445處。其中,資源清、儲量大、品位高、有開採價值的金屬礦有鉛、鋅、銻、汞、銅、金、錳、鐵等,非金屬礦有硅、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等。其中西成鉛鋅礦帶綿延300千米,累計探明鉛鋅儲量超過1300萬噸,預測遠景儲量可達2500萬噸,是中國鉛鋅礦超大型礦田之一,平均品位4.5—12%,為中國第二大礦田,現年產鉛鋅礦含鉛3.08萬噸,含鋅12.95萬噸。金屬儲量為14.9萬噸,為中國第三大礦牀。黃金儲量已探明190噸,遠景儲量為300噸以上,已探明儲量400公斤以上的大中型礦牀20多處,其中文縣陽山金礦探明儲量已探明儲量300噸以上,是中國特大型金礦之一,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金礦;禮縣的巖金,探明儲量27.8噸,遠景儲量50噸;文縣的砂金,年產量佔甘肅省40%以上。 [30] 
隴南市開發有三大成礦帶:一是橫亙西和、成縣、徽縣等縣、東西長85千米,南北寬7-22千米,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的西成鉛鋅礦帶。二是西和崖灣銻礦帶,金屬儲量14.9萬噸,佔全國8%,儲量居全國第三。三是白龍江白水江流域的黃金礦帶,黃金儲量70噸以上,是甘陝川“金三角”礦帶的核心地區,為甘肅省重要的採金基地。 [37] 

隴南人口

2019年末,隴南市常住人口264.3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2.03萬人,城鎮化率為34.82%。出生率11.27‰,死亡率7.74‰,人口自然增長率3.53‰。 [38]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隴南市常住人口為2407272人。 [129] 
隴南市文縣白馬人
隴南市文縣白馬人(2張)
隴南市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地區,有漢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壯族朝鮮族滿族等民族。截止2011年,隴南市共有30個民族,其中漢族佔總人口的97.8%,少數民族總人口為6.13萬人,佔總人口的2.2%。其中,回族人口3.9萬人,藏族人口2萬人,分別佔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的63.6%和32.6%。 [39-41] 
白馬人是古代白馬氐族的後裔,是隴南特有的部族。白馬氐族羣分佈在甘肅四川兩省,但對傳統文化活態傳承最好的是文縣鐵樓藏族鄉石雞壩鄉和武都區坪埡藏族鄉儺文化 [3]  [42] 

隴南政治

領導幹部(截至2022年11月)
職務
姓名
市委書記
市長
劉永革 [43]  [132-133]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楊郃 [133] 
副市長
漆文忠、李逢春、陳德華、陳貴生、劉誠、張永剛、何紅梅 [133]  、朱松華 [139]  李浩李輝 [141] 

隴南經濟

隴南綜述

2021年,隴南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2.5億元,同比增長7.0%,兩年平均增長4.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5.3億元,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5.3億元,同比增長8.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81.8億元,同比增長5.7%。第一、二、三產業對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25.3%、26.6%和48.1%,第三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974元,同比增長7.8%。 [140] 
2016-2020隴南市生產總值增長變化圖 2016-2020隴南市生產總值增長變化圖
2020年,隴南市實現生產總值451.8億元,同比增長2.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2.4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2.9億元,同比增長1.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66.5億元,同比增長3.2%。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26.93%、9.59%和63.48%,第三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8.24:22.78:58.98,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上升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下降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 [127] 
隴南市區一角 隴南市區一角
2019年隴南市實現生產總值445.09億元,同比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8.9億元,同比增長5.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6.75億元,同比增長9.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59.43億元,同比增長7.2%。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14.23%、31.12%和54.65%,第三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7.73:23.98:58.29,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上升4.3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3.31個百分點。1.89億元,同比增長10.8%。產業結構為22.31:23.14:54.55。 [44] 

隴南第一產業

隴南市武都區油橄欖加工車間加工產品 隴南市武都區油橄欖加工車間加工產品
隴南是中國主要中藥材產地之一,野生藥材種類繁多,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境內有各類中藥材1200多種,其中名貴藥材350多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譽。甘肅出產的五大拳頭藥材中,有四大藥材均以隴南為主產地,尤以“米倉紅芪”、“文縣紋黨”、“宕昌當歸”、“銓水大黃”因其量多質優而名列全國之冠。天麻黃連半夏柴胡杜仲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譽,均為大宗生產。隴南市藥材年產1500多萬公斤,產量佔甘肅省70%以上,出口量佔甘肅省90%左右。當歸、紅芪、紋黨、大黃、防黨、野黨榮獲國家《出口商品榮譽證書》。 [2] 
2019年,隴南市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為348.13萬畝,比上年增長0.41%;油料種植面積41.64萬畝,比上年增長1.29%;蔬菜種植面積50.95萬畝,比上年增長3.91%。全年糧食總產量85.4萬噸,比上年增長2.48%,其中:夏糧31.55萬噸,比上年增長1.42%;秋糧53.85萬噸,比上年增長3.11%。農業增加值80.32億元,增值5.38%。
­­­­­­­­­­­­­­­­­­­­全年肉類總產量5.18萬噸,同比下降0.48%;藥材產量15.64萬噸,同比增長12.16%;水產品產量0.13萬噸,同比增長31.92%。 [44] 

隴南第二產業

廠壩鉛鋅礦 廠壩鉛鋅礦
隴南市依託鉛鋅、黃金等資源優勢及產業基礎,以有色冶金、白酒釀造、農特產品加工、建築建材、水電能源、現代製藥等為工業主導產業。 [45] 
2019年,隴南市全年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下降0.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8.4%;中外合資企業增加值增長56.6%。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5.8%;重工業增加值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5.5%。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14.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額3.1億元,比上年增長89.3%。 [44] 
隴南市重點園區及工業集中區建設情況(截至2018年)
園區名稱
級別
主要產業
成縣西成經濟開發區
省級開發區
有色金屬、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黑色金屬、裝備製造
徽縣工業集中區
省級開發區
白酒釀造、農副產品深加工、生物製藥、製造裝配、新型建材
康縣工業集中區
省級開發區
中藥製藥、特色農產品加工、文化旅遊
西和縣石堡循環經濟產業園區
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有色金屬、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
徽縣泥陽現代農業示範園
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設施蔬菜、苗木花卉、生態養殖、休閒觀光旅遊
武都區工業集中區
市級園區
農特產品生產加工、中藥材精深加工、現代物流
武都區吉石壩現代物流園區
市級園區
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建築建材業、現代製藥業和現代物流業
禮縣工業集中區
市級園區
黃金、鉛鋅採選冶煉、農副產品加工、生物醫藥、建築石材加工
宕昌縣工業集中區
市級園區
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中藥材加工、農產品加工
文縣工業集中區
市級園區
黃金、重晶石採選冶煉、中藥材加工、農特產品生產加工
兩當縣工業集中區
市級園區
特色農、林、副產品加工業
徽縣泰湖工業集中區
縣級園區
黃金飾品及旅遊紀念品深加工、建築建材、機械製造
參考資料: [45-53] 

隴南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隴南市白龍江兩岸夜景 隴南市白龍江兩岸夜景
2019年,隴南市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5億元,同比增長7.6%。分銷售地看,城鎮實現零售額88.0億元,同比增長6.7%;鄉村實現零售額35.5億元,同比增長9.8%。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2.4億元,同比增長10.1%;零售業實現零售額90.2億元,同比增長6.3%;住宿業實現零售額4.8億元,同比增長9.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6.1億元,同比增長12.7%。
對外經濟
據蘭州海關統計,2019年隴南市全年進出口總額為19000萬元,同比下降1.1%。其中:直接出口總額18908.8萬元,同比下降1.6%,進口額91.2萬元。
2019年,隴南市全年共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77個,簽約資金115.9億元,續建和新建項目到位資金83.4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完成省外到位資金76.83億元,同比增長19.82%。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六。
非公經濟發展
2019年,隴南市共有企業21768户,個體工商户108227户,農民專業合作社16168户。2019年度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6953户,比去年增長12.24%,新增註冊資本(金)180.89億元,增長10.28%,其中,新登記個體工商户12119户,增長11.85%,註冊資本(金)17.22億元,增長14.52%。
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46163户,比去年同期增長5.5%,註冊資本(金)1890.41億元,同比增長7.45%,其中,個體工商户108227户,比去年同期增長5.79%,註冊資本(金)130.86億元,同比增長10.33%。
全市共有註冊商標6431件(其中:2019年申請3079件、註冊成功2067件);全市共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全市共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4件。
金融
2019年,隴南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975.74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外匯存款32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0.22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75.52億元,同比增長9.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698.2億元,比上年增長6%。
保險費收入15.53億元,同比增長11.53%。其中:財產保險收入6.36億元,同比增長14.08%,人壽保險收入9.17億元,同比增長9.83%。全年賠款2.57億元,同比下降29.96%,其中:財產保險2.39億元,同比增長14.35%,人壽保險0.3億元,同比下76%。
資本市場穩健發展,共有76家企業在甘肅股權交易中心展示掛牌,新增融資額2.06億元,累計融資額達8.6億元。 [44] 

隴南交通運輸

隴南綜述

2019年全年隴南市共完成客運量為3360.41萬人次,同比增長1.89%;完成旅客週轉量為213222.43萬人公里,同比增長1.77%;全市完成公路貨運量為2544.49萬噸,同比增長6.02%;完成貨運週轉量505409萬噸公里,同比增長6.46%;完成全社會運輸總週轉量526731.26萬噸公里,同比增長6.26%。 [38] 

隴南公路

隴南市公路交通 隴南市公路交通
截至2019年末,隴南境內有公路2721條,其中普通國道5條(212國道、247國道316國道、345國道、567國道)、國家高速4條(蘭海高速公路、平綿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省道39條、省級高速1條(兩徽高速公路)、縣道49條、鄉道182條、村道2441條。通車總里程19086.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1.43公里、一級公路2.6公里、二級公路872.56公里、三級公路1059.73公里、四級公路15784.44公里、等外公路795.34公里。在建有武九高速公路。 [54-59]  [60-63] 
隴南市境內高速公路
編號
路線全稱
分段名稱
起始
終止
途徑
狀態
G75
蘭海高速公路
武都區兩水鎮
文縣將軍石
武都區、文縣
已通車
渭源縣路園鎮
武都區兩水鎮
宕昌縣、武都區
已通車
G8513
成縣紙坊鎮
武都區吉石壩
武都區、康縣、成縣
已通車
武都區兩水鎮
文縣青龍橋
武都區、文縣
在建
G7011
湖北省十堰市
甘肅省天水市
徽縣、成縣、西和、禮縣
已通車
S10
鳳縣合作高速公路
兩當縣楊店
徽縣李家河
兩當縣、徽縣
已通車
參考資料 [59]  [64]  [62]  [65-69] 

隴南鐵路

隴南火車站內外景 隴南火車站內外景
截至2018年末,隴南境內建有蘭渝鐵路寶成鐵路,規劃有天平鐵路南延線陽平關至隴南至九寨溝鐵路合作至哈達鋪至徽縣鐵路 [70-71] 
蘭渝鐵路隴南段222公里,經宕昌、武都區進入四川境內,貫穿隴南全境;天平鐵路南延線自隴海鐵路三陽川站引出,經江洛、泥陽至成縣拋沙、小川,跨西漢水至平洛,經望關、佛崖後穿米倉山至安化,經兩水自西端疏解引入隴南西站。陽平關至隴南至九寨溝鐵路途經康縣、武都區及文縣,在武都區東側接入桔柑站,經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縣,西端與成蘭鐵路九寨溝站接軌;合作至哈達鋪至徽縣鐵路蘭合鐵路合作站引出,向東經卓尼、岷縣至哈達鋪與蘭渝鐵路接軌,後向東南經禮縣、西和、成縣接入寶成鐵路徽縣站 [54]  [70]  [72-75] 
隴南市鐵路和火車站
線路
時速
中間站
越行站
160-200km/h
60-80km/h
甘肅省“十三五”規劃項目
甘肅省遠期規劃重點項目(至2030年)
甘肅省遠期規劃重點項目(至2030年)
蘭州至天水至漢中城際鐵路
甘肅省“遠期規劃重點項目(至2030年)
參考資料: [70-71]  [76-78] 

隴南航運

截至2015年底,隴南港有白龍湖、碧口2個港區,內河通航水域分別為白龍江航道、白水江航道、讓水河航道,航道總里程194公里,均為通航航段。隴南港口共有碼頭25座、泊位31個。 [79] 
其中,白龍江漢王至曲水灣136千米航道,中廟至罐子溝16千米航道Ⅵ級;白水江關頭壩——玉壘16千米航道Ⅵ級;讓水河範壩——河口段24千米航道Ⅵ級。截至2015年底,隴南港口共有碼頭25座、泊位31個。
根據《甘肅省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2016—2020年)》隴南港規劃增建碼頭,建設白龍江碧口庫區航運工程,努力實現白龍江主要區段通航。 [80-82] 

隴南航空

隴南成縣機場 隴南成縣機場
截至2018年3月,隴南有支線機場1處,規劃有通用機場3處,風景區起降點4處。
隴南機場是西北民航“十三五”期間建成的第一個機場,佔地面積2811畝,總投資13.08億元,飛行區按4C標準設計,是甘肅省助航燈塔最多、生態環境最優美的機場,也是省內第一個雙盲降運行的支線機場。2018年9月,通航僅半年,隴南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萬人次;2019年通航一週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提前6年完成旅客吞吐量規劃設計目標量,創造了民航西北地區新開支線機場航線數量、運輸生產量和發展速度之最。
截至2019年,隴南機場開通航線8條,通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青島、海口、重慶、西安、蘭州、吐魯番、庫爾勒等11座城市。 [83-84] 
隴南境內機場列表
名稱
場址
等級
建設情況
成縣和徽縣交界處
支線機場兼顧通用航空
已通航
武都區
一類通用機場
規劃中
康縣城關鎮
二類通用機場
規劃中
宕昌理川鎮
三類通用機場
規劃中

隴南社會事業

隴南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隴南市學校總數2504所,教職工31453人。其中,專任教師29939人。在校學生數503567人,其中:小學在校生219160人、初中生95110人、高中生55123人、中等職業學校16864人、幼兒園105342人、大專院校11622人。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合格率分別為99.88%、99.82%、93.59%。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87萬人,同比增長2.75%;初中招生3.22萬人,同比下降2.13%;小學招生3.95萬人,同比增長0.51%。各類普通高校在隴南錄取17503人,同比增長12.34%,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生8798人,同比下降14.83%。 [85] 
高等院校和省市級示範性高中
學校名稱
主管部門
備註
高等院校
-
-
-
示範性高中
省級示範性高中
徽縣教育局
市級示範性高中
禮縣教育局
市級示範性高中
參考資料: [86-90] 

隴南文化事業

隴南市大數據運營體驗中心 隴南市大數據運營體驗中心
2019年,隴南市共有文物局1個、文化館10個、書畫院10個。有藝術表演團體84個,全年演出2162場;公共圖書館10個、美術館9個,藏書達86.7萬餘冊;博物紀念館17個;文物古蹟國家級8處、省級43處、市級19處;文物藏量991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40件(套)。廣播和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9.42%和96.28%;數字有線電視用户161985户,同比增加1.72%。
全市共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195個、廣播電視站212個、農家書屋3214家、非物質文化傳習所16個、鄉村文化大院137個、文化廣場1216個;建成“鄉村舞台”(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164個;有白馬人民俗文化、先秦文化、乞巧文化、茶馬古道文化、西狹文化、高山戲研究協會各1個。 [91] 

隴南體育事業

隴南市體育館 隴南市體育館
2019年,隴南市累計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300多場次,直接參與羣眾30多萬人次。新增成立單項體育協會10個、晨晚健身站點50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61人,全市現有市縣兩級體育協會76個、晨晚健身站點1364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4758人。組織參加甘肅省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共獲得金牌3枚、銀牌5枚、銅牌4枚。
舉辦青少年冬夏令營活動,免費培訓青少年3000餘人;建立隴南市青少年競技體育訓練點10個,不斷促進業餘訓練工作。參加2019年甘肅省青少年計劃性賽事和甘肅省第四屆中學生運動會,獲得金牌14枚,銀牌7枚,銅牌14枚,3名運動員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50名運動員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現代五項比賽游泳項目中獲得金牌17枚、銀牌22枚、銅牌22枚。
舉辦第五屆紀念兩當兵變山地自行車邀請賽。體育彩票在線銷售網點218個,總銷量2.38億元,名列全省第三位,為隴南市體育事業發展籌措體彩公益金1200萬元。
隴南體育場建成投用。實施完成村級農民體育工程186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提升工程9個、籠式足球場3個、健身步道2條,累計投資1500萬元,市內由體育部門建設的體育場地達到2300個;積極爭取省體育局資金500萬元,對宕昌縣體育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儲備上報大小建設項目703個,總投資5.2億元。 [92] 

隴南醫療衞生

2019年,隴南市有公立醫療衞生機構1823個,其中縣級以上綜合醫院35個、中醫院24個、疾病防控中心10個、社區服務中心(站)11個、婦幼保健院(站)9個、衞生監督所10個、鄉鎮衞生院216個。擁有病牀位13475張,共有衞生技術人員1276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333人、註冊護士4760人、藥師(士)512人、技師(士)646人、其他2509人。 [93] 
2020年11月,入選國家醫療保障局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 [94] 

隴南社會保障

隴南市宕昌縣電商扶貧工作人員辦理業務 隴南市宕昌縣電商扶貧工作人員辦理業務
2019年,隴南市各險種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296909萬元、支出298470萬元,累計結餘224012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47354人,同比增長3.83%;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484508人,同比增長1.52%;城鎮養老保險80152人,同比增長47.53%;工傷保險參保75000人,同比增長4.94%。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5.4萬人、10.05萬人,同比分別增長1.9%、7.54%。其中,養老保險基金徵繳55737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7.93%,支出73097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2.67%;失業保險基金徵繳3069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1.4%,支出1454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68.55%;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徵繳54852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4%,支出41594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0%;工傷保險基金徵繳2242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75.59%,支出111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87.13%;生育保險基金徵繳2087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78%,支出3069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34%;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徵繳50364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94%;支出163426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0%。 [95] 

隴南歷史文化

隴南民族

隴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多民族的聚居地。境內寧家莊遺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傳説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出生在隴南仇池山。以牧馬立國的秦人先祖的都邑西犬丘,在禮縣、西和一帶。古老的民族,曾在此建立地方政權。漢、藏、回、古氐、羌等多民族長期聚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風俗民情。秦隴文化巴蜀文化漢族文化民族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使隴南地域文化呈現南北交融、古今並存的顯著特色。 [96] 

隴南藝術

隴南位於甘肅東南部,是中國歷史上農耕文化遊牧文化、漁獵文化交匯積澱的地域。獨特的區位優勢、悠久的歷史、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孕育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97] 
截至2013年,隴南市3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2個項目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9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40項。 [98] 
截至2011年,隴南市22個項目入選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隴南影子腔、文縣玉壘花燈戲、西和春官歌演唱、康縣木籠歌、兩當號子、康縣鑼鼓草、康南毛山歌、康縣嗩吶藝術、宕昌羌儺舞、隴南高山劇、禮縣春官歌演唱、徽縣河池小曲、武都木雕、禮縣井鹽製作工藝、成縣竹籃寨泥玩具製作技藝、康縣寺台造紙術、武都三倉燈戲、武都慄玉硯製作技藝、武都角弓咂杆酒釀製技藝等)。 [99] 

隴南詩詞

隴南令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心往神馳,吟詠稱頌。
詩仙李白往返隴蜀,曾涉足隴南,留下千古絕唱《蜀道難》。
詩聖杜甫曾寓居同谷,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歌。
愛國詩人陸游曾從軍河池(徽縣),寫出了許多激動人心的篇章。
文豪蘇軾曾夢遊仇池,作詩詠歎:“一點空明何是處,老夫真欲往仇池”。 [96] 

隴南特產美食

隴南特色產品

隴南市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21項)
轄區
特色產品
隴南市
-
-
-
武都區
武都紅芪
武都崖蜜
宕昌縣
宕昌黃芪
-
徽縣
徽縣紫皮大蒜
-
康縣
-
-
文縣
-
-
禮縣
-
-
成縣
-
-
西和縣
-
-
-
兩當縣
-
-
-
參考資料 : [100-112] 

隴南特色美食

隴南特色美食
隴南特色美食(10張)
隴南人民依託多樣化的農作物和農業特色產品,融入獨特的地域文化物質,創造出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各色小吃爭奇鬥豔,主要有武都洋芋攪團麪皮米皮、康縣麪茶罐罐茶禮縣熱麪皮、徽縣清真九碗三行子、成縣油茶麻花、兩當莜麪窩窩、宕昌紅軍鍋盔、文縣豆花面咂杆酒西和槓子面、西和鍋盔等。此外還有烤羊肉串、玉米麪面魚柴火雞、酸菜面片、豆花子酸菜面、蕎粉、麪茶、炕包、蕎麪葉子、地軟耳包子、麥仁酒、蕎麪、苞谷麪餃團、洋芋絲餅餅、韭菜扁食、豆花子、肉夾饃、燒烤嫩玉米、麻辣洋芋粉、雞湯刀削麪、橄欖油拌洋芋、嫩玉米麪餅、煎餅卷青椒洋芋絲、面果丸子、武都酸菜湯、麪疙瘩等。 [113-114] 

隴南風景名勝

隴南氣候温和,風光秀美,山資水色兼有北國之雄渾奇峻,南疆之靈秀旖旎。有全國三大天池之一的文縣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萬象洞,國家級重點保護、甘肅唯有的具有北亞熱帶生物羣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被讚譽為“甘肅的西雙版納”;分佈於全市各縣的官鵝溝、三灘、梅園溝、雲屏三峽等自然景點,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溝”。 [115] 
類別
區劃&景點名稱
圖片
國家級4A景區
武都區:萬象洞
宕昌縣:官鵝溝、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文縣:文縣天池
徽縣:金徽酒文化生態旅遊景區、金徽礦業景區
西和縣:晚霞湖
國家濕地公園
紅色景區
其他景區
西和:仇池山
成縣:杜少陵祠
參考資料: [116-118] 

隴南友好城市

隴南市友好城市
城市
締結時間
區劃
國外
2017年4月
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州
拜納
2016年8月
國內
2013年9月
2013年9月
2012年6月
2012年6月
2006年6月
參考資料: [119-124] 

隴南城市榮譽

2018年4月,入選“2018暢遊中國100城”。 [125] 
2021年12月23日,入選第三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135] 

隴南隴南非遺

成縣北泉高台社火起源於漢代,唐代臻於成熟,明、清時代非常興盛。解放前主要由楊氏一族主持,於每年春節時裝扮上街遊演,在成縣境內影響頗大。改革開放後,由於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的富裕,北泉高台復又盛行。在機關、學校、廠礦企業表演,深受羣眾喜愛,並在歷屆縣上春節文化活動匯演中屢屢獲獎。2007年,北泉高台在全市春節社火匯演中榮獲一等獎。 [134] 

隴南著名人物

李希,男,漢族,1956年10月生,甘肅兩當人 [136]  。現任 [13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 [1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