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威鐵路中學

鎖定
武威鐵路中學是是伴隨着蘭新鐵路的通車,於1959年經甘肅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完全中學,位於武威市涼州武南鎮,是甘肅省唯一一所地處鄉鎮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原名武威鐵路職工子弟中學,1973年遷入現校址,更名為武威南鐵路職工子弟中學,1999年被列為蘭州鐵路局示範性中學,2001年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武威市示範性普通高中,2002年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甘肅省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五月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更名為武威鐵路中學,2006年再次以絕對優勢通過甘肅省教育廳示範性普通高中複評驗收,學校是原武威地區體委、教委命名的田徑、足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中文名
武威鐵路中學
外文名
WUWEI RAILWAY SCHOOL
簡    稱
武南鐵中
創辦時間
1959年
辦學性質
公立學校
所屬地區
甘肅武威
類    型
綜合
屬    性
普通高中
主要院系
初中、高中
現任校長
王士斌

武威鐵路中學學校概況

武威鐵路中學 武威鐵路中學
學校佔地面積73.7畝(4.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395平方米,主要設施有教學樓、圖書館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樓、食堂、水衝式廁所及禮堂兼報告廳和室內運動場。校園整體佈局規整,教學、生活、運動區分佈合理。校園環境優美,綠化面積5575平方米,佔學校面積的11.4%。學校教職工153人(其中專職教師134人,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36名),平均年齡只有37歲,133名專任教師中本科率達到96.47%,其中研究生學歷7人,在讀研究生9人,高級教師38人,中級職稱以上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0%,省、市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18人。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775名,高中學生977名,,其中鐵路職工子弟佔三分之二,校內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為武南鎮及周邊鄉鎮農村學生。
武威鐵中主樓 武威鐵中主樓

武威鐵路中學教學特色

武威鐵中主席台 武威鐵中主席台
學校擁有一流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和國家一類標準的各類理化生、音體美、信息技術教育設備,每班配有電視機、錄音機、投影儀,班級間有16節目源的雙向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僅限初中部),有學校電視台,微機網絡教室5個,計算機400多台,學生網吧和電子閲覽室各一個,多媒體語音教室3個,多媒體報告廳6個,理化實驗室各三個,生物實驗室2個,建有校長辦公系統、評估系統、教學系統、備課系統為主要內容的接入校教育信息網的校園網一套。圖書室藏書9萬餘冊,另有電子圖書10萬餘冊,有可容納300人同時就讀的學生閲覽室,有270種報刊雜誌供學生閲讀學習。1999、2000、2001年高考升學率分別為46.7%、66.5% 和68.8%,近年來,每年高考錄取率均在40%以上,2011年高考錄取率達74.5%,連續幾年名列全市三甲。
記憶中的武南鐵中 記憶中的武南鐵中
“低進高出,高進優出”是學校的辦學特點。學校確立了“人文立校,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愛國、守紀、嚴謹、篤學”的校風,確立了“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辦學目標;“厚德、博學、愛生、善教”的教風;“勤學、會學、樂學、博學”的學風。
多年來,學校的高考升學率一直穩居全市前三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名牌院校均有該校學生考入,高考升學率和高考本科錄取率均列武威市前茅。

武威鐵路中學學校現狀

武威鐵中校園一角 武威鐵中校園一角
2004年以來,隨着鐵路站段的撤併、地區人文環境的不斷惡化、優質生源的大量流失,武威鐵路中學的發展壯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2008年底市上將武威鐵路中學列入擬撒並學校計劃,對學校的健康發展更是雪上加霜,面對困難,武威鐵路中學選擇了堅持到底、迎難而上,在2005年以後高一生源質量嚴重下滑的情況下,學校上下不抱不怨,不餒不棄,靜下心來辦教育,在2010的高考中,考生不足400人的情況下,3名同學突破600分,5名同學進入武威市前100名,二本上線率突破了26%;在2011年高考中,310名考生中錄取231人,錄取率達74.5%,迎來了學校發展的又一個嶄新的起點。
鐵中一角 鐵中一角 [1]
學生運動會 學生運動會
學校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加快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在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先後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對校園環境實施了系列綠化、美化、亮化、聲化、詩化工程,擴建了學校食堂,新建了3200多平方米的5層學生公寓樓。大批資金的注入,完善了基礎設施,優化了育人環境,增強了校園文化氛圍,讓校園成為課堂。鐵中校園,牆壁在説話,花草在招手。漫步校園,林木掩映,綠意滿目,一路潔淨,滿園文化,和諧之風撲面而來,使沉浸在其中的莘莘學子倍感精神、倍感愉悦。
鐵中一角 鐵中一角
2010年,武威市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教育發展規劃出爐,規劃在三年內,將全力辦好武威鐵中這所省級示範性高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為了加大扶持企業移交地方學校的危改力度,合理佈局武南片區學校佈局,經武威市教育局多次實地調研,決定在武威鐵路中學新建8000平方米教學樓一幢,計劃投資1200萬元。
武威鐵中學生早操 武威鐵中學生早操
儘管多年來鐵中優秀師資大量流失,但武威鐵中仍擁有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教師隊伍,師資力量雄厚。2005年鐵中教師在武威市教育局組織的“課堂教學競賽”活動中,根據市教育局安排所派出的六名參賽教師全部獲獎,其中一人被推薦參加省級競賽並獲得一等獎;2006年在武威市教育局組織的“課堂教學競賽”中,另有六名參賽教師再次全部獲獎,其中三人獲全市語文、英語、物理學科第一名,並代表武威市參加全省優質課評選活動,獲全省一等獎。近三年來,鐵中申報確立國家級課題兩項,80多人在市級以上教育教學刊物發表論文120餘篇,論文獲得國家級獎1篇,省級13篇,市級44篇。一項國家級重點課題通過鑑定。
鐵中一角 鐵中一角
武威鐵中基本情況
武威鐵中學生軍訓 武威鐵中學生軍訓
武威鐵路中學是伴隨着蘭新鐵路的通車,於1959年經甘肅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完全中學,位於武威市涼州區武南鎮,2002年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5月移交地方政府管理,2006年武威鐵中再次以絕對優勢通過甘肅省教育廳示範性普通高中複評驗收。學校佔地73.7畝,建築面積20395㎡,教職工139人,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775名,高中學生977名,其中鐵路職工子弟佔三分之二,校內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為武南鎮及周邊鄉鎮農村學生。學校有一流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和國家一類標準的各類理化生、音體美、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設備,圖書室藏書10萬餘冊。近年來,每年高考錄取率均在40%以上,連續多年名列全市三甲。2008年底武威市將武威鐵路中學列入擬撤併學校計劃。
不予撤併的理由
1、保留武威鐵中高中部有利於武南小城鎮功能更加配套完善,武南小城鎮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作為城鎮功能之一的教育事業做支撐,必須要有高教學質量的學校作依託。
武威鐵中衞星地圖 武威鐵中衞星地圖
2、保留武威鐵中高中部將使武南鎮教育功能輻射周邊鄉鎮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鐵中多年形成的雄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鐵中現有一流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和國家一類標準的各類理化、音體美、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設備。若撤消鐵中高中部勢必造成教學設施設備的流失或閒置,教育資源的浪費。
鐵中一角 鐵中一角
3、保留武威鐵中高中部將會極大地穩定鐵路職工在武南居住,有利於維護鐵路安全。若將其撤消,將有1500多户左右的家屬隨着子女的轉學而選擇異地遷移,使武南鎮區空置房大量增加,人氣急劇下降,二、三產業難以激活,小城鎮功能日趨弱化,導致武南鎮經濟帶動輻射作用減弱。
參考資料
  • 1.    校園隨拍